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中的长沙大型展览讲解词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欢迎大家参观“前进中的长沙”大型展览!
“十五”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沙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全市人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26个省会城市第九位,位居中部地区第二位,结构竞争力位居全国50个主要城市第三位,两度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先后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区建设先进市等20多项荣誉。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模型,展示的就是在中国中部强劲崛起的长沙,展示的是一个繁荣的经济强市、文明的现代都市、秀美的山水名市、开放的窗口城市。
2005年长沙城区城市人口达190万人,建成区面积170平方公里。长沙沿湘江、319国道两条轴线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筑了“一主、两次、四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一主”为城市主体,就是湘江两岸城区集中联片发展区域;“两次”为河西、星马新城;“四组团”为暮云、捞霞、高星、含浦组团。
按照“一主、两次、四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市域内重点保护好一江、四水、五洲、十山为骨架的自然生态系统。以湘江风光带为主轴,浏阳河风光带为辅轴,结合绿带、森林公园、风景林地为建设,构筑城市绿色空间体系。
都市区内构筑湘江风光带、浏阳河风光带、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市政府——岳麓山、芙蓉路、五一大道、万家丽路、星沙路、人民路、岳麓山大学城、望城坡科技城、圭塘体育城、金鹰影视城、霞凝新港城的城市形象构架。
长沙规划建成以快速路为骨干、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的城市道路网络。内外两环加射线道路构成主要快速路系统,由岳麓大道——三一大道、枫林路——五一大道——八一路——远大路、劳动路及金星路、潇湘路、湘江路、芙蓉路、万家丽路形成“三横五纵”八条主要主干路,联系环内、环外及城市各片区。规划预留咸嘉湖大桥、丁白大桥、暮云大桥、白泉大桥,与已建、在建的橘子洲大桥、银盆岭大桥、猴子石大桥、月亮岛大桥、黑石铺大桥、三汊矶大桥,形成十一座跨湘江特大桥及阜埠河隧道。逐步建设市内地铁、轻轨及长株潭市际轨道系统,使长沙市主城区与各主要组团以及与株洲、湘潭之间的公共客运交通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以内。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将重点规划保护好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岳麓山、小西门、天心阁、潮宗街、开福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和榔梨、铜官、靖巷、沩山、大围山、文家市等历史名镇,及111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规划完成黄花民用机场的扩建工程,新建长沙主枢纽霞凝港及其配套的铁路专用线,续建长沙至临湘高速公路、长沙至湘潭西线高速公路,新建雨花公路主枢纽,扩建星沙公路主枢纽。续建绕城线西南段、城市环线、金霞路、长沙大道、韶山南路、蔡家冲路等,筹建城市轨道工程。新建火车站东广场、西湖桥、杜甫江阁广场、南湖路八景台广场、湘春路市民广场、万家丽路世纪广场、五一迎宾广场等,美化城市形象,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场所。新建捞霞给水工程、暮云给水工程,筹建株树桥引水工程。
刚才,大家从模型上领略了长沙的风采,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数字长沙,从数字上去感受长沙的实力、活力和魅力。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19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4.8%。2005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9.38亿元,比2000年翻了两番,年均增长31.53%。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87亿元,年均增长34.5%。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总额743.43亿元,年均增长16.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10.4:38.9:50.7调整为2005年的7.4:43.1:49.5。
城市建设实现新跨越。2005年建成区面积153平方公里,比2000年新增35平方公里。2005年市区人口户藉208.65万,比2000年新增33.24万人。2005年城市化率53.87%,比2000年提高9.24个百分点。五年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482亿元,改造建设城市主次干道158条,新增城市道路325公里,“六桥三环”的城市格局基本形成。 [找材料 到大-秘-书-网-www.damishu.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42.3%提高到56.0%。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要素市场改革积极推进。累计利用外资24.98亿美元,比“九五”增长126.8%;进出口总额104.96亿元,比“九五”增长58.1%。
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200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2434元和4735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4904元和1794元,年均增长10.6%和10.0%。
二、经济长沙
现在,我们来到了展览的第二部分——经济长沙。“十五”期间,全市上下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始终抓住发展这个立党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力推进“三化”进程,经济实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第一、新突破:大力推进工业化
1、产值实现翻番。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00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2005年,规模工业总产值接近1000亿元。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6.8%,工业占GDP的比重达30.9%。
2、结构发生质变。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和烟草食品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47%以上。股份制企业成为最具活力的力量,2005年股份制工业总产值首超非股份制企业,占规模工业总产值53.8%。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拉动工业发展的支柱力量,2005年高新技术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268.7亿元,比2000年增加2.1倍。
3、企业做大做强。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2户,比2000年增加845户。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43家,比2000年增加1.75倍,其中,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企业1家,产值在5亿—100亿元之间的23家。亿元企业产值在规模工业中的比例提高到71.7%。
4、园区快速发展。2005年,“两区六园”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488.8亿元,占规模工业的51.2%,园区中产值过亿元企业86家,占全市产值过亿元企业个数的60.1%,实现利税47.6亿元,占规模工业的30%,园区工业已成为全市工业的主要支柱。
5、改革成效显著。至2005年,市属国有企业改制户数和置换职工身份人数超过85%。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2005年,非公有制工业总产值完成619.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4.89%。涌现了“三一重工”、“远大空调”“经阁铝材”等一批非公有制龙头企业。
6、品牌效应突显。2002年,“白沙”和“梦洁”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至2005年,共获“中国驰名商标”4件、“湖南省著名商标”60多件。长沙制造享誉国外,2005年规模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71.2亿元,为2000年的2.78倍。长沙是国内规模、品种最齐全的混凝土泵生产基地,白沙跻身全球卷烟销售量前五强。梦洁成为全国家纺出口第一品牌,远大空调是全球技术水平最高的吸收式中央空调制造企业。
7、效益成倍增长。长沙工业盈利水平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2005年规模工业实现利润59.85亿元,为2000年的2.8倍。在全国44个中心城市中,长沙工业资金利税率连续多年位居第一位。
第二、新进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1、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百里优质水稻、百里花卉苗木、百里优质茶叶、百里优质水产四大产业走廊总面积达280万亩, 形成近郊都市农业、中郊优势农业、远郊传统农业“三环四廊”的产业布局。引进农业项目862个,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825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41家。建设和培育八大农产品市场,建设六个市级以上农业科技园。推广农业新技术158项、新品种205个,
2、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投入近45亿元,建成十大城市防洪、景观综合工程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湘江大道东岸沿江风光带被授予“全国水利风景区”称号。启动林业生态圈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达48.98%。新建或改造沼气池15.5万个,沼气入户率达31.8%。启动18个省级农村小康示范村建设。
3、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在全省率先实施免征农业税。调整村组区划,全市建制村由2951个减少到1276个。启动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1个。实施农村贫困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和特困家庭子女高等教育助学金制度。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行农村低保制度,14万农村“三无”人员应保尽保。启动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
第三、新开拓:开放带动,流通活市
1、发展速度加快。“十五”期间,共引进外来资金1312.7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24.98亿美元,比“九五”增长126.8%,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4.96亿美元,比“九五”增长58.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3.3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10.5%。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3.4亿元,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九,跨入全国“十大消费城市”行列。
2、龙头带动强劲。外资大项目不断增多。百事可乐、伊莱克斯、时代华纳等8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长沙直接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26家国内上市公司和知名企业来长设立投资实体。商贸大企业带动明显。形成了友阿、通程、饮食、蔬菜四大龙头企业集团,沃尔玛、麦德隆、家乐福、国美、新一佳、王府井等国内外大型商业企业竟相抢滩进驻。
3、发展活力增强。招商引资日趋活跃,“十五”期间,全市组织参与“港洽会”、“欧洽会”、“湘洽会”、“全国糖酒会”、“农博会”等各类商务活动百余次。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袁家岭、火车站、五一广场、东塘、伍家岭、荣湾镇等6大商业中心,南湖、高桥、红星、望城坡等4大市场群、黄兴路商业步行街、解放路酒吧一条街、朝阳路电脑一条街等12条特色商业街,黄兴路商业步行街2005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创利税1亿元,被评为全国十大著名商业街。
4、开放领域拓宽。举办“驻华使节看长沙”、“2004长沙国际友好经贸合作洽谈会”,承办了“海外学子长沙行”,“第二届世界华人传媒论坛”等活动,与18个国家24个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及友好经贸合作城市关系,友好交往遍布五大洲。
5、旅游蓬勃发展:“十五”期间,完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0亿元,打造了“千年古城”历史文化游、“璀璨星城”古城新姿游、“多情山水”文化风情游等精品线路。“红色旅游”和以“农家乐”为代表的绿色旅游蓬勃兴起。2005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5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3%;入境游人数达25.55万人次,增长36.1%,实现旅游总收入191.15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42.5%,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2.6%。
6、会展拉动强劲。2005年举办会展223个,为2001年的7倍,直接收入3亿多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28亿元,拉动相关产业经济增长150亿元。长沙被评为全国新锐会展城市、2005年度中国十大节庆城市。
7、信息产业发达:移动电话用户近300万户,固定电话用户230万户,网络用户198万户,联通、网通、铁通从无到有、来势良好,邮政、数据通信、电信增值等各项业务不断拓展,网络的人口覆盖率已达到 99 %。
三、魅力长沙
这几年,不论谁到长沙,都会由衷的说,长沙变了,变化太大了。下面,让我们走进展览的第三部分——魅力长沙,来领略长沙的魅力。
第一、新跨越:大力推进城市化
1、城市变大了。五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82亿元,完成重点工程建设200多项,城区面积拓展到18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3平方公里,比2000年新增3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208.65万人,比2000年新增33.24万人;城市化率53.87%,比2000年提高9.24个百分点。
2、道路变宽了。全面完成“三桥十六路“的建设,组织实施了湘江大道、潇湘大道、芙蓉路、机场高速公路、万家丽路、金星大道、韶山路、枫林路、人民路、岳麓大道、远大路等158条主次干道建设,构架了“六桥三环”的城市交通格局。全市城区道路达1100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3.4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6.72平方米。
3、楼宇变高了。长沙12层以上的高层建筑600多栋,黄花国际机场候机楼、贺龙体育馆、普瑞温泉等16个项目获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十五”期间,长沙房地产累计竣工房屋面积209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779万平方米,建设了30多个经济适用房小区,市区人均住房面积27.2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9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中部城市第一位。
4、环境变美了。新增绿地面积1635.2万多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7.7平方米,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十名。平路、亮灯、通沟、改厕,改造背街小巷596条,改造棚户区300多万平方米。围绕长沙山水特色添景,建设了湘江风光带、五一市民广场、芙蓉广场、火车站广场、新世纪体育中心东广场、白沙公园。围绕文化名城添景,建设了黄兴路、蔡锷路等特色街区。围绕城市美化添景,形成了五一大道闹市灯光群体、高层建筑轮廓灯光群体和道路照明灯光群体。
5、公路联网成环。全市交通固定资产总投资81.6亿元,新增等级公路642公里,通车里程5515公里,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46.7公里,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6.8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目标。新建湘江黑石铺大桥、三叉矶大桥、浏阳河黄兴大桥等桥梁43座延米。京珠、长石、长永等高速公路构建了以长沙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的经济格局。
6、港口通江达海。长沙新港已完成投资3.5亿元,建成8个千吨级码头泊位,年港口集装霜吞吐量达10万标箱,形成了“道江达源、物流全球”的水上运输枢纽,跨入全国内河现代化一流港口行列。
7、银雁飞向世界。黄花国际机场每周起降1200架次,通向世界各地的62条航线辐射48个城市。2005年旅客进出空港442万人次,比“九五”末增长了一倍,是全国最繁忙的空港之一。
8、铁路优质高速。“十五”期间,长沙火车站运送旅客5亿人次,日均接发旅客列车144列、发送旅客3万人次,比“九五”增长20%。
第二、新形象:创建文明长沙
1、创建文明城市。公民道德建设扎实推进,市民素质显著提高。创建全国文明社区2个、全国文明窗口单位10个、全国文明单位13个、全国文明村镇13个。长沙两度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2、发展公用事业。供水量居全国城市第9位,人均供水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3位。万人拥有公交车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0位。 “川气入长”工程 2005年实现送气点火。金霞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完成第一期工程,2005年污水处理量比2000年增长147%。
3、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2005年城乡各项救助资金比2001年翻了12番。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区建设成效显著。长沙被评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
4、提高劳动保障水平。五年累计新增就业35万人,200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3.8%,转移农村劳动力231万人,长沙被评为“全国再就业先进集体”。
5、加强城市管理。2000年6月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和长沙公安城管支队,两支队伍双剑合璧,提升了执法效能。推进科技强管。道路机扫率突破了30%。全国最大垃圾填埋场和大型垃圾中转处理场投入使用。
6、切实保护环境。创建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长沙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城市建设试点的省会城市。
四、和谐长沙
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现在,我们来到了展览的第四部分——和谐长沙。
第一、新发展:社会事业欣欣向荣
1、文化繁荣。《秋天的花鼓》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雍正王朝》是国内唯一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三项大奖的电视剧。建设了新世纪体育文化中心、简牍博物馆、“一馆”(长沙群众艺术馆)“三中心”(长沙社科活动中心、文艺活动中心、妇儿活动中心)、杜甫江阁等标志性文化工程。改造、修缮了坡子街、开福寺等历史街区,白果园、文庙坪等11条历史街巷以及23栋历史旧宅。建成乡镇(社区)宣传文化法制站(中心)478个。政府买单、农民看戏,打造“牵手芙蓉”、“欢乐星城”、“湘江韵律”等群众广场文化活动品牌。
发展壮大了媒体传播、出版发行、卡通动漫、文化旅游、文娱休闲、文博会展和文化体育等七大文化主导产业。2005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0%,占全市GDP的9.7%。原创动画片占全国总产量的60%。长沙卡通、长沙休闲、长沙演艺、长沙电视全国闻名,“蓝猫”为中国卡通业唯一的全国驰名商标,田汉大剧院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科技不断进步。高新技术带动能力大幅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日益健全。进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行列。有两院院士44名,8个项目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袁隆平“超级杂交稻研究”获全国科技大奖,黄伯云“高性能c/c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获全国科技一等奖。长沙列入“第一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
4、教育协调发展。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100%。启动高中教育普及工程,高中阶段入学率达86.4%,市直高等学校13所,3所大学首批进入“211”工程,长沙学院实现专升本。
5、医疗卫生健全。卫生资源人均占有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完成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医疗紧急救援中心等45个公共卫生建设项目。社区每3万人有1.78个卫生服务中心,构建了15分钟社区医疗服务圈。
6、稳定保持低生育水平。按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生育水平推算,少生人口13万,减少39亿元社会抚养成本。
7、竞技体育成绩斐然。2003年,第五届全国城运会在长沙举行。长沙代表团名列全国第五。近年来夺得奥运会、亚运会金牌和世界冠军的长沙藉运动员有熊倪、李小鹏、刘璇、王晓燕、陆莉、鲍春来。场馆建设跨越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第二、新保障:打造平安长沙
1、维护社会稳定能力显著增强。建立了以刑侦、巡警特警、治安、消防、交警、武警六大专业警种为主体,多警合成作战的应急和反恐机制。
2、突出整治治安热点问题。不断优化交通管理,2005年,长沙城市交通管理水平进入全国“A类二等管理水平城市”行列,严格落实消防三级管理,连续5年未发生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
3、大力加强治安防控,违法犯罪明显减少。建立健全“以110为龙头,以社区警备控面,以巡逻警种架线,以岗亭哨卡为布点”的点线面结合、动静结合的网格化防控格局。2005年,长沙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
第三、新成就: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建设政治文明
1、加强党的建设。先进性教育活动增添新动力,“人才强市”战略实现新跨越, 党风廉政建设建立新机制。
2、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大力推进依法治市。民主协商日趋完善。基层民主建设全面加强。
工会工作有新起色。共青团工作有新进步。妇联工作有新进展。
3、加强政府机构改革,执政能力显著增强。
五、未来长沙:展望“十一五”
从“十五”的辉煌中走来,我们为长沙的巨变自豪,向“十一五”奋进,我们对明天满怀憧憬。下面,让我们走进展览的第五部分——
未来长沙,一起来展望“十一五”的宏伟蓝图。
1、主要目标
(1)经济实力快速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2010年经济总量达2800亿元,人均40000元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2010年达261亿元;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4%,五年累计直接利用外资56亿美元。)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5.5∶48.5∶46.0,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34.5∶25.5∶40;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0%。)
(3)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下降35%左右。)
(4)重大基础设施不断健全。(黄花机场扩建成为具有区域性枢纽地位和现代化标准的国际航空港;建成我国重要的内河港口和内陆物流保税区;武广高速铁路长沙段和新火车客站建成投入使用;启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全面构建城市骨干路网;建成中部地区首个城市引水工程项目;建设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一江两岸”开发建设取得标志性进展,建成安全可靠的城市防洪圈和高标准的城市生态圈;基本建成“数字长沙”信息平台和“电子政府”。)
(5)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全面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5%以上,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要素市场充分发挥配置资本、土地、人才、劳动力、技术等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基本建成社会信用体系。)
(6)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万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每年保持80万人以上。201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达78%、70%、7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农村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2010年全市总人口6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61%。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2%,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48万人。全面普及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
(7)人民生活持续快速改善。(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9%和8%,2010年分别达到18500元和6560元。民生设施不断改善,基本解决城乡水利防洪问题,基本建成从市到乡、村的公路网络,基本完成城乡电网改造,基本实现农村丘陵山区沼气化,基本解决城乡无房户问题。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和城乡困难家庭子女高等教育学杂费,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建成公共安全保障和应急反应体系。)
(8)城乡人居环境日趋优美。(城市空气环境污染指数年均值保持在94以内;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绿地率达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5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大面积推进村庄整治,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2、产业空间布局
(1)工业空间布局:聚焦“两区”、提升“六园”。突出打造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双核”,抓好望城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宁乡经开区、隆平高科技园、浏阳生物医药园、环保产业园、长沙经济开发区联动发展,形成沿319国道长沙段现代工业带。
(2)农业空间布局:按照近郊、中郊、远郊三个农业环带进行布局。近郊都市农业环带重点发展对接都市需求的高技术、高效益农业。中郊优势农业环带重点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布局。远郊传统生态农业环带立足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科学利用,重点培植用材林和山地养殖业等。
(3)服务业空间布局:总体形成“三圈四极”框架。内圈为中心城区,逐步建设中央商务区。中圈为二环线周边区域,大力发展中高档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工业园区综合服务业。外圈为三环线周边区域,发展大型物流园区及生态旅游业。加快发展以金霞物流园、黎托新火车客站、天心生态新城和地铁线网为依托的服务业四大新的增长极。
3、市域城镇体系布局
(1)都市区:到2010年,都市区城市人口达24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30平方公里。
(2)卫星城:加快建设浏阳、宁乡两个卫星城市。“十一五”末期浏阳城区人口达26万人,宁乡城区达20万人。
(3)中心镇:集中支持建设20个左右的重点中心镇,每个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聚集3-5万城镇人口。
4、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
(1)建设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长沙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地位的新型工业基地。201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28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870亿元。)
(2)建设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工农业的配套、融合,增强城市的产业服务功能。发展提升消费性服务业,扩大产业辐射范围和影响力,增强城市生活服务功能。)
(3)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业中心。(重点发展有产业基础和市场潜力的优质水稻、良种生猪、花卉苗木、蔬菜水果、优质茶叶、优质水产、优质烟叶等七大产业,突出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更加重视农业企业、规模大户、专业化组织的发展壮大。)
(4)建设区域性文化产业中心。(在保护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突出打造传媒、人文旅游、文化休闲三大最具潜力的文化知名品牌。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0%。把长沙打造成我国中部“休闲娱乐文化之都”。)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县乡公路全面实现硬化改造,通村公路硬化率90%以上。标准化学校比例大幅提高。完成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改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市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全面实现。基本完成500个以上村庄的整治,建成100个以上小康示范。80%以上的农民将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
6、建设最佳人居城市。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3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绿地率达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5平方米,城市集中式生活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8%,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最适宜创业、最适宜人居的人文环境和法治环境全面优化。以橘子洲、市博物馆、图书馆和滨江音乐厅为标志的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建筑和湘江生态文化景观带全面建设成开放。“六桥三环”和月湖、西湖公园全面建设。山水洲城的特色和魅力更加凸现。
7、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8900元和6560元,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2%和40%。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万个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持80万人以上。城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达78%、70%、74%。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每万人中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人口达1200人。基本解决城乡无房户问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全面提升,多样化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下面,让我们观看动画片——未来长沙,提前走进“十一五”。
各位领导,各位观众,展览至此结束了。回顾辉煌的成就,我们无比自豪;展望美好的未来,我们任重道远。过去五年,全市人民谱写了恢宏的史诗;未来五年,一定能写出崭新的篇章。目标已经确定,行船已经起航。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建设发展的长沙、创新的长沙、和谐的长沙、文明的长沙而努力奋斗!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前进中的长沙大型展览讲解词》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