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9年,在面临异常困难的经济形势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下,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迎难而上,奋力攻坚,克服了种种困难,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可比价),人均生产总值达**万美元;财政总收入**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分别增长**%和**%。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比例为**:**:**;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亿元,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
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化率达到**%,建成区面积扩大到**平方公里,自来水供水量**万吨,污水处理能力**万吨,电力主网变电容量**万千伏安。
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以上;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削减**%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以上;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天;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新增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分别增长**%和**%,首次高于GDP增幅,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亿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平方米和**平方米;汽车保有量**万辆。
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等客观原因,自营进出口和规上工业销售产值未实现年初人代会提出的目标,指标均高于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
一年来,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1.及时有效采取一系列措施,经济企稳回升势头不断巩固。
创设有效载体为企业送温暖。建立重大工业问题区协调例会机制,开展“向千家企业送温暖”专项活动。扎实开展“项目推进月、半年目标竞赛月、企业服务月”活动,为企业减征社会保险费1.8亿元,缓缴3000多万元。为2031家企业累计发放失业保险基金1.5亿元。财政安排企业扶持资金**亿元。成立了区法律服务产业发展中心,组织律师为企业进行上门服务。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333”培训工程,提升企业家素质。
实施十大举措全力拓市场。以拓市场为率先转危为机的中心环节,出台了拓市场十大举措,安排1亿元资金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成功承办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第三届药店博览会、第二届网货交易会、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羽绒博览会暨首届**国际羽绒节、中国国际动漫节等重大节展活动,支持和帮助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各类展销活动,进一步打响“华东会客厅”会展品牌。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建立“网上市场”,新增上网企业**家。开展“扩内需、促消费”百日专项行动,举办首届**购物节,实施政府消费资助6350万元,推出1000万元社会消费券、1800万元教育培训消费券。落实汽车家电下乡、换新政策,销售家电下乡产品**台,销售金额**万元,兑现补助资金**万元,农村连锁超市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旅游业率先回暖,成功举办首届**旅游节,湘湖景区功能配套及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发放2000万元旅游消费券,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
拓宽多种渠道保障发展要素。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重点关注企业资金链,发挥政府协调作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政府应急专项资金全年累计使用达**亿元,率先发行6亿元中小企业集合债权基金,实行区百强企业主办银行制度,开展金融仓储试点工作,第二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运营,进一步完善了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新增上市企业**家,支农贷款余额**亿元。全区信贷资金快速增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亿元,贷款余额**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和**%。筹措各类用地指标**亩,垦造耕地**亩,建设用地复垦**亩;收储经营性土地**亩,出让经营性土地**亩,出让金额**亿元,工业用地挂牌出让**亩,盘活存量土地**亩,建设标准厂房**万平方米。全力做好土地出让金收缴工作,收缴率达100%。积极开展四类项目修改试点和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留学人员服务平台建设、优惠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建立杭州市**大学生(留学生)创业园管理服务中心,鼓励大学生和海外留学人员来萧创业。
2.逆势而上促产业转型,可持续发展水平有效提升。
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制定九大产业升级培育规划,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和传统优势产业等工业技改扶持力度。出台促进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吉奥星旺顺利下线,实现了整车制造零的突破,青年莲花轿车即将下线,东风裕隆和万向新能源汽车项目进展顺利。太阳能“阳光屋顶计划”和LED“十城万盏”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完成制(修)订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2项,新增国家级标委会2个,中国驰名商标**件,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省级研发中心3家,专利**件,其中发明专利**件。实现新产品产值**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4家企业进入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28家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11家企业被列为全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化纤纺织产业基地列入省级现代化产业集群试点,河上镇被命名为“中国纸箱包装名镇”。完善工业功能区政策,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亿元、利税**亿元,分别增长**%和**%。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增长**%,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五大农业发展良好。农业总部经济发展加快,农业发展大厦开工建设,新建区外基地2万亩,累计229万亩,新增区外销售窗口5家,累计225家。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6家。
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其中工业投资**亿元,增长**%,第三产业投资**亿元,增长**%。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汽车产业园区和杭州**生态石化城的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机械电子等新兴产业投资明显增加,机械汽配行业完成投资28.04亿元,增长31.4%。14个项目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共争取中央补助资金5566万元,28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申通快递华东分拨中心、三江农副产品配送中心、银隆世贸中心建成开业,新农都物流中心奠基。旅游“1010”工程进展顺利,18个项目开工建设,已投入资金61.8亿元。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完成销售额**亿元,增长**%。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亿元,增长**%。
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创新招商模式,在北京、上海、深圳设立招商联络处,强化驻点招商。在台湾等地举办产业环境推介会等大型招商活动,与台湾产业界在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型服务业、旅游业等领域签订了10个框架协议。全区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继续位居全省区(县、市)首位,到位市外内资**亿元。引进日立等世界500强企业3家,以及中国兵器集团等一批央企。**国际创业中心被列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外贸扶持资金从3000万元提高到5000万元。新核准境外投资项目**个,增资项目**个,境外总投资**万美元,境外工程承包劳务营业额**万美元。
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印染、羽绒企业中水回用量达8万吨/日,实施总投资达**亿元的节能技改项目**个,清洁生产审核**家。累计完成截污工程投资2.08亿元,新建区镇两级干管**千米,泵站**座,封堵钱塘江外排口**个。市级工业污染源核查抽测达标率和省级飞行监测达标率均达到80%以上。投资**亿元的12家热电企业脱硫全面完成,非电锅炉脱硫整治有序推进。生态区建设和创模复检工作扎实开展,新增2个省级生态镇、**个市级生态镇街。东片大型污水处理厂完成深度提标改造,COD排放标准提高到100mg/L,并实现稳定排放。污泥处置水平全省领先。殡葬改革全面完成。
3.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区域协调发展有序推进。
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大江东新城建设实现新突破,完成《杭州市大江东新城发展战略规划》和《杭州大江东新城概念性规划》,顺利完成撤镇设街的行政区划调整和机构组建。江东大道一期、红十五线三期、梅林大道北伸建成通车,江东大道二期、钱江大道等开工建设,机场公路东段先行施工。西气东输二干线线位基本确定,杭州湾出海码头中间研究成果通过审查。**经济技术开发区(江东新城)实现合同外资**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亿美元,实到市外内资**亿元,实现技工贸总收入**亿元,财政收入**亿元,增长**%。成功引进世界500强——瑞士ABB公司和美国ATK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和一期总投资10亿元的中国移动TD产业园基地等现代服务业项目。编制完成江东新城概念性规划。完成拆迁安置和建设投入7.1亿元。临江新城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02亿元,增长29.3%,新城规划编制全面推进,14个投资超5000万元项目动工建设,新增道路17公里,临江商贸城交付使用,建成安置房三期14.5万平方米,科技文化中心、四星级酒店、安置房四期、垃圾中转站等项目开工建设。空港新城概念性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杭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易址项目获批。机场一期噪声区处理、义南横河改线以及保税物流中心项目区块拆迁工作平稳完成。前进工业园区完成启动区二纵二横主骨架道路建设,总投资73亿元的8个工业项目开工,安置房建设完成。钱江世纪城控规获批,拆迁任务提前完成,拆迁农户**户,建成安置小区23.42万平方米,奥体博览城开工建设,外环西路、振宁路西伸等**条道路建成通车。湘湖新城概念性规划编制完成,二期土地收储与民房拆迁加快推进,二路六线一堤等基础设施开工建设,二址一村景点建成开放。组团“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完成《**区综合交通规划》、《**城区规划单元划分》等**个规划。道路建设投入创历史新高,完成区级投资**亿元,建成道路**公里。“12881”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时代大道、江东大道一期等7条道路建成通车,快速路网建设全面推进。杭甬客专拆迁基本完成,杭长客专、越江隧道、杭黄客专线型得到优化,白鹿塘货场完成前期报批手续。铁路杭州东站实现到**站过渡。地铁1号线、2号线建设有序推进。管道天然气覆盖面继续扩大,新增居民用户**户。完成电网投资8.3亿元,新增电力主网变电容量100万千伏安、送电线路100千米。江东水厂完成总工程量的**%。实施楼塔溪、进化溪二期、径游江一期单边总长33.46公里的溪流整治。完成9座山塘水库除险加固、30座农村桥梁改造。西水东引配套工程进展顺利。荣获省水利“大禹杯”金奖。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制定城市管理三年接轨行动计划,编制完成城市管理、户外广告、亮灯、环卫四个专项规划。数字城管一期工程进入试运行。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深入巩固“四小车”整治成果,实施城区停车新政,新建劲松小学等**个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个。新组建戴村、义桥、新街三个城管执法中队。实施新区和通惠路亮灯工程。垃圾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95%以上。和谐社区建设不断加强,出台加强转制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扶持政策。
城市有机更新步伐加快。城区畅通工程2009年行动计划基本完成。公交线路不断优化,设施日趋完善。高速公路沿线综合整治顺利推进。建成大义线等道路两侧生态带**公里。新增城区绿化**万平方米,完成西河公园改造。姚江河、罗婆桥河整治完成,开展北塘河整治。加强城区地下管线经营管理。完成何家弄等**条支小路整治和育才路与金城路等**个交叉口改造。城区“退二进三”不断加快。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拆违控违力度不断加大,全区共拆除违法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拆除新违建面积**平方米,历年违建面积**平方米。
新农村建设更加深入。健全完善富裕清洁和谐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三年行动计划。“村企共建”实现村村全覆盖,到位资金**万元。新增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万亩、股份经济联合社25家。“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总筹资额338万元。新增市级以上星级合作社6家。落实债务管理责任制,农户集资款化解率达100%。新创建农村示范村9个、农村整治村50个,411个村全面建成农村“星光老年之家”。实现38个村的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完成农民素质培训41226人次;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9776人;开展低收入农户“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活动。
4.更加关注民生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加强。
就业和民生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全年累计帮扶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7935人。劳动用工管理力度加大,劳资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有效开展,租用场地经营企业工资保障金制度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净增职工养老保险3.22万人、医疗保险2.87万人、工伤保险3.99万人、失业保险1.37万人、生育保险1.36万人。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400元和300元,为11042户低保户发放低保金5037万元。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94.7%,70-89周岁老年人生活补助发放标准从60元提高到80元,出台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实施办法和部分退伍军人生活补助办法。区老年颐乐园列入全国“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
教育文体卫生等事业取得新进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城乡教育进一步均衡发展。完成银河小学、汇宇小学新建和新塘小学扩建一期工程,湘湖小学、城南初中迁建完成定点选址。启动学前教育创强工程。扩大教育资助范围,发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资助券。博物馆新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档案新馆完成建设。全国首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培训基地落户**。《**市志》第一卷出版。举办区第八届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承办全国技巧、啦啦操锦标赛等体育赛事。2个镇街创建成为省体育强镇。**个项目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推进农村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区一医院、区二医院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区三医院一期、区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有序开展。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改革试点工作。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举办区首届健康文化节,新创建卫生强镇街6个。开建区优生优育综合服务站,出台“三免一减”政策。全面实施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计划生育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性别比**。启动“和谐宗教活动场所”创建。
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强化。坚持区领导定期接待群众来访活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了国庆60周年期间安保信访“零进京”目标。深入推进社会治安整治、打击整治“两抢”犯罪大会战和“四打两整治”专项斗争三大行动,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明显减少。全面完成200人以上企业组建调解委员会工作,成立了全国首个农村“和事佬”协会。深化普法宣传,被评为全国司法行政基层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共建避灾所95个。设立道路交通事故救助资金。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继续实现负增长,无较大事故发生,消防连续三年实现零死亡。规模以上企业全部通过标准化达标验收,率先在全省实现特种设备安全信息监管网络镇街全覆盖。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创建3个食品安全示范镇街,药品经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十小”整规工作全面推进,完成三年计划的80%以上。
十件实事顺利完成。城区失管房改善完成整治任务的**%。区第四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开工;**家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家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有力推进;建成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在建**家。西门等3家农贸市场改造完成,全区14家区属国有农贸市场改造全面完成,56家镇街级农贸市场改造全面启动。省“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萧绍区域(**片)印染化工行业污染整治通过省政府验收;南片截污一期工程扎实推进,完成总工程量的70%,已建成泵站2座,其余3座泵站开工建设,埋设管线12公里。净增各类养老保险参保人员6.02万人。完成西入城口、金鸡路北伸等15条地铁2号线替代道路建设。人才大厦开工建设,人力资源市场主体工程竣工。王有史地块及三组团保障性住房加快建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发放近1000户,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城镇低保标准两倍以内、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已实现了“应保尽保”。帮扶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实现就业1175人,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年收入4025元,增长30.4%。完成通惠路等11条城区道路架空线“上改下”整治。
5.全面加强民主法制,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升。
依法行政深入开展。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定期向区人大报告、向区政协通报工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31件、政协提案291件,办结率100%。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件人次,其中网上信访渠道共受理各类信访事项**件。深化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积极推进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建设,区政府常务会议实行网上视频直播。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行政应诉工作。加强统计基础建设,提高数据质量,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和中国加拿大社会统计合作调查。
行政效能建设扎实推进。实施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评估制度,强化督促检查。大力推进投资项目代办制,全年受理代办项目**个,投资总额**亿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企业项目立项到施工许可承诺时间上限从原160天压缩到110天以内,公布了409项行政许可项目和321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项目,新增48个行政审批和非行政许可项目进入办事服务中心,加强网上审批平台建设。招投标中心完成招投标各类交易**项,成交额**亿元,增收和节约资金**亿元。开展“公述民评”活动,强化纠风工作,提高廉政水平。加强预算管理,规范机关公务日常开支,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有效推进。开展政府性投资项目以及社保资金、企业扶持资金、援川救灾资金等专项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应急管理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援助青川工程基本完成。
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老龄委、关工委开展工作,外事、侨务、台湾事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2009年我们面临的形势纷繁复杂,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为此,我们积极谋划,全力应对。一是措施果断促进经济企稳回升。我们始终围绕率先实现转危为机的目标,“主攻工业、决战工业、稳定工业”不动摇,营造发展氛围,推进项目建设,制定实施产业升级培育规划,率先转负为正。我们始终坚持投资、消费和出口拉动不动摇,出台拓市场举措,着力破解要素制约,化解企业困难,经济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回升向好趋势不断巩固。二是城乡统筹促进城市化进程。我们始终坚持“加快城市化、带动新发展”战略不动摇,大江东新城取得突破性进展,组团发展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化,城乡统筹发展进入快车道。我们始终坚持以规划为先导,全力实施“12881”工程,强化城市管理,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强环境治理,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三是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出台就业新政,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改善环境质量,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我们始终把维护群众生活、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保障,深入开展“平安**”创建,认真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和谐社会的基础不断稳固。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辛勤劳动的全区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向驻萧部队、在萧各直属单位,向老干部、外来工作者和所有关心支持**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部分企业经营仍然困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仍然较大。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服务业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量比重偏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城区“退二进三”、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步伐需要继续加快。环境保护、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不少问题仍待解决。因征迁、村级财务等引发矛盾纠纷仍有发生,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政府依法行政及执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0年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根据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2010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核心,转变发展方式,深化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提升民生水平,保障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
综合考虑今年国内外宏观因素,201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以2009年实绩为基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以上;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自营出口总额增长**%以上;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
2010年将会是经济发展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也是我区决战“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纵观国际国内形势,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发展形势依然十分复杂,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克服困难,战胜挑战。
我们将坚持以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中心,明确发展目标,扎实有效推进政府各项工作。一是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巩固企稳回升基础,积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投资合理增长。深化落实拓市场的举措,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加快外贸出口转型升级,推动出口稳步回升。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二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做精做优都市农业,培育壮大文化创意产业。推进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发展信息、医药和新能源等新产业、新经济,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三是着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江东新城开发,积极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中心城区“退二进三”,加大南部区域发展步伐,深化新农村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环境立区”战略,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步伐,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强化拆违控违工作,提高依法有效管理城市的能力。四是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推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新增劳动力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力发展社会事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2010年政府主要工作
围绕全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2010年将主要从经济建设、城乡统筹、社会发展和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调结构促转型为动力,推进经济科学发展
1.加强自主创新,着力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兴区”战略,以实施九大产业升级培育规划为载体,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产业升级,优化工业结构。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三高二低”新型重化工业发展。努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战略产业,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加快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步伐,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推进整车生产,完善产业链。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减碳,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大全区工业“五小”企业淘汰力度。强化自主创新,提升经济质量。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推进产品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的信息化,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工业产品更新换代,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6%。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品牌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产学研合作,运作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力争有20家企业创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新增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各20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6家,培育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3000件和1500件,市级以上专利示范(试点)企业4家。鼓励广大工业企业争创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坚持投资带动,增强发展后劲。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实现工业投资**亿元。重抓投资主体,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工业技改投资。强化对工业投资项目的服务,加快产业基地建设进度,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培育企业集团,做强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企业梯队建设,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激活带动一批配套中小企业集群,支持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提升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深化送温暖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2.促进社会消费,着力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围绕服务业发展三年工作目标,拓宽发展领域,加快发展步伐,提升服务业的经济贡献度。提升商贸水平,繁荣消费市场。全力实施商贸“双十”工程,加快新农都物流中心、杭州**粮食物流中心、中心商业街等项目建设。完成镇街级农贸市场改造,启动村(社区)级农贸市场改造。积极推进商业特色街建设,打造**特色商贸街区。建立完善市场商品调控体系,全力保障市场供求稳定。加速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拓展旅游市场,打响旅游品牌。围绕“打造长三角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主动接轨世博,积极筹备休博,大力推进“1010”工程,完善湘湖景区旅游功能,提升“华东会客厅”品牌价值,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5亿元。拓宽产业领域,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编制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加快文创产业平台建设,推进文创产业发展。高度重视信息软件和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加快构筑现代物流网络,积极发展研发设计、会展经济,培育发展特色潜力行业。引导、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推进建筑强区建设。
3.发展五大农业,着力构建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围绕发展“五大农业”,推进“四个三”发展模式,提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建设三大平台。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大厦等三个项目建设,打造农业商务、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科技企业集聚三大平台。强化三大引擎。强化科技兴农,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技术)中心2个,新创省级以上名牌(著名商标)2只;强化改革促农,新增土地规模经营流转面积2万亩、土地股份制改革试点村10个,加快农村土地和林地流转;强化政策扶农,加强政银合作,拓展融资担保覆盖面,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依托三大载体。着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新增亿元农业企业2-3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8家;加强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培育区级以上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单位7家;加强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精心组织农产品推介活动,支持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农业服务产业。发展三大功能区。推进农业综合功能区建设,规划实施现代农业创新园建设;加强粮食功能区建设,稳定粮食生产;抓好农副产品供应区建设,保障市民菜篮子工程。
4.扩大对外开放,着力转变开放型经济结构。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不动摇,立足招大商选好资,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招商方式,提升引资质量。坚持内外资并举,实施产业招商,重点引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空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深化驻点招商、楼宇招商、地块招商,推进股权招商、总部招商,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和行业领先企业来**设立各类总部。强化服务引导,优化出口结构。扶持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进电子商务进企业。积极引导外贸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提升。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积极组织企业到国内外进行产品展销,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区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服务外包发展。充分发挥国际创业中心的示范作用,吸引**民营企业和海内外风险投资积极投资服务外包,努力把服务外包产业打造成为我区调整产业结构的着力点和产业发展的新蓝海。
5.破解要素制约,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千方百计,积极努力地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要素瓶颈。强化金融保障。优化信贷结构,保持信贷平稳可持续增长。继续办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多种形式的债权基金、风险补偿基金,运作好政府应急专项资金。探索建立金融仓储基地,争取第三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研究建立区再担保公司。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支持中小企业到创业板上市,争取新增3家上市企业。拓展用地空间。加快农转用项目批后供地,加大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全面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率。加快规划修编步伐,加大土地收储和出让力度,力争实现土地开发整理3000亩、建设用地复垦1500亩、经营性土地出让**亩。培养吸引人才。依托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国外智力工程、留学人员创业园三大平台,畅通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加快紧缺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引进。整合完善有利于人才创业的政策体系。加强环境整治。开展新“811”环境整治巩固和提升年活动,完善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与评估体系,确保完成“十一五”减排和创模复检任务。加快推进生态区创建,创建8个以上省级生态镇(街),基本达到省级生态区创建标准。加快非电企业脱硫除尘改造,大力推进截污管网和污水泵站建设,切实提高纳管率。
(二)以统筹发展为目标,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1.加快步伐,推进以大江东新城为核心的平台打造。按照“办事不出新城,资金自求平衡”的要求,从体制、规划、配套、征迁和招商等方面全力加快大江东新城等平台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江东新城)坚持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三业并举”招大引强,全面移师江东新城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新能源基地、先进装备业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面加快10万平方米杭州湾信息港和十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全面启动总投资20.5亿元的江东新城“13616”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争全年工业性投入**亿元,技工贸总收入增长** %,三产服务业增长**%。推进临江新城规划建设,加快基础设施配套,积极推进“生态临江”建设。大力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机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军民结合产业等五大产业。加快东风裕隆汽车、东方电气风力发电、恒逸高新材料等项目建设进程。力争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05亿元,工业性投入30亿元。完善空港新城分区规划、物流产业园区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力争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一期封关运营。加快启动空港物流园区、高新产业园区和沿江区块征迁工作。争取引进1-2家航空(物流)公司总部,5-10家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项目。实质性推进前进工业园区建设,完成15000亩基本农田异地代报工作,基本建成13平方公里区域道路框架,全面启动建设57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加快钱江世纪城开发建设,加快编制综合交通、数字新城等专项规划。推进奥体博览城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道路建设和水系改造,基本建成“五纵四横”城市路网框架,完成核心区块环境综合整治和新先锋河、前解放河整治。实现50幢高楼开工。加快湘湖新城建设步伐,以恢复二期湖面为目标,完成山林土地收储和征迁工作,推进二路一堤、水漾湖国宾馆(暂名)等12项工程建设,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引进高质量旅游项目,提升湘湖品质。实施**湘湖城乡应急备用水源工程,
2.加紧实施,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路、水路、铁路和地铁等路网建设,完善电力、供排水等重大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提升规划引领作用。加强规划监管,完成《**城区利群河东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等12个城区单元控规编制,基本实现城区单元控规全覆盖。完成《**区主要换乘枢纽规划》等**个专项规划。强化规划信息管理,实现数字地形图全覆盖。完成江*航道规划编制。全面推进“12881”工程。九堡大桥南接线、通城路、风情大道南段、彩虹大道市心路段开工建设,03省道东复线北伸、建设四路东伸一期、江东大道二期、义桥大桥南北接线、红十五线三期、八柯线建成通车。加快地铁和铁路建设。地铁2号线各站点全面开工,同步实施物业开发。西山道口综合整治等地铁2号线替代道路基本建成。配合实施杭甬客专、杭长客专、杭黄客专和越江隧道建设,动工兴建白鹿塘货场。强化水电基础设施配套。深入实施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工程,推进江东水厂一期工程建设,建成DN300以上供排水管网20公里以上,完成总投资2.5亿元。投资5.7亿元,新增变电容量78万千伏安;实施电网建设“344”工程;完成41个村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3.加强管理,推进科学经营城市。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完善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大城管格局。全面推行数字城管。巩固完善生活垃圾处理体制,建成新区垃圾中转站,迁建建筑垃圾填埋场。开工建设200吨级区级粪便处理场,完成20座城区公厕升级改造。加强城管执法力度,开展“五乱”整治。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建设10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力争全区80%以上社区达到杭州市和谐社区标准。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筹建并运行国资总公司和城市投资集团,做大做强交通发展公司和地铁投资有限公司。探索镇街融资平台建设。以路河有机更新,推进路河两侧综合开发,探索BT等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强化公共停车场集中经营,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建设。深化城市有机更新。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南部的生态环境优势,加快南部卧城的开发建设。以解决小区停车难为重点,积极探索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完成萧金路等6条道路“上改下”,基本实现城区主次干道架空线全部下地。深入推进拆违控违工作,探索建立拆违控违长效机制,完成历史违建拆除任务26万平方米,当年新违建100%拆除。加快正在实施城中村改造的10个村(社区)工作进度。实施03省道东复线北伸等**条道路生态带建设。开展城区和区级主要道路沿线广告集中整治。建成人防021工程。
4.加深改革,推进更高水平的新农村建设。围绕“富裕、清洁、和谐”总目标,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拓宽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四金”拥有率,深入推进低收入农户“一户一岗”工程,继续实施“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机制,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培训农民3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6000人。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优化完善长效机制。实施好8%村级经济发展用地政策,推进新一轮欠发达村帮扶工作。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试点30个村。健全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开展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村创建。开展村企共建新农村活动,到位资金不少于2000万元。新增股份制经济联合社30个。不断加大整治改造力度。实施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继续深入开展村庄整治建设和长效管理,完成20个村的村庄整治。继续抓好5个区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建设“风情小镇”。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以强塘工程为重点的“五大工程”建设,提升水利发展保障能力。实施萧围外六至外八工段4.03公里标准塘建设,启动外八至外十工段5.45公里建设。完成楼塔溪、进化溪等18.7 公里溪流整治和20座农村桥梁改造。完成23公里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推进防汛防台抗旱和气象事业,保障抗灾物资和农资的储备与供应。
5.加大力度,推进南部区域协调发展。制定实施南部区域发展规划,加大南部区域发展步伐。明确功能定位。积极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南部”为统领,充分挖掘南部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和自然资源,促进南部都市型农业、环保型工业、休闲旅游业发展,形成区域特色竞争优势。加大扶持力度。研究出台新一轮加快南部区域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城区到临浦快速路建设,启动03省道改造工程。逐步推进南片地区集中供热。
(三)以民生和谐为根本,推进社会全面发展
1.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高均衡化发展。深化教育品牌建设,提高品牌学校办学层次,加强名优教师培养力度。积极创建杭州市学前教育强区。加快名校集团化办学步伐,继续做好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加快湘湖小学、城南初中迁建。加大民工子弟学校扶持管理力度。落实教育资助券发放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奖学金行动计划。有序实施学校校舍安全工程。提升公共文体服务水平,丰富基层文体生活。举办首届跨湖桥文化艺术节、区第九届文化艺术节和区第十六届运动会等文体活动,承办1至2项全国性文体赛事。推进镇街文化站建设。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下乡和电影下乡,加快构建全区公共图书服务连锁体系。切实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网格化”监管体系。开建区少体校。开展全省档案登记备份试点工作。加大广播电视节目创优力度。继续发挥史志资政作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施区公共卫生中心新建和区一医院等区直属医院改扩建工程,新建**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完成3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基本建成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积极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改革和镇(街)村(社区)卫生一体化管理。加大对民营医院的扶持和监管力度。认真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三优”促进工程,启用区优生优育综合服务站,深化“优生两免”工程。开展全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工作。全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以内,计划生育率97%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范围。
2.不断改善民生条件,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强化救助,扩大覆盖面。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创建创业型城区活动,重点做好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切实关心大学生就业,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实施租赁场地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大力推进全民社保工程。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提升职工医疗保险水平,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推动社会保险从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迈进。提升救助工作水平。进一步规范临时救助、五保对象管理和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政策,严格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深化创建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区工作,创新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载体和形式,切实抓好区特殊康复中心运行。继续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
3.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全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有一个稳定的局面。积极化解各类矛盾。进一步夯实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做好重大活动期间和重大建设过程中的维稳工作。加强专业调解委员会建设,建立人民调解专家库,实现区法律援助中心与镇街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网,全面推开“农村法律”顾问制度,深化“和事佬”协会创建。全面强化社会治安。加强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抓好打击、整治、防控工作。深入开展严重交通违法专项集中整治行动和日常整治。贯彻实施《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证条例》,强化流动人口管理。认真落实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强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防范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实施“365安全生产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安全监管工作,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死亡事故,确保各类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继续实现“负增长”。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加大安全投入,探索危险化学品、矿山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机制,督促企业落实安全费用提取制度。全面完成“十小”行业整治与规范工作。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扎实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积极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示范镇街创建。努力实现药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全覆盖,继续强化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推进药品安全电子化监管。
4.真实反映民心民意,全面实施实事工程。
(1)完成南部黄海标高25米以上季节性缺水的26个村双路供水工程,解决四万多人季节性用水困难。
(2)完成1万户农村住房改造建设。
(3)实现南片截污一期贯通运行,实施南片截污二期工程。
(4)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发放城乡老年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金保险标准,全年净增各类养老保险参保人员5万人。
(5)新增开公交线路**条,更新公共汽车**辆,实施公交停靠站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当年建成临浦、江东、临江3个客运站,完成500个以上停靠点的新建、改建任务;推出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试点,首批投放1000辆公共自行车。
(6)加快构建保障性住房体系,开建人才专项用房**万平方米,完成经济适用房建设1200套,廉租住房400套,继续做好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工作。
(7)建立19个镇街的慈善分会,实现镇街分会全覆盖,全年可为困难群众提供救助资金5000万以上。
(8)提前一年完成失管房改善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失管房改善**幢。
(9)实施城区*******************等畅通工程2010年行动计划。
(10)完善河道管理体制,加强引配水工作,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完成城区及农村河道整治**条**公里。
(四)以提高效能为中心,强化政府自身建设
1.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决策层次。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完善区政府常务会议网上直播制度,积极推进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建设,打造阳光政府。更加注重民情民意调查,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听证、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经济运行预警预测,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全力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2.加快职能转变,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完善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评估制度,推进政府工作项目化,确保区政府重大决策决定的落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有序开展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深化“两集中、两到位”,开展机关内部行政审批职能整合和集中改革。积极推进网上办事服务中心建设,实施网上行政审批,逐步实现区办事服务中心与市、区级各部门和镇街的“三级”网络连接。加强镇街招投标中心和办事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强区级财政预算管理,规范区级转移支付,改革镇级财政体制。加快全区协同办公系统的推广工作。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
3.强化廉洁从政,提高政府廉政水平。加强对重大工程建设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强化审计跟进力度。着力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化“五项治理”,严肃查处涉企“三乱”行为。着力完善惩防体系,打造廉洁政府。加强财政性资金和社会公共资金管理,彻底清理“小金库”,建立审计整改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严格落实厉行节约各项规定。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镇街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基层站所事务公开。
4.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府综合能力。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知识学习,重视国内外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观点、新理念、新举措、新思路以及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破解难题的能力,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府。
各位代表!确保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加快建设富裕和谐新**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9年,在面临异常困难的经济形势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下,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迎难而上,奋力攻坚,克服了种种困难,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可比价),人均生产总值达**万美元;财政总收入**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分别增长**%和**%。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比例为**:**:**;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亿元,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
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化率达到**%,建成区面积扩大到**平方公里,自来水供水量**万吨,污水处理能力**万吨,电力主网变电容量**万千伏安。
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以上;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削减**%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以上;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天;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新增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分别增长**%和**%,首次高于GDP增幅,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亿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平方米和**平方米;汽车保有量**万辆。
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等客观原因,自营进出口和规上工业销售产值未实现年初人代会提出的目标,指标均高于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
一年来,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1.及时有效采取一系列措施,经济企稳回升势头不断巩固。
创设有效载体为企业送温暖。建立重大工业问题区协调例会机制,开展“向千家企业送温暖”专项活动。扎实开展“项目推进月、半年目标竞赛月、企业服务月”活动,为企业减征社会保险费1.8亿元,缓缴3000多万元。为2031家企业累计发放失业保险基金1.5亿元。财政安排企业扶持资金**亿元。成立了区法律服务产业发展中心,组织律师为企业进行上门服务。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333”培训工程,提升企业家素质。
实施十大举措全力拓市场。以拓市场为率先转危为机的中心环节,出台了拓市场十大举措,安排1亿元资金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成功承办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第三届药店博览会、第二届网货交易会、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羽绒博览会暨首届**国际羽绒节、中国国际动漫节等重大节展活动,支持和帮助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各类展销活动,进一步打响“华东会客厅”会展品牌。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建立“网上市场”,新增上网企业**家。开展“扩内需、促消费”百日专项行动,举办首届**购物节,实施政府消费资助6350万元,推出1000万元社会消费券、1800万元教育培训消费券。落实汽车家电下乡、换新政策,销售家电下乡产品**台,销售金额**万元,兑现补助资金**万元,农村连锁超市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旅游业率先回暖,成功举办首届**旅游节,湘湖景区功能配套及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发放2000万元旅游消费券,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
拓宽多种渠道保障发展要素。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重点关注企业资金链,发挥政府协调作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政府应急专项资金全年累计使用达**亿元,率先发行6亿元中小企业集合债权基金,实行区百强企业主办银行制度,开展金融仓储试点工作,第二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运营,进一步完善了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新增上市企业**家,支农贷款余额**亿元。全区信贷资金快速增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亿元,贷款余额**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和**%。筹措各类用地指标**亩,垦造耕地**亩,建设用地复垦**亩;收储经营性土地**亩,出让经营性土地**亩,出让金额**亿元,工业用地挂牌出让**亩,盘活存量土地**亩,建设标准厂房**万平方米。全力做好土地出让金收缴工作,收缴率达100%。积极开展四类项目修改试点和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留学人员服务平台建设、优惠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建立杭州市**大学生(留学生)创业园管理服务中心,鼓励大学生和海外留学人员来萧创业。
2.逆势而上促产业转型,可持续发展水平有效提升。
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制定九大产业升级培育规划,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和传统优势产业等工业技改扶持力度。出台促进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吉奥星旺顺利下线,实现了整车制造零的突破,青年莲花轿车即将下线,东风裕隆和万向新能源汽车项目进展顺利。太阳能“阳光屋顶计划”和LED“十城万盏”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完成制(修)订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2项,新增国家级标委会2个,中国驰名商标**件,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省级研发中心3家,专利**件,其中发明专利**件。实现新产品产值**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4家企业进入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28家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11家企业被列为全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化纤纺织产业基地列入省级现代化产业集群试点,河上镇被命名为“中国纸箱包装名镇”。完善工业功能区政策,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亿元、利税**亿元,分别增长**%和**%。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增长**%,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五大农业发展良好。农业总部经济发展加快,农业发展大厦开工建设,新建区外基地2万亩,累计229万亩,新增区外销售窗口5家,累计225家。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6家。
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其中工业投资**亿元,增长**%,第三产业投资**亿元,增长**%。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汽车产业园区和杭州**生态石化城的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机械电子等新兴产业投资明显增加,机械汽配行业完成投资28.04亿元,增长31.4%。14个项目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共争取中央补助资金5566万元,28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申通快递华东分拨中心、三江农副产品配送中心、银隆世贸中心建成开业,新农都物流中心奠基。旅游“1010”工程进展顺利,18个项目开工建设,已投入资金61.8亿元。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完成销售额**亿元,增长**%。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亿元,增长**%。
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创新招商模式,在北京、上海、深圳设立招商联络处,强化驻点招商。在台湾等地举办产业环境推介会等大型招商活动,与台湾产业界在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型服务业、旅游业等领域签订了10个框架协议。全区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继续位居全省区(县、市)首位,到位市外内资**亿元。引进日立等世界500强企业3家,以及中国兵器集团等一批央企。**国际创业中心被列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外贸扶持资金从3000万元提高到5000万元。新核准境外投资项目**个,增资项目**个,境外总投资**万美元,境外工程承包劳务营业额**万美元。
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印染、羽绒企业中水回用量达8万吨/日,实施总投资达**亿元的节能技改项目**个,清洁生产审核**家。累计完成截污工程投资2.08亿元,新建区镇两级干管**千米,泵站**座,封堵钱塘江外排口**个。市级工业污染源核查抽测达标率和省级飞行监测达标率均达到80%以上。投资**亿元的12家热电企业脱硫全面完成,非电锅炉脱硫整治有序推进。生态区建设和创模复检工作扎实开展,新增2个省级生态镇、**个市级生态镇街。东片大型污水处理厂完成深度提标改造,COD排放标准提高到100mg/L,并实现稳定排放。污泥处置水平全省领先。殡葬改革全面完成。
3.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区域协调发展有序推进。
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大江东新城建设实现新突破,完成《杭州市大江东新城发展战略规划》和《杭州大江东新城概念性规划》,顺利完成撤镇设街的行政区划调整和机构组建。江东大道一期、红十五线三期、梅林大道北伸建成通车,江东大道二期、钱江大道等开工建设,机场公路东段先行施工。西气东输二干线线位基本确定,杭州湾出海码头中间研究成果通过审查。**经济技术开发区(江东新城)实现合同外资**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亿美元,实到市外内资**亿元,实现技工贸总收入**亿元,财政收入**亿元,增长**%。成功引进世界500强——瑞士ABB公司和美国ATK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和一期总投资10亿元的中国移动TD产业园基地等现代服务业项目。编制完成江东新城概念性规划。完成拆迁安置和建设投入7.1亿元。临江新城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02亿元,增长29.3%,新城规划编制全面推进,14个投资超5000万元项目动工建设,新增道路17公里,临江商贸城交付使用,建成安置房三期14.5万平方米,科技文化中心、四星级酒店、安置房四期、垃圾中转站等项目开工建设。空港新城概念性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杭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易址项目获批。机场一期噪声区处理、义南横河改线以及保税物流中心项目区块拆迁工作平稳完成。前进工业园区完成启动区二纵二横主骨架道路建设,总投资73亿元的8个工业项目开工,安置房建设完成。钱江世纪城控规获批,拆迁任务提前完成,拆迁农户**户,建成安置小区23.42万平方米,奥体博览城开工建设,外环西路、振宁路西伸等**条道路建成通车。湘湖新城概念性规划编制完成,二期土地收储与民房拆迁加快推进,二路六线一堤等基础设施开工建设,二址一村景点建成开放。组团“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完成《**区综合交通规划》、《**城区规划单元划分》等**个规划。道路建设投入创历史新高,完成区级投资**亿元,建成道路**公里。“12881”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时代大道、江东大道一期等7条道路建成通车,快速路网建设全面推进。杭甬客专拆迁基本完成,杭长客专、越江隧道、杭黄客专线型得到优化,白鹿塘货场完成前期报批手续。铁路杭州东站实现到**站过渡。地铁1号线、2号线建设有序推进。管道天然气覆盖面继续扩大,新增居民用户**户。完成电网投资8.3亿元,新增电力主网变电容量100万千伏安、送电线路100千米。江东水厂完成总工程量的**%。实施楼塔溪、进化溪二期、径游江一期单边总长33.46公里的溪流整治。完成9座山塘水库除险加固、30座农村桥梁改造。西水东引配套工程进展顺利。荣获省水利“大禹杯”金奖。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制定城市管理三年接轨行动计划,编制完成城市管理、户外广告、亮灯、环卫四个专项规划。数字城管一期工程进入试运行。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深入巩固“四小车”整治成果,实施城区停车新政,新建劲松小学等**个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个。新组建戴村、义桥、新街三个城管执法中队。实施新区和通惠路亮灯工程。垃圾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95%以上。和谐社区建设不断加强,出台加强转制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扶持政策。
城市有机更新步伐加快。城区畅通工程2009年行动计划基本完成。公交线路不断优化,设施日趋完善。高速公路沿线综合整治顺利推进。建成大义线等道路两侧生态带**公里。新增城区绿化**万平方米,完成西河公园改造。姚江河、罗婆桥河整治完成,开展北塘河整治。加强城区地下管线经营管理。完成何家弄等**条支小路整治和育才路与金城路等**个交叉口改造。城区“退二进三”不断加快。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拆违控违力度不断加大,全区共拆除违法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拆除新违建面积**平方米,历年违建面积**平方米。
新农村建设更加深入。健全完善富裕清洁和谐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三年行动计划。“村企共建”实现村村全覆盖,到位资金**万元。新增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万亩、股份经济联合社25家。“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总筹资额338万元。新增市级以上星级合作社6家。落实债务管理责任制,农户集资款化解率达100%。新创建农村示范村9个、农村整治村50个,411个村全面建成农村“星光老年之家”。实现38个村的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完成农民素质培训41226人次;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9776人;开展低收入农户“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活动。
4.更加关注民生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加强。
就业和民生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全年累计帮扶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7935人。劳动用工管理力度加大,劳资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有效开展,租用场地经营企业工资保障金制度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净增职工养老保险3.22万人、医疗保险2.87万人、工伤保险3.99万人、失业保险1.37万人、生育保险1.36万人。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400元和300元,为11042户低保户发放低保金5037万元。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94.7%,70-89周岁老年人生活补助发放标准从60元提高到80元,出台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实施办法和部分退伍军人生活补助办法。区老年颐乐园列入全国“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
教育文体卫生等事业取得新进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城乡教育进一步均衡发展。完成银河小学、汇宇小学新建和新塘小学扩建一期工程,湘湖小学、城南初中迁建完成定点选址。启动学前教育创强工程。扩大教育资助范围,发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资助券。博物馆新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档案新馆完成建设。全国首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培训基地落户**。《**市志》第一卷出版。举办区第八届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承办全国技巧、啦啦操锦标赛等体育赛事。2个镇街创建成为省体育强镇。**个项目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推进农村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区一医院、区二医院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区三医院一期、区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有序开展。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改革试点工作。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举办区首届健康文化节,新创建卫生强镇街6个。开建区优生优育综合服务站,出台“三免一减”政策。全面实施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计划生育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性别比**。启动“和谐宗教活动场所”创建。
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强化。坚持区领导定期接待群众来访活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了国庆60周年期间安保信访“零进京”目标。深入推进社会治安整治、打击整治“两抢”犯罪大会战和“四打两整治”专项斗争三大行动,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明显减少。全面完成200人以上企业组建调解委员会工作,成立了全国首个农村“和事佬”协会。深化普法宣传,被评为全国司法行政基层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共建避灾所95个。设立道路交通事故救助资金。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继续实现负增长,无较大事故发生,消防连续三年实现零死亡。规模以上企业全部通过标准化达标验收,率先在全省实现特种设备安全信息监管网络镇街全覆盖。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创建3个食品安全示范镇街,药品经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十小”整规工作全面推进,完成三年计划的80%以上。
十件实事顺利完成。城区失管房改善完成整治任务的**%。区第四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开工;**家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家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有力推进;建成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在建**家。西门等3家农贸市场改造完成,全区14家区属国有农贸市场改造全面完成,56家镇街级农贸市场改造全面启动。省“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萧绍区域(**片)印染化工行业污染整治通过省政府验收;南片截污一期工程扎实推进,完成总工程量的70%,已建成泵站2座,其余3座泵站开工建设,埋设管线12公里。净增各类养老保险参保人员6.02万人。完成西入城口、金鸡路北伸等15条地铁2号线替代道路建设。人才大厦开工建设,人力资源市场主体工程竣工。王有史地块及三组团保障性住房加快建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发放近1000户,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城镇低保标准两倍以内、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已实现了“应保尽保”。帮扶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实现就业1175人,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年收入4025元,增长30.4%。完成通惠路等11条城区道路架空线“上改下”整治。
5.全面加强民主法制,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升。
依法行政深入开展。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定期向区人大报告、向区政协通报工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31件、政协提案291件,办结率100%。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件人次,其中网上信访渠道共受理各类信访事项**件。深化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积极推进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建设,区政府常务会议实行网上视频直播。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行政应诉工作。加强统计基础建设,提高数据质量,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和中国加拿大社会统计合作调查。
行政效能建设扎实推进。实施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评估制度,强化督促检查。大力推进投资项目代办制,全年受理代办项目**个,投资总额**亿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企业项目立项到施工许可承诺时间上限从原160天压缩到110天以内,公布了409项行政许可项目和321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项目,新增48个行政审批和非行政许可项目进入办事服务中心,加强网上审批平台建设。招投标中心完成招投标各类交易**项,成交额**亿元,增收和节约资金**亿元。开展“公述民评”活动,强化纠风工作,提高廉政水平。加强预算管理,规范机关公务日常开支,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有效推进。开展政府性投资项目以及社保资金、企业扶持资金、援川救灾资金等专项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应急管理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援助青川工程基本完成。
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老龄委、关工委开展工作,外事、侨务、台湾事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2009年我们面临的形势纷繁复杂,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为此,我们积极谋划,全力应对。一是措施果断促进经济企稳回升。我们始终围绕率先实现转危为机的目标,“主攻工业、决战工业、稳定工业”不动摇,营造发展氛围,推进项目建设,制定实施产业升级培育规划,率先转负为正。我们始终坚持投资、消费和出口拉动不动摇,出台拓市场举措,着力破解要素制约,化解企业困难,经济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回升向好趋势不断巩固。二是城乡统筹促进城市化进程。我们始终坚持“加快城市化、带动新发展”战略不动摇,大江东新城取得突破性进展,组团发展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化,城乡统筹发展进入快车道。我们始终坚持以规划为先导,全力实施“12881”工程,强化城市管理,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强环境治理,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三是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出台就业新政,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改善环境质量,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我们始终把维护群众生活、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保障,深入开展“平安**”创建,认真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和谐社会的基础不断稳固。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辛勤劳动的全区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向驻萧部队、在萧各直属单位,向老干部、外来工作者和所有关心支持**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部分企业经营仍然困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仍然较大。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服务业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量比重偏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城区“退二进三”、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步伐需要继续加快。环境保护、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不少问题仍待解决。因征迁、村级财务等引发矛盾纠纷仍有发生,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政府依法行政及执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0年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根据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2010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核心,转变发展方式,深化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提升民生水平,保障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
综合考虑今年国内外宏观因素,201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以2009年实绩为基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以上;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自营出口总额增长**%以上;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
2010年将会是经济发展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也是我区决战“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纵观国际国内形势,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发展形势依然十分复杂,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克服困难,战胜挑战。
我们将坚持以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中心,明确发展目标,扎实有效推进政府各项工作。一是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巩固企稳回升基础,积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投资合理增长。深化落实拓市场的举措,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加快外贸出口转型升级,推动出口稳步回升。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二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做精做优都市农业,培育壮大文化创意产业。推进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发展信息、医药和新能源等新产业、新经济,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三是着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江东新城开发,积极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中心城区“退二进三”,加大南部区域发展步伐,深化新农村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环境立区”战略,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步伐,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强化拆违控违工作,提高依法有效管理城市的能力。四是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推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新增劳动力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力发展社会事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2010年政府主要工作
围绕全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2010年将主要从经济建设、城乡统筹、社会发展和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调结构促转型为动力,推进经济科学发展
1.加强自主创新,着力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兴区”战略,以实施九大产业升级培育规划为载体,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产业升级,优化工业结构。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三高二低”新型重化工业发展。努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战略产业,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加快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步伐,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推进整车生产,完善产业链。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减碳,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大全区工业“五小”企业淘汰力度。强化自主创新,提升经济质量。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推进产品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的信息化,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工业产品更新换代,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6%。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品牌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产学研合作,运作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力争有20家企业创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新增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各20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6家,培育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3000件和1500件,市级以上专利示范(试点)企业4家。鼓励广大工业企业争创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坚持投资带动,增强发展后劲。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实现工业投资**亿元。重抓投资主体,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工业技改投资。强化对工业投资项目的服务,加快产业基地建设进度,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培育企业集团,做强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企业梯队建设,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激活带动一批配套中小企业集群,支持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提升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深化送温暖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2.促进社会消费,着力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围绕服务业发展三年工作目标,拓宽发展领域,加快发展步伐,提升服务业的经济贡献度。提升商贸水平,繁荣消费市场。全力实施商贸“双十”工程,加快新农都物流中心、杭州**粮食物流中心、中心商业街等项目建设。完成镇街级农贸市场改造,启动村(社区)级农贸市场改造。积极推进商业特色街建设,打造**特色商贸街区。建立完善市场商品调控体系,全力保障市场供求稳定。加速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拓展旅游市场,打响旅游品牌。围绕“打造长三角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主动接轨世博,积极筹备休博,大力推进“1010”工程,完善湘湖景区旅游功能,提升“华东会客厅”品牌价值,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5亿元。拓宽产业领域,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编制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加快文创产业平台建设,推进文创产业发展。高度重视信息软件和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加快构筑现代物流网络,积极发展研发设计、会展经济,培育发展特色潜力行业。引导、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推进建筑强区建设。
3.发展五大农业,着力构建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围绕发展“五大农业”,推进“四个三”发展模式,提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建设三大平台。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大厦等三个项目建设,打造农业商务、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科技企业集聚三大平台。强化三大引擎。强化科技兴农,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技术)中心2个,新创省级以上名牌(著名商标)2只;强化改革促农,新增土地规模经营流转面积2万亩、土地股份制改革试点村10个,加快农村土地和林地流转;强化政策扶农,加强政银合作,拓展融资担保覆盖面,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依托三大载体。着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新增亿元农业企业2-3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8家;加强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培育区级以上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单位7家;加强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精心组织农产品推介活动,支持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农业服务产业。发展三大功能区。推进农业综合功能区建设,规划实施现代农业创新园建设;加强粮食功能区建设,稳定粮食生产;抓好农副产品供应区建设,保障市民菜篮子工程。
4.扩大对外开放,着力转变开放型经济结构。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不动摇,立足招大商选好资,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招商方式,提升引资质量。坚持内外资并举,实施产业招商,重点引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空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深化驻点招商、楼宇招商、地块招商,推进股权招商、总部招商,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和行业领先企业来**设立各类总部。强化服务引导,优化出口结构。扶持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进电子商务进企业。积极引导外贸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提升。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积极组织企业到国内外进行产品展销,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区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服务外包发展。充分发挥国际创业中心的示范作用,吸引**民营企业和海内外风险投资积极投资服务外包,努力把服务外包产业打造成为我区调整产业结构的着力点和产业发展的新蓝海。
5.破解要素制约,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千方百计,积极努力地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要素瓶颈。强化金融保障。优化信贷结构,保持信贷平稳可持续增长。继续办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多种形式的债权基金、风险补偿基金,运作好政府应急专项资金。探索建立金融仓储基地,争取第三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研究建立区再担保公司。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支持中小企业到创业板上市,争取新增3家上市企业。拓展用地空间。加快农转用项目批后供地,加大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全面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率。加快规划修编步伐,加大土地收储和出让力度,力争实现土地开发整理3000亩、建设用地复垦1500亩、经营性土地出让**亩。培养吸引人才。依托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国外智力工程、留学人员创业园三大平台,畅通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加快紧缺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引进。整合完善有利于人才创业的政策体系。加强环境整治。开展新“811”环境整治巩固和提升年活动,完善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与评估体系,确保完成“十一五”减排和创模复检任务。加快推进生态区创建,创建8个以上省级生态镇(街),基本达到省级生态区创建标准。加快非电企业脱硫除尘改造,大力推进截污管网和污水泵站建设,切实提高纳管率。
(二)以统筹发展为目标,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1.加快步伐,推进以大江东新城为核心的平台打造。按照“办事不出新城,资金自求平衡”的要求,从体制、规划、配套、征迁和招商等方面全力加快大江东新城等平台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江东新城)坚持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三业并举”招大引强,全面移师江东新城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新能源基地、先进装备业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面加快10万平方米杭州湾信息港和十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全面启动总投资20.5亿元的江东新城“13616”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争全年工业性投入**亿元,技工贸总收入增长** %,三产服务业增长**%。推进临江新城规划建设,加快基础设施配套,积极推进“生态临江”建设。大力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机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军民结合产业等五大产业。加快东风裕隆汽车、东方电气风力发电、恒逸高新材料等项目建设进程。力争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05亿元,工业性投入30亿元。完善空港新城分区规划、物流产业园区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力争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一期封关运营。加快启动空港物流园区、高新产业园区和沿江区块征迁工作。争取引进1-2家航空(物流)公司总部,5-10家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项目。实质性推进前进工业园区建设,完成15000亩基本农田异地代报工作,基本建成13平方公里区域道路框架,全面启动建设57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加快钱江世纪城开发建设,加快编制综合交通、数字新城等专项规划。推进奥体博览城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道路建设和水系改造,基本建成“五纵四横”城市路网框架,完成核心区块环境综合整治和新先锋河、前解放河整治。实现50幢高楼开工。加快湘湖新城建设步伐,以恢复二期湖面为目标,完成山林土地收储和征迁工作,推进二路一堤、水漾湖国宾馆(暂名)等12项工程建设,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引进高质量旅游项目,提升湘湖品质。实施**湘湖城乡应急备用水源工程,
2.加紧实施,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路、水路、铁路和地铁等路网建设,完善电力、供排水等重大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提升规划引领作用。加强规划监管,完成《**城区利群河东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等12个城区单元控规编制,基本实现城区单元控规全覆盖。完成《**区主要换乘枢纽规划》等**个专项规划。强化规划信息管理,实现数字地形图全覆盖。完成江*航道规划编制。全面推进“12881”工程。九堡大桥南接线、通城路、风情大道南段、彩虹大道市心路段开工建设,03省道东复线北伸、建设四路东伸一期、江东大道二期、义桥大桥南北接线、红十五线三期、八柯线建成通车。加快地铁和铁路建设。地铁2号线各站点全面开工,同步实施物业开发。西山道口综合整治等地铁2号线替代道路基本建成。配合实施杭甬客专、杭长客专、杭黄客专和越江隧道建设,动工兴建白鹿塘货场。强化水电基础设施配套。深入实施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工程,推进江东水厂一期工程建设,建成DN300以上供排水管网20公里以上,完成总投资2.5亿元。投资5.7亿元,新增变电容量78万千伏安;实施电网建设“344”工程;完成41个村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3.加强管理,推进科学经营城市。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完善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大城管格局。全面推行数字城管。巩固完善生活垃圾处理体制,建成新区垃圾中转站,迁建建筑垃圾填埋场。开工建设200吨级区级粪便处理场,完成20座城区公厕升级改造。加强城管执法力度,开展“五乱”整治。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建设10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力争全区80%以上社区达到杭州市和谐社区标准。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筹建并运行国资总公司和城市投资集团,做大做强交通发展公司和地铁投资有限公司。探索镇街融资平台建设。以路河有机更新,推进路河两侧综合开发,探索BT等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强化公共停车场集中经营,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建设。深化城市有机更新。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南部的生态环境优势,加快南部卧城的开发建设。以解决小区停车难为重点,积极探索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完成萧金路等6条道路“上改下”,基本实现城区主次干道架空线全部下地。深入推进拆违控违工作,探索建立拆违控违长效机制,完成历史违建拆除任务26万平方米,当年新违建100%拆除。加快正在实施城中村改造的10个村(社区)工作进度。实施03省道东复线北伸等**条道路生态带建设。开展城区和区级主要道路沿线广告集中整治。建成人防021工程。
4.加深改革,推进更高水平的新农村建设。围绕“富裕、清洁、和谐”总目标,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拓宽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四金”拥有率,深入推进低收入农户“一户一岗”工程,继续实施“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机制,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培训农民3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6000人。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优化完善长效机制。实施好8%村级经济发展用地政策,推进新一轮欠发达村帮扶工作。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试点30个村。健全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开展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村创建。开展村企共建新农村活动,到位资金不少于2000万元。新增股份制经济联合社30个。不断加大整治改造力度。实施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继续深入开展村庄整治建设和长效管理,完成20个村的村庄整治。继续抓好5个区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建设“风情小镇”。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以强塘工程为重点的“五大工程”建设,提升水利发展保障能力。实施萧围外六至外八工段4.03公里标准塘建设,启动外八至外十工段5.45公里建设。完成楼塔溪、进化溪等18.7 公里溪流整治和20座农村桥梁改造。完成23公里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推进防汛防台抗旱和气象事业,保障抗灾物资和农资的储备与供应。
5.加大力度,推进南部区域协调发展。制定实施南部区域发展规划,加大南部区域发展步伐。明确功能定位。积极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南部”为统领,充分挖掘南部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和自然资源,促进南部都市型农业、环保型工业、休闲旅游业发展,形成区域特色竞争优势。加大扶持力度。研究出台新一轮加快南部区域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城区到临浦快速路建设,启动03省道改造工程。逐步推进南片地区集中供热。
(三)以民生和谐为根本,推进社会全面发展
1.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高均衡化发展。深化教育品牌建设,提高品牌学校办学层次,加强名优教师培养力度。积极创建杭州市学前教育强区。加快名校集团化办学步伐,继续做好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加快湘湖小学、城南初中迁建。加大民工子弟学校扶持管理力度。落实教育资助券发放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奖学金行动计划。有序实施学校校舍安全工程。提升公共文体服务水平,丰富基层文体生活。举办首届跨湖桥文化艺术节、区第九届文化艺术节和区第十六届运动会等文体活动,承办1至2项全国性文体赛事。推进镇街文化站建设。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下乡和电影下乡,加快构建全区公共图书服务连锁体系。切实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网格化”监管体系。开建区少体校。开展全省档案登记备份试点工作。加大广播电视节目创优力度。继续发挥史志资政作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施区公共卫生中心新建和区一医院等区直属医院改扩建工程,新建**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完成3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基本建成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积极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改革和镇(街)村(社区)卫生一体化管理。加大对民营医院的扶持和监管力度。认真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三优”促进工程,启用区优生优育综合服务站,深化“优生两免”工程。开展全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工作。全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以内,计划生育率97%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范围。
2.不断改善民生条件,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强化救助,扩大覆盖面。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创建创业型城区活动,重点做好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切实关心大学生就业,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实施租赁场地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大力推进全民社保工程。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提升职工医疗保险水平,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推动社会保险从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迈进。提升救助工作水平。进一步规范临时救助、五保对象管理和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政策,严格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深化创建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区工作,创新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载体和形式,切实抓好区特殊康复中心运行。继续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
3.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全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有一个稳定的局面。积极化解各类矛盾。进一步夯实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做好重大活动期间和重大建设过程中的维稳工作。加强专业调解委员会建设,建立人民调解专家库,实现区法律援助中心与镇街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网,全面推开“农村法律”顾问制度,深化“和事佬”协会创建。全面强化社会治安。加强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抓好打击、整治、防控工作。深入开展严重交通违法专项集中整治行动和日常整治。贯彻实施《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证条例》,强化流动人口管理。认真落实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强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防范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实施“365安全生产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安全监管工作,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死亡事故,确保各类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继续实现“负增长”。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加大安全投入,探索危险化学品、矿山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机制,督促企业落实安全费用提取制度。全面完成“十小”行业整治与规范工作。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扎实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积极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示范镇街创建。努力实现药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全覆盖,继续强化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推进药品安全电子化监管。
4.真实反映民心民意,全面实施实事工程。
(1)完成南部黄海标高25米以上季节性缺水的26个村双路供水工程,解决四万多人季节性用水困难。
(2)完成1万户农村住房改造建设。
(3)实现南片截污一期贯通运行,实施南片截污二期工程。
(4)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发放城乡老年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金保险标准,全年净增各类养老保险参保人员5万人。
(5)新增开公交线路**条,更新公共汽车**辆,实施公交停靠站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当年建成临浦、江东、临江3个客运站,完成500个以上停靠点的新建、改建任务;推出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试点,首批投放1000辆公共自行车。
(6)加快构建保障性住房体系,开建人才专项用房**万平方米,完成经济适用房建设1200套,廉租住房400套,继续做好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工作。
(7)建立19个镇街的慈善分会,实现镇街分会全覆盖,全年可为困难群众提供救助资金5000万以上。
(8)提前一年完成失管房改善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失管房改善**幢。
(9)实施城区*******************等畅通工程2010年行动计划。
(10)完善河道管理体制,加强引配水工作,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完成城区及农村河道整治**条**公里。
(四)以提高效能为中心,强化政府自身建设
1.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决策层次。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完善区政府常务会议网上直播制度,积极推进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建设,打造阳光政府。更加注重民情民意调查,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听证、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经济运行预警预测,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全力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2.加快职能转变,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完善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评估制度,推进政府工作项目化,确保区政府重大决策决定的落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有序开展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深化“两集中、两到位”,开展机关内部行政审批职能整合和集中改革。积极推进网上办事服务中心建设,实施网上行政审批,逐步实现区办事服务中心与市、区级各部门和镇街的“三级”网络连接。加强镇街招投标中心和办事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强区级财政预算管理,规范区级转移支付,改革镇级财政体制。加快全区协同办公系统的推广工作。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
3.强化廉洁从政,提高政府廉政水平。加强对重大工程建设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强化审计跟进力度。着力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化“五项治理”,严肃查处涉企“三乱”行为。着力完善惩防体系,打造廉洁政府。加强财政性资金和社会公共资金管理,彻底清理“小金库”,建立审计整改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严格落实厉行节约各项规定。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镇街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基层站所事务公开。
4.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府综合能力。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知识学习,重视国内外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观点、新理念、新举措、新思路以及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破解难题的能力,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府。
各位代表!确保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加快建设富裕和谐新**而努力奋斗!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2010年区政府工作报告》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