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从宿迁实践来看组织工作的三承三启

发布时间:2021-12-23 15:10:53 | 来源:网友投稿

时代是组织工作的安身立命之所,创新是组织工作的根本出路。宿迁因坚持改革取向而得名,因积极探索创新而得以发展。近年来,宿迁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中心,坚持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断探索创新,认真做好“承”“启”文章,努力构建和谐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效增强了组织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一、承前启后,做好开拓的文章

组织工作政策性强,标准高,前后关联度大,是一项承前启后的严肃性工作。做好新时期的组织工作,必须自觉地把组织工作放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下去思考、研究和把握,在继承以往成功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充分研究和正确把握组织工作的规律性、连续性,适时调整工作内容,全面推动组织工作的路径创新。

宿迁是新建的地级市,经济基础薄弱,加快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建市以来,全市组织部门始终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牢固树立组织工作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的思想,着力破解影响发展的矛盾和难题。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加速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坚持党管干部这一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开阔视野,扩大民主,凸现“竞争”特质,不断探索实施适应新形势的选人用人新机制。为缓解干部总量偏小和素质不高的问题,继1998年公开选拔8名副处级干部后,2002年面向全国采取市县联动、公开选拔方式选拔132名处科级干部,2003年和2004年公开选拔50名市直部门女干部和专业技术型干部、152名县处级后备干部等;在此基础上,适时调整干部工作的指导思想,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方法,2006年10月面向乡镇基层高配5名副县级干部和面向全市选拔市人事局、劳动局等5个正处职干部后备人选时,在坚持条件、任职资格和程序的同时,放开年龄、学历等方面的限制条件,突出竞争择优、工作实绩、任职目标公开承诺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彰显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的鲜明用人导向,实现了由强调数量和效率到强调实绩、质量和适当兼顾公平的转变。2006年11月,在选配工业园区干部和企业领导干部时,突出经济发展一线干部的特点,在强调懂经济、会管理、善经营、具有国际眼光等素质能力的同时,采取动态考核管理方式,与新任职人员分层分类分别签订“聘任承诺书”,明确任期内工作目标任务,实行干部职务级别跟所从事的岗位走、跟工作能力和实绩走,釜底抽薪,不留后路,努力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

干部考察中,按照中组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要求,在继续采取个别访谈、实地调查、民意调查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上,赋予干部考察工作以新的内涵,2006年在县(区)委换届考察和市直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时,探索性地综合采取“321”考察法和追溯回访考察、家访邻访法以及实绩公评公议等多种方法,将干部考察范围由工作圈向生活圈、社交圈扩展,由重在考察现职岗位表现向前一岗位任职表现延伸,由重在考察工作实绩和主要优点向了解所任工作和自身存在不足方面拓展,由单一组织进行考察向综合采取倾听取群众意见和干部自我评价等方式有机结合转变,初步实现了干部的德才考核和实绩考核的有机统一,较好地解决了原有考察手段单一、难以发现干部一些潜在问题的弊端,提高了组织部门识人、选人、用人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承上启下,做好结合的文章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重要体现。做好新时期的组织工作,必须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正确处理好中央大政方针、上级部署安排和本地区实际及群众需要之间的关系,做到熟悉上情,掌握下情,找准上情与下情的结合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

近年来,宿迁市无论在领导班子、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还是在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方面,都注意适应发展的新形势,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放手基层,激活基层,努力调动基层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群众的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思路。在人才工作方面,针对后发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高层次人才“用不上、留不住、引不进”的被动局面,一方面,创新人才柔性引进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机关和对口帮扶地区选派干部、引进高知群体来宿迁挂职兼职或担任顾问,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为依托,先后建立了2家博士后工作站、8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9个创业园区,采取工作站、创新中心、创业园区、优秀人才拜师结对等形式,吸引300多名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到宿迁创业和工作。另一方面,围绕让人才“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的要求,进一步拓宽人才的范围,在抓好传统的三支人才队伍的同时,结合宿迁实际,重视培育土专家和田秀才等乡土型人才,全面启动市专业技术人才“135工程”,深入开展“农技专家进乡村”、为农民评定技术职称等系列活动,着力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服务发展的积极性。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注意把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运用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中去。2006年10月,按照省委组织开展的“乡村学华西,农村干部学吴仁宝”活动的部署要求,着眼于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立足市情,创新活动载体,同步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创优、党员干部创业”活动,以“双创”促“双学”,着力构建农村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创业发展不断出成果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党员干部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创业本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功能,创造性地走出一条切合宿迁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富有区域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工作,适应新时期新经济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和“强基工程”建设的需要,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注重组织资源、整合力量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探索采取党群一体化共建的新路子,着力在破解“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和群团工作开展难的问题。

三、承“点”启面,做好突破的文章

“解剖麻雀,抓住典型”,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实现由点的突破到面的扩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如何确定工作重点,如何实现由点到面的发展,从而达到推动面上工作开展的目的,是组织工作能否得以推进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宿迁市针对新时期组织工作面临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不断加大调研试点和探索创新的力度,注意搞好调研成果的转化和试点经验的推广工作,通过不断地发现和解决新问题,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2002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扩大民主的改革取向,将“公推公选”作为干部选任机制的新探索,按照调研、试点、完善,再试点、再完善,再到形成制度、全面推行的路子稳步推进。从市县联动公开选拔到公推公选,从公推公选乡镇党政正职到公推公选市县直部门一把手、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和县处级领导岗位助理、后备干部;从公推公选到公推直选,从公推直选一两个乡镇党政正职到公推直选整个党委一套班子,从公推直选一个乡镇党委班子到三个县区全面推开,干部工作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截止目前,全市经公推直选方式已产生乡镇党委领导班子56个、班子成员472人,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4个、班子成员24人。公推公选已涵盖了县处级、乡科级等不同层级的干部范围,覆盖了市县机关、乡镇、企事业单位等各个领域,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和主要渠道,在全市形成了用民主机制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和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又选择泗洪县进行实施乡镇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工作,相继建立乡镇党委民主决策、代表组旁听党委会、村党群议事会等相关制度,形成了党群联动的基层民主运行机制。

同时,按照中央关于建立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衔接配套的干部管理监督机制的要求,突出干部监督工作的难点问题和领导干部用权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针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普遍存在的“审”、“用”脱节、审计结果不够公开透明、群众参与面狭窄以及审计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等弊端,宿迁市进一步前移监督关口,加大任中审计和审计结果公开的力度,在沭阳县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06年12月在全市推行领导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问责评议工作,有效形成了整体周延、相互配套、环环相扣的审计监督制度体系,有机整合了监督审计、组织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较好地破解了领导干部经济运行权利监督难的问题。

推荐访问:宿迁 组织工作 实践 三承三启

本文标题:从宿迁实践来看组织工作的三承三启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1/1223/67726.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从宿迁实践来看组织工作的三承三启》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