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国库资金风险防范化解措施浅析

发布时间:2021-11-24 22:30:39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国库资金是财政性资金,是人民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其双重性使人民银行不仅在宏观上,而且在微观上都要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通过加强国库会计核算工作,加强国库内控制度建设,以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并发挥国库的数据库作用,保证区域金融安全。
    关键词:国库资金 风险 防范化解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00(2001)增-0035-03
    国库资金是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办理国家预算收入收纳、划分、报解、留成及支拨、退付的财政性资金,是人民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经理国库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发挥政府银行职能作用的“窗口”,是连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桥梁,其双重性使人民银行不仅在宏观上,而且在微观上都要防范与化解国库资金风险。
    由于国库工作实行的是垂直领导,与财税、商业银行联系多,向上级国库报送的材料多,加上国库数据的保密性,与人行内部其他业务科室联系少,致使国库资金安全与整个金融安全联系不紧密。为此,国库工作人员应主动利用国库资金收、支、存数据,分析地方财政资金支出的支持方向及目标是否与银行信贷政策协调一致,以及信贷资金财政化的倾向和深度,将财税改革和金融改革与发展中的新情况和热点问题,与行里关注的热点问题相结合,把国库会计核算与国库监管纳入人民银行大监管体系,促进国库加强基础会计核算工作,加强国库资金监管,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加强国债管理,支持国库改革与发展,确保国库资金安全,为地方政府理财,为金融监管、共筑金融安全区发挥参谋作用。
    一、加强国库基础会计核算工作,是确保国库资金安全的重中之重,是把国库资金风险化解在“事中”、临柜操作时的关键
    1.严把“七个关口”,完成国家预算收支。在办理国家预算资金收入和支出时要把好“七个关口”。第一,预算收入凭证审核关或缴款书审核关,防级次、款项填错,防延压。缴款书是国库办理收纳预算收入唯一合法的原始凭证,也是各级财政部门、税务机关、国库、海关、银行以及缴款单位进行记账统计的重要基础资料,国库在清分核打缴款书时,要严格审查缴款书的填写是否规范,对内容不清楚,级次、款项有错的和有延压的,应登记台账后退回缴款单位或征收机关更正,对合规的缴款书及时入库、上解。第二,地方财政库款支拨关,防超预算、超计划、超库款金额拨款。国库在办理预算支出拨款时,要对支拨凭证的真实性、印鉴的一致性、要素的齐全性、拨款用途进行严格审查,对往非预算单位拨款要求提供正式文件或书面说明,杜绝汇总拨款。第三,预算收入退付关,防错退多退,防各级预算收入流失。第四,在审核退库凭证时,要从退库范围、程序、政策上把关,坚持“六不退”,即超退库审批权限的不退;退给非退库申请单位或申请个人的不退;口头通知或电话通知不退;超计划的不退;拒不提供有关文件、退库申请或不出具有关凭证的不退;收入退还书要素不符合规定的不退。第五,账务复核关,吸取账务“一手清”的教训,换人复核国库账务。第六,预算收支对账关,国库与财税部门对账、上下级国库对账、国库与会计“行库往来”对账、国库内部对账专人负责,并签章确认各自责任,防国库案件。第七,票据交换清算关,提防出错票,无理退票。
    2.通过“四种检查”,解决国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国库核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国库资金管理水平。第一,每年对辖区国库经收处、县支库的国库业务进行常规性辅导检查,看国库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及对国库资金收纳报解情况。第二,坚持国库业务重点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自查与抽查相结合,围绕国库会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每隔两年组织一次,在全面自查的基础上,由中心支库抽查,对自查情况进行评价,加大奖惩力度,与年终目标考核挂钩,最终堵塞漏洞,化解各级国库资金风险。第三,对财政驻地监察办、审计署驻地方特派员检查出的反映在税务、征收部门的问题,国库要树立全局观念,严格按照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划分的预算收支范围和权限,加强预算执行政策的监督,防范地方挤占中央、下级挤占上级预算财力和国库资金转移、流失,对存在的问题加大调研力度,分析存在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第四,通过内审科对国库业务的检查,逐步完善国库内控制度,促进国库会计执行与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3.提高“两种统计分析”质量,密切国库资金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联系,建立“预警”式统计分析系统。“两种统计分析”,即国库预算收支月、季、年统计分析,预算收入退库季、年度分析。通过对预算收入月、季、年度分析,说明报告期国库资金收支的基本状况,预算执行的进度、收支同比变化的突出特点及主要收支项目变化原因,资金流量变化的规律的特点,银行给企业的贷款对国库资金存量及本地区国民经济的影响,并重点结合本地区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本地区执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建议;通过对预算收入退库季、年度统计报表的分析,说明退库计划执行情况,资金去向及退付金额占收入比重的适度性,重点分析对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额度和进度对本辖区外贸企业经营和效益的影响,随时了解年度内退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防范与化解国库资金风险的建议。
    二、加强国库内控制度建设,将国库会计核算中的无意差错和有意舞弊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防范与化解国库资金风险
    1.建立国库会计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责任制,主要是建立国库会计经办人员、国库会计主管、国库部门领导和国库主任四级内控目标管理责任。
    2.建立国库会计核算岗位轮换、会计核算业务交接、会计凭证传递交接手续及国库拨款、退库等重要会计事项逐级审核等制度,确保国库会计核算业务的全过程得到全面控制和相互制约,控制程序和措施必须渗透到各个岗位和环节,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的适当交叉或合并要坚持“五不得”,即记账、复核和事后监督岗位不得相互兼任,办理收入业务和支出业务的经办人员不得为同一人,记账人员不得参与对自身经办的国库会计业务的检查工作,系统维护人员不得参与计算机账务处理,非系统维护人不得参与计算机维护处理。
    3.强化人员素质和行为准则,减少“道德风险”。在国库工作人员中,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金融、财税法规、国库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并经常开展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思想觉悟和法制观念,使每个岗位都清清楚楚地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形成讲大局,守规矩,明是非,求进取的良好氛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上防微杜渐,减少“道德风险”。
    4.加强计算机核算和安全管理。随着计算机在国库业务中的广泛应用,国库利用计算机处理日常财务、汇总报表、传输、接收国库数据,上划下拨财政资金,建立了国库资金分析网,并与财、税、银行横向联网,实现网上传输预算收入,资源信息共享,加强计算机核算和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国库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算机操作与管理办法,健全软件和硬件使用管理制度,上级国库下发的核算程序,下级国库不得擅自修改,使用计算机核算必须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名细核算和综合核算两个账务系统,总分核对,相互制约,并坚持账务换人复核,操作人员以合法有效的会计凭证、报表为依据输入,不得将未经审核或签批的凭证上机处理。要用计算机通讯传输方式发送、接收数据要符合保密制度,并建立“通讯联网登记簿”,就发送、接受的日期、报单号码等要素进行登记,做好核算数据备份和资料保管工作,对操作人员按岗位级别设置代码,不得越级操作,操作人员的操作密码要定期或不定期更换,防止失密,以确保国库资金安全。
    三、防范与化解国库改革与创新中的风险
    国库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加强对政府资金的管理,防止政府资金的流失,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从而实现统一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必将加快,国库借鉴先进的外国国库管理经验也势在必行,而我国经济、财税、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又将推动国库会计核算与管理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由于国库法规建设滞后于国库业务发展,监管缺乏必要的依据,各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国库业务核算与国库资金管理的难度,要求国库资金风险防范与化解的内控措施及时补充与完善并与之相适应。如近几年税务实行征管改革,各地相继建立了纳税大厅,专业银行进驻纳税大厅,实现了税收征管、报解一条龙操作,曾经引起了各家商业银行争相吸收这部分存款,纳税大厅延压税款的现象。未来几年,财政部门将工作重点由重收入转变为依法理财,编制细化部门预算,在资金支出方面更侧重于公共财政的要求,实行有进有退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这就要求国库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建立国库分类账户,建立政府支出与管理系统。要求每个地方国库作为整个金融系统电子资金清算的一员,参加电子资金清算系统,与财税、银行横向联网,加速资金周转;同时掌握了解地方财政支出部门或单位的银行账户情况,与政府财政活动相关的银行账户情况,对这些账户的性质进行划分,分析预测将财政预算外资金集中在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实行国库控制实际资金支出对地方经济、金融的影响,提早防范与化解国库改革与创新中的风险。

推荐访问:国库 浅析 化解 风险防范 措施

本文标题:国库资金风险防范化解措施浅析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1/1124/56477.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国库资金风险防范化解措施浅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