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归来后,北京史家小学校长卓立同志所作的《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的报告仍在脑海回响,由此产生了与同行一同探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这个话题的欲望,下面我就此谈谈个人的感悟与体会。
一、一切为了学生,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任重而道远,承担着打基础、管长远的重任,一切为了学生,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生产力的终极目标,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级形态,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和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品德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动力,发挥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至关重要,我校在抓好贯彻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的基础上,创新出台了《新三好学生评价实施方案》,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点评,家长社会反馈等方式开展的“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的新三好学生评价活动,每月一公示,一学期一总评,调动了学生自我教育、相互监督帮助的积极性,将各班纪律、卫生两项工作日量化月评比,每月对年级前三名班级授予流动红旗,培养了学生集体荣誉感,为德育务实创新找到了抓手。进行德育渗透,提高学生德育认知水平,通过校园电视台,校园文化橱窗,听讲座,演讲赛,看影片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开展“争做一名合格中学生”活动,落实三个一活动,管住自己的口——不说脏话,管住自己的手¬¬——不乱丢乱扔垃圾,管住自己的腿——不进营业性网吧,从做操、集会、考试纪律要求抓起,低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日日检查、周周通报、月月总结,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优良的个性,使学生生动活泼而不失规范。
加强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随着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他们的想象力也加速发展,由于学习活动的复杂程度提高,难度的增加以及青春期生理心理上的剧变,情感容易波动,性意识开始觉醒,甚至出现早恋,为使全校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在上好生物课了解人体生理知识的基础上,我校近几年定期开展留守学生心理辅导讲座,女生青春期心理生理专题讲座,邀请家长与学生一道到校听取李帮兴教授所作的亲子教育讲座,组织全校师生面对面听取著名演说家杨青松的“赢在校园,感恩父母,感恩社会”专题报告会,对留守生给予 特别的关爱,通过电话、信函方式与留守生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让留守生、单亲孤儿学生体会到老师、同学的关爱之情,不受到人格歧视和情感歧视,班主任和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及时解答学生心理、生理上的困惑,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防止和克服消极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在学生遇到困难挫折失败时,给予鼓励,使学生不断增强上进的信心。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学生休息权益不受侵犯。在中考、高考制度尚未彻底改变的情况下,是继续走时间加汗水的老路,还是闯出一条减负增效的新路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对此我校从2004年秋季开学开始,始终坚持所有学生一律不上晚自习,师生节假日正常休息不补课,学生到校时间也由原来的6:20推迟到7:10分以后,午休也从原来的五一节后提前到3月末或4月初,出台《学生课外作业管理规定》,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不得超过3科,时间不得超过1.5小时,让全校学生都能在晚上10点左右上床休息,下课铃声后校园广播系统播放歌曲,让学生走出教室活动,从源头治理教师延时拖堂,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学生在校时间缩短了,休息时间增多了,为正在长身体的初中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休息活动时间,教学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体育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创造物质基础的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健康地、精力充沛地学习、生活,而且有利于学生毕业后从事科学的体育锻炼,为其终身的健康服务,几年来我校坚持每周学生上二节体育课,每日作好广播操,眼保健操,高质量高标准地开好一年一度的春季田径运动会,开展广播操比赛和课间操一日一评活动,倡导全校师生徒步上学,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快乐生活一辈子”的阳光体育活动落到了实处,学校、年级、教学班根据季节特点,灵活开展篮球、乒乓球和拔河比赛,促使学生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增强。
强化责任意识,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几年来,我校坚持安全警钟长鸣,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构建好学校、年级、教师、学生四级安全网络,安全教育进课堂,强化师生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实现了无重大事故发生,学生犯罪率为零的目标。扎实抓好学校早餐部师生餐饮质量的改进、提高工作,使主副食有充分的营养,实现了吃得饱向吃得好的转化,家长、学生早餐调查满意率逐年逐次攀升。开展传染病防治的学习和宣传,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定期对教室、教师办公室喷洒消毒剂,落实校园内一日三次大扫除活动,校园保洁工作常抓常新,落实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二、为了一切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要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形成全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环境。实现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必须牢固树立“为了一切学生”的观念,方能促进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以生为本,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学生是学校之本,是教育之核心,是教育能够生动存在的灵魂。但爱玩好动、好奇求新……学生的这些天性在应试教育的扭曲下灵气尽失,学生也沦为“考试机器”,以至出现厌学、逃学等现象,德困生、学困生也随之产生,究其原因无疑是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师越教,学生越学不会,越不爱学,枯燥乏味的满堂灌、满堂问,教师只关注一部分能上重点中学的尖子生,忽视大面积学生已成顽疾,为此,改革教学模式,让学生善学乐学,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为每个孩子成才铺平道路,关键就是要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艺,2005年我校开展了全校性的“教学擂台赛”,2006年启动“竹溪实中首届十大名师评选”,2007年在全县率先向家长“开放课堂”,2008年“第二届十大名师评选”和2008年秋举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循环赛、决赛活动,一年一个主题,不走过场,全员参与,从根本上解决过去教师一个人从头至尾地讲解,学生没有话语权、表达权的问题,力图让每个学生课堂上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尊重学生的表现欲成就感,把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当作课堂教学的追求,受到学生的欢迎和社会好评。
以情动人,升华师生关系。和谐协调,愉快活泼,乐观向上的教育氛围,是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首先,师生都是平等的、开放的、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建立起表达、对话、领会、理解的交互关系。促进师生间精神的相遇、相通,情绪、情感的交流,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知识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交流,教学相长,平等对话,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几年来,我校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引导教师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跳出来,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师德师风、教学满意率学生问卷调查优秀率逐次提高,合格率100%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其次,升华师生关系,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承认其差异,少一些责难,多一份理解,少一点讽刺,多一份关爱,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他们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诚恳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努力的方向,用真诚的爱心去拆除学生心里的“墙”。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学校领导、教师总是给学生机会、时间,坚持宽容、鼓励、尊重、不冷谈、不歧视、不厌弃,树立“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从差生抓起,从‘毛病’最多的学生抓起”的观念,架起师生之间沟通、理解的桥梁,在师生交往中,师生传递知识,获得生命体验,智慧成长和人格完善,互相影响,共同成长,学生得以解放,教师得以升化,教师以德育人,学生以德修身,德润校园,德艺双馨。
深化教学改革,让学生做到“五个学会”。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家长反映强烈,作为学校当然希望课程更贴切学生实际,贴近社会实际,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在教改中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的目标,因此必须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给学生留出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进行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这不是考试分数能够衡量的,但这正是影响学生一生的问题,使学生学思联系、知行统一,必将受益终身,善莫大焉。近年来,我校组织全校学生义务清除人民广场、竹溪河道、环城路白色垃圾,让学生既体验到了劳动的光荣、快乐,又形成了“溪城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社会公民责任感,向汶川灾区捐款、寄贺卡活动也使学生的爱心教育得以深化,“三八”节致母亲一封信,每天为家长做一份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落实了百善孝为先的教育,举办“知荣辱,学做人”演讲赛,参加县科协科技小论文竞赛,寒暑假社会调查等活动的开展,把学生的学习场所从学校拓展到校外乃至整个社会,把课堂知识学习和社会体验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方式生活化,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课改顺利推进注入了活力。
练师能,强师德,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原因一是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授知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的人才,以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二是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既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三是教师要严谨督学,与时俱进,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必须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从我校情况看,一致坚持的每周一次的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推行的教学大循环制度,名师评选制度以及职称评审、评优表模、年度考核等方案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练师能、强师德的目标,社会、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营造了人人争做人民满意教师的氛围。
一、一切为了学生,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任重而道远,承担着打基础、管长远的重任,一切为了学生,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生产力的终极目标,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级形态,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和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品德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动力,发挥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至关重要,我校在抓好贯彻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的基础上,创新出台了《新三好学生评价实施方案》,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点评,家长社会反馈等方式开展的“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的新三好学生评价活动,每月一公示,一学期一总评,调动了学生自我教育、相互监督帮助的积极性,将各班纪律、卫生两项工作日量化月评比,每月对年级前三名班级授予流动红旗,培养了学生集体荣誉感,为德育务实创新找到了抓手。进行德育渗透,提高学生德育认知水平,通过校园电视台,校园文化橱窗,听讲座,演讲赛,看影片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开展“争做一名合格中学生”活动,落实三个一活动,管住自己的口——不说脏话,管住自己的手¬¬——不乱丢乱扔垃圾,管住自己的腿——不进营业性网吧,从做操、集会、考试纪律要求抓起,低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日日检查、周周通报、月月总结,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优良的个性,使学生生动活泼而不失规范。
加强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随着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他们的想象力也加速发展,由于学习活动的复杂程度提高,难度的增加以及青春期生理心理上的剧变,情感容易波动,性意识开始觉醒,甚至出现早恋,为使全校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在上好生物课了解人体生理知识的基础上,我校近几年定期开展留守学生心理辅导讲座,女生青春期心理生理专题讲座,邀请家长与学生一道到校听取李帮兴教授所作的亲子教育讲座,组织全校师生面对面听取著名演说家杨青松的“赢在校园,感恩父母,感恩社会”专题报告会,对留守生给予 特别的关爱,通过电话、信函方式与留守生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让留守生、单亲孤儿学生体会到老师、同学的关爱之情,不受到人格歧视和情感歧视,班主任和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及时解答学生心理、生理上的困惑,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防止和克服消极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在学生遇到困难挫折失败时,给予鼓励,使学生不断增强上进的信心。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学生休息权益不受侵犯。在中考、高考制度尚未彻底改变的情况下,是继续走时间加汗水的老路,还是闯出一条减负增效的新路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对此我校从2004年秋季开学开始,始终坚持所有学生一律不上晚自习,师生节假日正常休息不补课,学生到校时间也由原来的6:20推迟到7:10分以后,午休也从原来的五一节后提前到3月末或4月初,出台《学生课外作业管理规定》,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不得超过3科,时间不得超过1.5小时,让全校学生都能在晚上10点左右上床休息,下课铃声后校园广播系统播放歌曲,让学生走出教室活动,从源头治理教师延时拖堂,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学生在校时间缩短了,休息时间增多了,为正在长身体的初中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休息活动时间,教学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体育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创造物质基础的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健康地、精力充沛地学习、生活,而且有利于学生毕业后从事科学的体育锻炼,为其终身的健康服务,几年来我校坚持每周学生上二节体育课,每日作好广播操,眼保健操,高质量高标准地开好一年一度的春季田径运动会,开展广播操比赛和课间操一日一评活动,倡导全校师生徒步上学,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快乐生活一辈子”的阳光体育活动落到了实处,学校、年级、教学班根据季节特点,灵活开展篮球、乒乓球和拔河比赛,促使学生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增强。
强化责任意识,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几年来,我校坚持安全警钟长鸣,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构建好学校、年级、教师、学生四级安全网络,安全教育进课堂,强化师生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实现了无重大事故发生,学生犯罪率为零的目标。扎实抓好学校早餐部师生餐饮质量的改进、提高工作,使主副食有充分的营养,实现了吃得饱向吃得好的转化,家长、学生早餐调查满意率逐年逐次攀升。开展传染病防治的学习和宣传,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定期对教室、教师办公室喷洒消毒剂,落实校园内一日三次大扫除活动,校园保洁工作常抓常新,落实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二、为了一切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要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形成全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环境。实现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必须牢固树立“为了一切学生”的观念,方能促进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以生为本,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学生是学校之本,是教育之核心,是教育能够生动存在的灵魂。但爱玩好动、好奇求新……学生的这些天性在应试教育的扭曲下灵气尽失,学生也沦为“考试机器”,以至出现厌学、逃学等现象,德困生、学困生也随之产生,究其原因无疑是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师越教,学生越学不会,越不爱学,枯燥乏味的满堂灌、满堂问,教师只关注一部分能上重点中学的尖子生,忽视大面积学生已成顽疾,为此,改革教学模式,让学生善学乐学,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为每个孩子成才铺平道路,关键就是要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艺,2005年我校开展了全校性的“教学擂台赛”,2006年启动“竹溪实中首届十大名师评选”,2007年在全县率先向家长“开放课堂”,2008年“第二届十大名师评选”和2008年秋举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循环赛、决赛活动,一年一个主题,不走过场,全员参与,从根本上解决过去教师一个人从头至尾地讲解,学生没有话语权、表达权的问题,力图让每个学生课堂上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尊重学生的表现欲成就感,把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当作课堂教学的追求,受到学生的欢迎和社会好评。
以情动人,升华师生关系。和谐协调,愉快活泼,乐观向上的教育氛围,是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首先,师生都是平等的、开放的、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建立起表达、对话、领会、理解的交互关系。促进师生间精神的相遇、相通,情绪、情感的交流,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知识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交流,教学相长,平等对话,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几年来,我校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引导教师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跳出来,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师德师风、教学满意率学生问卷调查优秀率逐次提高,合格率100%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其次,升华师生关系,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承认其差异,少一些责难,多一份理解,少一点讽刺,多一份关爱,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他们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诚恳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努力的方向,用真诚的爱心去拆除学生心里的“墙”。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学校领导、教师总是给学生机会、时间,坚持宽容、鼓励、尊重、不冷谈、不歧视、不厌弃,树立“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从差生抓起,从‘毛病’最多的学生抓起”的观念,架起师生之间沟通、理解的桥梁,在师生交往中,师生传递知识,获得生命体验,智慧成长和人格完善,互相影响,共同成长,学生得以解放,教师得以升化,教师以德育人,学生以德修身,德润校园,德艺双馨。
深化教学改革,让学生做到“五个学会”。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家长反映强烈,作为学校当然希望课程更贴切学生实际,贴近社会实际,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在教改中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的目标,因此必须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给学生留出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进行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这不是考试分数能够衡量的,但这正是影响学生一生的问题,使学生学思联系、知行统一,必将受益终身,善莫大焉。近年来,我校组织全校学生义务清除人民广场、竹溪河道、环城路白色垃圾,让学生既体验到了劳动的光荣、快乐,又形成了“溪城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社会公民责任感,向汶川灾区捐款、寄贺卡活动也使学生的爱心教育得以深化,“三八”节致母亲一封信,每天为家长做一份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落实了百善孝为先的教育,举办“知荣辱,学做人”演讲赛,参加县科协科技小论文竞赛,寒暑假社会调查等活动的开展,把学生的学习场所从学校拓展到校外乃至整个社会,把课堂知识学习和社会体验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方式生活化,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课改顺利推进注入了活力。
练师能,强师德,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原因一是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授知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的人才,以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二是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既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三是教师要严谨督学,与时俱进,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必须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从我校情况看,一致坚持的每周一次的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推行的教学大循环制度,名师评选制度以及职称评审、评优表模、年度考核等方案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练师能、强师德的目标,社会、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营造了人人争做人民满意教师的氛围。
推荐访问:学生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