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新诉求

发布时间:2021-10-03 11:07:19 | 来源:网友投稿

 1 张一春.《论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 2011 年 11 月,总第 202 期:16. 1

 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新诉求 内容提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触角延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教育技术逐渐成为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推动力量和重要内容。教育技术深刻地改变了教学生态,打破了教师的知识垄断和角色权威,并与新课程改革一起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理念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海量的教学资源、多样化的教学理念以及层出不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均要求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需要更多个性化的色彩。同时,教育技术为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诉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区域性教学资源库、教学网站和网络教研协助教师个性化备课;“后喻文化”、“数字化生存”以及教育技术的可塑性的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空间;各类教育学术信息的蔓延及教育技术的硬件支撑让教师个性化科研成为了可能。

 关键词:教育技术 个性化

 专业发展

 诉求 苏联霍姆斯小组提出的报告《明天的教师》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工作健康创造性发展、教师获得更高专业地位和社会认同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其中的两个关键词是“获得并保持”和“特别的技术”。“获得并保持”凝练的阐明了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过程性特征,教师职业处在“形成中的专业”阶段,在专业化道路因教育事业的社会性,必然受到社会经济发展衍生的新生因素的影响,并随之有内容或形式上的演变。“特别的技术”强调了教师职业专业化过程中必须掌握具有特有的排他的知识,并经过具有个人智慧的建构和重组,形成具有应用和创新特色的教育技能。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等为基础的教育技术即是新生因素之一,而且因其强大的功能和良好的体验,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得以在课堂上广泛应用,成为改变教学组织模式的革命性力量1 。教育技术深刻的改变了教学两端的生态,深刻的改变了教学的理念和流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兴推动力量和重要组成内容。同时,因为教育技术对教学准备、

 2 何善秀 杜默君.《网络环境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2 年 10 月:125. 2

 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过程、教学研究等方面系统深入的变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个性化的要求,并为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平台。

 一、教育技术对教师的个性化专业发展要求 (一)新型教学生态的个性化诉求 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信息极不对称,教师占据知识的垄断地位,所掌握的信息无论从“质”还是从“量”的角度都远远胜于学生,并对学生进行“教参+黑板”式单向线性传输,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在教师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思考和反馈。教师以对知识的绝对拥有和教师角色权威而产生对学生的优势地位, 对学生的管理以教师“一言堂”的独裁形式为主。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封闭的特征,师生关系建立在教师权威和学生服从基础上。教师的成长也以自己的教学经验、前辈固有模式的传承以及教参等指导性文本为主要渠道,教师队伍的个体成长轨迹和教学模式基本趋同。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的改变了信息的表现形式及其分布形态,信息的获得条件也极大的降低,信息的扩散渠道也日趋多元化,教师凭借信息不对称获得的知识垄断地位被打破,某些领域中,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甚至远多于教师, 也因为学生的信息量较为庞大,导致信息时代的学生普遍具有不盲从、不迷信、敢质疑的特质,传统的教师权威无法继续维系2 。师生关系从权威走向民主,教学过程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生态呈现出互动性强、思维活跃、生成性强的特点, 一板一眼的固有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整齐划一已经无法适应新型教学生态的要求,教师必须在教育技术背景下以创新的思维开拓专业发展的个性化渠道,以个性化的教学模式、独特的课堂组织形式、特有鲜明特色的个人风格与学生相呼应,培养引导信息时代学生的能力,保持对学生的影响力。

 (二)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的个性化建构 信息时代各类信息资源大爆炸的另一个产物是备课资源、学习资源的大批量涌现,各类带有教师个性化理解的教材解读也层出不穷。以语文为例,同一篇课文的三维教学目标设计、课时安排、重难点划分、文章承载的价值观理解等等方面都会有多种多样的描述和表达,比如《孔雀东南飞》,有些教师认为教学重点是文言字词和故事情节,难点是各种文言现象;而有的教师会认为重点是让学生

 3

 体会属于那个时代的爱情悲剧,具有文言翻译能力,难点是刻画人物形象等等不一而足;对于这篇文章传达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则更是百家争鸣,有教师认为是讴歌爱情,鞭挞礼教;有的教师认为是要正确理解孝道;有的教师认为是要珍重生命,勇于负责,不能盲目逃避。在特定的学情背景下,这些观点都能够与课文有效衔接,都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具有相当的适应价值。

 对这些海量的来自于网络和前辈教师的教研成果,主要有两种相对消极的应对方法,一种是加以选择的拼凑,另一种是完全因袭其中的一个观点。加以选择的拼凑能够部分适应学情,同时浓缩多个版本的精华,每个教学环节的内容和设计相对精致,但是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势必生硬,而且完全拿来主义的借鉴无法锤炼教师的教学智慧,产生对既有教学资源的依赖,潜心研讨和创新意识遭到消磨,不利于形成教师独有的教学风格,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完全因袭某一种观点,或者下载相应的教学资源,简单熟悉之后直接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更难体现教师的思考轨迹,用自己的嘴,说别人的话,是一种倒退,只不过全盘接受的从教参转变到网络上的某位名师,同时,这种全盘照抄别人的课堂设计,势必无法完全适应学情,教师的课堂表现也是很难获得学生认同的。因此,在庞大的教学资源和教材内容面临全新解读的“黄金时期”,教师的正确选择是博采众家之长,认真吸收养分,同时也要展开个性化思维,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勇于实践自己的思维成果,勇于开放式组织课堂,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甚至开发出新课程所鼓励的“师定文化”、“师定课程”3 。

 (三)教育技术手段选择的个性化组合 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设备、电子白板等教学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 极大的影响了教学过程中信息的呈现方式,利用声音、图片、影像进行情境创设, 利用全息影像、PPT 或电子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呈现,已经成为城乡课堂里的常见景象,各有特色、各有长处的教学手段日益变得纷繁复杂,如何有效的驾驭这些教学手段,选择合适的,进行合理的组合,分配不同的教学时间,以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效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生成性课堂的构建服务,成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可回避的课题。

 教育技术手段的选择和应用存在两个误区,一个是盲目的尽可能多的用现代 3 徐伟霞.《师定课程——基于教师文化与教师专业化的生命观照》[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年 9 月:64.

 4

 化教学手段充塞整个课堂,一个课时有绝大多数的时间用于展示 PPT,播放影音文件;另一个是比较普遍的“PPT 依赖症”,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理解成制作和播放 PPT,教学手段选择较为单一。迷信现代化教学手段,过度使用的后果是课堂信息量的膨胀以及学生自主思维空间的压缩,一堂课丰富多彩,美轮美奂,而学生反响也很热烈,但是华而不实,无法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单一选择 PPT 作为教学组织的主要手段,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倦,也不利于教学设备的充分应用, 无法锻炼教师运用教育技术,选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感染力,提高教学效益的能力。

 迥异于传统教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讲桌就构成了教师教学手段的全部,信息时代的教学手段像是万花筒,内容丰富多样,而且各具特色,加上信息时代学生对课堂趣味性、生成性的高要求,等待一个共同的教学手段使用标准, 或者全盘效仿某种教学手段使用方法,是不具有现实意义的4 ,迫切要求教师增强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其典型表现就是多种教学手段的个性化选择与组织,以及个性化的课堂时间分配。教学手段的个性化选择和组合,以营造学生自主思维与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相辅相成的新型课堂为标准,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师教学理念与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

 二、教育技术为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教育技术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个性化要求的同时,也为教师的个性化专业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四通八达的网络和各级教学资源库提供的海量教学资源,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具有自主学习意识,掌握大量资源渠道的学生, 录音、摄像、互动教室等教学录制技术为教师个性化发展的各个环节插上了技术的翅膀。

 (一)个性化备课的资源 信息时代教学生态的演变和学生自主获取信息的大环境预示着教师的知识结构注定不能再以权威自诩,备课参考资料也无法再固化在一成不变的封闭空间里。信息时代的知识来源不再单一局限于书本,可能是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的各种刺激人感官的信息,因此,教师知识更新的来源也以互联网为主,传统的书本来源和口口相传已经失去了主体地位。而教育技术带来的四通八达的网络渠道、浩 4 高岩. 《教育技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兼谈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瓶颈”与出路》 [J]集美大学学报.2010 年第 2 期:5.

 5

 如烟海的信息量为教师知识和教学资源的更新创造了条件。

 教育技术承载的教学资源包括三种内容,一是对教材内容、教参观点的多重解读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二是教师备课所需的大量多媒体影音资源;三是已经成型的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教学设计方案教育技术支撑下的备课资源和学科知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学科教研组、学校教研平台、区域教育资源库等构成的学科资源网络,具有地域性、专业性和排他性的特点,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 闵行区建设的闵行教育资源库管理平台系统,承担城乡学情总括,学科资源的信息化整合以及教师教学成果和教学经验的共享交流等功能,目前已有辖区内近 6 万名教师用户,超过 42 万件教学资源,覆盖 90%的教师和包括职高、幼教在内的所有学段,并且不断向学校、教研组等教师群体延伸,以建立学校、教研组为实体的教师自主网络研修平台。另一种是通过网络检索形式获取的公开课视频、教学设计或教学素材,这种形式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实际采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学情,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进行调整。

 (二)个性化教学的空间 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个性化开展教学提供了来自教师群体的认同空间。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将生活生产的所有环节都笼罩在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之中, 在教育技术领域,受到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影响,传统的“前喻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知识和教学技能不再仅仅掌握在前辈和有经验的教师手中,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捕获也不再单纯依赖书本和口口传授,打破了原有的严格的教师辈分格局5 。甚至由于年轻教师接触信息技术较早,学习新观念,接受新观念速度较快,能够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并大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产生了教师群体中的“后喻文化”,即前辈教师向后辈教师请教教育技术运用技能的情形。“后喻文化”的出现及其引起的广泛认同,极大的缓解了教师发挥自主能动性的阻力, 极大的减轻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来自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为教师利用技术,磨练教学智慧,构建个性化的专业发展之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个性化开展教学提供了获得技术支持的创新空间。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教育技术出现后,作为技术孵化产品的应用型教育装备缓慢走入万千个城乡教室,与此同时,在教师群体中出现了一种“为了使用技术而使 5 赵玉.《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J] 中国电化教育.2007 年 7 月,总第 246 期:22.

 6

 用技术”的消极思潮,甚至直到如今,这种思潮和做法仍旧存在。而实际上,这种教育技术运用思维停留在教育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教育技术及其极强的可塑性、可拓展性以及组合功能是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甚至开发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有力后盾,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想象力,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关注,并在多种教育技术和教育装备的组合下得以实现,目前遍布各个一线城市课堂的各类“智慧教室”、“苹果课堂”乃至于电子书包、电子教材全息影像的开发均是教育技术将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思维演变成现实的案例。

 (三)个性化科研的基础 网络时代引发的信息爆炸,不仅仅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同时也为教师带来了曾经被严格限制在少部分研究者或者高校中的学术理论知识,带来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取得一定成效的教学案例,极大的开阔了教师的学术视野,直接导致传统的“教学研究者不是教学人员”、“研究仅仅是研究者的专利,与教师无关” 这类观点失去市场。相比于高校研究人员,教师具有更接地气的优势,有亲身经历的教学实践作为支撑,在教育理论和学术成果的支撑下,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引起个体关切的环节、模式或困惑展开研究,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色,取得的科研成果也极易转化为对可供借鉴和参考的教学行为。

 教育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为教师展开个性化科研提供了强大的硬件基础。录音笔和影音摄录设备能够真实记录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为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全方位解剖提供支持;计算机分析软件能够快速统计和分析教学过程中时间控制、环节安排等教学参数的合理性;微格教学、远程互动教室突破时空限制,便利教师获得教学专家和同行的意...

推荐访问:诉求 教育技术 个性化

本文标题: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新诉求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1/1003/4012.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新诉求》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