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依靠工人阶级方针贯彻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2-01-16 15:27:17 | 来源:网友投稿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省委政策研究室与省总工会组成联合调研组,就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反映,各地各单位积极探索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形式,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的主力军作用,使“依靠”方针的贯彻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在目前形势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也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基本思路

 各地各单位切实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切实做到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权益上维护,素质上提高,舆论上宣传,形成了推动“依靠”方针贯彻落实的基本工作思路。

 

 (一)把握政治性,始终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作为重大政治原则。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推进党的事业的必然要求。各地各单位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作为重大政治原则,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排除各种思潮和观念的干扰,切实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保证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参与本单位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实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

 

 (二)把握实践性,始终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的伟大实践之中。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既是重大政治原则,也是重大实践课题。各地各单位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切实体现在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之中,更好地保障职工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体现在加强文化建设之中,明显提高工人阶级的文明素质;体现在加快社会事业之中,全面改善职工群众的生活;体现在建设生态文明之中,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而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始终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

 

 (三)把握时代性,始终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体现在改革开放全过程。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各地各单位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深刻认识和把握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和把握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本质内涵,体现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时代特征。引导广大职工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改革开放共命运,始终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努力成为继续解决思想、锐意改革创新的时代先锋。引导广大职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胸怀全局、立足本职,积极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企业的实践。引导广大职工发扬识大体、顾大局的光荣传统,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中的新情况,妥善处理改革攻坚阶段、发展关键时期的利益矛盾,努力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模范。

 

 (四)把握系统性,始终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实在党政和社会工作的各方面。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各单位以更加完善的制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各方优势,认真落实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在政治上保证;认真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制度上落实;认真落实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在权益上维护;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在素质上提高;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宣传,在舆论上宣传;高度重视和支持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推动作用,从而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体现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系统化、制度化的工作体系。

 

 二、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基本经验

 

 综观各地各单位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基本做法,主要有如下应当继续坚持和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加强党的领导,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党的领导是根本。只有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排除各种错误观念的干扰,切实把“依靠”方针落实到党的工作内容和体系之中,切实做到思想重视、政策完善、措施有力,才能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正确方向。

 

 (二)创建有效的工作载体,完善相关工作制度。

 

 贯彻落实“依靠”方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党委、政府和社会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通过深入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切实整合资源,发挥各方优势,着力形成社会化工作格局,才能真正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落到实处。

 

 (三)落实职工民主政治权利,保障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民主政治权利是体现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核心。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作为我国领导阶级的地位。只有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落实工人阶级参与国家、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管理的民主政治权利,才能充分体现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

 

 (四)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工人阶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只有坚持依靠主力军、建设主力军、发展主力军,切实把广大职工的创造活力和工作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凝聚更强大的力量。

 

 (五)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营造共建共享的发展环境。

 

 职工群众利益与企业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既要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中心,又要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切实做到既维护企业利益,又尊重和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好两方面的积极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六)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大力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工人阶级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经济技术竞争,必须站在科教兴鄂、人才强省的战略高度,大力提升职工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技术技能素质,着力建设一支技术过硬、结构合理、素质全面的职工队伍,为推进创新**、“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更广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七)加强和改善新时期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推动作用。

 

 工会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重要推动力量。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工会工作,为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工会在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畅通工作渠道。

 

 三、当前贯彻落实“依靠”方针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不动摇,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新发展。通过调研,我们也看到,在新的形势下,贯彻落实这一方针仍然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部分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有待进一步落实。

 

 从总体上看,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得到落实,但在一些地方和基层仍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有的认为,开展企业民主管理会影响投资环境,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有的认为,实行民主管理既占用生产时间,又影响决策效率,增加管理成本。有的工会干部认为,端谁的碗,服谁的管,对这项工作不敢真抓实干。二是制度机制还不够健全。据不完全统计,在**省规模以上企业中,16.5%没有建立职代会制度,32.4%没有实行厂务公开;在国有及其控股的公司制企业中,65%没有建立职工董事制度,55%没有建立职工监事制度。一些企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但在职代会中存在一线工人比例下降、工作不规范等问题,使职代会职权难以落到实处;在厂务公开中只公开普通事项,不公开要害事项,存在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问题,使职工的知情权难以保障;在职工董事监事制度中,存在职工董事、职工监事难以独立发挥作用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职工民主管理制度还流于形式。三是产业工人特别是普通职工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偏低。据对我省某两个市统计,人大代表共有872名,其中来自企业方面的代表有154名,占17.7%;在企业代表中,高管人员140名,占90.9%,普通职工只有14名,仅占9.1%。

 

 据对我省某三个市统计,政协委员共有1083名,其中来自企业方面的委员250名,占23.1%;在企业委员中,高管人员203名,占81.2%,普通职工只有47名,仅占18.8%。一些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被削弱,导致他们的自我认同感下降。据2007年全省职工队伍状况调查,16.8 %的城市职工认为,近年来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有所下降或有很大下降;41.8%的城市职工认为,未来5年自己的社会地位基本不会有变化;还有9.8%的城市职工认为可能会下降或下降很多。

 

 (二)部分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待充分调动。

 

 当前,广大职工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但在一些地方和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不稳定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影响了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制约了企业健康发展。一些企业内部多种用工形式并存,把职工分为三六九等,有正式职工、农民工、劳务派遣工、临时工、集体工等,他们在劳动合同、劳动报酬、社会保险、技能培训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一些企业与职工普遍签订短期劳动合同。据全省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签订3年期以下劳动合同的城市职工达到67.4%。一些企业的普通职工工资偏低,且增长缓慢,收入差距大。据省总工会调查,55.8%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平均月工资是普通职工的2倍以上,41.1%的普通工人回答“5年来未增加过工资”。一些企业对职工管理苛刻,不尊重职工的人格尊严,导致劳资关系紧张。据2007年全省职工队伍状况调查,在城市职工中,认为经营管理者与普通职工关系“融洽”的只占11.5%,“比较融洽”的占38.5%,一半以上的职工认为“不够融洽”或“不融洽”。一些职工在劳动用工、收入分配、企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他们对企业缺乏归属感。同时,一些职工还面临就业难、看病难、参保难、子女上学难、打官司难等现实问题。上述种种原因,导致部分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据2007年全省职工队伍状况调查,只有52.2 9/6的城市职工、47.2%的农民工认为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或“比较充分发挥”。

 

 (三)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继实施后,职工的自我维权意识明显增强,使一些潜在的劳动争议矛盾凸显出来,劳动争议案件明显增多。这些劳动争议主要集中在劳动工资、劳动用工、工作时间、加班工资、社会保障、工伤赔偿、职业病和企业改制等方面。据省总工会对某三个市调查,2008年劳动仲裁庭受理案件比前年增加了92%,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去年受理投诉比前年增加了49%。同时,据省总工会抽样调查,一些企业以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为工资支付起始线,若减去有关津贴及福利待遇后,13.6%的职工的月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在城市职工中,12.2%未参加养老保险,22.7%未参加医疗保险,38.9%未参加失业保险,44.O 9/6未参加工伤保险;一些企业经营者通过延长劳动时间降低用工成本,城市职工和农民工每周平均工作时间分别为44.29小时、54.01小时。特别是农民工存在劳动用工不规范、劳动安全隐患突出、基本社会保险缺失等问题。

 

 (四)部分职工的素质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施“两圈一带”重大发展战略,对各类人才产生了强劲需求。我省1300万城镇就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只有500万人,占38%。据测算,到“十一五”期末,我省技能劳动者缺口达200万人,高技能人才缺口达80万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全省高技能人才只有12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24%,其中技师、高级技师仅占5%。紧缺工种、急需人才难求,关键岗位、关键工序人才难留,大部分高技能人才集中在45岁以上,高技能人才队伍面临断层断档、青黄不接的局面。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一方面,大量新生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文化偏低、技能单一,难以实现就业再就业;另一方面,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加快,新兴产业和职业的发展,急需大量有技能的人员。全省技能人才存在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提升和产业升级的重要瓶颈之一。

 

 (五)部分基层工会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各级工会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创造性开展工作,为服务经济建设大局、服务职工群众发挥了应有作用。然而,一些基层工会还缺乏活力,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一些企业工会机构撤并、干部兼职问题突出。据省总工会抽样调查,61%的企业工会被合并或归属到其他部门,其中近四分之三与行政部门合署;86%的工会干部身兼多职,其中兼任行政职务的占51%。不少工会干部主要从事行政工作,角色错位。由于基层工会干部受制于企业经营者,加之其权益保障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他们面临“两难”困境,难以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工会维权制度机制,但这些制度机制的作用还难以有效发挥,民主管理难、平等协商难、工资共决难、法律监督难等问题比较突出。由于一些基层工会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不少职工感觉“建会与不建会一个样,入会与不入会一个样”。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工会组织推动“依靠”方针贯彻落实的重要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深刻认识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面临的新形势

 

 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新的形势,把握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色,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不动摇。

 

 (一)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的变化,使劳动要素的个体地位呈现下降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职工的就业方式、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企业管理制度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的环境,少数地方或企业对充分调动经营管理者和职工群众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缺乏辩证认识,片面强调资本和“精英”的作用,忽视普通职工群众的重大贡献。特别是受劳动力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分配制度多样化、复杂化,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地位显著提升,劳动要素相对处于弱势地位,使劳动报酬在初级分配中的比例较低,一些企业的普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企业内部职工收入差距较大,行业之间职工收人差距进一步拉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推动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为新时期贯彻落实“依靠”方针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和制度支持。

 

 (二)社会结构的变迁,使职工内部分化呈现扩大趋势。

 

 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原有职工队伍内部高度同质的现象被打破,职工队伍内部逐渐分化出不同群体。从社会层面看,当前主要有普通工人群体、专业技术人员群体、企业经营管理者群体、公务员群体、失业困难职工群体等。受市场化加速发展、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急剧变化的影响,加之制度、体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这些群体间的经济社会地位加速分化,职工队伍内部各群体之间利益差距进一步拉大,带来了不同职工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特别是部分弱势职工群体在生产生活上遇到一些实际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兼顾不同职工群体的利益,特别是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职工队伍全面协调发展,维护职工队伍团结,为新时期贯彻落实“依靠”方针夯实阶级基础。

 

 (三)科技进步和企业转型升级,对职工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一线工人、纯粹体力劳动的工人正在日趋减少,而以体力和脑力劳动相融合的现代型、知识型、技术型一体的劳动者逐步增多。为了不断生产出新的更先进的产品以抢占市场,专门从事研究和开发新产品的科技队伍不断扩大,掌握和操作现代化的先进机器设备的技术工人不断增多,从事简单劳动的一线工人逐渐减少。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使职业更替速度不断加快,职工面临着知识更新和技能提高的巨大压力。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大力提升职工队伍的科学文化和职业技能素质,着力建设一支技术过硬、结构合理、素质全面的职工队伍,积极推进职工队伍的知识化进程,为新时期贯彻落实“依靠”方针提供更加广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四)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职工思想活动日趋复杂多样。

 

 当前,广大职工支持改革开放,拥护科学发展,期盼社会和谐,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这是职工思想的主流。同时,职工的思想观念更趋于多样化,价值观念更趋于功利化,主体意识更趋于鲜明,思想活动更趋于活跃,出现了新的特征和趋势。这些变化既包含了一些积极因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也包含一些消极因素,可能削弱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作用,产生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在广大职工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广大职工对党的信任、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为新时期贯彻落实“依靠”方针奠定深厚的思想基础。

 

 (五)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使贯彻落实“依靠”方针面临新的挑战。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并且这场危机本身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进一步加深。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外向型企业发展速度趋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职工面临下岗失业;少数企业关闭、停产,职工安置任务加重;大批农民工返乡回流,对就业市场形成新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裁员减薪,使部分职工出现了暂时的生产生活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和生产生活情况,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关爱职工,引导广大职工增强大局观念,与企业共渡难关,形成企业和职工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良好局面。

 

 五、进一步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建议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一定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解决好当前“依靠”方针贯彻落实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力军作用,为把我省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切.实提高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重要性的认识。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推进党的事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政权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重要性,坚持贯彻落实“依靠”方针不动摇。我们建议:一是针对当前贯彻落实“依靠”方针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由省委出台《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意见》,明确总体要求、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加大落实力度。二是县以上地方党委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示精神,坚持每届召开一次工会工作会议,定期听取“依靠”方针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题汇报,研究、解决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面临的重大问题。三是各级党校要加强对“依靠”方针的学习和研究,并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把宣传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纳入总体规划,主要新闻媒体要精心组织策划,加大宣传份量,大力营造“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

 

 (二)认真落实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定力量,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中坚力量。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权利,最大限度地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建议:一是在各级地方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增加产业工人和一线职工的数量,适当提高产业工人所占比例,充分发挥他们的参政议政作用,反映普通劳动者的愿望要求。二是要构建党政主导、工会主抓、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积极推动《**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贯彻实施,大力推进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三是注重在产业工人中培养发展党员、团员,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地位,注重培养选拔优秀职工担任企业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经营管理才能。四是要健全和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劳动竞赛委员会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激励机制,尊重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成果,不断深化劳动竞赛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五是大力选树和宣传职工中涌现的先进模范人物,在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评选活动中,要切实向产业工人和普通职工倾斜,大力弘扬产业工人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时代精神。

 

 (三)全面构建社会化职工维权格局,努力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落实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重要体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要把职工维权工作作为系统工程和德政工程,着力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我们建议: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职工维权工作协调机制的意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党政在职工维权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党政主导、工会主抓、各方配合的职工维权联系会议制度,整合社会资源,推进职工维权工作社会化。二是党委、政府牵头,劳动关系协商三方共同推进,深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引导企业经营者履行社会责任,引导广大职工合法有序地表达利益诉求,着力解决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形成共建共享的企业发展环境。三是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状况的监督管理,防止行业之间、不同职工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支付保障和共决机制,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四是要整合社会帮扶资源,构建社会化帮扶体系,形成工作合力,切实解决困难职工在就业、就医、子女入学、生活困难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五是研究解决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及保险关系异地接转问题,逐步消除农民工在就业和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加快农民工向职工队伍转化进程,加强跨地区维权联动机制建设,切实解决侵害外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大案件。

 

 (四)大力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大力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是科学协调发展之策、建设创新型企业之基。**要成为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必须加快推进职工队伍的知识化进程。我们建议:一是省政府出台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意见,切实把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科学实施。二是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推进职业教育向系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以企业行业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三是确保城市教育费附加按不低于20%的比例用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所有企业都要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将其用于职工教育培训,提取和使用情况要接受审计和职代会监督。四是建立首席技师制度,评选表彰技能大师、技术能手,并由政府颁发证书、奖章;作出重大贡献的,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五是设立职工创新成果奖,由省科技部门和省总工会共同组织,定期开展评选表彰活动。

 

 (五)把更多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组织,为工会工作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和改善新时期工会工作,是贯彻落实“依靠”方针的重要途径。我们建议: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党委定期听取工会工作汇报、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劳动关系三方协商等工会源头参与制度,切实解决工会工作和职工维权工作遇到的重大问题。二是省人大应尽快制定颁布《企事业工会工作条例》,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工会法》行政执法的职责,督促各级各类企业依法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支持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三是各级政府要更多地把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工作交给工会组织去做,大力支持工会开展劳模评选管理、促进就业创业、帮扶困难职工、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等工作。四是各级党委要关心工会干部成长,做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选拔配备、使用交流工作,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五是要将工人文化宫、俱乐部纳入社会公共文化事业进行建设和管理,使人员编制和经费享受事业单位同等保障。

推荐访问:工人阶级 调研报告 落实情况 方针 贯彻

本文标题:依靠工人阶级方针贯彻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116/77911.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依靠工人阶级方针贯彻落实情况调研报告》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