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本烟(农)田保护建立以烟为主耕作制度
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烟叶产区生态环境,维护和增强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优化和改进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实现烟叶生产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2005年我省启动基本烟(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以来,管理规范,措施到位,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建成大批高质量民心工程,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提高,广大烟农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初步奠定了优质烟可持续发展基础。
优质烟生产可持续发展工作涉及基础设施、耕作制度、环境保护、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它直接依赖于自然资源并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在当前我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渐成强势的情况下,深入开展基本烟(农)田保护,建立以烟为主耕作制度已迫在眉睫且势在必行。
一、强化基本烟(农)田保护的紧迫性
长期以来我国老百姓普遍采用掠夺式种植方式,土壤复种指数较高,忽视轮作倒茬,常年连作,用地养地结合不够,导致大量土壤退化严重,普遍存在耕层浅薄,地力减退。我省的大多数耕地都存在缺乏水源保证、水土流失等状况,并且由于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排放、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和掠夺式开发,土壤的理化性状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在部分种烟时间较长的边远地区已出现了土壤养分的非均衡性富集和耗减,土壤养分供给失衡,农田生态环境恶化,烟叶质量下降、风格弱化,病虫为害加重、生产效益下降等严重问题,我们的烟叶生产已经变得脆弱,现有基础上土壤每一项指标的改变,都会对烟叶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警钟已经敲响,烟草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势在必行,对基本烟(农)田进行有效保护已迫在眉睫,必须进行以土壤改良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二、基本烟(农)田保护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指导思想:以保护基本烟(农)田和稳定烤烟种植面积为基础,以加强地力建设为支撑,以优化区域布局为手段,以保护和提高烤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加强宏观调控,落实管理办法,建立促进烤烟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烟田综合生产能力。
工作方针:基本烟(农)田保护实行“整体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的方针。通过改良植烟土壤、建立以烟为主的种植制度、实行合理轮作、规范农药使用、合理维护配套设施,防止土壤板结、病害蔓延、农残超标和环境污染,实现烤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基本烟(农)田保护措施
(一)明确领导责任,强化责任落实
基本烟(农)田保护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牵涉面广,需要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各级政府应把基本烟(农)田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完善和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应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计划、资金、技术、管理、监督、检查等环节紧密配合,全力支持,保障此项工作顺利实施。应办好示范点、样板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局,把基本烟(农)田保护工作作为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每年进行考核,对完成任务较好,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做好烟农的宣传发动工作
基本烟(农)田保护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依靠全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必须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加强宣传工作,打造基本烟(农)田保护的社会氛围,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基本烟(农)田建设不断持续发展。特别是要使烟农真正了解保护的意义和具体措施,自觉投入到基本烟(农)田保护中来。
(三)建立基本烟(农)田保护区
建立基本烟(农)田保护区,以栽烟村组为单位划区定界,树碑公示;保护区范围内的村组,应在《村规民约》或《村民自治章程》中体现基本烟(农)田保护的有关规定及具体措施,因地制宜地制定基本烟(农)田保护制度,明确保护措施;烤烟生产计划和建设资金与基本烟(农)田保护挂钩,对保护不力的,扣减计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后续投入。
(四)调整基层土地使用管理机制
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相应土地使用管理办法,在强化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搞活土地使用权、明确土地发包权的基础上,由村委会牵头,通过自愿兑换、土地入股、有偿流转等途径,逐步实现基本烟(农)田的集中稳定,逐步提高区内烤烟生产的产业化和专业化水平,提高整体产出效益。
(五)建立以烟为主的种植制度
用养结合、实行合理轮作、落实土壤改良措施、发展生态烟草,规范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的使用,防止对土壤、环境的污染,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评价,定期开展土壤普查。
1.建立基础设施维修保养制度,保障设施的完整性。明确产权,坚持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由乡镇政府、村委会成立管理监督机构,监督管理养护工作的执行力度,安排专人负责设施的日常管理、保养、维护,防止人为毁损和避免其它毁损,保障设施的完整性。
① 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烟水工程建后管理制度和维护经费筹措办法,根据具体情况在条件成熟时,适当收取水费,用于管理人员的报酬、工程维护和抽水费用等。收取的水费应造册登记,水费支出应有明细表,做到帐务公开。
② 定期对设备、设施、取水点等进行保养,提前做好蓄水工作。每年组织清淤、清障一次,农闲期间实行封闭保护。乡(镇)水管站每年3月和8月各进行一次设施普查和检修。
③ 水利设施保护范围内不允许进行建房、采石、取土、挖砂、打井等影响设施安全运行的活动。对于盗窃和损毁水利工程设施的行为,坚决依法予以打击。
④ 对水池、沟渠、管网工程的管理,由县、乡两级督促落实。水利设施检查应形成制度,把隐患排除在发生事故之前。县基本烟(农)田建设管理领导小组每年组织一次抽检,对管护不到位的乡(镇)和村委会限期整改并予以重惩。各乡镇基本烟(农)田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应就建后管理问题每年组织一次自检自查,落实管护制度、管护人员和责任人,管护工作实行奖惩制,与工资和经费挂钩。
2.改革传统种植方式,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
① 逐步推行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妥善处理好烤烟与其它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争地的矛盾,确保基本烟(农)田不被挤占,实现烟叶生产与其它农作物生产的协调发展。
② 突出烟草在整个轮作制度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当地光、热、水资源、生育期、轮作制度中养分的平衡协调供应等因素,科学安排不同作物组合和耕种方式。加大烟草种植轮作力度,在同一地块上一定年限内有计划、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类型的作物,多种作物轮换种植,促成作物间营养元素的互补。充分考虑烤烟前茬作物的种类、生育期、施肥状况、农药使用情况及同源病虫害等多种因素。
③ 建立用地养地结合的种植制度,秸秆还田或常年维持一定比例的绿肥和豆科作物种植面积。普及烟稻轮作区的稻草还田和旱作土壤秸杆覆盖等秸杆还田技术,在有条件的地方要采用“大春-绿肥-烤烟”的轮作方式,在休闲期间因地制宜地种植短生育期的绿肥,在栽烟前45天深翻压青,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病虫害。
3.改良土壤,改善烤烟生长的土壤环境
① 增施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在当前烟田中,存在着许多与优质烟生产不相适应的问题,如pH过高或过低,质地过粘或过砂等,对这些不良性状的改良,单靠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是难以奏效的。生产实践表明,施用秸秆、种植绿肥对改良土壤结构效果显著,施用禾本科秸秆能改善土壤通透性,可以调控土壤碳氮比,进而协调烤烟碳氮代谢,以改善烟叶质量。
② 大力推行深耕深松土措施,翻耕20cm以上。针对多数植烟土壤质地粘重、耕层浅薄、有犁底层的问题,通过深耕加深耕层,打破犁底层,解决上层土壤滞水。每年或隔年一次,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前提下进行深松,改善植烟土壤渗水和蓄水能力。实践证明深耕措施可以明显改善烟株农艺性状,烟株生长明显加强,开片和株高也都有显著增加,同时可以提高烟叶总体质量水平,特别对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方面作用更为明显。
③ 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土壤酸碱度。在土壤pH值小于6.0的地区,选择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粉、白云石粉、钙镁磷肥等土壤pH值改良剂调整植烟土壤pH值至适宜范围。pH值在7.1~7.5范围内的,通过适当选用生理酸性氮肥、钾肥和酸性过磷酸钙等肥料,结合移栽时通过窝施、环施等技术措施改善根际微环境内的酸碱度,也可适当施用腐殖酸,调整土壤pH值。
4.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严禁使用在烟草禁用农药,防止烟叶农残超标和农药污染环境。
5.鼓励使用环保型农用薄膜(含烟用农膜、地膜),对于使用非环保型薄膜的,组织烟农及时将残膜清除出地块集中处理、回收,防止薄膜对土壤环境的污染,做到田间地头无残膜。
6.通过宣传、培训和有关措施,及时组织集中收集销毁烟草病株残体,避免将烟株残体混入农家肥。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基本烟(农)田保护工作我们才刚刚起步,理论的创新是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有明确的责任制和管理办法,更为重要的是抓好落实,基本烟(农)田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一项需要长抓不懈的基础工作,烟草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体现在我们一定一滴的贯彻落实中。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强化基本烟(农)田保护建立以烟为主耕作制度》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