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也谈敬业与谋生

发布时间:2021-12-24 15:37:37 | 来源:网友投稿

也 谈 敬 业 与 谋 生
教师是一种社会职业,它可以是一些人所热爱的事业,也可以是一些人视为谋生的手段。作为教师本身,要辩证地看待教师职业问题。

邓小平同志强调: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应当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这对于保护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高效的创造力和科研竞争的意义是深远的。我们不应当脱离教师的职业和从事这一光荣职业者生活的幸福去片面地理解师德。一方面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敬业爱业,要坚守和弘扬无私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教师只是社会的一个职业群体,带有不可避免的谋生色彩,教师应当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教师不可无师德,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教师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远的。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无可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富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于祖国的未来。所以教师要敬业爱岗,应当在完成崇高使命的愉悦中升华道德;教师也应当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意识,作积极师德的践行者。教书育人是庄严神圣的事业,只有形成科学求实严谨的教风,才能以科学的知识武装学生、以科学的精神感召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教师要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从这个角度讲,教师必须敬业、乐业、精业。

从另一个层面看,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及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资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这个职业又不可避免的体现出带有谋生的功能。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看成用燃烧着的生命之光为别人带来光明的蜡烛,教师在照亮别人的时候却毁灭自己。这样的比喻也许赞颂了教师职业“无私奉献”的品格。但却是片面且消极的。一方面,它把充满创造性的教学活动理解为被动的知识输出,似乎教师将自己身上横溢的才华无私地转移到学生身上就是职业内涵的全部,结果失去创造性的教学变成了低层次的重复的简单劳作,它不仅可能销鎔教学生活原本的别开生面和新鲜光彩,使之失去应有的新意和情趣,而且可能消磨教师的生命感受、生命活力,与其说这是“赞颂”不如说是“贬低”。另一方面,它把学生成才与教师发展对立起来,似乎教师命中注定就只能在飘洒的粉笔灰中自我淹没,然而,“假如把牺牲性的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着人的价值的人,如果一个人自身是无价值的,那么他所做的牺牲也就成为无道德价值的贡献。”因此,甘当蜡烛,为他人牺牲的“蜡烛观”虽然崇高却未免悲观而凄凉,它不仅没有给教师带来振奋和激励,倒常常使教师产生一种委屈和吃亏的体验。忽略了教师作为“人”存在的基础。所以蜡烛无私奉献说有悖于人性发展,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中,“乐教”难以体现,“苦教”却实实在在。

但是又不能把教师职业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如此对学生的责任心就显得苍白无力。当爱被功利化后,它就不再至善至美。缺乏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勤劳”,教育的效果和功能将大打折扣。教师从事的是百年大计的神圣事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强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理当从这个高度来加强自我约束,以事业为重,以民族利益为重,恪守职业道德,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同时力争实现让敬业爱岗成为教师内在约束的一种自律行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极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对教师而言敬业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应坚持为人师表,行为规范,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指导,用自己丰富的学识、特有的人格魅力、深邃的人生思考,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进而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认为,教师职业不是让教师变得平庸的岗位,教师职业是充满创造性和智慧挑战的职业,教师职业是可以让学生成长成才的职业,也是可以让教师自己有所作为、“成名成家”的职业。教书既是育人又是谋生。

推荐访问:谋生 敬业 也谈

本文标题:也谈敬业与谋生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1/1224/68516.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也谈敬业与谋生》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