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村居矛盾纠纷调解制度

发布时间:2021-10-23 10:52:25 | 来源:网友投稿

 村居矛盾纠纷调解制度一、村矛调信息员要全面掌握本地矛盾纠纷的总体情况,尤其对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和___的苗头要高度警惕,及时列入排查调处,同时报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

 二、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___的热点、难点问题及邻里婚姻、家庭、债务等潜在的问题,发现矛盾纠纷及时调处。信息员调解不了的,报村调委会调处,调委会调解不了的,报乡综治工作中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同时做好矛盾纠纷当事人的思想和情绪___工作,防止矛盾激化。

 三、积极协助乡综治工作中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排查调处重大疑难、跨地域的矛盾纠纷,并对调结后的重大矛盾纠纷适时进行回访。

 四、严格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登记、报告制度,排查、调处和回访的矛盾纠纷要逐件登记,每月汇总报乡综治工作中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当月排查没有矛盾纠纷的,实行“零报告”。对排查和调处的问题不夸大、不缩小、不隐瞒,如实上报。

 矛盾纠纷调解处理

 第一条对全区各类可调性矛盾纠纷坚持以调解为基础,实行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对接联动。

 第二条调解过程中注意工作方法和策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发阶段,防止激化、扩大。

 第三条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调解责任,加强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确保信息收集、情况报告、指挥处臵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在最短时间内化解矛盾。

 第四条将法制宣传、教育疏导的工作贯穿于调解的整个过程,引导群众通过正常渠道反映诉求,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各乡镇(街道)要以和谐平安联创中心为工作平台,以联调工作机制为载体,___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法庭、信访办等职能部门及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参与___纠纷联防联调。

 第六条中心负责指导管理本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对于重大矛盾纠纷的调处进行分流指派;协调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矛盾纠纷调处;___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矛盾纠纷的协调调处;对调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考核验收评

 比,总结推广经验;对调处单位提出奖惩建议。

 第七条各乡镇(街道)和区有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做好本部门、本系统、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与相关部门的“三调联动”工作;积极调处上级部门交办、督办的案件,积极参与调处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矛盾纠纷及其他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及时汇报本部门、本系统开展联调工作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第八条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联 动工作机制

 1 1 、行政调解案件受理来源为。行政职能部门在排查或接待来电来信来访案件及日常工作中掌握到的;公安派出所或人民法庭人民调解联络员移交的;乡镇(街道)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受理的。

 2 2 、根据行政部门的职能和矛盾纠纷的性质,先行归口调处。对归口办理单位调解确有困难或分工不明确的矛盾纠纷,交中心协调有关部门调处。

 3 3 、根据矛盾纠纷的大小,明确不同的调处期限。对于切实难以达成调解协议的,引导当事人进入法律程序。

 第九条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

  1 1 、法院(庭)对各类起诉案件先 ___ 分类,对适应调解的案件,进入 诉前调解程序;对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将案件移至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2 2 、对于可调解的民事纠纷,由法院(庭)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暂缓立案,移至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经调解,双方达不成协议,由人民法院___立案。

 3 3 、民事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对部门有可能通过调解解决的,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移至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经调解,双方达不成协议,由人民法院依法审判。

 4 4 、对经调解形成《人民调解协议书》后又起诉的案件,人民法院要及时受理,依法确认其法律效力;对当事人不主动履行协议的,人民法院要依法执行。

 第十条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 联动工作机制

 1 1 、各行政职能部门统一受理涉及本部门的矛盾纠纷 。信访部门可受理其他行政职能部门的纠纷。

 2 2 、行政职能部门和信访部门对于受理的一般矛盾纠纷,由其指令下属部门按程序调处;经调解达不成协议的,引导当事人进入司法程序。

 3 3 、人民法院对可以行政调解的案件,在立案前,应主动告知当事人,可以先行行政调解 。

 4 4 、对经行政调解已达成协议的诉讼案件,人民法院应优先审执 。

 5 5 、对不服司法部门处理结果而引发的涉法涉诉 ___ 案件,各相关部门应及时主动采取联动行动,积极配合司法部门做好息诉罢访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第 十一条跟踪回访机制

 无论各部门受理并调解的本地本部门矛盾纠纷,或是通过“三调联动”联调的矛盾纠纷,均应按法律、政策和规定程序要求受理、分流、移交、调解,并在调处完毕一个月内进行跟踪回访,确保调解效果。

 第十二条对因___不力、保障不到位,导致调解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将给予通报批评;对因排查调解不力而导致矛盾激化,诱发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___的单位和个人,实行责任倒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矛盾纠纷调解室

 一、疑难矛盾纠纷移交呈报制度

 1 1 、健全信息网络,及时搞好信息收集工作,对重大矛盾纠纷隐患及突发性事件 和 ___ ,应立即向乡镇领导汇报 。

 2 2 、对疑难矛盾纠纷及时向乡镇领导和市司法局汇报,召开由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调解联席会议,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二、民间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集中排查制度

 1 1 、健全调解信息员队伍,在村民小组、自然村每十户配备一名信息联络员 。

 2 2 、采取经常摸排与集中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预测预防 。每季度召开一次不安定因素分析摸排会。

 3 3 、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有隐患,落实责任人 。对突出的问题及时向乡镇(街道)领导汇报。

 三、矛盾纠纷调处回访制度

 1 1 、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

 2 2 、调解矛盾纠纷实行所长负责制,各司法员负责联系一个调解点 。

 3 3 、一般民间矛盾纠纷应在受理后一个月内调解终结,

 特别复杂疑难的案件,可以延长一个月。

 4 4》 、民间矛盾纠纷调解程序必须严格执行《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 。

 5 5 、每起矛盾纠纷调解后应跟踪回访 。

 四、信访工作制度

 1 1 、认真接待和处理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

 2 2 、对上级交办的信访案件,高度重视,深入调查,依据法规,妥善办理,并及时答复信访人和上报处理结果 。

 3 3 、坚持定期排查信访矛盾,积极化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信访隐患底数清 楚,化解矛盾及时有力 。

 4 4 、着力解决重点、疑难案件,严格实行领导包村包案,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稳定信访人情绪 。

 5 5 、充分发挥信访网络作用,层层建立责任制,做到小案不出村、组,大案不出镇、街道。重大案件上下协调、左右联动,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四篇:矛盾纠纷调解总结秦家小学矛盾纠纷、信访工作总结

 为了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及时化解和消除不安全、不稳定、不文明的因素,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根据县教育局有关全力推进___纠纷大调解活动工作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龚晓红校长副组长:范开华

 成员:张黔、罗素珍、吴俊潘

 二、制定了目标任务

 坚决防范发生危害社会稳定的重大___有效调解,校园内各类___,防止各类校园矛盾纠纷演变为___或刑事犯罪案件,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

 三、制定了工作要求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坚持把“事要解决”作为矛盾纠纷排查活动的重中之重坚持力量下沉,有效疏通民意渠道,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强化不稳定因素排查,有效化解矛盾事件。坚持法要管用,有效解决缠访事件。坚持活动结束后机构不散、人员不散、工作不停,有效确保有关人员满意。坚持信息畅通和及时报送,努力创造和谐、稳定、安全的校园环境。

 四、确定了工作主题“尽职尽责,热情服务”,变___为下访,主动热情服务群众、家长,力争把各类涉教矛盾纠纷化解在校内,确保“小事不出校、大事不出镇。”

 五、确定了工作原则

 坚持责任明确、统筹兼顾原则;坚持求同存异、妥善解决原则;坚持事要解决、法要管用、矛盾化解、群众满意原则;坚持有话就说、有怨就诉有难就解、有事就办的原则。

 六、工作措施

 一是将 ___ 纠纷大调解与重建成果巩固提升相结合。

 二是将 ___ 与环境卫生大整治相结合。进一步加大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将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出现主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等矛盾纠纷理顺、分清,着力解决,不断完善。

 三是将 ___ 纠纷大调解与感恩相结合,继续深化校园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深化 “ 小手牵大手 ” 活动内涵,让师、生、家长在活动中受到教育,逐渐将各种怨气、矛盾纠纷转化到知恩于心,感恩于行上来。

 四是将 ___ 纠纷大调解与环境净化相结合。全面摸排校园内可能仇视危害社会的重点人员、执意___人员、“___”“___会”等___人员,逐一落实管控措施,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五是将 ___ 纠纷大 调解与挂包帮活动相结合。对学校内疏理出的问题矛盾,实行校领导包教师、教师包学生机制,形成做到每个问题(矛盾)有人管、有人参与、有人解决、层层负责的工作格局。

 七、工作成效及经验

 通过秦家小学“___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努力工作,学校没有出现大的纠纷和矛盾,分析其中的工作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1 、平时加强对广大师生的思想教育,包括感恩教育、法制教育、 ___ 价值观教育 。

 2 2 、强调理 ___ 国,正确对待 “ 中日 ” 关系 。

 3 3 、加强对各类不和谐事件的防控工作,努力将其化解在萌芽状态 。

 4 4 、加强学校与村组、家 长、派出所等的沟通协调,共同力保学校平安和谐 。

 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学校应将“小手牵大手”活动持久深入的开展下

 去,让学校积极、正确的教育影响周边地区,为创设“和谐平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九、下阶段工作打算

 1 1 、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机构人员职责,加强对各类矛盾事件的预防,力争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2 2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宣传作用,深化 “ 小手牵大手 ” 活动 。

 秦家小学___.5

 ___ 县地税局矛盾纠纷调解制度

 本制度坚持以___理论和“___”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和谐单位为主要目的,切实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好,处置得当”,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和税收大局的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 ___ 地税局矛盾纠纷调解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信息报告制度

 (一)采取上下结合、条块结合、日常排查与定期集中排查相结合,重点排查与普遍排查相结合起来的方式,对矛盾纠纷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努力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不管有无发生影响稳定的重大情况,各部门(科室)、单位(局、所)必须每季度汇总情况,向局维稳领导小组报告,有事报 情况,无事报平安。

 (三)及时准确上报排查调处过程中发现的预警性涉稳信息以利及早防范不稳定事件,确保社会安定团结 。

 三、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

 1 1 、坚持 “ 属地管理 ” 和 “ 谁主管、谁负责 ” 的原则,严格执行领导责任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制度 。

 12 、认真做好干部职工思想建设工作。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加强对干部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思想觉悟,使干部职工在相互融洽的关系中团结合作,理解支持。对干部职工之间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

 采取召开___会、个别谈心等方式把矛盾纠纷杜绝在萌芽状态。

 3 3 、 妥善处理单位周边关系。虚心听取周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如周边环境中存在对单位职工的安全极大隐患的人或事,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能解决的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和公安机关

 四、要情报告制度

 (一)凡发生影响稳定的重大苗头,所在单位支部书记必须在 ___ 小时内向局矛盾纠纷调解领导小组报告原因及处理情况,以后每天报告一,直到矛盾全部化解。

 (二)发生有影响的刑事案件,必须在发生后的 ___ 小时内向局矛盾纠纷调解领导小组报告 。

 (三)建立健全重大稳定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各单位每季度在上报《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情况统计表》的同时,要将排查出的尚未化解的各种不稳定因素进行梳理,并按轻重缓急排序,将较为重大的不稳定因素详情报县局纠纷调解领导小组备案,由纠纷调解领导小组对重大不稳定因素进行挂牌督办。

 五、抄告回报制度

 (一)严格按照 “ 谁主管、谁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各方参与、分级负责、归口管理 ” 的原则,果断、迅速、认真调处。

 (二)县局矛盾纠纷调解领导小组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下发督办函,责成有关单位限期调处,各部门积极配合,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县局矛盾纠纷调解领导小组回复调处结果。

 (三)各部门、单位要及时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热点、难点 问题,不得把本地本部门应该解决、处理的矛盾和问题推向社会,推给上级。

 六、考核督查制度

 (一)各单位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维护社会 ___ 工作的首要任务,高度重视,狠抓落实, “___” 为第一责任人,党政分管领导按照分工归口负责,明确各自承担的责任。

 (二)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因责任不落实、 ___ 主义作风严重、工作失职等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重大群体性闹事事件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实行 “ 一票否决 ”。...

推荐访问:调解 矛盾纠纷 制度

本文标题:村居矛盾纠纷调解制度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1/1023/35670.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村居矛盾纠纷调解制度》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