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问题的发展过程的初探
摘 要:近些年来,全球生态状况的恶化使得人们对生态问题给予高度关注。然而生态问题并不是仅仅因为生态状况恶化引发的,其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渊源。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对生态问题予以新的界定,并从经济学的角度以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态意识发展以及生态问题的具体表现为主线将生态问题的发展分为萌芽和突现两个主要阶段。
关键词:生态问题 萌芽 突现
1 生态问题的萌芽
所谓生态问题的萌芽阶段并不是指生态状况开始出现恶化的时期,而是指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相对落后,生态状况恶化现象已经出现,人们已经意识但尚未深刻意识到生态对人类进步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还未大规模地对生态状况的恶化进行治理的阶段。
1.1 经济发展未积累足够资金解决生态问题。处于生态问题萌芽阶段的国家,在经济上已经有了较快地发展,但是尚未积累足够的资金用于全面、彻底地解决生态问题。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在其处于这一阶段时,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英国的GDP由1700年的10709百万国际元(在多边购买力评价比较中将不同国家货币转换成统一的货币,以1990年为标准,下同)增加到1820年的36232百万国际元,在120年内增长了2.38倍;而在上一个百年内,英国的GDP由1600年的6007百万国际元增加到1700年的10709百万国际元,仅增长了0.78倍。同样,当美国和日本等国家进入生态问题萌芽阶段时,经济发展也十分迅速。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就达到了95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位,美国经济的成功“起飞”不但为其创造了财富,而且也为其大国地位奠定了基础;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之后,经济发展十分迅速,1885~1900年,日本制造业的国内净产值由8600万日元猛增至36500万日元,增长了3.24倍,年平均增长率高到10.1%,同期,其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也高达7.6%。
由于这一时期主要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靠大量资本和资源的投入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尽管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对于解决生态问题无疑还是杯水车薪。
1.2 对生态的需求仍未上升到第一位。所谓生态意识是指人们在人类生态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认识,是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问题方面所反映的社会和自然关系的观点、理论和感情的总和。生态意识在人类远古时期已经产生,并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在人们还没有对生态有足够的认识以前,非理性的人类行为在所难免。发展到生态问题萌芽阶段,由于经济水平低下、生活状态落后、发展后劲不足等情况,相对于生态需求来说,人们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和强烈,生态需求仍未上升到第一位。另外,尽管这一时期人们的行为对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但是并未超出当时生态空间的限制和人们忍受能力的极限,加之高额经济利益的驱使和人们改善自身经济条件的迫切需要,人们对生态的需求并不是十分强烈。
1.3 萌芽阶段生态问题的具体表现。生态状况的变化始终与人类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经济规模日益扩大,致使资源的开采量和投入量急剧增加,资源的存量以惊人的速度递减。煤炭、矿山、森林等重要资源遭到过度开采,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状况出现失衡,加之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引发了一系列诸如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土地沙化、地面沉降、物种减少、生态失衡等生态问题。
在生态问题萌芽初期,由于人口相对稀少以及人们所掌握的控制与破坏生态的能力相对有限,加之此时生态的自净能力比较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开发离生态空间的承载极限还有一定距离,相对于稀少的人口及有限的开发能力而言,生态资源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然而,随着人口激增,人均资源消耗量与废物排放量的剧增,人类活动对生态状况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尽管也有有识之士意识到如此下去经济发展将会受到生态状况的制约,但是由于此时人们对经济的需求仍就是主导需求,加之生态状况的恶化程度尚未超出人们的承受极限,关键还是由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没达到能够彻底解决生态问题的程度,生态问题始终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尽管人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进行生态建设,但是这种建设的投入会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甚至可能会出现得不偿失的情况,因而人们对生态的需求仍只能是停留在需求愿望阶段,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促使其成为有效的需求,生态问题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2 生态问题的突现
生态问题突现阶段就是指经济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人均GDP也有进一步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保护生态的意识逐渐增强,对生态的需求更加全面,并上升为主导需求,解决生态问题已经具备了各方面条件的时期。
2.1 经济发展基本具备解决生态问题的经济实力。进入生态问题突现阶段,经济发展速度会有所减缓,但仍旧呈现上升的趋势。仍以美国为例,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29年,除了20年代初有一短暂的萧条阶段外,美国经济出现了一段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1947年到1953年的7年时间内,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年增长率为3.9%,并且这一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同时,按1990年国际元计算,全世界GDP从1913年的27048亿国际元增加到1998年的337256亿国际元,在80多年的时间里增长了11.5倍。至1998年,按1990年国际元计算,西欧人均GDP已达17921国际元,东欧已达5461国际元,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已达27331国际元。人均GDP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并且近些年来增长幅度有所加大,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生活状况不断好转,人们的经济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生态问题突现阶段的发展并不仅仅表现在GDP的增加,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逐渐由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转变为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经济增长方式也过渡到绿色型经济增长方式,减少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也减少了对生态的破坏行为。
2.2 生态需求发展为第一需求。这一阶段,人们能够得到的物质供给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需求,对经济的需求会变得相对弱化。在人们衣食无忧之时,人们会考虑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甚至在当代人生活质量提高时,如何满足下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对生态的认识逐步深化并且更加理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状况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加之思想观念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愿意承担生态税等利于改善生态状况的税收,甚至有可能愿意承担为消费生态而实际支付费用,这时人们对生态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对经济发展的需求,生态问题已经突现出来。
2.3 突现阶段生态问题的具体表现。由于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经济不再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制约因素,这时对生态状况的破坏不再是由于生产活动对资源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而转移到人们的过度消费行为。由于经济高度发达,人们对投资和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强,消费者的消费热情高涨,而商家对消费者的消费预期也比较有信心,在双方乐观情绪的鼓舞下,商家制作了大量广告来鼓动消费者消费更多的商品,消费甚至高水平、高质量的消费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理念渗透到社会价值之中。这种高消费需要有大量的物质支持,同时由于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被人们淘汰下来的产品也就越来越多,这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废弃物处理问题,并且有资料表明,在工业化国家,燃料燃烧释放的导致酸雨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占全球排放量的四分之三,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化学废气是由工业化国家的工厂生产的,其空调机、烟雾辐射和工厂释放了90%的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处于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高消费不仅给本国带来了生态问题,而且这些民众消费的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为了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惜以生态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就这样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又引入了这些发展中国家,进而导致全球的生态问题更加突现出来。
但此时在解决生态问题上,人们可以表现的更加有所作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现实路径;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减少;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也使生态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这些都大大提高了人们解决生态问题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因而各国都更加重视对生态的建设和保护。
关键词:生态问题 萌芽 突现
1 生态问题的萌芽
所谓生态问题的萌芽阶段并不是指生态状况开始出现恶化的时期,而是指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相对落后,生态状况恶化现象已经出现,人们已经意识但尚未深刻意识到生态对人类进步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还未大规模地对生态状况的恶化进行治理的阶段。
1.1 经济发展未积累足够资金解决生态问题。处于生态问题萌芽阶段的国家,在经济上已经有了较快地发展,但是尚未积累足够的资金用于全面、彻底地解决生态问题。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在其处于这一阶段时,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英国的GDP由1700年的10709百万国际元(在多边购买力评价比较中将不同国家货币转换成统一的货币,以1990年为标准,下同)增加到1820年的36232百万国际元,在120年内增长了2.38倍;而在上一个百年内,英国的GDP由1600年的6007百万国际元增加到1700年的10709百万国际元,仅增长了0.78倍。同样,当美国和日本等国家进入生态问题萌芽阶段时,经济发展也十分迅速。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就达到了95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位,美国经济的成功“起飞”不但为其创造了财富,而且也为其大国地位奠定了基础;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之后,经济发展十分迅速,1885~1900年,日本制造业的国内净产值由8600万日元猛增至36500万日元,增长了3.24倍,年平均增长率高到10.1%,同期,其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也高达7.6%。
由于这一时期主要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靠大量资本和资源的投入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尽管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对于解决生态问题无疑还是杯水车薪。
1.2 对生态的需求仍未上升到第一位。所谓生态意识是指人们在人类生态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认识,是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问题方面所反映的社会和自然关系的观点、理论和感情的总和。生态意识在人类远古时期已经产生,并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在人们还没有对生态有足够的认识以前,非理性的人类行为在所难免。发展到生态问题萌芽阶段,由于经济水平低下、生活状态落后、发展后劲不足等情况,相对于生态需求来说,人们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和强烈,生态需求仍未上升到第一位。另外,尽管这一时期人们的行为对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但是并未超出当时生态空间的限制和人们忍受能力的极限,加之高额经济利益的驱使和人们改善自身经济条件的迫切需要,人们对生态的需求并不是十分强烈。
1.3 萌芽阶段生态问题的具体表现。生态状况的变化始终与人类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经济规模日益扩大,致使资源的开采量和投入量急剧增加,资源的存量以惊人的速度递减。煤炭、矿山、森林等重要资源遭到过度开采,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状况出现失衡,加之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引发了一系列诸如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土地沙化、地面沉降、物种减少、生态失衡等生态问题。
在生态问题萌芽初期,由于人口相对稀少以及人们所掌握的控制与破坏生态的能力相对有限,加之此时生态的自净能力比较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开发离生态空间的承载极限还有一定距离,相对于稀少的人口及有限的开发能力而言,生态资源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然而,随着人口激增,人均资源消耗量与废物排放量的剧增,人类活动对生态状况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尽管也有有识之士意识到如此下去经济发展将会受到生态状况的制约,但是由于此时人们对经济的需求仍就是主导需求,加之生态状况的恶化程度尚未超出人们的承受极限,关键还是由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没达到能够彻底解决生态问题的程度,生态问题始终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尽管人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进行生态建设,但是这种建设的投入会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甚至可能会出现得不偿失的情况,因而人们对生态的需求仍只能是停留在需求愿望阶段,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促使其成为有效的需求,生态问题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2 生态问题的突现
生态问题突现阶段就是指经济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人均GDP也有进一步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保护生态的意识逐渐增强,对生态的需求更加全面,并上升为主导需求,解决生态问题已经具备了各方面条件的时期。
2.1 经济发展基本具备解决生态问题的经济实力。进入生态问题突现阶段,经济发展速度会有所减缓,但仍旧呈现上升的趋势。仍以美国为例,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29年,除了20年代初有一短暂的萧条阶段外,美国经济出现了一段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1947年到1953年的7年时间内,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年增长率为3.9%,并且这一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同时,按1990年国际元计算,全世界GDP从1913年的27048亿国际元增加到1998年的337256亿国际元,在80多年的时间里增长了11.5倍。至1998年,按1990年国际元计算,西欧人均GDP已达17921国际元,东欧已达5461国际元,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已达27331国际元。人均GDP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并且近些年来增长幅度有所加大,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生活状况不断好转,人们的经济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生态问题突现阶段的发展并不仅仅表现在GDP的增加,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逐渐由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转变为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经济增长方式也过渡到绿色型经济增长方式,减少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也减少了对生态的破坏行为。
2.2 生态需求发展为第一需求。这一阶段,人们能够得到的物质供给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需求,对经济的需求会变得相对弱化。在人们衣食无忧之时,人们会考虑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甚至在当代人生活质量提高时,如何满足下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对生态的认识逐步深化并且更加理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状况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加之思想观念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愿意承担生态税等利于改善生态状况的税收,甚至有可能愿意承担为消费生态而实际支付费用,这时人们对生态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对经济发展的需求,生态问题已经突现出来。
2.3 突现阶段生态问题的具体表现。由于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经济不再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制约因素,这时对生态状况的破坏不再是由于生产活动对资源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而转移到人们的过度消费行为。由于经济高度发达,人们对投资和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强,消费者的消费热情高涨,而商家对消费者的消费预期也比较有信心,在双方乐观情绪的鼓舞下,商家制作了大量广告来鼓动消费者消费更多的商品,消费甚至高水平、高质量的消费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理念渗透到社会价值之中。这种高消费需要有大量的物质支持,同时由于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被人们淘汰下来的产品也就越来越多,这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废弃物处理问题,并且有资料表明,在工业化国家,燃料燃烧释放的导致酸雨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占全球排放量的四分之三,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化学废气是由工业化国家的工厂生产的,其空调机、烟雾辐射和工厂释放了90%的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处于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高消费不仅给本国带来了生态问题,而且这些民众消费的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为了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惜以生态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就这样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又引入了这些发展中国家,进而导致全球的生态问题更加突现出来。
但此时在解决生态问题上,人们可以表现的更加有所作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现实路径;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减少;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也使生态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这些都大大提高了人们解决生态问题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因而各国都更加重视对生态的建设和保护。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生态问题的发展过程的初探》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