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创建环境优美乡村工作推进会发言稿

发布时间:2022-01-20 15:15:53 | 来源:网友投稿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环境优美乡村创建工作推进会,主要议题是两个:一是对村庄、道路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二是要求大家学习舍陈的经验,抓好村镇的建设与管理。刚才,大家参观了合陈镇和合陈村环境优美乡村创建工作现场。金书记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一阶段工作作了部署,我完全赞同。合陈镇、周庄镇、建设局等3个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希望大家按照会议的要求,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会议结束前,我再强调两点意见。
一、从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出发,高度重视环境优美乡村创建工作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市委、市政府着力思考、研究、解决的重点。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今年以来,在宏观形势趋紧、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顺利实现了“双过增”的目标。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村镇建设欠账较多,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高,聚集、支撑、带动作用力不强,仍然是影响和制约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突出矛盾。为此,市里采取了包括创建环境优美乡村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努力加以改变。今天,市里在合陈开会,强调把加强村镇的建设和管理,作为推进环境优美乡村创建工作重点,也是立足于推进这些矛盾的解决。作出这样的决策部署,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首先,城镇化作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要求我们要重视和抓好村镇的建设和管理。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地城市、城镇发展的历程来看,城市发展的过程,就是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在历史上,“城、镇”的概念都是作为军事防御设施而存在的,后于由于“集、市”的融入,才有了现在意义上“城市”、“集镇”的概念。在现代社会,城市、集镇已经成为集中人口、集聚产业的重要载体,成为推动区域发展重要极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多年,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打破,人口流动转移已经成为一个显著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特征,推动了城市化、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过程;二是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三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四是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扩散和传播的过程。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核心就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对于城镇化这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产业、社会结构的变化,对于建设和管理城镇提出的新的要求,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超前准备,认真谋划。
其次,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要求我们要重视和抓好村镇的建设与管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具体要求。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今年,泰州市对加快城镇建设进行了部署,明确戴南要成为泰州市小城市建设的样板和示范。顺应新的发展任务和目标,我们要全面把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面深化对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理解,按照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一体化的要求,进一步明晰城镇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区域发展的定位、作用,统筹处理好村庄建设与集镇建设的关系,把加强村镇的规划、建设、管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来抓,破解“三农”工作难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我市城镇建设的现状,要求我们要重视和抓好村镇的建设和管理。应该说,经过多年的发展,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区划调整后乡镇逐步融合到位。包括戴南、张郭、安丰、周庄、合陈等一批中心集镇的集聚功能不断显现,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点。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也有相当一部分乡镇集镇的集聚功能、对一个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这里面,有集镇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事业滞后的问题,也有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滞后和相关制度规定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村镇的规划、建设、管理问题,从现在起就必须要认真抓紧抓好,因为村镇的规划、建设问题,不仅涉及当前,更事关长远的发展。对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用长远的眼光、发展的思维,高度重视村镇规划建设问题,把这项工作既作为一项战役性的工程,切实解决好当前村镇建设管理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更要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工程来抓,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夯实基础。
二、创新理念,落实措施,切实提高村镇建设与管理工作水平
以创建环境优美乡村为载体,全面提升我市镇村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创新举措,推动创建工作的扎实开展。
1、要确立“规划引领”的理念。科学规划是保证镇村建设规范、有序的前提和基础。就村镇规划建设问题、村民建房管理问题,市里在2007年、2008年相继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和实施办法。各乡镇要严格相关规定,在依据自身的特色,准确定位区域发展方向、目标的基础上,以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加紧制定乡(镇)域规划、建制镇(集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以及村庄建设规划。要进一步创新村镇规划建设体制、机制,强化联合审批、系统管理,严格按规划组织城乡建设,对未按规划建设的工程要一律予以冻结,切实提高规划管理的规范性和严肃性。要认真抓好农民集中居住步的规划,科学确定集中居住区的分布和数量,抓好中心镇、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农民到集中居住区购房,推动人口向镇区集中,弱小村庄向中心村转移。要把镇村规划建设同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等结合起来,明确镇区功能分区,抓好重点园区建设,推动招商引资,培育主导产业,实现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步建设。
2、要确立“城镇经营”的理念。推进镇村建设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要解决建设资金筹措难的问题,关键是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建立集镇建设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土地是集镇最大的资产,经营集镇很大程度上就是经营土地,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提高土地的收益,从土地资源的升值增值中来聚集资金,努力形成以存量资本吸纳增量资本,以无形资本激活有形资本,以小资本营运大资本,实现以镇聚财、以镇兴镇的城镇建设投资新体制。同时,要坚持面向市场,加大集镇建设、开发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鼓励和吸引企业、个人投资建设和经营基础设施。对镇村的集体土地、闲置厂房、宅基地等,通过公开拍卖、转让等方式,大力提高集体资产的使用效益。
3、要确立“城市管理”的理念。随着集镇人口集聚一定的规模,地域性质和人们生活方式都将会由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转变,随之政府管理集镇的理念、方式也必须要向城市形态转变。用管理城市的理念、方式管理集镇,首先要加强对建设工程的管理,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坚决杜绝乱建乱搭等违法建设现象的发生。强化建设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巡查制度,对违法建筑,特别是国道、省道两侧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违法建筑,坚决进行拆除。其次,要完善集镇的功能,加快集镇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以及相关社会事业的发展,增强集镇的集聚、承载功能。第三,要加强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完善集镇管理制度,构建长效化管理措施,认真抓好垃圾清运、道路整修、取缔占道经营、整治乱堆乱放等管理工作,改善镇容镇貌,提升集镇形象。集镇环境整治工作是今年创建环境优美乡村工作的重点,各乡镇必须要认真对待,精心组织实施。在10月份的验收考评中,集镇环境整治工作的将检查验收的重点。同时,要扎实推进村庄环境、道路环境的整治工作,确保村庄面貌再来一个大的变化。
4、要确立“政府主导”的理念。在推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责无旁贷。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政府主导”的理念。这种主导,首先表现为规划的主导,其次是政府投入的引导,第三是加强组织机构建设,通过建立一支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组织机构和管理队伍,严格执行相关的制度规定,推动村镇建设与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这方面,市里将研究出台加强村镇管理队伍建设的相关意见和规定。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对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研究、切实解决村镇建设与管理工作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强有力的行政举措,推动全市村镇建设与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同志们,抓好镇村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城乡统筹发展大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大家,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工作落实的力度,扎实推进环境优美乡村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以崭新的村镇面貌迎接国庆60周年。 

推荐访问:发言稿 环境优美 乡村 推进 创建

本文标题:创建环境优美乡村工作推进会发言稿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120/79166.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创建环境优美乡村工作推进会发言稿》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