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
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当前,我市全面奔小康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核心在农民增收。为更好地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推动全面小康建设进程,近日,我们对有关乡镇、村和市涉农部门农民增收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劳动力转移、推进全民创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不断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农民收入呈现持续、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2005年,全市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558元,增长11.3%;今年一季度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817元,增长17.2%。并呈现出三个特点:
1、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我市通过完善信息网络、开展技能培训、提供政策保障、强化组织协调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效。一季度,全市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为2465元,比上年增加607元。其中,农民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为1751元,比上年增加291元;在本地企业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为481元,比上年增加188元;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收入人均为233元,比上年增加128元。
2、高效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我市围绕“四青作物”、特色瓜蔬、花卉苗木等优势主导产业,狠抓园区辐射、项目带动和科技兴农三大关键,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三大联结主体,强化质量检测、产地准出、市场准入三大制度,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搭建农民增收新平台。目前,全市亩产3000元以上的中高效农田面积近4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5%,亩均产出名列全省前茅。农产品年外销额达到20亿元,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3、二三产业增收效应不断增强。我市按照“争创南通民营经济第一强市”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现有的螺丝村、红木村、草莓村、书画村等50多个民营经济专业特色村在带动农民致富上的示范效应,深入开展了“全民创业”竞赛,争创民营经济特色镇、专业村等活动,通过示范先行、政策扶持、能人带动、部门帮扶等办法,积极引导农民兴办实业。2005年,全市农民从二三产业中得到的收入人均达到1359元,比2000年增长了49%。[找材料 到大-秘-书-网-www.damishu.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二、问题与机遇
当前,我市农民增收工作还面临着严峻形势,主要表现为三个“两”:
1、两个先天不足。一方面,农业是弱质产业。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始终面临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农业的弱质性特征仍然突出。第一,农业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近两年来,由于化肥、种子、农药、柴油等各类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基本上抵消了国家取消农业税及粮价上涨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农民从事传统种植业的效益十分低下,如果计算劳动力成本,甚至还要亏本。第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弱。我市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我市大部分水利工程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工程老化严重,抗灾能力减弱,遇有旱涝灾害时对农业生产影响仍然很大。去年的“麦莎”台风给我市农业生产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9600多万元。第三,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市场风险大。由于基础条件、资金、信息、市场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我市的农业产业化进程还不够快。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农产品加工增值少;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营销手段落后,农产品流通不畅;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不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不紧密,带动农民增收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另一方面,农民是弱势群体。由于文化水平低、经济基础差、思想观念落后等因素,农民一直都处于弱势地位。第一,科学文化水平偏低。目前,我市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总体不高,利用新技术、获取新信息、掌握新技能的能力都比较欠缺。不论是从事农业结构调整,还是外出打工,增收效果都不是十分明显。第二,创业激情不高。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小富即安”思想仍然存在。许多先富起来的农户,赚到钱后首先就是修屋建房,房子建好以后就“存死钱、死存钱”,不愿进行再投资。第三,适应市场能力较弱。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农民利用信息手段的能力不强、农民的小生产跟不上大市场的变化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结构调整时“跟着感觉走,照着别人调”。许多地方农业结构调整是一哄而上,导致产业趋同和恶性竞争,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又一哄而下,从而给农民增收带来影响。
2、两大制约因素。一方面,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第一,近年来,农民增收虽然较快,但总量仍偏低,多数农户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扩大投入再生产,对于发展前景好、增收快的项目“心有余而力不足”,拿不出钱来投资。第二,不少村集体经济薄弱,债务包袱沉重,正常运转都比较困难,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发展。第三,虽然各级对支农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基础薄弱等原因,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第四,近几年,商业银行纷纷收缩了在农村的信贷业务,而农村信用社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吸收的资金绝大部分也流向了城市,这种状况不能满足农村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民负担仍然很重。国家取消农业税,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种田的负担。但总的说来,农民负担仍然很重。随着农资的不断涨价,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而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成本负担则更是沉重,影响了农民加快发展的积极性。
3、两个“不平衡”。一方面,农户之间收入不平衡。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较高,但“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的现象较为突出。目前,我市农户中人均纯收入达数百万元、数十万元的高收入户各村皆有几户、几十户,而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低收入户也有一定比例 。据统计,全市还有40%的农户是纯农户,其中80%仍种植传统作物,亩均收入不过五、六百元;全市还有4—6%的农户还生活在贫困线(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另一方面,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由于各乡镇、各村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基层组织带动能力等方面的不平衡,导致我市农民收入呈现西部高东部低、城郊地区高偏远地区低、专业特色村高一般村低的格局。
应该看到,我市农民增收虽有一定困难,但也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农民增收的外部环境趋好。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突出了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个主题,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视程度。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被中央列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2005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了以“民富、村美、班子强”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围绕‘民富’要求,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被列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三大目标任务之首。今年,市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到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超过8000元,到2010年要突破10000元”,并要求全市各级“坚持把富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着力构建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长效机制”。这些都为促进农民增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另一方面,农民增收的基础增强。近年来,我市始终突出高效农业、全民创业、劳动力转移三条主线,努力夯实增收基础,拓宽增收渠道。目前,全市高效农业占比超过了40%,全民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建筑业、服务业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产业蓬勃发展,农村劳动力从业技能明显提升,这些都为进一步推进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对策与建议
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系统工程,下阶段应牢牢把握以下三大重点:
1、“农内”与“农外”并举,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要求我们跳出农业促增收,做到农业内部增收与农业外部增收并重,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方面,要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努力推动农业向集约化、产业化、企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农业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培育“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高效农业发展新格局。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放大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努力创办一批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知名品牌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多层次、多环节增收。要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鼓励农民兴办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建立市、镇、村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中介服务组织,增强农民适应市场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把分散经营状态下的农民同市场联系起来,增强其应对市场、规避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空间。大力发展非农经济,不断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的空间。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力抓手,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农村进城定居落户的准入条件,切实研究住房、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措施,加快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城乡一体的就业市场、城乡平等的就业环境和城乡共享的就业服务体系。切实发挥好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引导作用,着力加强培训服务、信息服务和市场服务,加快形成城乡一体、覆盖广泛、运转高效、方便快捷的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质量。要大力发展流通经济。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畅通农产品的流通渠道,积极鼓励农民参与流通,做到政策上优惠、政治上关心、营销上帮助,不断提升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充分发挥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要素的集聚效应,大力发展农村营销、运输、服务等产业,扩大农民就业与增收空间。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按照“领导上给支持、服务上给环境、引导上给项目、发展上给载体”的要求,鼓励农民从就业向创业转变,从生产者向投资者转变,形成“经济以民有为主、投资以民间为主,企业以民营为主、事业以民办为主”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要放宽市场准入,做到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和行业都对民营经济全面放开,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规模,不限经营范围,不限开业条件。要加快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尤其要在信用担保机制方面研究一些新的对策,力求在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不断为广大的农村能人施展才干、创业致富、带富一方给予必要的支持。
2、“输血”与“造血”并举,着力激发农民增收的内生动力。
一方面,要加大农民增收的扶持力度。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面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财政资金的投向,真正做到财政投入向“三农”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发展重点向农村转移。要尽最大努力向上争取资金扶持。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找准工作结合点,积极主动与省、南通市有关部门对接沟通,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坚持政府导向、多元投入的筹资原则,大力加强投入机制的创新,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调动和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其它社会资本的投入,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各方面共同投入农村、投资农业的新局面。要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在进一步做好为广大农户小额信贷工作的同时,加大对农字号企业尤其是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要注重农民增收的能力培养。要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建筑、服装、机械等方面的传统优势,整合各类职校、成教学校、党校的功能,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工种开展“订单”培训,让农民的就业意向和市场需求接轨。要立足农业和农村生产、经营、服务等实际,加大培训力度,把掌握新品种、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推广作为重要内容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要注重培养农民在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素质,促进“打工经济”向“回流经济”、“创业经济”转变。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以促进农业优质、高产、高效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目标,以新品种选育、高效种养技术、农业节水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开发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推介力度,通过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措施,大力推广、应用农业实用技术,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逐步建立起一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发展能力。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交通、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3、增收与减负并举,不断提升农民增收的实际成效。在抓增收的同时,要着力抓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做到增收与减负并举。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各项政策。要严格规范涉农收费。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专门面向农民的税费项目已经全部取消。但在目前的财政管理体制下,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收费项目仍然不少,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村集体和农民还要承担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的配套任务等。这些收费项目和配套任务的存在,必然使农民承受一定的经济和劳务负担。必须严格涉农收费管理,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特别是对涉及农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要认真开展专项清理,凡是不符合上级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收费项目做到该取消的取消、该调整的调整,收费标准该降低的降低,该减免的减免,并重新登记公布,从源头上控制不合理收费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要着力减轻农民的生产、生活负担。当前,农村居民传统的保障体系正在弱化,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最终建立。要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抑制其过快上涨的势头,切实减轻农民的生产成本负担。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力度,严格执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切实减轻农民的教育成本负担。要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要积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减轻农民的养老负担。
一、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劳动力转移、推进全民创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不断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农民收入呈现持续、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2005年,全市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558元,增长11.3%;今年一季度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817元,增长17.2%。并呈现出三个特点:
1、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我市通过完善信息网络、开展技能培训、提供政策保障、强化组织协调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效。一季度,全市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为2465元,比上年增加607元。其中,农民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为1751元,比上年增加291元;在本地企业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为481元,比上年增加188元;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收入人均为233元,比上年增加128元。
2、高效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我市围绕“四青作物”、特色瓜蔬、花卉苗木等优势主导产业,狠抓园区辐射、项目带动和科技兴农三大关键,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三大联结主体,强化质量检测、产地准出、市场准入三大制度,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搭建农民增收新平台。目前,全市亩产3000元以上的中高效农田面积近4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5%,亩均产出名列全省前茅。农产品年外销额达到20亿元,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3、二三产业增收效应不断增强。我市按照“争创南通民营经济第一强市”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现有的螺丝村、红木村、草莓村、书画村等50多个民营经济专业特色村在带动农民致富上的示范效应,深入开展了“全民创业”竞赛,争创民营经济特色镇、专业村等活动,通过示范先行、政策扶持、能人带动、部门帮扶等办法,积极引导农民兴办实业。2005年,全市农民从二三产业中得到的收入人均达到1359元,比2000年增长了49%。[找材料 到大-秘-书-网-www.damishu.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二、问题与机遇
当前,我市农民增收工作还面临着严峻形势,主要表现为三个“两”:
1、两个先天不足。一方面,农业是弱质产业。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始终面临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农业的弱质性特征仍然突出。第一,农业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近两年来,由于化肥、种子、农药、柴油等各类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基本上抵消了国家取消农业税及粮价上涨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农民从事传统种植业的效益十分低下,如果计算劳动力成本,甚至还要亏本。第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弱。我市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我市大部分水利工程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工程老化严重,抗灾能力减弱,遇有旱涝灾害时对农业生产影响仍然很大。去年的“麦莎”台风给我市农业生产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9600多万元。第三,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市场风险大。由于基础条件、资金、信息、市场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我市的农业产业化进程还不够快。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农产品加工增值少;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营销手段落后,农产品流通不畅;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不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不紧密,带动农民增收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另一方面,农民是弱势群体。由于文化水平低、经济基础差、思想观念落后等因素,农民一直都处于弱势地位。第一,科学文化水平偏低。目前,我市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总体不高,利用新技术、获取新信息、掌握新技能的能力都比较欠缺。不论是从事农业结构调整,还是外出打工,增收效果都不是十分明显。第二,创业激情不高。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小富即安”思想仍然存在。许多先富起来的农户,赚到钱后首先就是修屋建房,房子建好以后就“存死钱、死存钱”,不愿进行再投资。第三,适应市场能力较弱。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农民利用信息手段的能力不强、农民的小生产跟不上大市场的变化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结构调整时“跟着感觉走,照着别人调”。许多地方农业结构调整是一哄而上,导致产业趋同和恶性竞争,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又一哄而下,从而给农民增收带来影响。
2、两大制约因素。一方面,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第一,近年来,农民增收虽然较快,但总量仍偏低,多数农户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扩大投入再生产,对于发展前景好、增收快的项目“心有余而力不足”,拿不出钱来投资。第二,不少村集体经济薄弱,债务包袱沉重,正常运转都比较困难,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发展。第三,虽然各级对支农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基础薄弱等原因,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第四,近几年,商业银行纷纷收缩了在农村的信贷业务,而农村信用社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吸收的资金绝大部分也流向了城市,这种状况不能满足农村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民负担仍然很重。国家取消农业税,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种田的负担。但总的说来,农民负担仍然很重。随着农资的不断涨价,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而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成本负担则更是沉重,影响了农民加快发展的积极性。
3、两个“不平衡”。一方面,农户之间收入不平衡。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较高,但“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的现象较为突出。目前,我市农户中人均纯收入达数百万元、数十万元的高收入户各村皆有几户、几十户,而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低收入户也有一定比例 。据统计,全市还有40%的农户是纯农户,其中80%仍种植传统作物,亩均收入不过五、六百元;全市还有4—6%的农户还生活在贫困线(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另一方面,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由于各乡镇、各村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基层组织带动能力等方面的不平衡,导致我市农民收入呈现西部高东部低、城郊地区高偏远地区低、专业特色村高一般村低的格局。
应该看到,我市农民增收虽有一定困难,但也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农民增收的外部环境趋好。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突出了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个主题,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视程度。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被中央列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2005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了以“民富、村美、班子强”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围绕‘民富’要求,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被列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三大目标任务之首。今年,市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到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超过8000元,到2010年要突破10000元”,并要求全市各级“坚持把富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着力构建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长效机制”。这些都为促进农民增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另一方面,农民增收的基础增强。近年来,我市始终突出高效农业、全民创业、劳动力转移三条主线,努力夯实增收基础,拓宽增收渠道。目前,全市高效农业占比超过了40%,全民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建筑业、服务业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产业蓬勃发展,农村劳动力从业技能明显提升,这些都为进一步推进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对策与建议
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系统工程,下阶段应牢牢把握以下三大重点:
1、“农内”与“农外”并举,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要求我们跳出农业促增收,做到农业内部增收与农业外部增收并重,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方面,要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努力推动农业向集约化、产业化、企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农业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培育“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高效农业发展新格局。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放大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努力创办一批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知名品牌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多层次、多环节增收。要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鼓励农民兴办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建立市、镇、村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中介服务组织,增强农民适应市场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把分散经营状态下的农民同市场联系起来,增强其应对市场、规避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空间。大力发展非农经济,不断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的空间。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力抓手,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农村进城定居落户的准入条件,切实研究住房、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措施,加快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城乡一体的就业市场、城乡平等的就业环境和城乡共享的就业服务体系。切实发挥好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引导作用,着力加强培训服务、信息服务和市场服务,加快形成城乡一体、覆盖广泛、运转高效、方便快捷的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质量。要大力发展流通经济。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畅通农产品的流通渠道,积极鼓励农民参与流通,做到政策上优惠、政治上关心、营销上帮助,不断提升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充分发挥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要素的集聚效应,大力发展农村营销、运输、服务等产业,扩大农民就业与增收空间。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按照“领导上给支持、服务上给环境、引导上给项目、发展上给载体”的要求,鼓励农民从就业向创业转变,从生产者向投资者转变,形成“经济以民有为主、投资以民间为主,企业以民营为主、事业以民办为主”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要放宽市场准入,做到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和行业都对民营经济全面放开,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规模,不限经营范围,不限开业条件。要加快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尤其要在信用担保机制方面研究一些新的对策,力求在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不断为广大的农村能人施展才干、创业致富、带富一方给予必要的支持。
2、“输血”与“造血”并举,着力激发农民增收的内生动力。
一方面,要加大农民增收的扶持力度。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面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财政资金的投向,真正做到财政投入向“三农”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发展重点向农村转移。要尽最大努力向上争取资金扶持。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找准工作结合点,积极主动与省、南通市有关部门对接沟通,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坚持政府导向、多元投入的筹资原则,大力加强投入机制的创新,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调动和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其它社会资本的投入,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各方面共同投入农村、投资农业的新局面。要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在进一步做好为广大农户小额信贷工作的同时,加大对农字号企业尤其是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要注重农民增收的能力培养。要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建筑、服装、机械等方面的传统优势,整合各类职校、成教学校、党校的功能,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工种开展“订单”培训,让农民的就业意向和市场需求接轨。要立足农业和农村生产、经营、服务等实际,加大培训力度,把掌握新品种、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推广作为重要内容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要注重培养农民在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素质,促进“打工经济”向“回流经济”、“创业经济”转变。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以促进农业优质、高产、高效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目标,以新品种选育、高效种养技术、农业节水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开发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推介力度,通过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措施,大力推广、应用农业实用技术,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逐步建立起一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发展能力。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交通、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3、增收与减负并举,不断提升农民增收的实际成效。在抓增收的同时,要着力抓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做到增收与减负并举。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各项政策。要严格规范涉农收费。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专门面向农民的税费项目已经全部取消。但在目前的财政管理体制下,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收费项目仍然不少,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村集体和农民还要承担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的配套任务等。这些收费项目和配套任务的存在,必然使农民承受一定的经济和劳务负担。必须严格涉农收费管理,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特别是对涉及农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要认真开展专项清理,凡是不符合上级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收费项目做到该取消的取消、该调整的调整,收费标准该降低的降低,该减免的减免,并重新登记公布,从源头上控制不合理收费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要着力减轻农民的生产、生活负担。当前,农村居民传统的保障体系正在弱化,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最终建立。要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抑制其过快上涨的势头,切实减轻农民的生产成本负担。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力度,严格执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切实减轻农民的教育成本负担。要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要积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减轻农民的养老负担。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关于我市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报告》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