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阅读《艾青诗选》

发布时间:2021-10-06 10:07:31 | 来源:网友投稿

 阅读《艾青诗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作品,把握诗人的爱国者形象。

 2 指导学生阅读《艾青诗选》,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3 赏析《艾青诗选》中诗歌的意向和语言,进行专题探究 4 诵读《艾青诗选》中喜欢的诗作,参加诗歌朗诵比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阅读《艾青诗选》,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赏析《艾青诗选》中诗歌的意向和语言,进行专题探究 教学方法

 朗读法,赏析法 探究法 教学时间

 1 课时 导语 一个诗人,始终渴求着写作。坚持着写作,这一点,深深地感动着同为写作者的我这样一个晚辈,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作家对于文学至死不渝的热爱。——铁凝 作者简介 艾青,1910 年 3 月 27 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1] 1928 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 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2]1932 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 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 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 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96 年 5 月 5 日凌晨 4 时 15 分因病逝世,享年 86 岁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艾青从对农村劳动人民的热爱和接近他们的要求出发,十多年来,一直向他们呈献着自己最真切的诗情。

 艾青的诗歌以它紧密结合现实的、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又以精美创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收获。这里既反映了作者的艺术才能,又铭记下他严肃的、艰苦的艺术实践。在他的诗歌中,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带来鲜明。艾青的诗歌具有鲜明深刻的形象,随着诗歌结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划一,但是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一种变化中的统一 新授 四人一组 每组推荐一首你最喜爱的诗歌进行朗读 并说说你的推选理由 1 第一组《监房的夜》 推选理由:《监房的夜》是 1932 年 9 月 10 日艾青被监禁在上海一所看守所里写的。在黑夜沉沉死寂无声的中国,年仅 23 岁的诗人艾青是一个夜的醒者和勇敢的叛逆者。面对着严酷的现实世界,诗人抑制不住满腔的悲愤,像郁积的地火从心中突然喷发,他向铁栅外的世界呐喊,以血刃一般锋利的语言,挥写下野性的火辣辣的诗行。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而《监房的夜》骚动着热烈的气势,对于当年苍茫而寂静的诗歌领域无疑是一次猛力的冲击。这样鲜活的诗,连同它的题目,在中国都是第一次出现,它为中国的新诗带来了纯新而健康的生气,它是向中国如磐的黑夜投射出的一个响箭般的信号。

 《监房的夜》是真正的时代的强音,给人以溅血的震颤。它不是那种低声吟咏的诗,读者抑制不住地要提高嗓音去朗读它,不必细细咀嚼,而是大口地去吞咽,以整个生命和情绪去承受和拥抱它野性*的冲击。中国窒闷的心灵获得了一次痛快的唱歌之前的呼吸。

 它很难说是一首完美的诗篇,至多不过是一闪的异彩,是诗人忧伤的灵魂在人间寻觅安慰和温暖,在憧憬和臆念中现出的一片幻景而已,还不能说它是坚忍的战斗的火炬。它不是一闪即灭的火花,艾青说:“它是歌颂一群人的力量,歌颂他们在黑暗中粗暴的反抗的力量。” 它点燃了艾青的生命,引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从地平线下走出来

 2 第二组《冬天的池沼》 推选理由这四组比喻,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形象,也干净利落地完成了这首诗的构思。

 比喻是贴切的。

 冬天的池沼,因为处于寒冷里,没有人光顾,甚至连鸟儿也远飞他处了。冬天的池沼是寂寞的,“寂寞得像老人的心。”人老了,就进入冬天了,老人的心是寂寞的。

 冬天的池沼,因为处于寒冷里,没有雨水浇灌,河流、小溪也结冻了,池沼枯干了。“枯干得像老人的眼。”人老了,眼力不济了,失去了光辉,是劳苦磨失了光辉。

 冬天的池沼,因为处于寒冷里,草不长花不开了,“荒芜得像老人的发”,人老了,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头发脱落了,稀疏而又灰白。

 第四组是整体比喻,“冬天的池沼/阴郁得像一个悲哀的老人。” 老人的心”,“老人的眼”,“老人的发”,由点带面,整个诗的形象浑然一体。

 比喻的成功,使这首诗获得了成功。

 在诗中,比喻的力量是巨大的。艾青深知这种力量,因而在他的诗作中,经常利用这比喻之手段。

 艾青对于比喻,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追求。他竭力避免一般化的、人们用滥了的比喻,而力求鲜活的、贴切的、生动形象、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比喻。艾青知识丰富,阅历深远,又机敏过人,因而,令人拍案叫绝的比喻常常被他轻而易举地信手拈来,构成了他诗作的重要特色。

 3 第三组《北方》 推选理由艾青为什么执着地写《北方》这样情境的诗,还 在创作中“激起了愉悦”?一方

 面说明艺术创作本身有着创造者的那种开创陌生境界的愉悦,但我以为,艾青当时还 有另一种近乎挑战者的愉悦,这就是他从当年流行的理念中冲出来,获得解脱,这也是一种愉悦。那些年(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初)有的诗无真情实感,只凭借空洞的叫喊以达到慑服读者的声势。也还 有另一些诗,无病呻吟,有病更呻吟,他们在孤独中制作精巧的诗自|慰。艾青的全部诗没有一行是呻吟的,尽管有着那么深重的悲哀(民族的,个人的)。有悲哀而不呻吟,必须具有坚强的性*格(艾青的性*格中还 有倔犟和直硬的素质)。不论是空洞的呐喊,还 是空洞的呻吟,毫无疑问,都是理念的抽象的非诗的制作。而健康的诗总是朴素的,它绝对不需要用庄严的概念和美丽的词藻来装饰。因而当年写朴素的诗,也是十分敏感的一种美学领域的战斗。艾青在论诗的文章里多次谈到了这一点。

 读艾青的诗,特别是这首《北方》以及他在北方写的那些短诗,一点感觉不出诗人和他的诗与读者之间有任何的隔阂,有什么心理上的距离,形成了感情的直接的交流。比如写北方的自然的景象,没有浮夸,没有虚拟,读者真正有置身其中的实感 ,并感受到了民族的深远的苦难与土地的苍茫所带来的令灵魂惊醒的沉重感。诗人最后的几十行诗,悲哀升华为巨大的力量,且有着深隽的哲思: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永远不会灭亡;/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这十几行沉重的诗句,道出了艾青的胸怀与气质。《北方》的语言和情境,以及它显示的宽阔的姿态,正是悲哀而古老的国土和种族赋予诗人塑造这首诗的灵魂。《北方》所以能影响一代青年的心灵,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它是一首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操的诗。

 4 第四组《太阳》推选理由诗人是敏感的.不论是在狭窄的小屋里,还是在上海嘈杂的大街上,诗人的感觉伸展着,穿透了日常生活中的繁杂现象,也穿透了个人于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气氛,这气氛具有一种恢宏的伟大的色彩,这气氛触动了诗人的心,使这颗心激动起来.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光明的期待和渴望,说明了当时社会对于改造旧制度建立新世界的强烈欲望. 5 第五组也是《太阳》朗诵 与第四组进行比较各有千秋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艾青诗选》,我真正认识到了一个“用生命为祖国颂歌”的艾青,“一生关心劳动者生活”的艾青,最重要的是我想我得到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悲惨生活的写照,更多的是关于那个时代的思考以及我现在生活的思考,我会深思,就算少了艾青所说的那样清晰的盼望,我也会找寻近期的盼望,盼望着我以后理想生活的到达。

 练习

 听过同学的诵读 激发了其他同学学习诗歌的热情,有没有同学愿意为我们朗读的?有同学举手朗读了《生命》 作业

 今天学习了《艾青诗选》受到熏陶 剩下的时间我们找一首你喜爱的艾青的诗歌来进行仿写。

推荐访问:诗选 阅读 艾青

本文标题:阅读《艾青诗选》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1/1006/7535.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阅读《艾青诗选》》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