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心理研究
内容提要:中学生物教学的心理研究是以教育心理学为指导,以学生的生物学习和教师的生物教学为两大中心线索,研究和探讨中学生物的学与教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本文从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心理研究和中学生物教师的教学心理研究两个方面入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别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学生物教学的心理研究在实践的意义进行归纳,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得更多的中学生物教师科学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让中学生物的教学上升一个新的高度。
关 键 词:中学生物教学 心理研究
中学生物教学的心理研究是以教育心理学为指导,以学生的生物学习和教师的生物教学为两大中心线索,研究和探讨中学生物的学与教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其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学习心理和生物教学心理,前者主要以学生学习生物为线索,运用现代信息加工理论,研究学生生物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心理现象、特点及其学习条件和学习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后者主要研究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生物学习特点、生物教学特点有效设计生物教学策略和应用技术,包括生物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生物学习兴趣和智力技能的激发、培养技术以及生物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等。
1.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心理研究
学生是生物教学的主体,是生物教学过程中心理培养和发展的对象,所以探索和揭示学生生物学习的心理特点自然就成为生物教学心理研究的中心内容。学生通过生物学科的学习,能获得一定的生物科学知识,同时能获得相关的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兴趣、动机等。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学习中,不是机械、呆板地接受,而是积极理解,所以表现出丰富的心理特点。
1.1在对生物信息加工过程中,他们是:①有选择地输入生物信息。对一些新异的、情绪色彩浓的、趣味性强的生物信息特别敏感,容易引起注意和感知,例如学生在拿到新教材,对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是学生最感兴趣。②有区别地处理不同的生物信息。对输入的生物信息处理时,有的学生进行形象编码;而有的学生则采用语义编码,建立生物知识的语义编码系统,例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则突出学生的形象编码,而学习新陈代谢的知识时,则建立要素联系网络的编码系统。这种合理有序的编码有助于对信息的长时记忆。
1.2在能力的形成中,由于能力的类型不同、学习条件不同,所以学生获得这些能力的方式也有区别。如学习由文字符号表述的生物事实鉴别,学生往往进行识记方面的练习;学习由图像符号表述的生物事实鉴别,学生则侧重于观察、比较方面的练习,例如在学习了光合作用的全过程时,利用第一册教材第56页的图3-8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系统来分析,在获得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概括、比较和分析能力。
1.3在情感、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心理因素形成中,便可看到“人心不同,各有其面”的现象。如在生物学习动机方面,有的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从小热爱生物知识的学习,则是内部动机,而有的学生则是因为其他的学科学不好才不得矣选学生物的,则是外部动机;在学习兴趣方面,有的学生兴趣指向生物学习内容,有的则指向教师的方法,有的则对各种生物的奇闻趣事。
当然,学生丰富的心理活动表现在生物学习中的多个方面。他们在学习中展开的心理活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的影响因素能促使学生学习,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态度,有的影响因素则成为学生生物学习的心理障碍。如学生先前的经验和能力是学生生物知识、能力、情感、学习的重要内部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知识面广并且生物意识强的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获得就顺利,较易获得成功喜悦感。如果学生原有生物学习基础较差,对某一方面的学习缺乏经验,以致感知和思维过程主观和片面地发展,这时的个体先前经验和能力便产生消极作用,不利于对生物的学习。
总之,学生学习生物的心理特点,揭示了影响学生生物学习的多种因素。生物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科学地组织教学情境,循序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2.生物教师教的心理研究
学校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处于教学活动主体地位的学生的学习不是自发和独立的,而是在教师指导、帮助下进行的,所以研究和探索生物教师教的心理特点自然就成为中学生物教学心理研究的另一中心。生物教师的教学心理研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科学确定生物课堂教学目标,使其成为生物教学的指南。
生物教学目标是生物教学预期的教学成果,它清晰地表明了生物教学方向,全面地涵盖了学生通过生物学科学习,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应达到的要求和水准。所以生物教学目标科学、可行与否,直接影响到生物教学对学生心理发展所起的作用。合理有效的生物教学目标,能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有序发展,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各方面都获得进步。生物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是生物教学的指南,对生物课堂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2.2有序组织和转换生物教材信息,以提高生物教材的可读性和教育性。
生物教材是学生获得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来源,是教师进行生物教学的基本依据。由于学生生物学习的基础不同,而生物教材在普遍适用性的前提下,就某个学生的针对性就减弱,所以生物教师必须对其进行组织和转换,使基础好的同学“吃得饱”,基础较差的同学“吃得了”,以提高生物教材的可读性。如我所教的两个高三生物班,其中高三4班的基础较好,在教学中侧重引导学生在原在教材的知识上进行延伸,扩大学生相应的知识面,高三6班基础较差,在教学中侧重引导学生有教材上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此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出沙滘中学生物教学网(www.sjedu.net/shengwu),及时将与教材上相关的内容与课外趣闻发布上去,引导有条件的学习可以上去学习,也可以在论坛模块上相互交流,通过生物教学网的补充,使教材的信息更灵活多样,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生物教材是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主要载体,除了蕴含着一定的智力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等非智力教育因素,如学习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知识时,可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建设祖国的责任心。所以,生物教材内容具有对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等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2.3合理选择和组合生物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更系统、牢固地掌握知识、获得能力、陶冶情操。
生物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联系学与教的纽带。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不同的教学性能,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的获得具有不同的影响。如生物言语形象化,通过运用成语,典故、口诀、谚语等多种形式,使教学语言生动风趣,幽默严谨,寓教于乐,从而构建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学习环节,使学生如临其境,学习情绪高涨,学而忘倦。如在解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时,可用“一山不容二虎”。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这是对食物链的生动描述。再如“噬菌体侵染细胞的实验”概括为以下口诀“一吸二注三合成,组装释放再侵染”等等。生物直观呈现方法直观化,有助于学生形成丰富的生物表象,并在此基础上发挥生物想象,提高其生物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能较好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对于较为抽象的细胞分裂的过程,我一般是先在多媒体课室演示细胞内部的具体变化,再用一节课的时间,配合挂图,引导学生归纳出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各项变化的表格和曲线,最后以四条染色体为例,让学生亲自画出细胞分裂各时期的模式图,这个过程用了传统的常规直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还让学亲自动手体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生物教师要正确把握各种生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性能,合理选择和组合生物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生物课堂教学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教育达到最优效果。
2.4客观评价生物课堂教学效果,使生物教学更有序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
评价生物课堂教学效果是生物教学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行为或倾向的改变,那么教学结果是否能如愿地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就必须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上对课堂教学进行客观评价。例如,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课堂的评价多样化,包括有随堂练习、学生出题、小组比赛等形式的知识反馈,民主和谐的师生互长型交流等等,通过在这些方面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使生物课堂教学更有序地促进学生行为和倾向的改变。
3.中学生物教学的心理研究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中学生物教学的心理研究对象是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学、教师教的一些心理现象,是对学与教过程中富有心理学意义的实践内容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加以总结和提高。当这些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再运用于生物教学实践时,必定具有指导作用,并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例如,在进行生物的概念教学时,可以利用感知—分析—抽象—组成概念体系的心理过程有意识地在生物概念教学中,首先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从而使抽象的概念得以形象生动地呈现。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变式等手段从不同的层次、角度来概括、突出生物概念本质特征。然后再列举有关生物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来丰富概念的外延,当学生基本掌握了生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时,教师则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生物概念归入原有的生物概念整体结构中去,使知识系统化。最后创设情境,使学生能运用概念于生物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种根据学生具体生物概念学习的心理过程,层层展开,不断深入的教学,能使学生在获得生物知识的同时,学会生物概念这一智力技能。
中学生物教学的心理研究对生物的教学实践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如果科学地运用,便可以获得相应的教学成绩,例如我参加了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后,包括乐从镇中小学后备干部培训,心理教育C证和B证的培训,把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到中学生物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包括论文《浅谈高中生生物学习动机的综合辅导策略》获区三等奖,在学校网站上成功发布了乐从镇第一个生物教学网,辅导学生参加近两年的广东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其中一人获一等奖,三人二等奖,五人三等奖,每年的生物会考成绩优秀等等。这些成绩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与心理学的运用是分不开的,当然,这点成绩也不能说明什么,但希望这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得更多的中学生物教师科学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让中学生物的教学上升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高玉祥等,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2、 王锭城,教育心理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3、 生物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心理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