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建设经验做法
**县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辖16个乡镇,515个行政村,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人口76.4万人。全县公路总里程2212公里,其中村村通公路1720公里,占全县通车公路的78%。全县营运客车203余辆,农村营运客车132辆,城乡公交73辆,农村班线66条,行政村通车率达95%,以县城为中心的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的格局已基本形成。2005年以来,我们在立足客运实际,以繁荣和发展农村客运为突然口,创新经营方式,发展新农巴士,方便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出行,推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收到了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惠农服务意识,完善农村客运发展规划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群众对外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对出行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方便、快捷、舒适、周到的客运服务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衡量农村旅客运输服务的标志。随着农村公路条件的不断改善,特别是随着公路“村村通”的实现,农民群众对客运班车村村通的呼声越来越高,渴望客车能早日通到家门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连年提案,要求改善山区、偏远地区群众出行难的现状。但是,由于我县地处山区,地理环境特殊,人员居住分散,虽然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农村客运发展工作非常重视,但要实现客运班车“村村通”谈何容易,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重重困难,为此,我们从优化现有班线结构入手,抽调得力人员,成立了“农村客运班线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简称农运办),专门解决客运班车公交化和村村通的问题。
通过对农村路网结构、客运流量流向、群众出行习惯和规律的综合调查分析,我们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认真详细地制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运力、运量以及班线规模,力求使新规划的客运班线通得了、稳得住、有效益、受欢迎。同时,对距离城区、集镇较近的村,我们则开通了以小型面包车为主的“小公交”,使干线与支线得到了有机的衔接。通过新开通的30余条农村班线,使群众出行方便了,农村经济发展了,交通运管人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也提高了。周密的方案和科学的规划,使我县的农村客运市场步入了一个良性的运营轨道。
二、整合客运资源,努力实现客运村村通和城乡公交一体化
扎实的基础工作,为实现我县农村客运班车村村通目标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如:有一些偏远山区,客流少,与其村镇之间距离较远,有个别村孤立深入于湖北、陕西境内,长期处于两省客运的盲点。如果发车会造成车辆空驶率高、油料消耗大等问题,所以车主都不愿意去,一度使这项工作不能往下进行。面对广大群众对解决交通问题的强烈渴望,我们决定由经营县内班线的中州时运**分公司、县交运公司组织吸收一批10座以下社会车辆组成小公交车队,统一车型、统一管理。几个月时间先后加入80多台面包车,办好了营运手续,每天从所在乡镇车站发往较偏远山村,采取灵活排班的办法,由乡镇客运站负责调度和安全监管,解决了较偏远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同时也杜绝了黑车参运的这一老大难问题,村村通的实现,得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他们除了自发组织修路护路外,还为夜住班车司乘人员提供免费食宿,帮助解决许多实际困难。
村村通实现了道路旅客运输点对点的比较优势,但如何把点上的旅客合理疏送到主干线,从而实现干支线公路运输的有机结合呢?为此,我们立足于优化原农村客运班线,大力对农村客运班线实现行公交化运营改造。即由原来从客运站正班正点发车后,客车只在少数客运停靠点停靠的传达传统客运模式,改为每天分不同时段,调整发车密度,不间断发车,把沿途车站、招呼站和旅客习惯的聚集点连接起来,既充分发挥了农村客运场站的优势,又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体会到方便、快捷及周到的公交化服务。
为了使这项工作稳妥地向前推进,我们特意选择了县城至九重镇的客运线路作为公交化改造的试点。县城至九重镇的线路涉及沿途上集、马蹬、香花、厚坡四个乡镇及宋岗码头,线路辐射我县近一半人口,且运营这条线路的是县交运公司一家企业。宣传发动后,企业和车主有以下顾虑:1、公交化改造会使部分长期运行肥线、肥点的车失去优势,容易引发矛盾带来不稳定;2、担心实载率低的车辆中途倒客后返回,时间久了会打乱运营秩序;3、增加企业的管理难度和成本。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做了认真的研究,并制订了相应的方案,精心设置了每个班点的行驶路线和功能,及沿途进站的具体规划,对所有的车辆实行大轮班式的循环经营,以县城为起点,旅客集中时段每15分钟一个班次,非集中时段每25分钟一个班次,每个班次按照车站对应的沿途停靠地点及到达目的地,对执行班次签发路单,由公司稽查、运管监督。运行伊始,少数过去跑惯了肥班肥点的人寻衅滋事,称损害了他们既得利益。运行一段时间后,公司及车主普遍感到给自己带来了实惠,压班压点,兜圈绕行费时费油的现象不见了,不间断的循环发车增加了客运密度,也使沿途出行群众对客运有了进一步的依赖,实载率猛增,车辆经济收入明显增加,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自2006年3月开展这项工作以来,我们逐步对该公司原经营的车辆鼓励报废淘汰,对车型、颜色、标识进行了统一,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于是,我们运用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的成功经验,又对时运**分公司县城至老城镇30公里的客运线路进行了移植,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对原线路的6台大客车实行了一次性报废,统一购置了20辆少林牌中巴车,通过对县城城区五条没有通公交的街道实行对接,尝试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县委政府的高度赞扬和城乡居民的一致好评。
三、多方扶待,优先发展“新农巴士”
几年来,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我县农村客运发展很不均衡,运力配置不尽合理。面对这一问题,我们按照“**县农村客运发展规划”,对申请从事农村客运的,特别是申请偏远山村班线的,坚持采取“优先开业审批,优先线路审批,优先安排班次”的政策倾斜。我们积极配合企业,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协调,争取在在税费等方面对对农村班线给予减免优惠,足额发放燃油补贴,对经营乡村班线的车辆,则一律免收车站劳务费,乡镇客运站无偿提供劳务服务。由于我们采取了多项优惠鼓励措施,减轻了经营负担,充分调动了农村客运班线经营者的积极性,使原来那些没人愿去、没车经营的偏远山村基本上通上了班车,有效地服务了新农村建设,实现路通、车通的目标。工作上取得的实效,也使企业和司乘人员看到了希望,得到了实惠。在此基础上,我们认真总结试点经验,自觉地将发展农村公交化运营工作在全县农村客运班线上展开。工作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交通的渴望,也倍感自己肩头责任。荆关镇陡岭村,距镇政府所在地50里。在公路不通时,当地群众想去一次镇上,那就必须翻山越岭,一个来回就是两天。多年来人们没有特大事情基本上很少到镇上,甚至有的人活到60多岁也没去过镇上一次,遇到有人生病也总是抗着,直到病重时,才喊来村上10几个青壮年用简易单架送往镇医院,好多次病人死在去镇的半路上。村村通公路后,由于该村地处深山,农民收入较低,公路成了摆设。当新农巴士通往该村时,该村群众就像过节一样大摆宴席,锣鼓鞭炮,上百人夹道欢迎。此情此景,使我们感到能为人民群众做点好事是我们运管工作人员的无限荣光!
实现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是一项新生事物,虽然在探索、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尚有少数自然条件恶劣的偏远山区,由于种种原因,至今通不上班车;二是有少数村因地理位置与邻省、邻县或被水人为隔断,造成无法通车,群众出行仍比较困难;三是从事农村班线运营的企业内部管理、客运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安全监管及司乘人员的安全教育等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受利益驱使,部分农村班线上仍有少数非法“黑面包”从事客运,严重冲击着正常的客运秩序,并且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需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五是运行于村村通道路上的微型面包车目前还不在客运车辆的名录,这些方便农民的“小的士”营运手续是否合法?
以上是我们**县运管所自2005年以来,在实现“村村通”工程和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更好地服务群众出行工作中的有益探索与尝试。实践给我们无限的启迪,使命给了我们更多的勇气,以人为本,让农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丰硕成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有决心和信心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在今后的工作中把农村客运这项工作做得更细、做得更好。
一、强化惠农服务意识,完善农村客运发展规划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群众对外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对出行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方便、快捷、舒适、周到的客运服务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衡量农村旅客运输服务的标志。随着农村公路条件的不断改善,特别是随着公路“村村通”的实现,农民群众对客运班车村村通的呼声越来越高,渴望客车能早日通到家门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连年提案,要求改善山区、偏远地区群众出行难的现状。但是,由于我县地处山区,地理环境特殊,人员居住分散,虽然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农村客运发展工作非常重视,但要实现客运班车“村村通”谈何容易,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重重困难,为此,我们从优化现有班线结构入手,抽调得力人员,成立了“农村客运班线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简称农运办),专门解决客运班车公交化和村村通的问题。
通过对农村路网结构、客运流量流向、群众出行习惯和规律的综合调查分析,我们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认真详细地制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运力、运量以及班线规模,力求使新规划的客运班线通得了、稳得住、有效益、受欢迎。同时,对距离城区、集镇较近的村,我们则开通了以小型面包车为主的“小公交”,使干线与支线得到了有机的衔接。通过新开通的30余条农村班线,使群众出行方便了,农村经济发展了,交通运管人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也提高了。周密的方案和科学的规划,使我县的农村客运市场步入了一个良性的运营轨道。
二、整合客运资源,努力实现客运村村通和城乡公交一体化
扎实的基础工作,为实现我县农村客运班车村村通目标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如:有一些偏远山区,客流少,与其村镇之间距离较远,有个别村孤立深入于湖北、陕西境内,长期处于两省客运的盲点。如果发车会造成车辆空驶率高、油料消耗大等问题,所以车主都不愿意去,一度使这项工作不能往下进行。面对广大群众对解决交通问题的强烈渴望,我们决定由经营县内班线的中州时运**分公司、县交运公司组织吸收一批10座以下社会车辆组成小公交车队,统一车型、统一管理。几个月时间先后加入80多台面包车,办好了营运手续,每天从所在乡镇车站发往较偏远山村,采取灵活排班的办法,由乡镇客运站负责调度和安全监管,解决了较偏远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同时也杜绝了黑车参运的这一老大难问题,村村通的实现,得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他们除了自发组织修路护路外,还为夜住班车司乘人员提供免费食宿,帮助解决许多实际困难。
村村通实现了道路旅客运输点对点的比较优势,但如何把点上的旅客合理疏送到主干线,从而实现干支线公路运输的有机结合呢?为此,我们立足于优化原农村客运班线,大力对农村客运班线实现行公交化运营改造。即由原来从客运站正班正点发车后,客车只在少数客运停靠点停靠的传达传统客运模式,改为每天分不同时段,调整发车密度,不间断发车,把沿途车站、招呼站和旅客习惯的聚集点连接起来,既充分发挥了农村客运场站的优势,又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体会到方便、快捷及周到的公交化服务。
为了使这项工作稳妥地向前推进,我们特意选择了县城至九重镇的客运线路作为公交化改造的试点。县城至九重镇的线路涉及沿途上集、马蹬、香花、厚坡四个乡镇及宋岗码头,线路辐射我县近一半人口,且运营这条线路的是县交运公司一家企业。宣传发动后,企业和车主有以下顾虑:1、公交化改造会使部分长期运行肥线、肥点的车失去优势,容易引发矛盾带来不稳定;2、担心实载率低的车辆中途倒客后返回,时间久了会打乱运营秩序;3、增加企业的管理难度和成本。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做了认真的研究,并制订了相应的方案,精心设置了每个班点的行驶路线和功能,及沿途进站的具体规划,对所有的车辆实行大轮班式的循环经营,以县城为起点,旅客集中时段每15分钟一个班次,非集中时段每25分钟一个班次,每个班次按照车站对应的沿途停靠地点及到达目的地,对执行班次签发路单,由公司稽查、运管监督。运行伊始,少数过去跑惯了肥班肥点的人寻衅滋事,称损害了他们既得利益。运行一段时间后,公司及车主普遍感到给自己带来了实惠,压班压点,兜圈绕行费时费油的现象不见了,不间断的循环发车增加了客运密度,也使沿途出行群众对客运有了进一步的依赖,实载率猛增,车辆经济收入明显增加,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自2006年3月开展这项工作以来,我们逐步对该公司原经营的车辆鼓励报废淘汰,对车型、颜色、标识进行了统一,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于是,我们运用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的成功经验,又对时运**分公司县城至老城镇30公里的客运线路进行了移植,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对原线路的6台大客车实行了一次性报废,统一购置了20辆少林牌中巴车,通过对县城城区五条没有通公交的街道实行对接,尝试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县委政府的高度赞扬和城乡居民的一致好评。
三、多方扶待,优先发展“新农巴士”
几年来,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我县农村客运发展很不均衡,运力配置不尽合理。面对这一问题,我们按照“**县农村客运发展规划”,对申请从事农村客运的,特别是申请偏远山村班线的,坚持采取“优先开业审批,优先线路审批,优先安排班次”的政策倾斜。我们积极配合企业,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协调,争取在在税费等方面对对农村班线给予减免优惠,足额发放燃油补贴,对经营乡村班线的车辆,则一律免收车站劳务费,乡镇客运站无偿提供劳务服务。由于我们采取了多项优惠鼓励措施,减轻了经营负担,充分调动了农村客运班线经营者的积极性,使原来那些没人愿去、没车经营的偏远山村基本上通上了班车,有效地服务了新农村建设,实现路通、车通的目标。工作上取得的实效,也使企业和司乘人员看到了希望,得到了实惠。在此基础上,我们认真总结试点经验,自觉地将发展农村公交化运营工作在全县农村客运班线上展开。工作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交通的渴望,也倍感自己肩头责任。荆关镇陡岭村,距镇政府所在地50里。在公路不通时,当地群众想去一次镇上,那就必须翻山越岭,一个来回就是两天。多年来人们没有特大事情基本上很少到镇上,甚至有的人活到60多岁也没去过镇上一次,遇到有人生病也总是抗着,直到病重时,才喊来村上10几个青壮年用简易单架送往镇医院,好多次病人死在去镇的半路上。村村通公路后,由于该村地处深山,农民收入较低,公路成了摆设。当新农巴士通往该村时,该村群众就像过节一样大摆宴席,锣鼓鞭炮,上百人夹道欢迎。此情此景,使我们感到能为人民群众做点好事是我们运管工作人员的无限荣光!
实现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是一项新生事物,虽然在探索、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尚有少数自然条件恶劣的偏远山区,由于种种原因,至今通不上班车;二是有少数村因地理位置与邻省、邻县或被水人为隔断,造成无法通车,群众出行仍比较困难;三是从事农村班线运营的企业内部管理、客运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安全监管及司乘人员的安全教育等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受利益驱使,部分农村班线上仍有少数非法“黑面包”从事客运,严重冲击着正常的客运秩序,并且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需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五是运行于村村通道路上的微型面包车目前还不在客运车辆的名录,这些方便农民的“小的士”营运手续是否合法?
以上是我们**县运管所自2005年以来,在实现“村村通”工程和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更好地服务群众出行工作中的有益探索与尝试。实践给我们无限的启迪,使命给了我们更多的勇气,以人为本,让农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丰硕成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有决心和信心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在今后的工作中把农村客运这项工作做得更细、做得更好。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建设经验做法》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