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关于促进亚麻产业发展的意见

发布时间:2022-01-05 15:27:37 |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促进亚麻产业发展的意见

一、牢固主导产业地位,进一步坚定加快亚麻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一)经过全县上下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把进入颓势的亚麻产业转化成了经济强势。

加工规模实现了增量发展。全县“麻”字号企业发展到237家,原茎加工能力7万吨,纺纱规模3.5万锭,织布能力2000万米,编织能力500万套(件)。确立了全国亚麻产业龙头地位。

民营资本实现了乘数扩张。2001年以来,累计完成产业开发投资近10亿元,盘活黑兰麻纺、大亚麻业等企业44户。以民营化为主体的产业开发格局已经形成。

产业结构实现了升级。原茎种植逐步恢复,2005年域内外种麻35万亩。亚麻产品由原来的4大类40多个品种增加到6大类70多个品种,亚麻凉席、亚麻坐垫、亚麻袜等终端产品增加了20多种。营销网络初步建立,国家级亚麻大市场建设已经启动,黑龙江亚麻市场、宗正物流中心承载亚麻商品集散、商贸洽谈、展示推介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亚麻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编织业蓬勃发展,生产销售实现了全国最大,市场份额占国内80%,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

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重大突破。2004年,亚麻产业实现产值4.5亿元,占gdp比重47.3%;实现税收1420万元,对财政贡献率达到28.4%;拉动相关产业增收5000多万元,拉动社会就业3万多人。

(二)在推动亚麻产业实现恢复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

变自然发展为科学规划实施。发挥规划龙头和引带作用,是兰西亚麻产业实现恢复性发展的重要关节点。聘请黑龙江省纺织工业设计院编制了《2004年—2010年“中国亚麻城”建设总体规划》和亚麻编织系列规划。按规划高标准运作实施,把亚麻产业引入了健康、有序、良性发展轨道。

变就企业抓企业为强产业带企业。把企业作为点,把产业作为面,摆脱把产业开发维系于单个企业的惯势,是兰西亚麻产业走出低谷的关键所在。用发展的眼光理性对待亚麻产业,不以一时的荣辱兴衰做取舍。在困境中,顶着压力,咬住不放,举全县之力做活营销、做强加工、做大基地,推进亚麻产业起死回生。通过调整产业发展思路,走小规模、大群体的集群发展之路,“正规军”和“游击队”齐上,无大企、做大产,亚麻产业植根民众,解决了“一个企业停产、整个产业萎缩”的问题,推进了产业开发持续升温。坚持实践不争论,鼓励不压制,服务不掣肘,抓住亚麻编织新的产业增长点,放手发展,放水养鱼,实现了产业开发裂变式扩张。

变产加销的链式连结为营销牵动。反弹琵琶抓市场,发挥营销拉动作用,是兰西亚麻产业复兴发展的根本。黑龙江亚麻市场、宗正物流中心等有形市场的开发建设,搭建起了以贸促工、贸工联动的发展平台。以亚麻编织品订货会、展销会、“中国(兰西)亚麻节”为实践载体炒热商机,宣传推介了产业优势和特色资源优势。以品牌入市打天下,高起点对接无形市场,完善了营销网络,构筑起了“营销带加工、加工带基地”的产业化格局。

变单纯的招商引资为内资外资一起引、大小项目一起上。用政策牵动、市场引导、利益直接激活域内外发展主体参与产业开发,是兰西亚麻产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动力源泉。加快亚麻产业开发,潜力在民间、活力在民营。坚持抓大不放小,域内外发展主体一视同仁,搅活了民营资本,使“民房变厂房、农民变工人、车库变仓库”,形成了全民做麻的发展态势。

(三)目前看,亚麻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产业链条还不够紧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产业、产品研发能力弱,缺乏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拓展增值空间的领域不多,渠道不够宽泛;集约化程度不高,应对国际纺织品市场变化的能力还不强,等等。尽管亚麻产业发展中面临着一些困难,但是,从国内、国际市场走势看,亚麻产品的市场需求正处在上升期,未来10年,我国纺织品年出口额可达1000亿美元,销售空间广阔,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而日益显现。从亚麻产业的发展态势看,近四年来,增速迅猛,生产能力与2001年比,纺纱规模增长2.5倍,织布能力增长4倍,编织能力翻了10番,原始资本积累初步形成,具备了推进产业升级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加快亚麻产业发展,符合经济规律,适应发展形势,是优化经济结构、建强县域经济支撑体系、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突出发展重点,全面提升亚麻产业开发层次

(四)建强有形市场。按照谁投资、谁拥有产权、谁受益的原则,坚持政策性投入与市场化融资相结合,采取bt、bot、boo等模式,吸引发展主体开发建设亚麻专业市场,逐步在兰西培育起集亚麻行业信息发布、产品展销、现货交易、仓储配送、项目洽谈于一体的亚麻市场开发体系,打造“面向世界、辐射全国”的现代化综合集散中心。建设亚麻坐垫、亚麻凉席、亚麻工艺品专业市场一条街,以场营市,增强吸纳力,扩大辐射面,提升知名度。借助有形市场开发,举办亚麻发展论坛、产品订货会、商品展销会、中国亚麻节等活动,发展会展经济,繁荣阵地贸易,形成汇集优势。开发无形市场,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延伸增值链条。

(五)扩大营销网络。引导企业树立先进营销理念,改进营销策略,创新营销模式。引导市场竞争力强、产品技术含量高、生产规模大的企业,采取区域代理、厂家直销、品牌连锁、网上营销等模式,主动进入市场,扩大产品覆盖面;鼓励市场开拓能力弱、商品品种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采取挂靠、委托和联营销售等模式,借势扩充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支持企业依托自身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个性化产品,实现低成本、多元化扩张;积极培育壮大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搞活市场上的引带作用,努力把销售网络扩大到世界各地。

(六)推进品牌经营。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地方生产标准,以质树牌;壮大企业智力优势,广纳贤才,鼓励创新,借才兴牌;整合品牌资源,优势互补,联合创牌。引导企业在商品包装上标注“中国亚麻之乡”、“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兰西亚麻原产地”和“绿色亚麻用品”标识,突出兰西特色,打造品牌强势。加强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商标建设,塑造先进文明的现代企业形象,培育亚麻系列名优品牌。鼓励企业争创全省知名商标、全省著名商标和全国驰名商标,对获得知名、著名、驰名商标的企业,县政府予以奖励。到2010年,全县争创全国驰名商标5个以上。

(七)膨胀编织族群。走小规模、大群体的集群发展之路,采取订单生产、借牌经营、挂靠加工、委托销售等办法,鼓励“千军万马”进入编织业领域,壮大整体阵容。以弱企贴名牌、强企带小户聚合编织行业要素,在互助合作中谋求共赢,形成携手闯市场、并肩跑销售、联合搞生产的跟进式发展局面。执行黑龙江省亚麻纺织品地方标准,出厂的亚麻编织产品必须标注亚麻纤维含量。建立亚麻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系统,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秩序。到2010年,全县亚麻坐垫、亚麻凉席等编织系列产品生产规模达到5000万套(件)。

(八)做大纺纱织布规模。以招商引资、嫁接兼并、股份合作等方式,吸聚域内外资本,激活沉淀资本,大小齐上,扩锭增容。鼓励企业长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提高装备水平,注入增量,盘活存量,壮大企业生产能力。采取立项支持的办法,争取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加大对纺纱织布项目扶持力度,催动总量扩张。到2010年,全县干湿纺规模达到8万锭,织布能力达到5000万米。

(九)提高原茎加工能力。采取“出售产权换资金、股并资产换项目、破送存量换效益”等办法,多方聚集资本,启动停产、半停产的企业闲置设备,激活潜在生产能力,构建原茎加工新优势。鼓励、支持三和公司等龙头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能力。支持采用雨露、酶制剂等原茎加工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出麻率,拓展增值空间。到2010年,全县亚麻原茎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

(十)实施集团化扩张。引进战略投资者与支持民营资本相结合,以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并购、重组、控股经营推进集团化改造。以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名优品牌为连结点,聚拢行业要素,加快资源整合,打造名品旗舰,构筑集团化发展新优势。引导产品关联度强的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产品的稳定供求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向集团化发展,增强企业抗御市场风险能力。用2—3年时间,全县亚麻纺纱、织布、编织集团企业发展到10户以上。适时发展上市公司,不断扩大集团企业融资渠道。

(十一)大力开发新产品。在纺纱上,支持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生产高支纱、彩色纱、混纺纱和为亚麻编织配套的专用纱支;在织布上,支持发展无梭织造,逐步淘汰有梭织造,提高染、整等后整理技术和自动化生产水平,开发提花布、色织布和高档色织服装面料等新产品;在编织上,支持开发亚麻编织工艺品、室内装饰用品、旅游纪念品及其它亚麻针织品,不断放大特色优势,引领时尚潮流。

(十二)扩大基地规模。以村为单位做大亚麻基地。实行“小户型、精细种”与集中连片开发相结合,发展规模经济。采取信贷支持、企业补贴、政策引导等方式,让利于民,调动农民种麻积极性。把农业开发、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等涉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优先向亚麻种植项目区投放。加强亚麻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基地生产、精深加工、市场销售一条龙,形成开发优势,打造集散效应。鼓励龙头企业以租赁经营土地的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建强原料第一车间。密切与北部农场的合作关系,拓展域外基地规模。到2010年,域内外亚麻种植面积力争达到60万亩以上。

(十三)推进技术创新。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采取“星期天工程师、教授流动站、博士访问周”等多种形式,建立技术转化、产品研发共享机制,提高亚麻产业开发科技含量。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和科技带头人创办、领办亚麻产业研发机构,自主开发亚麻油酸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增强产业开发活力。

(十四)发展配套产业。采取政策性资金支持、典型引带、利益直接等方式,发展亚麻种植专用肥料、编织机械、包装材料等直接关联产业。加快配套产业开发,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发展以亚麻商品交易为主的现代物流业、信息业、餐饮业、仓储配送业、金融服务业、广告策划业等,强化配套服务功能,一业兴带动百业旺。到2010年,亚麻产业拉动社会就业占全部就业的比重达到80%以上。

三、强化推进措施,为促进亚麻产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十五)加强组织领导。把亚麻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按照“政府主导、行业规划、市场运作、社会融资、多方共赢”的原则,聚集政策、资金和人才优势,走营销拉动、加工扩张、原料支撑、科技长入,以信息化促进产业升级的路子,加大产业开发推进力度。落实落靠抓产业、包项目领导责任,县级领导分工负责,县、乡、村三位一体,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门服从、服务于亚麻产业发展大局,围绕中心明确支持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中国亚麻城”建设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全县亚麻产业开发的综合协调工作,坚持用市场经济思维运筹产业开发,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咬住既定目标,打通实现途径,推进产业升级。放大政策机遇成果和发展成果,借助省财政厅、省委统战系统“9+1”帮扶和与南岗区开展互助合作的契机,借外力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提高亚麻产业发展外向度。要牢固做大做强亚麻产业的雄心和气魄,到2010年,把兰西建成国内、外知名的集科研、信息、生产、加工、集散于一体的亚麻行业中心和龙头。

(十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政策环境建设,亚麻产业开发项目优先享受土地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和技术人才政策,对超过5000万元的投资项目,所享受政策一事一议解决;加强法治环境建设,放大“全省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先进县”成果,维护安定祥和的社会发展局面;加强金融环境建设,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亚麻产业开发支持力度,在基地项目、加工项目、市场项目上予以倾斜。鼓励创新创造,容许新生事物存在,把民营资本潜在活力有效配置到产业开发的全过程。设置破坏亚麻产业开发环境建设“高压线”,杜绝干扰发展主体正常生产经营行为现象发生,在全县上下形成“一切服务亚麻产业发展、一切为了亚麻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十七)强化宣传炒作。制定战略宣传规划,凝聚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力量,多领域、多层次、多角度打造产业开发舆论强势。选准客商兴奋点,积极组团参加各类展销会、商务洽谈会,登大场、造大势,推介、宣传亚麻特色资源。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兰西)亚麻节”,发掘、孕育并弘扬亚麻文化,提升“中国亚麻城”和“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影响力和感召力。

(十八)发挥亚麻行业协会作用。支持亚麻行业协会按照协会章程开展工作,履行综合、协调、指导、监管等职责。发挥协会信息集散优势,畅通信息渠道,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发挥协会聚集人才优势,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亚麻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发挥协会自律优势,为生产企业提供操作标准,维护亚麻原产地和绿色品牌声誉,促进亚麻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推荐访问:亚麻 产业发展 意见

本文标题:关于促进亚麻产业发展的意见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105/73004.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关于促进亚麻产业发展的意见》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