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黄静)

发布时间:2021-10-04 21:46:45 | 来源:网友投稿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贵州省教育学会

 4 2014 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活动)设计征集评选登记表

 学科类别:

 中学语文

 论文题目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作者姓名

 黄静 学校名称

 贵阳市白云区第一中学 学校地址

  贵阳市白云区龚家寨刚玉街 20 号

  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 :

 13885032881

 【教学构思】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精美的科普说明文,内容丰富翔实,贴近生活,说明方法科学适当,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虽是说明文,但文章通俗易懂。那么,这节课我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教气象知识,还是按正常的说明文去教说明文的知识?好像都不大好,因为这是语文课,而不是地理课,而且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科普文),讲一些枯燥的说明文的知识也许会不感兴趣。那么我究竟要培养学生的什么语文能力呢?我的教学目标究竟应该设置为什么?

  经过几番思索和查阅资料,我确定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应该从知识性、条理性、生动性几个方面去设置。

 另外,根据单元提示,我觉得应该训练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提炼信息的能力,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其科学精神。

 个人诚信承诺:

 :

 1、所写论文为本人原创,并非从网上直接下载或抄袭他人( √

  )

 2、所写案例真实,源于本人亲历的课堂( √

 )

  《 看云识天气 》 教学设计

  :

 课题:《看云识天气》 出处: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教 材分析: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课文思路清晰,层次清楚,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分类说明。文章语言优美,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云写得生动形象。学习本文时,应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以致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知识

 2. 积累词语:

 峰峦、预兆、轻盈、均匀、崩塌、弥漫、征兆、一霎间、千姿万态等 3.理清文章的思路 4.掌握打比方、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5.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课外收集有关天气的谚语,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2 采用自主感悟,合作探究、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质疑解惑 3 观察与联想,图表概括法;利用多媒体演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热爱自然,并在生活中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培养科学素养 2.收集并积累谚语,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他们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 文章的层次 2、打比方、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

 云的种类及它们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时间】

 1 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查阅、搜集有关云与天气的关系的谚语; 2、布置预习作业,设计表格《云与天气的关系》、《云上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熟悉并梳理文章内容。

 【教学构思】

 一、导入新课 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来切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过预习作业,学生已对本文形成了初步印象。通过三个教学小步骤,学生可以较为轻松地划分文章结构,树立学习自信心,为下一教学环节做准备。

 三 . 精读课文,分析理解 运用表格梳理知识,是对学生终生学习都有用的一种技能,并且能训练学生的思维的条理性。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研讨,在动脑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强化表格设计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运用表格的规范性。

 四.赏读课文,合作探究 通过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及学生成果展示两个步骤,既增强了学生的动脑能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给予了优秀学生展示的空间,形成互帮互学的班级氛围。最后,通过教师的点评, 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及时的小结,既强化了本堂课的知识要点,又能够为下节课的顺利推进做好铺垫与准备。并且可以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逐步养成总结的习惯。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平时你们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天气情况的?(学生回答)那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天气呢?(学生回答)对有很多种方式,看云识天气就是其中的一种。

 (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国劳动人民在劳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云与天气的关系,所以总结出了许多与天气有关的谚语,我们来看看。

 (3).请同学们也展示一下你们所收集的谚语。

 (4).引入课题:由此看来,云与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来说明云与天气之间的关系的。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云识天气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投影显示:

 (1)注音:

 峰峦(luán)

 一霎(shà)间

  点缀(zhuì)

 绫纱(líng)

  弥漫(mí)

 晕(yūn)头转向

  月晕(yùn)

  崩塌(bēng tā)

 (2)释义:

 峰峦:山峰和山峦。峦,小而尖的山,或连绵的山。

 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预兆:事情显露出来的迹象。

 轻盈:文中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崩塌:崩裂而倒塌。

 2.速读课文。

 要求:思考——云和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出示课件)

  明确:抓住关键句来回答,即第 1 段最后一句。

  3.通读全文。

 要求: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 1 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 2-6 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 7 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三.精读课文,分析理解

  1.分组讨论制表,把同学们分成三个组。

 第一组阅读第 3 段,讨论并制出 晴天云彩简表

 云 名 云的形态变化 高 度

  厚 度 天气征兆 卷 云 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地飘浮着 最高 最薄 象征晴朗 卷积云 像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积 云 像棉花团 上午出现 傍晚消散 两千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高积云 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匀称 两千米左右 较薄 天晴

  第二组阅读第 4、5 段,讨论并制出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云 名 变化过程 形 状 位 置 天气征兆 卷层云 卷云聚集 向前推进 像白绸幕蒙住天空

  高 晴转阴 高层云 卷云越变越厚 像毛玻璃遮着太阳 低 将下雨雪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更厚 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

  更低 雨雪连绵 积雨云 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 乌云密布天空

  更低 雷雨冰雹

 第三组阅读第 6 段,讨论并制出云的 光彩识天气简表 光 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 彩 天气征兆 晕 产生在高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 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华 产生在高层云边缘部分 里紫外红 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雨 虹 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霞 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

  云层变红 朝霞不出门 , 晚霞行千里

 要求: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

 包括:云的种类,云的形状、位置,预示天气等。

 2.各组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表格,并讨论完善。

 3.出示课件,明确云和光彩与天气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图片加深印象

 四.赏读课文,合作探究 1、细读课文,了解说明顺序 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学生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明确:文章按照总分总的关系展开说明。

  文章第 1 段概述云和天气的关系:“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第 2 段是 3、4、5 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第 3 段照应“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又将“薄云”又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并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及和天气的关系。第 4、5 段照应“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第 6 自然段开始写“云的光彩同天气的关系”。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2.品味语言,掌握说明方法 ① 本文文字优美,请同学们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学生回答)

 例句:(1)“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

 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地显示了天气的天化无常。

  (2)我喜欢“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这个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招牌”生动地写出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3)我喜欢“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它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天上的云恣万千,优美可爱。

  (4)“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运用拟人手法,一个“躲藏”逼真地烘托出云层之低,云块之厚,既准确又生动。

 (5)写“积云”变化为“积雨云”的一段用了表示时间的词:迅速、不一会、顷刻、马上……说明变化速度之快,用词又不雷同。

 (6)文章最后两句话“但是,天气的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它与前文中的“往往”、“常常”、“有时’等词是相照应的,表明使用词语的准确性。

 ②那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文主要运用了哪 些说明方法。并举出例子(学生回答)

 出示课件: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

 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归纳总结 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并运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2.拓展延伸(出示课件)

 ⑴有些事物很难描摹,打个比方,就容易讲清楚,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仿照下面的示例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 …… 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 仿句:

 • 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

 (2)作业:

 A. 介绍以 下事物中的其中一种,要运用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不少于 0 100 字:狗、粉笔、喇叭花

 B. 留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写一则观察日记。

  [ [ 板书设计] ]

 看云识天气 逻辑顺序,脉络分明

 一.(总)看云可以识别天气(1)

 二.(分)怎样看云识天气(2-6)云的形态变化于天气的关系 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 三.(总)看云识天气的目的(7)

  [ [ 教学反思] ]

 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是想借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清文章思路,能说出云和天气的关系,能识别云,预测天气的阴晴雨雪,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因此在安排这一节课的每个环节时,我事先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分小组讨论填表,准确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表示的天气情况。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小组之间的竞赛,使学生在协作学习中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通过这个活动,使整堂课达到了第一个高潮,学生学习兴趣空前高涨。但是也感觉课堂教学的环节多,课堂容量过大。容量大导致个别环节没有充分展开,时间仓促,学生讨论不够,理解不深透。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天气 看云识

本文标题: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黄静)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1/1004/4745.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黄静)》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