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罪犯教育改造领域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12-07 15:20:19 | 来源:网友投稿
[找文章到☆大☆秘☆书☆网(http://www.damishu.cn)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当全面提升罪犯教育改造质量成为监狱综合行刑工作的源动力和奋斗目标的时候,其积极推动着监狱机关在刑罚执行和教育改造等多方面思想理念和方式方法的探索和创新。海南省司法厅、监狱管理局开创性地将中华传统文化引入罪犯教育改造领域,并积极地在基层监狱单位试点实施,初步取得较好的成效。笔者作为海南省监狱系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训班学员,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对此新的教育模式亦深入思考。
凤凰涅槃。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创造积累传承的灿烂,在历史长河中历经兴盛、失落、复兴,一代代国人在继承、引进、发掘、反思、创造的道路上披荆斩苈,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今天,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重新大放异彩,在注入时代因素后体现出更强的生命活力。罪犯,作为公民的特殊群体,道德的审视和重塑亦迫不及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介入对提升教育改造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一、现阶段狱内在押犯道德缺陷分析
加强罪犯德行教育,必先对在押犯的道德状态进行调查、分类与分析,根据实践调查,将罪犯道德缺陷略分如下:
1、家庭观念普遍淡薄,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正确的培养,叛逆情绪严重,对家庭成员缺乏“孝”,伦理肤浅,严重者无视尊长,角色倒置,并从家庭角色义务淡薄演化为社会角色,社会责任义务丧失。
2、价值观念以自我为中心,行为标准以自我为核心缺乏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表现为狂妄、自大、自负、自私自利目视无人,视法律为儿戏。
3、重物资享受,轻精神修养,价值评价严重扭曲,崇拜“金钱万能”,为积敛财富不择手段,铤而走险,消费荒淫挥霍,形成恶性循环。
4、文化水平低带来认知不足,缺乏正确的是非判断力,大部分罪犯文化水平处于高中以下,在不好的生存环境影响下形成目光短浅,轻信流言,盲动性大,不分是非唯利是从,身陷低级犯罪低层。
5、自身意志力薄弱,在善恶之分上经不住诱惑,导致犯罪,突出的表现在职务犯罪类型。
二、正视现阶段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突现出当今教育改造罪犯的滞后。在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保障实施方面有待探索发展,从而产生了对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迫切需要。
1、教育改造工作地位实际中仍处于不平衡状态,存在着“重监管轻教育”“重生产轻教育”现象。
2、教育改造现象滞后,实施中不是着重投入时间量,而应该着重是否采用了科学的教育模式,行之有效的方法内容,缺乏对教育效果追求上的务实。
3、教育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重“政治教育”轻“公民素质教育”,缺乏对道德的审视和重塑,缺乏真正深入罪犯内心的内容。
4、教育方式单一、简单,仍停留在说教、强制灌输接受层面,缺乏双向交流互动,无法调动罪犯和自我革新的“内因”。
5、社会参与仍需加强,现在的社会参与,要的是社会单位的感受,而忽略了罪犯所获得的帮助的多少。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是“道德”.教育改造罪犯领域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是重塑道德,一种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施必是全面、务实的,在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以效果评估各方面认真客观加以研究。
三、明确我们要以何种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这里所说的态度分为二方面:一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博大精粹的中华传统文化;二是在教育实践中本着何种态度来实施。
渊源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每一个国人都带着中华文化的烙印。如今,当我们重新选择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更应具有理性的态度,因为我们中国已饱受泛神化,“非左即右”所带来的磨难。
1、已辨证的观点选择中华传统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继承和发展,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我们必须掌握其精华,去其糟粕,吸取有利于道德建设的东西,吸取对改造罪犯有利的东西。
2、以系统分析的方法,切勿断章取义,咬文嚼字地对待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鼎盛时期是作为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其精髓是仁、义、礼、智、信。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要吸取的是其“道”,而不是一些文籍经典其字面所表达的。我们讲“孝”,而不是使儿女成为父母的奴隶,我们讲家庭关系,不能只看其表面的“仁爱”,而忽略了其封建家庭的专制,我们讲“礼”而不能陷入“礼教”,不能“讲礼不讲理”。吸取中华文化道德精髓,加之当今时代特点,才能达成和谐,同样,只有真正掌握传统文化其“道”,不论环境如何变化,方可游刃有余。
在教育改造实践中,我们不仅要使民警接受传统文化作好表率,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一定要在罪犯群体中渲染出学习经典,重塑道德的氛围。因为罪犯的不同道德缺陷,以及僻离道德已远或长期被忽略,故能否让罪犯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吸收传统文化,对于传播传统文化的成效举足轻重,也是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四、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讨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上应该吸取前车之鉴,扬长避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实质是德行教育,而德行教育不是被动填鸭式的;应该是由服刑人员认知认同,主动吸收,经一定时间熏修,潜移默化而内化为其自身道德的过程,这也决定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各方面与其他教育模式的殊别。
<一>、教育内容的选择。
用来教育罪犯的传统文化必须是最贴近服刑人员心灵的。以“孝道”使罪犯重返家庭亲情;以“五伦关系”使罪犯缓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弟子规》强调个人的修为,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反思他人与自己的因果关系;以“福田心耕”要求其行善积德;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人之初,性本善”发掘服刑人员人性善良一面,以“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教育其改过自新;以“言必行,行必果”教育其树立诚信,等等。
<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
1、民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营造监区良好的道德氛围。正确理解专政与文明的关系,将“以德育人”与依法治监有机结合。“其不正,不令而行,其行正,虽令不从”,民警在工作生活细节中“主身行德”。带动服刑人员对照自身,促其自我反省,“有则改,无则警”,内化提高自身修养。
2、将德行教育的过程监督与日常罪犯改造行为规范的落实紧密结合。二者相融,互相补充,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促进道德规范养成,以培养良好道德维护狱内改造秩序,缺一不可,且需平衡发展。
3、以《弟子规》切入中华传统文化,以“孝”字为先,贯彻“五伦关系”.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亮点,也是最贴近服刑人员内心的切入点。以《弟子规》的学习、领会、背诵、讲评,促进罪犯加强自身修养。通过讲“孝”,挖掘服刑人员内心最柔软的亲情,以对双亲的真情忏悔引发到受害者,对社会的忏悔。这部分是在狱内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应做好做扎实。
4、教育方法上。注重罪犯体验经典,加强互动交流,启发罪犯“开悟”,注重在改造实践中落实道德细节,形式应丰富多样,切勿“纸上谈兵”。如体验公益工作,学习心得交流,编排经典小品,写出忏悔书,善行日记等等。
5、在对服刑人员道德调查分类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择以对应的传统文化内容,同时,分析不同犯罪类型、不同家庭情节,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6、与心理咨询矫治部门紧密联系。传统文化教育与心理咨询矫治工作在目的上是一致的,彼此手段不同,可以互通有无,双管齐下,以传统文化教育引发罪犯内心震撼、反思,以心理咨询矫治为渠道抒发感受,力争良性工作效能。
7、大力引入社会资源,充分利用海口孝廉国学研究中心的师资力量,邀请老师专家进监狱上课,加强大墙内外交流互动,即丰富了监狱的教育力量又提高了教育效果。
<三>、实践中对传统文化教育以及教育效果评估的定位
传统文化教育实质是德行教育,可以并列于“政治、文化、技术”教育,这里需明确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的关系,传统文化教育为政治思想教育提供道德基础,政治思想教育是在传统文化教育上的提升和政治体现,二者不矛盾不重复,相互依存。
传统文化教育作出一种教育模式,必以改造罪犯为守法公民为宗旨,其重在启迪罪犯重审自身道德,以中华传统道德规范重塑罪犯道德体系,在教育效果评估上,我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目标应定位为使罪犯塑立一名守法公民所应具有的基本道德体系,适应于再社会的需要。实施中应避免唱高调,而是把传统文化教育像扫盲教育一样,踏踏实实当作一种基础教育开展落实,和风细雨,潜移默化地矫正罪犯道德缺陷,真正地“改恶从善”。

推荐访问:罪犯 中华 浅谈 传统文化 改造

本文标题: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罪犯教育改造领域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1/1207/61472.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罪犯教育改造领域的应用》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