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农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2-01-29 15:09:22 | 来源:网友投稿

我省农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成为贫困地区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当前,农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发展状况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最近,我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 地膜覆盖种植的现状

2009年我省地膜覆盖作物种植总面积达到1813.8多万亩,比2008年增加237.4万亩,地膜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为790.98万亩,比2008年增加了66.55万亩。其中,玉米为925.95万亩,马铃薯为241.79万亩,小麦为107.92万亩。目前,我省地膜覆盖技术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覆盖作物多样化。地膜已在小麦、玉米、马铃薯、糜谷、油菜、胡麻、豆类等粮经作物、中药材和花卉上得到了全面推广和应用。二是地膜覆盖方式多元化。形成了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全膜穴播、半膜覆盖穴播、膜侧沟播、膜侧沟播、膜上覆土穴播等多种方式。三是覆膜时间一膜多年用等多种形式。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覆膜时间由传统的播前覆膜创新发展为播前覆膜、顶凌覆膜、秋季覆膜。四是播种方式多样化。目前有穴播、沟播、提前。


二、地膜覆盖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地膜覆盖不仅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土,而且还有灭草、防病虫、抑盐保苗、改进近地面光热条件,生产的农产品卫生清洁等多项功能,但当前仍存在一些新的问题。


1、地膜覆盖新技术推广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一些地膜覆盖创新新技术还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广的范围明显偏小,一些技术有试验、示范,却没有能够很好地推广下去,没有显现出规模化的推广优势,地膜覆盖的科技含量仍然不高。同时,生产上对这些地膜覆盖新技术的应用比较单一,没有进行组装配套,没有形成集成的综合抗旱技术体系,综合抗旱效果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常规地膜覆盖技术多、创新技术少。

2、地力消耗大。由于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作用,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也相应的增多,地力消耗相应增大,土壤微生活数量增加活性增强,促进了有机质分解,土壤肥力下降,若不及时采取必要的培肥措施,地力消耗过大造成减产。

3、覆膜农机具的研发比较滞后,因地制宜加强研发覆膜播种施肥一体机。

 4、残膜回收再利用。地膜的大面积推广,且大部分为不可降解膜,残膜的回收再利用率较低,造成白色污染。残膜回多以人工捡拾回收为主,机械回收较少。

三、意见和建议

1、建议加大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补贴力度。省上有关部门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进行长期、长效的地膜补贴,把地膜覆盖新技术推广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尤其是对地膜覆盖创新新技术要在贫困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

 

2、建立示范区。建议省上有关部门根据**旱作农业生态区域类型,建立地膜覆盖新技术示范区,整合、配套和集成现代地膜覆盖新技术、新成果,形成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地膜覆盖技术体系,展示地膜覆盖的最新科技成果,树立地膜覆盖综合新技术高标准、高水平的精品样板,示范带动全省地膜覆盖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3、组织省上科技力量,联合攻关。进一步创新地膜覆盖种植的模式和应用范围,加强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的试验研究和大面积示范推广。加强一膜两年用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增强农民对旧地膜的保护和二次再利用,实现节本增效。

 

4、加强地膜覆盖种植作物农机具的研发,提高作物地膜栽培的机械化程度。进一步加强残膜的机械回收,研究残膜的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再生利用的经济效益。

推荐访问:栽培技术 农作物 发展状况 调研报告 地膜

本文标题:农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129/84340.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农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