论中国当代转型期政治道德建设
论中国当代转型期政治道德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论断,这意味着我们党开始把政治文明建设放到了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精神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政治文明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法律、政治行为、政治伦理和政治道德等内容,是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以政治伦理价值观为核心的政治道德则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政治道德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道德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人民服务成为社会主义主导的政治道德;民主、法治、公正等现代道德观念也日益为人们所接受;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也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党员和领导干部在实践中都能恪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然而,也应看到,当代社会转型期还存在着制约社会主义政治道德理想实现的现实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这是制约我国政治道德水平的根本因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有许多地方不完善、不健全,这是制约我国政治道德水平的直接因素;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政治道德仍然受到封建主义的政治道德和政治文化的影响,这是制约我国政治道德水平的深层次因素;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企图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积极传播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理念,这也是影响社会主义政治道德建设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政治道德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也必然相应地发生转换,在这个过程中,政治道德受到一些深层次因素的冲击,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失范和紊乱,这种状态不可避免地对政治道德产生一定程度的制约与影响。政治道德失范状态的存在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制约与影响:首先,政治道德失范使整个社会的不稳定性因素增加。其次,政治道德作为一种价值观关系到改革的方向。如果在道德上背离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改革就失去了正确的价值目标。再次,政治道德失范还制约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进程。
政治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根本上讲,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有赖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有赖于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然而,政治道德建设亦有其特殊的规定性和范围,根据当代社会转型期政治道德的具体状况,可以将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视为一个价值观、道德人格和制度三种因素互动的过程,三种因素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其中价值观是政治道德建设的内容,政治道德人格是政治道德建设的目标,制度是政治道德建设的保证。
第一,最为重要也最为迫切的是在全社会进行政治伦理价值观的建设。政治伦理价值观是政治道德最根本的组成部分,是政治道德的核心,它从深层次上影响着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的行为。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道德领域所出现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道德秩序的紊乱等,都迫切需要在整个社会确立适合现实发展要求的、能够整合不同价值取向的、内在协调一致的政治道德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政治道德价值观领域的不协调,才能引导整个社会政治道德价值观的发展,才能最终提高我国政治系统的道德水平。
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最高和最根本的政治伦理价值观是为人民服务。这一条根本的伦理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的。为人民服务内含两个价值原则:人民利益的原则和公民权利的原则。人民利益的价值原则是为人民服务的最高政治伦理价值观的首要含义。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把人民利益的原则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从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道德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为我国政治道德建设提供了价值目标。公民权利原则是为人民服务最高政治伦理价值观的另一重要含义。只讲人民利益,不讲公民权利,人民利益就缺乏切实的保障。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强调公民权利的价值原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人民服务政治伦理价值观还是一个规范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包括了公正、廉洁、守法和效率等政治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们不仅是对政府、政党等政治组织的道德要求,而且是对从政者的道德要求。
第二,培养和塑造新型的政治道德人格。道德人格是个人具有的稳定的、综合的道德心理特征,是最基本的精神面貌,是道德素质状况的集中体现,其核心内容和形成发展的标志是道德自我。政治道德人格就是政治行为主体,主要是领导干部个人在政治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道德自我。政治道德人格是政治行为主体实现自律的前提,没有真正完善的政治道德人格,就不会有道德主体的自律行为。因此,政治道德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是政治道德建设的根本目标。
政治道德人格的培养与塑造要通过政治道德教育和政治道德修养两个途径来实现。这一过程的实质就是要把政治伦理价值观和规范内化为政治行为主体自身所具有的品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政治价值观和规范,即人民利益、公民权利两个价值原则和公正、廉洁、守法、效率等基本道德规范,都是社会主义政治系统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个体提出的客观要求,政治道德教育和政治道德修养就是要把这些政治伦理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转化为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品质,从而塑造出新型的政治道德人格。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社会的组织结构、人们的心理意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治道德教育的对象、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道德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治道德教育应实现从重规范到重人格的转变和从经验到科学的转变,实现政治道德教育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政治道德修养是主体通过学习和实践进行自我道德塑造,主动培养和完善自己道德人格的过程。江泽民同志曾经提出的领导干部要“四自”,即“自重、自省、自学、自励”,就是要求领导干部严格进行道德修养。
第三,进行与政治伦理价值观建设和新型道德人格培养与塑造相适应的政治道德制度建设。政治道德制度是政治道德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只单纯地进行政治道德教育与修养,只寄希望于人们的道德自律,而不进行相应的政治道德制度建设,没有制度的强约束力,政治道德的作用仍难以发挥。政治道德制度还是道德人格养成的必要途径。从道德意识的发展规律来看,完善的政治道德人格的形成往往要经历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过程。而且,政治道德制度在我国政治道德建设中也是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在弘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政治道德价值观和规范,以及加强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同时,必须重视并加强政治道德制度的建设。正如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一靠教育,二靠制度”。
民主法治的根本制度是首要的政治道德制度。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民主化、法治化程度直接决定着政治道德水平的高低。除了民主法治的根本制度,政治道德制度建设还包括用人制度、道德立法和道德监督等具体制度。用人制度是从行使公共权力者的选择上保证一定的政治道德。道德立法是通过法规的形式确认基本的政治道德要求和政治道德原则,从而赋予政治道德一定程度的强制力。道德监督是各种政治组织和社会公民对政治行为者在道德方面的监督,保证政治道德实施的效果。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从多个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且重点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政治道德监督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不仅要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而且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些方面政治道德制度的建设是转型期政治道德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论中国当代转型期政治道德建设》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