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山海经》中“珥蛇”  终于清楚了

发布时间:2021-10-13 10:02:50 | 来源:网友投稿

 孔子和司马迁做梦也想不到的事 《山海经》中的“珥蛇”

 终于清楚了

 《 中华读书报 》( 2012 年 04 月 18 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 方菲)

 在两千多年前的奇书《山海经》中,华夏第一王朝的圣王夏启的形象是“珥两青蛇,乘两龙”,而且手持玉环、身佩玉璜。“由于夏代没有留下文字,有关夏启的事迹及其真伪,是历代史家和学界一直争论探讨的话题。不过仰仗科学的考古发现,今人终于能够亲眼目睹夏启时代甚至更早时代的龙形玉璜与蛇形耳饰了,这是孔子和司马迁做梦也想不到的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会长叶舒宪先生说,“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研究经验表明,借助于物质文化可以对毫无文字书写的文化传统展开研究,乃至重新构拟出失落的文化。有了考古学复原出来的玉文化的历史线索,考察夏代史的新思路就可以明确”。

  叶舒宪所说的“蛇形耳饰”,即红山文化最新考古发现的玉耳坠。至 2012 年 3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经过三年的考古发掘,在凌源市田家沟发现红山文化晚期墓葬 42 座,出土了红山文化玉器 19 件及彩陶、石斧等大量文物,其中首次出土了一枚位于墓主人右耳部的蛇形玉耳坠。

  《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其中有关佩戴蛇形耳饰,即“珥蛇”的记载,共有 9 处,涉及 5 神 2 人共 7 位,珥蛇之颜色主要是青、黄两色,如《大荒北经》中描述的夸父就是:“珥两黄蛇,把两黄蛇。”

  由于《山海经》原本图像失传,后人无从得知“珥蛇”的模样,只能根据后世的文字记载来判断。完成《山海经》18 卷定本和注释的东晋郭璞说:“珥,以蛇贯耳也。”著名神话学家袁珂案:“盖贯耳以为饰也。”《山海经》描述的夏启珥蛇、乘龙,是一副能够驱遣蛇龙而升天的形象,就华夏的观念而言,古人龙蛇并称。

 “珥,瑱也,从玉耳,耳亦声。”在《说文解字》中,“玉”字旁共有 126 个字,数量之多,令人惊奇。《山海经》叙述的产玉之山达 140 多处。西方史学界认为,文明起源有三个坐标:城市、文字和青铜器。叶舒宪介绍,华夏文明发生还有一个特殊坐标:玉礼器。在红山文化的高等级墓葬里,部落首领全身装点着玉器,如头顶玉冠形器或玉凤,胸前有玉熊龙、手握玉龟等,这表明在远古时代,华夏先民已经凭着精细琢磨的玉器来实现通神、通天的神话梦想,完整地构出了一套有关玉的信仰和礼仪传统。若仅以成熟文字的出现为文明发生的标准,甲骨文距今 3000 多年,而如果以中国文明发生的特殊坐标——玉文化切入,则可以上溯到 8000 年前的兴隆洼文化。

  “此次蛇形玉耳坠的出土,不仅解了千古难题,而且将两千多年前的《山海经》珥蛇神话,向上延伸到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叶舒宪认为,“玉蛇耳坠不仅对天下奇书《山海经》的性质(是文学虚构还是古代实录)给出重新认识的极好契机,也对神话中潜藏着的真实历史信息,提供出生动无比的诠释案例。这就足以启示后人,对于古书中神秘难解的内容,不要急于否认其真实性。诉诸于四重证据之间的互阐互证,是目前较有效的探索方法。”他并应本报邀请撰写了《蛇—玦—珥——再论天人合一神话与中华认同之根》一文,就有关话题进行深入探讨。(详见本期第 8 版)

  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发生的重要源头之一。据悉,一场有关红山文化玉器的盛会即将在京开幕:北京艺术博物馆“时空穿越——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4 月 18 号开展,4 月 19 号将召开学术报告会。

推荐访问:山海经 终于 清楚了

本文标题:《山海经》中“珥蛇”  终于清楚了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1/1013/20664.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山海经》中“珥蛇”  终于清楚了》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