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血压增高6步法简易流程(全文)
发现血压增高 6 步法简易流程(全文)
如果发现自己血压升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按照以下 6 个步骤去分析处理。
第一步:明确是否高血压。
我国将血压超过 140/90 mmHg 作为诊断高血压的标准,但是并不是所有血压超过 140/90 mmHg 的人都属于高血压患者。我们每个人的血压都一直在波动,每天之内血压波动幅度可达 20-40 mmHg、甚至更大。一个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后、紧张、焦虑、恐惧、愤怒等明显情绪波动时都可能出现暂时性血压升高,但上述因素去除后血压便恢复正常。这种暂时性的血压升高不应诊断为高血压。有些人没有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测血压(特别是在医院测血压时)偶尔也会升高,这也不能作为诊断高血压的依据。对于这样的人,应该在两三周之内多次重复测量,如果高压总是超过 140 mmHg 或者低压总是超过 90 mmHg,则要诊断高血压了。
第二步:决定是否应用降压药。
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事情,需要听从医生指导进行诊断与治疗,不能擅自处理。
如果血压轻度升高,不超过 160/100 mmHg,并且患者没有心脑肾疾病,一般无需急着用降压药治疗。可以拿出两三个月的时间去努力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少吃盐、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体重、生活规律、充足睡眠、精神放松等。很多血压轻度升高者,经过这些措施是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若血压仍高,则需应用降压药物了。
如果已经发生心脑肾疾病,即便血压轻度升高也要立即应用降压药物治疗。
第三步:确定血压控制目标。
不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是不一样的。多数人的血压应该控制在 140/90 mmHg 以下,如果用了一两种药血压降到了 130/80 mmHg以下更好,不用减药。
80 岁以下的老年人可以先把血压降到 150/90 mmHg 以下,若无不舒服的感觉,可以降到 140/90 mmHg 以下;80 岁以上的老年人,降到150/90 mmHg 以下就可以了,一般不要降得太低。合并糖尿病、或冠心病、心衰、慢性肾病的患者,应该尽量把血压控制在 130/80 mmHg 以下。
第四步:确定选择哪种药物治疗。
患者情况不同,所选择的降压药也有所不同:对于没有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疾病的患者,5 类降压药物(地平类、普利类、沙坦类、洛尔类、利尿剂)均可选择,整体疗效无明显差异。若患者已经存在合并症或其他疾病,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种类的降压药物。例如,合并心绞痛者首选地平类或洛尔类;心肌梗死后患者首选普利类或洛尔类;慢性心衰患者首选洛尔类、普利类、沙坦类或利尿剂;合并慢性肾病者首先选择普利类或沙坦类;老年高血压可选地平类、利尿剂、或普利类和沙坦类;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有阵发性房颤者首选沙坦类;合并血脂异常者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等等。
第五步:确定应用几种药物治疗。
如果血压轻度升高,一般应用一种降压药就可以了。如果血压超过预定控制目标的 20/10 mmHg,一种药物很难把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则需要两种药联合治疗。常用联合用药方案包括:1)普利类与利尿剂;2)沙坦类与利尿剂;3)普利类与地平类;4)沙坦类与地平类;5)地平类与利尿剂;6)地平类与洛尔类。其中前 4 种组合应该优先选用。目前我
国有多种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就是用前四种组合制成的单片药物,用起来更方便。
第六步:评估治疗效果。
开始降压药治疗后不要太着急,一般三四周以后才能达到最大作用效果。如果用药几周后血压仍然不能达标,则应在医生指导下增加第三种药物。部分患者、特别是血压严重升高、或者治疗反应很差的患者可能需要做进一步检查,看看是否存在导致血压升高的特殊原因(即继发性高血压)。这个阶段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发现血压增高6步法简易流程(全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