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老龄事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目前,――市已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截止2005底,我市60岁以上户籍兰的老年人口已达38.29万,占总人口的12.28%,并继续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长。居住在兰而未将户口迁入兰的老年人亦有3万多人。据预测,到“十一五”末期,户籍在兰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6万人左右,占总人口的14%以上,并且高龄老年人口急剧增长。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广泛而深远的。
“十五”时期,是我市老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老龄委的指导、支持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面对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的新形势,及时研究出台对策性意见,采取有力措施不断解决老龄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全市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全市老龄事业发展概况
(一)建立健全了老龄工作组织网络。
2001年以来,为适应我市在全省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新形势,市委、市政府进一步重视加强了对老龄工作的领导。一是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作出了对9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的决定。二是督促各级党委政府把老龄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实现了将老龄工作纳入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的总体规划、纳入目标管理责任之列、纳入财政预算,做到了与中心工作同步安排、同步考核、同步落实。三是狠抓了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建设。督促市县(区)、乡镇(街道),按照中央和省上要求,成立了以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为主任和常务副主任、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老龄工作委员会,并下设了老龄委办公室或配备了老龄工作专干。同时还积极推进了老龄工作向各行政村、社区的延伸。至目前,从市到县区、各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都明确了各分管领导、各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责任,形成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老龄工作组织网络。
(二)深入开展了“老龄工作创先活动”。
2001年以来我们在全市进一步深入开展了创建敬老模范村、模范社区居委会活动。全市先后涌现出了敬老模范村104个、敬老模范社区35个。从2004年起,我们按照省上的安排部署,在全市认真开展了创建老龄工作先进县(区)、先进单位活动,促进了老龄工作深入发展。各县区党政领导把创建活动摆上日程,提要求、作安排,层层进行督导,促使全市广大基层单位和群众踊跃投入到了创建活动之中。近年来,全市各级组织和群众在落实老龄政策、建设为老服务设施和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开展敬老、养老、助老服务活动,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实实在在地为老年人办了一些实事和好事。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一是在城市,基本落实了退休人员的生活待遇,并为企业退休人员增加了退休金或养老金,进一步扩大了城镇养老保险覆盖面。截止目前,全市为85780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保险金58718万元,享受养老保险的老年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22.8%。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已达19.4万人,征缴养老保险基金39166万元,其中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8234人。
二是积极探索开展了将企业退休人员移交所属街道、社区进行社会化管理制度的试点工作,全市70%企业退休人员已纳入社区管理。
三是通过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分类施保措施,使全市141224名城镇居民、51850户家庭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其中有3.8万符合低保条件的60岁以上老人按提高10%的规定发放了低保金,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四是在城乡救济、救灾中将老年人的生活救助列为重点给予了特别照顾,救助标准三县年人均救济达180元,――、――、--、――四区年人均救济250元。使城乡6.8万特困老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维持。经济基础较好的街道社区和村委会,还为老年人发放了养老金。――区――街道――村委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养老金850元。
五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试点为农村老年人就医提供了一定保障。如――县在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为1073户、2262名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农村特困户、患大病家庭实施了医疗救助,其中85%以上为老年人。
六是加强和完善了离休干部“两费”保障、“三个机制”的管理运行工作,离休干部“两费”无拖欠,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两项待遇”得到了普遍落实。各县区四年间连续三次提高在乡老复员军人的定补标准。2005年在乡复员军人年均抚恤、补助金达2320元。据统计三县已达到每人每月185元,五区达到每人每月265元。
(四)有效维护了老年人合法权益。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市上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见》。2004年以来全市积极构建了以各级司法部门、基层组织和社区、村一级老年人协会为主体的为老法律服务体系,加大了对侵害老年人权益行为的打击、审判力度。实行了“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的三优先制度,对较复杂和易反复的案件实行了回访制度;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实施了司法救助。近年来,全市老年法律援助、救助案件100多件,开展法律咨询1200多场(次),律师共代理涉及老年人权益的案件65件;减免代理费5万余元;公证人员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上门服务,办理遗嘱、赠与等多类公证78件;调解各类涉老纠纷81件,其中大型纠纷11件。全市共接待、处理老年人来信来访757件(次)。
(五)普遍落实了老年人优待政策。
通过广泛宣传发动,深入检查督促,使应实行优待服务的单位和场所较好地落实了老年人优待政策规定。老年人进公园免收门票,进国有体育场所和影剧院购半票入场,在县级以上医院就诊半价挂号、优先就诊、优先取药、优先住院,进公厕免费,进市属博物馆、图书馆免费,乘座公交车按同路段普通价格的50%优惠刷卡已形成制度。目前,已为老年人办理优惠IC卡12.4万张,年优惠金额达600多万元。2004年开始,市政府决定为90-94岁、95-99岁和10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600元、960元和1800元的高龄老人特殊生活补贴优待政策,扩大了老龄工作的影响,提升了老龄工作的地位。两年来,共为全市1700多名高龄老人发放特殊生活补贴204.2万元。
(六)加强了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
近年来,全市国有、集体、个体户共投入各类资金6千多万元,兴办各种类型的老年医疗保健机构592个,老年公寓和农村敬老院52家,设置床位2430张,使2000多名老人得到了集中照料服务,比“十五”前增长了3倍多。争取国家、省市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新建社区“星光老年之家”331个,总建筑面积达8.65万平方米,使大多数街、镇和社区有了为老年人活动服务的固定场所。同时,全市还兴办老年大学7所,老年临终关怀机构11个。在市政建设中,积极推进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在黄河风情线上,新建了一批老年人锻炼的场所和设施。在社区新建、改建了一批老年人体育健身路径和场室并配备了器械。既为老年人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方便,又体现了老龄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七)大力营造了尊老敬老社会氛围。
近年来,全市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了党和政府关于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报道了老龄工作的重要活动,宣扬了敬老、助老典型事例。同时全市还先后开展了“孝亲敬老之星”、“敬老好儿女”、“孝亲敬老好儿媳”、“文明幸福家庭”等评选活动。全市累计涌现出“孝亲敬老之星”12名,“敬老好儿女”345名,“孝亲敬老好儿媳”196名,“文明幸福家庭”548户。2005年,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对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敬老好儿女进行表彰的决定。在刚刚召开的全市老龄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表彰了30个先进单位,40名先进个人,40名敬老好儿女。既促进了敬老养老风尚的形成,又促进了家庭和谐,提高了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和敬老意识。为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努力解决老年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近日,市老龄办、《西部商报》与哈药集团“金晚霞”共同协作推出了“关爱老年健康重在行动”大型公益活动,旨在倡导全社会尊老、爱老、敬老的文明新风,动员激励在兰企业乃至全社会更加关注、关心、关爱老年人。
(八)不断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全市各有关部门从老年人需求和特长出发,发挥各老年群众团体和各类老年协会的作用,积极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市老年大学设置图画、书法、文史、英语、音乐、武术等9个专业,开办教学班22个,学员达1000多人。市老年艺术团先后在省、市、县区演出140余场次。全市的老年晨练点达280多处,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老年人参与了健身锻炼。2005年,举办了“――市第四届老年人运动会”;组织了由400多名老年人参加的大型文艺汇演; 今年6月,在黄河风情线上举办了“文秘部落市老年人健身活动大展示”,来自24个表演单位的200多位老年人,分别进行了舞蹈、秧歌、健身操等多项健身活动的展示。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年来的老龄工作实践表明,要保证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的稳步发展,必须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老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必须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必须既满足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又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立足当前办实事,着力解决好广大老年人在养老、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我们虽然在老龄事业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我市老龄事业发展还比较滞后,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一是现行养老保障体系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要求。一方面,我市现行养老保障制度的资金支付压力呈逐年加大的趋势,养老负担明显加剧。另一方面,我市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窄,特别是绝大多数城乡人口仍处于养老保险制度之外。面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养老负担,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养老保障制度的任务十分紧迫而艰巨。
二是现行医疗保障体制不适应老年群体医疗需求剧增的趋势。目前,我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小,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上涨过快,政府投入不足。老年人口总量的迅速增长,将给我市医疗保障体系带来巨大压力。
三是为老服务体系建设不适应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不断增多的高龄、病残、独居、空巢老人,要求提供社会照料服务的需求日益加大。国家十部委要求“九五”末集中供养老年人的床位数要达到每千人10张以上,而我市至“十五”末每千人还不足8张。全国居家养老服务业已呈蓬勃发展之势,而我市尚在试点启动阶段,所以加快为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已经刻不容缓。
二、应对老龄化的政策措施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刚刚召开的全市老龄工作会议上讨论制定了《――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草案)》,安排部署了下一步老龄工作。老龄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老龄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和基本要求,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按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市委、市政府“创业实干打硬仗、建设创业型城市”的总体要求和思路以及即将下发的《――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老龄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紧紧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六个“老有”目标,统筹加强城乡老龄工作,不断完善社会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加快构建为老服务体系,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逐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加快建立完善养老生活保障体系。要在落实老年生活家庭供给为主、确保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按时足额发放、适时提高离退休金发放额的同时,努力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力争到“十一五”末,使领取养老保险金的老人达到老年人口的40%以上。要继续加强城乡低保制度建设,在确保把城乡符合低保条件的60岁以上老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的同时,认真落实各类施保政策,对独居的孤寡老人按提高10%的比率给予全额救助。农村特困老年人年低保标准三县达到700元、五区达到1000元以上。继续实施9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享受高龄补贴政策。同时要在加强灾害救济、临时救助中对老年人给予优先照顾,动员社会力量对老年人开展慈善捐助扶贫帮困,从而在全市形成以家庭供给为主,以发展社会养老保险为方向,以救助低保为辅助,以社会帮扶为补充的老年人生活供给体系。
2、加快建立完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在城镇要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开设老年专科或病房,加强老年病医疗研究攻关和治疗。要大力整合和发展社区老年卫生服务体系,加强老年人体质检查,全面建立起老年人健康档案。要进一步完善贫困老人医疗救助制度,切实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知识传授,落实老年人就医优先、优惠的政策,建立起为老年人提供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上门医疗、家庭病床、保健咨询和医疗救助等便捷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在农村要加强县(区)乡中心医院和村卫生站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突出解决好农村老年人就医难的问题。从而在全市形成以医疗卫生部门为指导,以医疗卫生设施为支撑,以医务工作者为主体的市、区(县)、街(乡、镇)、社区(村)四级老年医疗预防保健体系,满足农村老年人基本医疗需求,努力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条件,切实满足农村老年人对医疗保险方面的需求。
3、加快建立完善老年教育文体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各县、区建立一所面积不少于100平米的老年大学;80%的街道、社区,50%的乡、村建立起集老年人活动与学习、受教育为一体的老年活动室或老年学校;在城镇社区要配建一批老年体育健身设施和户外活动场所,要动员驻区单位将各自所有的文体活动场所向社会开放,以满足老年人文体活动需求。市老年大学在现有基础上增设课程内容,扩大招生范围,增加投入,扩大辐射面,开展适合老年人的各类培训班,开展社会文化和生活教育等内容的学习讲座。市文化体育部门要加强老年文体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服务。要大力发展老年人文娱体育组织并依托各级群众文化组织,组织老年人开展经常性的老年文体健身活动。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老年运动会和文艺汇演等竞赛活动,活跃老年人的文体生活。力争到“十一五”末,在全市形成以文体部门为主导,以文体活动设施场所为支撑,以各种文教组织为骨干,以文教服务人员为主体的老年教育文体服务体系。
4、加快建立完善老年维权服务体系。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国家21部委联合下发的《 关于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开展执法检查,加强舆论监督,落实老年优待政策,提高全民的孝老、敬老、养老、助老意识和法制意识。要积极协调公、检、法、司等有关部门和院校、律师事务所及专家、教授、律师等单位和个人,建立老年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组织网络,对符合条件的老年当事人给予及时、有效的司法救助,推行对涉老案件的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的制度和涉老纠纷案件的陪审员制度,组织、指导、协调“为老”法律援助工作,开设为老年人服务的窗口。要引导、帮助老年人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和增强法律意识,参与涉老纠纷的调节工作,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全市形成以公检法司组织为骨干,以法律执业人员和社会公益服务人员为主体的老年维权服务体系。
5、要加快构建“银龄行动”服务体系。要根据健康老年人所占老年人口比率不断增高,老年人才济济,为小康社会建设再做贡献的愿望比较强烈的实际,加快构建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队伍建设。要采取以市区(县)和部门、行业、工会、社区多途径走路的方式,在全市尽快建立起老年人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要鼓励支持健康老年人参与青少年教育、民事纠纷调处、社区建设等社会公益活动。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老年人专长,组织老专家、老教师、老医生及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经营管理人员参与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开展科技开发攻关及社会管理、文化教育、医疗服务等活动,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从事种植、养殖、加工业和商贸等生产经营活动,拓宽实现“老有所为”的途径。要以人才交流中心为载体,大力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积极培育老年人才市场,建立老年人才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为老年人才贡献聪明才智提供周到服务。在年内基本建立起老年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到2007年底要基本建立起老年人才服务运行机制,并组织老年人开展“银龄行动”,从2008年起逐步走上轨道并取得实效。
6、要大力发展老年照料服务产业。要适应劳动力流动加剧、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不断增多的新形势,把对老年人集中照料、分散照料、家政服务和精神慰籍等照料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投入,加快发展。要在强化家庭养老责任的基础上加大以敬老院为依托的“五保”服务中心建设,加快老年人集中供养和居家养老等服务机构建设,开展托老、上门照料等为老服务业务,拓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功能,做好五保老人和空巢、独身老人的供养服务工作。“十一五”期间,新建、改扩建敬老院10所,每所设置床位达到50张以上。到2010年,70%以上的街道建成“居家养老院”,51个街道,63个乡镇全部建成“星光老年之家”;全市各县区至少兴建一所100张以上床位,为老年人提供养护、托管、康复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兴办1所50张床位以上的民办福利机构,全市公办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设置达到每千名老人12张左右。要研究制定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消除体制障碍,吸引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产业,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服务设施。要加强各类福利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培训,不断增强工作人员为老服务意识,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并探索实行资格认证、持证上岗制度。要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在每个社区(村)建立起一支专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经常侍奉老人的工作队伍。到“十一五”期末,形成以设施服务、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为手段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服务与管理运行机制。
7、要大力发展老年生活用品产业。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兴办、市场推动、加快发展”的方针,积极发展老年人特殊需要的生活用品产业和卫生保健、旅游娱乐、金融保险业,逐步培育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消费市场。要按照国务院转发的国家十部委《关于加快发展老龄事业的意见》,采取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及减免费用等政策扶持初步起步的老龄产业,积极鼓励引导非公有资本参与老龄产业的发展,吸引社会力量兴办不同档次的养老服务设施;扶持开发老年产品,鼓励企业生产老年人需求的门类齐全、品种多样经济实用的老年用品;整合旅游资源,推出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旅游线路和产品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和帮助。正确引导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帮助老年人确立健康的消费观念,促进老年人的消费市场的繁荣,带动老龄产业发展。
8、加快老年群众性组织建设。要把建立老龄协会等老年群众性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老年人的桥梁和纽带,作为活跃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载体给予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要采取以行业部门和各级党政机构组织发动的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大力发展老年人行业协会(如老年教育工作者协会、老年医务工作者协会、老年文艺工作者协会、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等等)和市、区(县)、街(乡镇)、社区(村)老龄协会。疏通老年人向党委、政府反映诉求、谏言献策管道,加强老年群众活动阵地建设,加大对老年群体组织的资金扶持。要把“星光老年之家”交给老年群体组织管理。要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法加快老年群众性组织建设的进度,到2007年底前,力争把市、区(县)、街(乡镇)和社区(村)老龄协会全部组建起来,并使70%的行业能建立起老年人事业协会。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和服务,使70%以上的老龄协会都能发挥作用,成为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9、 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大对老龄事业的投入。要从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工作社会化、老龄事业需求不断增强和本地实际出发,作好老龄事业发展计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衔接,把老龄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做到认识、工作、组织协调三到位,经常听取工作汇报,以实际行动尊重、关心老年人,按省上规定落实老龄工作经费,及时补充养老、医疗保险、城乡居民低保救助资金以及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老年教育资金等,支持老龄事业发展,要逐步形成制度化的财力投入机制,特别是加大对基层老龄工作经费投入。同时,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的老龄事业投入机制。
10、 加强老龄组织机构和老龄干部队伍建设。重视老龄办自身建设,配齐配强领导和工作人员,加强老龄干部培训,不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及时提出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要积极主动搞好协调,尤其对涉及老龄委成员单位的工作,要主动协商、及时沟通,促进相互支持配合,形成合力。对老龄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市委、市政府、老龄工作委员会决定事项的落实情况,要加强检查、监督,并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确保工作落实。市老龄办在搞好自身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县区老龄工作机构建设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四级工作网络要上下联动,层层做到人员到位,职责明确,制度健全;要突出抓好自身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建设,注重提高老龄干部的综合协调能力;要积极主动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有效协调解决老龄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强化抓基层的能力,深入基层,加强督导,确保老龄工作目标责任的落实。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市老龄事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