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秦汉
历史学考研
名词解释
郡县制 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郡设郡守掌管行政和军事。郡下设县,县下有乡、亭、里。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书同文 秦始皇统一后采取的文字改革。战国时期各国文字不统一,秦始皇统一后命令李斯等人对文字进行整理、统一,将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将隶书作为日用文字。统一文字,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楚汉之争 刘邦和项羽争夺政权的战争。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刘邦为汉王。公元前 206 年刘邦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势力,开始楚汉之争。公元前 202 年,刘邦通过垓下一战,使楚军全军覆灭。楚汉之争结束,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王朝。
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汉文帝和景帝在位实行轻摇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使社会安定、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增强。
郡国并行制
两汉前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楚汉之争时,刘邦封韩信等人为异姓王。刘邦称帝后,在继承秦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刘姓子弟为同姓王。地方上郡县和封国并存。
《削藩策》 汉景帝时晁错上奏的策论。晁错建议,借诸侯王犯错误之时,削减诸侯王的封地,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削藩策》成为七国之乱的导火线。
《推恩令》 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布的一项法令。汉武帝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诸侯王国被分为若干侯国,诸侯实力得到削弱,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春秋繁露》 中国汉代哲学家董仲舒的政治哲学著作。《春秋繁露》推崇公羊学,以天人感应为神学理论,宣扬“性三品”的人性论、“三纲”、“五常”的道德观,为汉代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尚书台 东汉时期实际上的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关。东汉光武帝为削弱三公的权力,设尚书台,尚书台直接听命于皇帝。设尚书令一人为主管长官;另设尚书仆射一人,为尚书令之副;尚书台下分设六曹,每曹有尚书一人。尚书台的设立加强了皇权。
黄巾起义 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始于公元 184 年,当时朝廷腐败、战事不断,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农民在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故称“黄巾军”。黄巾起义虽以失败告终,但沉重地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