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实施服务“三农”市场发展战略基本思路
实施服务“三农”、县域“蓝海”市场发展战略,必须始终把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金融信贷支持,充分发挥农行农村金融骨干和支柱作用。笔者通过专题调研,初步形成了继续做好信贷服务既是实施服务“三农”、县域“蓝海”市场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也是加快有效发展、培育新的业务和效益增长点的有效途径的基本思路。
一、明晰市场定位
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农行在县域商业金融市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农行大部分资源配置在县域,已形成了完善的组织和网点网络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业务技术,做好市场定位能更好地把握县域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要坚持“进城”而不“离乡”的经营思路,多方筹集支农资金,积极调整信贷市场定位,把资源优势明显的农业产业化支柱产业、区域特色产业、农村中小企业和农业基础设施等优势行业和领域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不断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区域定位上,努力拓展城区、重点乡镇业务市场,使其成为业务发展和生息赢利基地。整合全行各种资源,加强城区、重点乡镇的市场营销,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客户定位上,切实认清县域经济中的重要支撑点,做到“抓大不放小”,既要拓展大企业大项目,特别是品牌企业和大项目,同时也要有重点地扶持优质小企业,锁定综合效益型、产品配套型、技术成长型、集群成员型、经营特色型、市场外向型的小企业。
——在信贷定位上,结合县域经济中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实际,寻求支持地方建设与金融和谐发展的有效对接点,关注城乡一体化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优先支持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的道路交通、城镇改造、通信、水电、燃气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在服务定位上,以“四金”产品为依托,加快产品创新,不断丰富业务品种,进一步完善服务平台,推进服务渠道电子化建设,大力发展自助银行、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等电子业务,提升服务品位和服务层次,推动县域商业金融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明确服务重点领域
(一)服务“三农”促进体系建设。当前,国家正在完善“三农”促进体系,从各个层面,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县域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和带动农民致富。通过为“三农”促进体系建设提供服务,农行的市场覆盖面将不再局限于县域和农业,而是扩大到促进“三农”发展的各个重点领域:一是农业设施装备和农业生产资料产业体系。二是涉农市场体系。围绕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加大农村流通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的信贷投入,扶持一批农产品商贸市场,畅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三是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推动涉农企业开展农业技术创新和转化科研成果,支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探索地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服务方式。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银行要以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做好对农村地区交通、通讯、能源、供水和信息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服务,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五是国家实施支持“三农”发展的政策和资源配置而需要的配套金融服务。
(二)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县域是农业银行面向“三农”的基础市场,农业银行要扩大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力,并不断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应确定不同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细分重点市场:一是县域经济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带动作用。要支持民营经济、特色经济、板块经济、劳务经济等多元化经济发展形式,加大对县域优质中小企业和小企业集群的金融扶持力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工农业交融发展。二是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产业基础。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促进粮食、健康养殖业、特色农业和生物产业发展。农行要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城市企业进入农村,支持设施农业发展,帮助农民合作组织成长,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要配合农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实施,提供相关金融服务。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在国家公共服务将会更大范围覆盖农村的形势下,农行要利用网络优势,加大对农村地区科教文卫事业的金融扶持力度。在做好农村义务教育中央专项资金拨付和监督管理、农村社保基金归集及其他农村代理业务的同时,为整合支农资金、提高使用效率提供专业化服务。
(三)按照分类指导原则确定区域涉农服务重点。在×××市,城市经济的辐射力还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在实施服务“三农”、县域“蓝海”市场发展战略中尤为关键。为此,农业银行应立足以整体经济发展带动“三农”发展的战略,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县域承接东部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提供配套金融服务;二是推动县域特色资源开发,特别是支持水电、矿产资源、旅游等优势大项目,培育县域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三是在新型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加强对县域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四)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如何改进对农民的金融服务,是农业银行面向“三农”不容回避的问题。不能简单地把农民定位于农村信用社的服务重点,而应对这一潜在的客户群体进行全面细分,通过对客户分层管理,逐步完善对农民的金融服务体系。在×××市,县域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低,传统农业占比较高,如果农业银行的服务范围不扩大到农民,县域市场的覆盖面就很狭窄。可以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加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内配套农户的信贷扶持力度,积极参加政策性贷款招标,开展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批发性融资业务,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要发挥城乡联动优势,为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和跨地区流动提供金融支持,进一步提高对农民工的专项服务水平。
三、找准服务“三农”、县域经济的着力点
一是积极支持县域优质中小企业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按照“风险控制、适度经营、规范操作、培育客户”的总体指导思想。首先,及时转变重大轻小的观念,不断加大小企业贷款的营销力度。其次,明确准入条件。在区域上,重点关注经济发达区域、经济较强的县镇、省级以上开发区的小企业;在行业上,主要支持与地方主流经济相适应、并形成集群优势的产业和成长性较好的新兴产业;在产品上,主要以短期融资业务为主;在客户上,选择进入产权明晰、管理规范、有一定自有资金积累、负债率低、成长性好、销售资金回笼正常、无不良信用记录、可以培育成为优质客户的小企业;在方式定位上,以提供合法、足值、足额的抵押为主,适当采取保证与设备抵押组合的方式,准入的小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成长性,即:企业所属行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企业及负责人必须要有良好的信誉,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第三,严把风险防范关口。小企业贷款本身是一项高风险业务,管理不规范、产品科技含量低、抗风险能力低、没有企业长期经营所需要的规模,企业寿命周期短等这些都是小企业致命的弱点。在实践中,××分行坚持以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把控制和防范小企业信贷风险放在首位,严把操作重点和关键环节,有效控制风险,从而保障了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如2008年,××分行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64114万元,到期贷款收回率达到98.31%,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有效增加了农民就业和致富的机会,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是加大对农村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特色性资源项目和地方性优质产品的信贷支持力度。按照“东牧、西菜、南林、北果”的特色农产品布局,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加大了对优质农产品产、供、销体系的支持力度。如2007年,给××有限公司发放收购贷款6000万元,全年累计收购周边地区榨汁苹果20万吨,带动了10万果农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是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公路、文教、卫生及县域重点集镇收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三农”、县域经济发展的层次。近几年,××农行为公路、卫生、教育项目先后贷款7.4亿元,有力支持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项目的实施,必将有效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有力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是优先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把个人贷款业务定位在市区和县域,作为县级支行信贷业务增长点,进行大力培植,加大住房按揭贷款、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一般个人消费贷款、“精品农户”贷款等品种的投放力度,通过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依托电子化服务网络和特色银行卡产品,为进城务工农民工提供方便快捷的代发工资和汇兑服务。大力推广电子银行、银行卡、保险、基金以及个人理财等金融新产品,为相当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提高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建设服务“三农”、县域经济发展的经营机制
在近年来城市业务加快发展、县域业务相对萎缩的市场格局中,农业银行的体制、机制、管理方式都围绕城市业务而设计,与服务“三农”战略不相匹配。县域农行在经营管理中也存在外部资源瓶颈、效率瓶颈、服务能力瓶颈、管理体制瓶颈和思想观念瓶颈制约。必须按照“结构追随策略”的原则,对农业银行的微观经营机制进行全面改造,建立“三农”导向型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架构。
(一)构建城乡双层经营组织架构。目前农行独特的城乡二元市场结构发挥者连接城乡的重要金融桥梁和纽带作用。根据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改革的不同要求,在确保系统优势的前提下,结合不同外部条件下“三农”业务与城市业务的管理特点,农业银行必须对“三农”业务和城市业务实行不同的发展战略。地处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域的经营机构要重新划分管理关系,设立城市业务单元和“三农”业务单元。城市业务单元的基本市场为省会城市和地市级城市,“三农”业务单元负责管理城市远郊区和县域的业务。城市业务单元以规模化、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在系统内发挥创新先导、体制示范和盈利支柱的作用,“三农”业务单元以服务“三农”为己任,进一步稳步和发展在农村地区的机构和业务,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坚持商业运作原则,着力打造高效率、风险可控的支农服务平台,在促进农村经济振兴、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农行当前的考评机制中还未考虑发展“三农”业务因素,而要完成各项计划和达到监管标准的最有效途径无疑是发展城市业务,这不可避免地衍生重点发展城市业务的导向,资源配置也会向城市行倾斜。为了使服务“三农”战略真正落到实处,一方面要请求国家完善外部政策支持体系,在设有农村信用社的地区,农业银行应享有与农村信用社同等的普惠政策,在金融资源极度匮乏且没有农村信用社的特殊地区,要研究按业务或网点给予补贴的政策。另一方面,农业银行必在内部建立城市业务和县域业务均衡发展的考核体系和资源配置机制,尽快对县域业务进行单独考核,建立县域业务发展、资产质量、经营效益、经营结构等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相应配置县支行的工资、费用、固定资产等经营资源,调动各行发展县域业务的积极性。
(三)强化县域业务基础管理。一是完善县域业务风险管理政策,建立差异化的客户准入标准,完善信贷组合动态管理方式,不断优化客户群体,创新抵押担保制度、授信评级体系和授权经营制度,加强和改进县(市)农行的资本管理、风险定价管理与合规管理,完善风险在线监测和预警体系。二是改造现有会计核算体系,完善“三农”金融业务会计科目设置,建立健全“三农”金融业务的统计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真实、客观和准确地反映“三农”金融业务发展状况。三是建立总、分行对县市支行需求的快速反馈和处理机制,及时解决“三农”金融业务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四)推进“三农”金融业务的营销机制建设。要在强化县支行服务“三农”大前台职能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银行的先进经验,探索建立间接渠道合作模式,开展对低端客户的金融服务。农业银行目前的网点布局已经难以适应全面开展对农户金融服务的需要,农业银行完全可以借鉴国外同业开拓农村市场的间接渠道合作模式,在县域选择一批合作伙伴,包括村镇银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以及声誉较好、收入稳定、文化程度较高的个人等,利用这些合作伙伴的客户资源、服务网络、以及人脉和地缘优势,延伸农行的金融触角,帮助农行做好对农村一般客户的金融服务。
五、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各级政府要支持农业银行机构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大力清收不良贷款,支持人民法院依法保全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打击各种恶意逃废债务、侵害农行全法权益的行为。在广大农村开展诚信教育,整顿农村信贷环境,弘扬诚信文化。要完善县域担保体系,建立县域农村信用财政担保基金和担保公司相结合的担保体系,为银行扩大信贷投放提供支撑。规范中介机构行为,降低农户和农村企业的中介费用负担。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风险补偿基金,发挥农村信贷担保、保障机制作用,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探索农村信贷风险转移和风险共担机制的有效途径,有效改善农村融资环境。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农业银行实施服务“三农”市场发展战略基本思路》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