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政务(村务)公开质询活动的实践与体会
去年7月,新一届**县纪委班子成立以后,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市、县党代会确定的目标,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探索了一条纪检监察工作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径。先后在新城镇、黄龙镇、青龙镇、吉村镇开展了“政务公开质询”试点,在新城镇水南村和周屋村、黄龙镇叶墩村、青龙镇二塘村、吉村镇民主村、南安镇新华村、池江镇新江村开展了“村务公开质询”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省、市纪委有关领导的肯定。
一、主要做法
试点工作在县纪委的指导下开展,由各试点镇纪委具体抓落实,通过召开质询会的方式进行。基本做法如下:
1、制定实施方案。为确保质询工作顺利开展,各试点镇村均制定了《关于开展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质询工作的实施方案》,作出四项明确:一是明质询对象。政务公开质询的对象为镇领导、镇“七所八站”负责人,村务公开质询的对象为村“两委”委员。二是明确了参会人员。政务公开质询会由镇机关干部、村干部、农民、教师、个私工商户、党代表、人大代表中的代表参加,同时发动农民群众自愿报名参加;村务公开质询会由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成员、议事会成员、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教师、老村干部、种养大户、个私工商户、党代表、人大代表中的代表参加,同时发动农民自愿报名参加。三是明确质询内容。政务公开质询内容有:政务公开执行情况,对镇政府和七所八站工作的疑问、问题等;村务公开质询内容有:村务公开内容、粮食直补资金发放、农村低保资金的发放、兴修水利项目执行情况、新农村建设政策及资金使用情况、退耕还林及林改政策,以及对本村经济发展的建议、意见等。四是明确质询方式。采取现场提问,即问即答方式,群众和村民代表对政务或村务公开事项有疑问的地方,或对“两务”建设有什么意见、建议,均可在会上现场质询台上的“领导”, 台上的“领导”必须一一作出现场答复或解释说明,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建议,会后由上级纪委监督镇村两级建好问题台帐,落实专人负责限期销号解决,确保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得到的落实。
2、做好会前准备。(1)广泛宣传。各试点镇、村充分利用黑板报、广播、海报等形式,在圩镇村落大力宣传召开质询会的时间、地点和目的、意义,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了解质询会的内容、形式,引导他们积极报名参与。(2)征求意见。发放征求意见表,征询收集涉及政务村务的各类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梳理研究,作好答复准备。(3)发出邀请;向报名参会的代表和群众发出参会邀请。(4)选择会场。为方便群众参与,质询会会场一般选择在室外人口较集中的地方(如镇政府大院、村祠堂或晒坪),并悬挂醒目会标、标语。
3、开好质询会议。一是由主持人将召开质询会的目的意义、参会要求、会场纪律等向参会人员作出说明。二是由镇或村主要领导将前一阶段的政务或村务公开情况向参会人员作一通报。三是参会村民代表和群众现场质询提问,台上“领导”对村民代表和群众提出的问题一一作出答复或解释,记录人员对现场质询的问题和答复认真做好记录。四是乡镇或村主要领导对村民代表和群众提出的问题作表态性发言。
4、抓好会后落实。质询会后,由镇班子或村“两委”及时召开会议,认真梳理研究村民代表和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建好整改台帐,作出解决计划,落实专人负责限期销号解决,确保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得到的整改落实。县纪委、乡镇纪委分别对试点镇、村质询会所提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到目前为止,全县4个试点乡镇7个试点村已召开政务(村务)公开质询会,列入整改台帐的问题有350个,已销号解决的253个,正在落实的59个,待条件成熟时解决的有38个。
二、主要成效
政务(村务)质询制度的实施,给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诉求愿望、参政议政、监督干部的平台,既促进了镇村两级提高政务(村务)公开的透明度,又调动了广大民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使老百姓心存的疑惑与正当要求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所召开的质询会气氛热烈、秩序良好,没有出现任何争吵、斗气的现象,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好评。
1、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不少参加过政务(村务)质询会的村民深有感触地说,政务(村务)公开质询会为群众全面了解镇村事务搭建了平台,使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镇村事业的发展情况,对镇村干部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面锣、对面鼓,有啥事情都可在会上当场讲清楚”。推行质询会以来,老百姓对镇村干部工作猜疑少了,支持多了,气也顺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了。新城镇周屋村村民代表在质询会上提出解决饮水困难的问题后,村“两委”公开答复在一个月内予以解决。会后,村干部们分头筹资金、寻支持,结果在一个月内便筹资4万多元打出一口大水井,建起了无塔式集中供水设施,使全村50余户群众全都接上了自来水,彻底解决了饮水困难。村民们说:“质询会是让群众说话、为百姓办事的会,我们打心眼里欢迎。”
2、增强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在质询会上,基层干部要现场解答群众质询,所作出的答复和承诺,老百姓都能听到看到,加之有上级纪委的监督,镇村干部感受到了下来自群众、上来自组织的双重压力,因而工作责任心增强了,惰性减少了,作风有了明显改变。新城镇水南村村民高永红说:过去我们有问题想找村干部解决,不是找不到人,就是被搪塞应付,经常得不到重视。现在有了这么个质询会,把问题摆上了桌面上,村干部再也不会对我们老百姓的事爱理不理了。有纪检会监督,我提的问题第二天就得到了解决。该镇周屋村党支部书记周庭安也颇有感慨地说:这么一搞,我们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对待群众的问题也变得更认真起来了,不认真不行啊,不然下次开会就交待不了。
3、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行政务(村务)公开质询制度,通过镇村干部与群众直接对话,让群众对镇村干部进行“零距离”监督,使镇村的各项重大事项决策、财务收支等情况变得更加公开透明,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镇村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有利地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建设。如新城镇周屋村、黄龙镇叶墩村在推行村务公开质询制度前,村级财务收支一直是没有经过村民理财小组审批就报帐,质询会后,村级财务一律须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批后方可报账。
4、促进了政务(村务)公开工作的完善。推行政务(村务)质询制度前夕,各试点镇、村都对过去政务公开、基层站所事务公开、村务公开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自查,对没有达到公开要求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并对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有的村还将村务公开制度推行到了村民小组。如青龙镇二塘村龙狮涧村民小组开展新农村建设后,村民对该组财务收支存有疑惑,经村民肖书荣在村务公开质询会上提议,二塘村即要求该组实行组务公开,将组里的重大事务、财务收支、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收支情况,每季度公布于众,得到该组村民的赞赏。
5、调动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第一次质询会召开前,部分群众对质询会持怀疑态度,认为是干部想“作秀”。通过召开质询会,许多群众提出的实际问题都得到了切实解决。实实在在的效果,让老百姓打消了疑惑,对质询会的心态也由一开始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转变为“事事关己、人人参与”。新城镇水南村党支部书记李福生说:“现在群众有意见可以当面质询干部,并且得到及时解决,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大大就高了,我们也觉得工作更好做了。”黄龙镇叶墩村村民李仙奇在新农村建设道路绿化硬化中,多次提出其宅基地前应预留小道以方便进出,村干部不予理会,造成李对该村的新农村建设设置障碍,导致施工建设停止不前。后来,该村召开村务质询会,李在会上再次提出要求,村“两委”干部当即表态纠正过去的不当作法,满足其合理要求,结果李仙奇也愉快地“奉献”出自家的“自留地”用于村里建公益项目。
6、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农村大量信访问题的根子都在村里,在干群之间。虽然村干部和村民住在一起,但真正坐下来交流思想的时候并不多,在村级事务上干群之间沟通不够,对村干部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督,是造成许多农村矛盾的主要原因。通过实行政务(村务)质询会,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将矛盾和问题就地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有效减少了信访问题的产生,维护了农村的社会稳定,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如青龙镇二塘村青刘组刘典贵在会上质询镇政府:为何对多次反映的采沙厂采沙影响河堤安全及农田灌溉问题迟迟不予解决?会后,镇村两级干部连续几天组织村民代表与采沙厂老板协调,终于使问题在一个星期内得到了解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政务(村务)公开质询活动刚刚推行,处于试点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但也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之处。
1、个别基层干部对召开质询会认识不到位,影响了抓好质询活动的主动性。在调研中,个别镇村干部对召开质询会认识不够,认为质询会是让群众给自己挑刺,有的基层干部甚至错误地认为是组织上给自己出难题,以致对抓好质询会存在着敷衍应付的思想,对质询会上老百姓提出的问题,强调客观原因多,从主观上找差距少。
2、村级经济薄弱,影响抓好质询活动的积极性。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基本上靠财政转移支付,除支付村干部工资外,村级可用财力十分有限,根本没有财力来开展更多的活动,村干部担心老百姓提出的问题会因资金短缺难于解决。
3、政务(村务)公开不到位,影响了质询的效果。政务(村务)公开质询目的是让镇村干部就老百姓对政务(村务)公开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但有的乡(镇)村在执行政务(村务)公开制度时,搞假公开,不按时公开,造成老百姓质询的问题大多集中在公益事业问题上,真正涉及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要求公开的其它事项相对较少,影响了质询的效果,影响了群众参与民主决策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的发挥。
4、农村基层干部综合素质不高,现场答惑释疑水平欠缺。少数镇村干部和“七所八站”负责人对党的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疏于学习掌握,以至于显得政策水平不够强,业务素质不够高,在回答和解释问题时显得紧张,有些问题的答复不能让老百姓满意。
5、部分老百姓有 “怕官”情结,不敢大胆质询。
四、几点体会
我们认为,政务(村务)公开质询,是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实现“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提高思想认识。镇村干部应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高度,充分认识政务(村务)公开质询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好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好平台,是察民情、知民意、聚民智的好形式。不能把质询会看成是群众挑刺、挑骨头的会议,看成是组织上给自己出难题。要克服思想上的错误认识,把政务(村务)公开质询会当成一次工作的检验会,通过群众的质询来达到促进和改进工作的目的。
2、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政务(村务)公开质询活动的目的意义,引导镇村干部和村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念,以积极的态度,热情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使之真正发挥融洽党群关系、增进干群感情、解决群众问题的作用。
3、完善“公开”制度。各乡镇、村要严格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和《关于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要求来开展政务(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健全规范公开的内容、时间、形式、程序,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两务”公开质询创造条件。
4、规范操作流程。政务(村务)公开质询会作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必须规范操作,长期坚持。在具体实施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牢牢把握好每一个环节,会前的宣传发动、思想引导,会中的过程设置、秩序维护尤其是会后的销号整改、跟踪监督都必须做实做细,以使政务(村务)公开质询会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能让村民群众感觉是搞形式走过场。
5、抓好监督落实。政务(村务)公开质询要取得预期效果,需要县、乡(镇)、村三级的重视和配合,特别是对所质询的问题要加强跟踪监督,抓好落实。质询问题的整改方案要在镇务、村务公开栏中公布,并由镇务、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监督,使质询会真正成为让群众说话、为百姓办事的会。
6、提高干部素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加强对党的农村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熟悉我们党现行的农村工作政策规定,不断提高政策水平。站所负责人还应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钻研,对涉及本职工作范围内的业务做到应知应会,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
7、加强组织领导。政务(村务)公开质询活动必须始终坚持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由纪检、组织、宣传、农工、民政、农业等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指导推进,以取得更大的成效。
(作者系中共**县委常委 纪委书记)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开展政务(村务)公开质询活动的实践与体会》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