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价虚高形成原因调研报告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种子的价格与质量,直接影响农民的购种意向、种植产量及最终效益,进而影响到地区的粮食安全,甚至影响到一方农民的稳定。
近年来,随着种子市场的逐步开放,种子经营门店急剧增加,部分种子经营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铤而走险,无视新品种推广应遵循的“试验、示范、推广”这一基本程序,为追求高额利润,利用农民追“新”求“异”心理,盲目推广“新品种”,大幅度提高新种子价格,拉动种子市场价格普遍抬高,致使种价急剧上涨。有的高价种子不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导致农民种植后减产、减收,引发群体上访等问题日渐突出。如何抓好种子市场监管,规范种子经营行为,稳定种子市场价格,确保农民用种安全,促进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既是当前基层种子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也是管理工作的难点。摸清当前市场种子价格现状,找准目前种价“虚高”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管理,是种子管理部门应尽的职责。
1 目前种子价格调查情况
近年来,主要农作物种子价格持续上涨,连创历史新高。以**县为例,2009年全县水稻种子均价35.8元/公斤、最高价44元/公斤,较上年同期上涨19.3%;玉米种均价21.6元/公斤、最高价24元/公斤,上涨13.6%;油菜种均价120元/公斤、最高价150元/公斤,上涨20%;小麦种均价格6元/公斤,最高价6.5元/公斤,上涨20%。
全县主要农作物种子价格与三年前相比,水稻涨7.8元/公斤,涨幅28.8%;玉米涨5.6元/公斤,涨幅35%;油菜涨40元/公斤,涨幅50%;小麦涨1元/公斤,涨幅20%。而全县主要农作物产品价格与三年前相比,稻谷涨0.2元/公斤,涨幅13.3%;玉米涨0.3元/公斤,涨幅23%;油菜涨1.6元/公斤,涨幅66.6%;小麦涨0.25元/公斤,涨幅17.8%。
由上可见,近年来除油菜外,其它大宗农作物市场零售种子价格上涨幅度,远远超过了同期产品价格上涨幅度,种价上涨过快问题十分突出。
2 造成种价“虚高”的主要原因
据调查,目前市场销售的种子价格明显偏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粮价上涨,拉动种子市场需求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惠农政策,不断加大补贴的范围与额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户种粮积极性,加之国际市场粮价上扬,带动国内粮食价格稳步上涨,农户种粮积极性高涨。主要农作物面积扩大,带动良种需求增加,为种子价格上涨创造了浓厚的氛围与环境。
2.2 经营人员过多,市场竞争激烈
过去,种子由农业部门专营,县种子站负责生产、采购、调运、批发,乡镇农技站负责零售,种子价格由物价局严格控制。近年来,随着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县种子站改制为县种子公司,最终被私人买断,同时乡镇农技站也改为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种子经营逐步由“公”变“私”,向社会扩展。原有的种子“国有企业垄断,农业部门专营”格局被打破后,以往的批发渠道与价格体系也被彻底打破,经营企业迅速增加、基层门店急剧增多,呈现出多头批发、自主定价局面。据调查,仅有50万亩常用耕地的**县,目前种子批发机构就有4家,基层经营门店达到206家,从业人员450余人。过多从业人员抢食种子市场“蛋糕”,导致竞争异常激烈,为畸形的种子市场价格提供了孳生条件与场所。
2.3 从业人员素质下降,逐利倾向过于明显
过去,经营种子的人员一般都是在职的农技干部,有较高的业务素质,种子经营以“服务”为主要目的。但目前基层种子销售门店中,只有40%的经营者对农业技术较为熟悉,对销售的农作物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较为了解,能够主动向种子购买者提供较为全面的技术咨询与服务;30%的经营者销售过几年种子,对种子经营的复杂性与经营风险有一定认识,基本能够按照种子推广的步骤与方法先“试”后“推”,合法经营;但还有30%的经营者,是从零售业、农资超市、邮政配送等行业新转过来,这部分经营者大多数对“种子”这一商品的特殊性缺乏认识,对种子经营的业务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够熟悉,盲目购进、盲目销售问题比较突出。“无知者无畏”,非专业人员增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下降,导致种子经营风险加大。在种子经营过程中,许多经销商、特别是一些缺乏种子经营常识的经销商“趋利”性较强,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哪个品种利润大,就积极购进、宣传、销售哪个品种,导致种子价格急剧攀升,售后风险也同步加大。
2.4 市场销售品种繁多,种子监管难度较大
过去,农作物新品种要经过严格的多年、多点试验、示范,得到县以上专家组鉴定认可后才能销售推广。但近年来,农作物育种急功近利现象较为突出,新品种层出不穷。育成速度快、推介力度大、更新换代快、市场寿命短,是目前我国育种业一大特色,同时也是种子经营中一大特色。据统计,2009年**县市场销售的种子,仅玉米、水稻、油菜品种就多达92个。由于品种多、乱、杂,不仅导致农民购种时无所适从,盲目购种现象较为普遍,同时加大了种子管理部门的监管难度,为部分种子经销商趁乱抬高价格提供了机会。
2.5 种子代理商相互竞争,炒作种价问题突出
**县现有种子代理商6家,为争夺基层种子市场,各代理商之间竞争十分激烈。许多代理商为了调动终端零售商经营本公司代理种子的积极性,维持自己的经销网络,抓住一些基层零售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心理,纷纷使出抬高种子零售价格,提高种子返利空间这一“杀手锏”,特别是对一些买断经营权、实施独家代理、能够垄断市场的新品种,代理商更是加大宣传与炒作力度,放宽返利空间吸引零售商,致使有的种子在最终零售时被开出“天价”,市场价格畸形攀升。
2.6 农民购种追“新”求“异”,助长了种价提高
“种误误一季”,种子用量虽小,但对种植产量与效益却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每个种田农户对购种都不敢马虎。目前部分农民在购买种子时,能够按照当地的耕作制度、气候与土壤条件,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科学选购良种;但也有不少农户家庭主要劳力外出打工,家中只剩下老人或妇女,这部分人由于文化素质较低,有依靠种植良种增产增收的想法,在选购种子时却没有足够的鉴别能力与购买主见。很多农户因为害怕购买到假冒、伪劣种子,对低价种子总持怀疑态度,认为购买高价种子更“稳当”一些,致使一些价格更为合理的种子反而无人问津、销售困难。另外,有的农户盲目地相信上过电视、报纸的“新品种”,过份依赖经营者的宣传、推介,致使有些未经当地试种、本不能随意大面积推广的种子,被经销商通过媒体宣传炒成“天价”,引得农户争相购买;有的本属过去常见品种,改个动听的名称,换个漂亮的包装也能卖出高价。农民购种追“新”求“异”,舍“低”就“高”,导致众多经销商改变经营策略,主推“新种”与“高价”种子。农民盲目购种,对种价提高实际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7 物价上涨、过度包装,迫使种子价格提高
近年来,种子生产、调运、销售等环节费用均大幅度上涨,迫使种子价格明显抬高。另外,在种子市场放开前,经营渠道单纯、经营部门正规,假冒、伪劣种子较少,很多种子都采用简单、实用的大包装对农户扯零销售。种子市场放开后,种子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种子管理规定,防止种子被假冒并方便销售,都将种子包装由大改小,包装越来越规范、也越来越精致,不少还加有激光防伪等。种子法修改后,基层很多门店都可以经销未经扯分的小包装种子,更促使众多种子企业将包装由大改小,致使包装在种子成本中所占比重明显增大。而这部分成本,最终都体现在种子价格上。此外,少数种子企业为迎合农户购买心理,不是从种子质量上下功夫,而是将心思用在包装上,将包装做得过于精美,或袋子做得很大里面东西却装得很少,也使种价明显抬高,并对农户购种形成误导。
3 稳定种子价格的对策
从以上可以看出,导致目前种价“虚高”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经销商“逐利”、“炒作”等主观原因,也有物价上涨、成本提高等客观因素,还有农民自身素质较低,盲目购种等其它原因。因此,要使市场种子价格回归到一个合理价位,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利益,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3.1 精减经营网点,提高人员素质
针对目前种子经营网点过密、从业人员过多、素质普遍偏低现状,首先,对欲进入种子经营领域的经销商,要适当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增网点数量;其次,对已有的经销商要从严管理,采取建立诚信档案、评定信用等级、鼓励正当竞争、打击非法销售等措施,淘汰部分种子经营者;其三,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从业人员熟知与种子经营有关的法律、法规,了解新品种推广的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掌握种子经营的基本知识与关键技能,进而实现合法、有序竞争,科学、规范经营,避免盲目购进推广、跟风抬价谋利现象发生。
3.2 加强品种登记备案,把住种子“入市”关口
针对当前市场上农作物品种过多、过滥问题,种子管理部门对进入市场的种子要实施登记备案,严格资格审查,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农作物品种不准进入市场销售。通过把住种子“入市”关口,控制入市种子数量,提高入市种子质量,同时方便对进入市场的种子管理。
3.3 发布地方主推品种,引导农户科学购种
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经销商有“什么品种最赚钱就卖什么”的自由,因此很多经销商卖的是“最能赚钱”的种子,而不是“农民最需要的、综合性状最好”的种子。要防止农户在购种时被经销商误导,农业部门要切实抓好新品种的试验、示范,筛选、确定适宜本地区推广的主导品种并予以公告,一方面防止“合法”但“不适宜”的品种在本地销售;一方面引导农户因地制宜,科学购种。
3.4 坚持扶“优”扶“强”,倡导连锁经营
要从众多种子经营企业与分销商中,筛选出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影响力较大,信誉度与美誉度较高,诚实守信、合法经营,且实力较强的佼佼者予以扶持。通过扶“优”汰“劣”,规范种子经营秩序,强化种子市场管理。同时,要支持、帮助种子经营企业引进、探索现代营销模式,倡导连锁经营,降低运营成本,控制零售价格,改善售后服务。
3.5 提出指导价格,遏制涨价势头
针对近年来种子价格上涨过快这一实情,农业主管部门与物价部门对种子市场价格应实行适度的政府干预。要通过市场调研,综合考虑种子生产经营成本、种子与粮食比价、物价上涨、合理利润等因素,提出种子参考价格并予以公示,遏制种价狂涨势头,防止经销商恶意哄抬种子价格、谋取暴利现象发生。
3.6 加强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基层公益推广
稳定种子价格,不能仅靠加强市场管理,还要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民对种子的自我鉴别与选择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公益性服务推广,通过农技人员的试验、示范,宣传、推广,指导、帮助,咨询、服务,带动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种子价格合理回归,市场健康发展。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种价虚高形成原因调研报告》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