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县工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副县长 程良民
工业化是“一主三化”的核心,是一个地方经济实力强盛的象征,也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县域经济发展不够,说到底是工业发展不够。从竹溪工业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可以说县域工业水平还处于初始阶段。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有必要对我县的工业发展进行理性思考。
一、关于对工业的认识问题
几十年的发展经验,使我们对竹溪工业的发展定位及规模包括采取民营化的模式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但就我县来讲,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就是要不要发展工业的问题,应该进一步统一思想。
1、发展工业是解决财政困难的根本途径。“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核心。所以,工业不发展,财政困难问题就难以解决。近年来,我县财政收入虽有较大的增长,但仍改变不了财力困乏的局面。基本工资和正常经费近三分之二的支出靠上级转移支付和补贴。虽然县域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靠前,但财政收入绝对额和人均财政贡献率却很小。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财力困乏,对社会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少之又少,这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从今年起,农业已是一个无税产业,这更增加了财政增收的难度。因此,只有坚定不移的发展工业才是解决财政困难的唯一出路。
2、发展工业是解决农民就业的主渠道。今年5月,我县向坝乡五位农民在山西一煤矿遇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赶赴现场,争取补偿政策的落实,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但痛定思痛,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农民就业是摆在眼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发展工业。依靠工业带动城镇发展,实现农民就近转移,依托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使农民变为产业工人。蒋家堰镇近年来,通过发展魔芋加工、建筑业和化工企业,并与“口子镇”建设紧紧结合起来,使集镇人口已近8000人,以此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很多农民由此变成了“市民”。
3、发展工业是实现产业放大效应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县水电、茶叶、魔芋、矿产、医药化工等产业初具规模,但这批产业的兴起,必须要发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的中间链条,内联基地、外联市场。市场通过龙头企业的角逐而繁荣,基地通过龙头企业的价格杠杆的激励调节作用而壮大。所以,在我县发展工业就是发展龙头企业,培植龙头企业就是发展农业产业,二者不可偏废。因此,我们应该努力使我们的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更要使产业产生强烈的放大效应。水电产业除发挥水电开发本身效应外,实现矿电结合,与其他产业结合是我们应该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农产品深度开发的关键是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我认为是企业独有的、排他性的能力。我县农产品开发一直处于初端,如何在全球性“供应链”中定位自己,如何将别人“供应链”的高端争取到竹溪,这是我们政府和企业面对的新挑战。茶叶、魔芋的深度开发迫在眉睫,可以说,基地建设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加工企业的科技含量和企业本身是否具备走向国际市场的能力。
二、关于招商引资问题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伴着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紧张,招商引资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我县近年来以水电产业为主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今后的招商引资工作怎么做?我们必须冷静的分析和思考,要认真研究解决“用什么招商”和“怎么招商”的问题,要研究个性招商和人性招商的问题。
1、要有准确的定位。要用我们的产业优势、资源禀赋、市场容量去招商。要根据我县的产业资源优势,准确的敲定招商项目,我们不能光凭竹溪山清水秀、人民勤劳朴实这些空话、套话去招商。我们要使每一个招商项目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且相对固定,切忌朝令夕改,尽量减少变数。
2、要有科学严谨的论证。做好项目论证是开展招商引资的基础。我们有很多很好的项目为什么引不来客商?关键就是因为对这些项目缺乏科学严谨的论证。首先我们自己要弄明白这个项目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要使每一个接触到招商项目的商人看到投资回报的希望,并从中产生冲动和行动。因此,我们要请权威部门对每一个项目的可行性、投资规模、建设周期、市场前景、投资回报率进行科学的、详细地论证。通过论证,力争做到对项目的每一个细节都心中有数,以便在与外商的具体谈判中体现诚意,争取主动。
3、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项目是争取资金的载体,是发展的硬支撑。各级各部门都必须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与领导。对每一个具体项目,都要有一名领导、有一个专班、有一笔经费、一抓到底,而且要固定下来,做到持之以恒。
4、要建立长效奖惩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机制,把引进项目的短期投资和建成后的长期效益结合起来,把招商引资工作与单位业绩挂钩,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对招商引资效果好的,要加大奖励力度,除按目标考核实行奖励外,把引资项目所实现的税收按一定比例作为单位经费奖给单位。同时,对招商引资工作成效不明显的,要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手段给予一定的惩罚。对连续三年招商引资任务没有完成的,其单位主要领导不调整、不提拔。要通过健全和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切实引导各单位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引进大项目、工业项目和外资项目上来,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
三、关于融资问题
回顾我县工业发展历程,我们有一个很深的体会:过去我们有好的发展机遇,但没有走对路子;现在走对路子了,却没有好的机遇。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全国上下大办乡镇工业的号召下,我县发展了一批“两头在外”的工业企业,但终因体制问题,而没有取得成功。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经济民营化潮流下,我县民营工业应运而生,蓬勃兴起,却恰逢国家实施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由于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很多企业缺少原始积累,缺乏流动资金,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地方工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发展工业必须多途径、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1、充分发挥银行主渠道作用。尽管现阶段金融信贷政策趋紧,但银行仍然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我们必须紧紧依靠各金融企业,改善和加强银企关系,促进银企良性互动。对重点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由县金融服务领导小组牵头,对每一家企业明确一家银行(信用社)、指定一名信贷员,实行目标考核。同时,对解决企业融资有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负责人要给予奖励,以鼓励他们积极支持企业发展,促使各银行真心实意地为企业服务。
2、继续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作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是在当前银根紧缩情况下,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有效途径。要切实加大资金筹措力度,解决担保基金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大资金自筹力度,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积极吸纳企业入股;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省市扶持,争取纳入扩权县,争取与市担保中心联合。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力争在两、三年内使担保基金规模达到3000万元左右,切实解决县内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3、充分发挥民间资本作用。民间资本作为社会资金配置的一种方式,弥补了正规金融服务的不足,是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的、有益的补充。一方面我县银行存贷差巨大,具备资金基础,据统计,目前全县银行存贷差已达到5.8亿元,民间具备雄厚的资金基础;另一方面银行存款利率低,资金增值慢,人们迫切需要新的投资方式,也促使民间融资成为可能。同时,民间私贷比较严重,迫切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因此,对于民间资本,我们要运用市场手段加以规范和引导。要鼓励民间投资者以合资入股方式组建民间投资中心,依法运作,发挥融资作用。
四、关于法人素质和企业经营模式问题
企业法人素质决定企业出路。目前大多数企业法人素质低下,存在很多不良习气,缺乏法律意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对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一种很强的依赖性,缺乏市场判断能力和闯冒精神,这也是造成很多企业长期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把企业法人素质培训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1、建立企业家协会,促进企业法人自我教育、自我培训、自我提高、相互学习。由经济局牵头,组织各企业在协商、自愿的基础上组建企业家协会,在政企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为方便经营、促进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通过协会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为各企业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以促进行业自律、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2、建立培训机制。企业要发展,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是关键。要努力建立起政府引导、社会化服务、企业家自觉参与的培训机制,一方面加强企业家的经营、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市场开拓意识和驾驭市场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家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切实增强其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意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3、建立学习交流机制。在积极引进外地先进经验的同时,更要组织企业家走出山门,到发达地区、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取经。因为我们正在走的路,可能别人已经走过;我们正面临的问题,可能别人已经遇到过。因此,对于别人的先进经验,要善于“拿来”,用来指导我们的发展,这样可以避免走弯路。
4、建立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必须把人才的引进和使用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要鼓励干部下企业、办企业。要善于利用机关干部政治素养和文化程度较高,把握机遇能力较强,社会联系广泛的特点,鼓励干部到企业参与经营管理,鼓励干部领办企业。同时,要鼓励企业与大中专院校联姻,引导企业培植、吸纳一批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
5、建立科研开发机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增强企业的科研开发能力。要以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为依托,以终端产品为切入点,以打造名、特、优品牌为目标,引导企业通过委托开发、技术转让、校企联合等形式,不断开发新产品,形成一批有规模效益、有科技含量、有市场优势的拳头产品。要鼓励企业打造精品名牌,对通过国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获得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称号或著名商标的企业实行奖励。
6、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模式,摆脱家族式、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企业的兴衰成败系于好的制度管理。要积极引导和促进各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机制,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提高管理水平。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实现三大转变,即:运行机制从产权模糊向产权明晰转变;管理方式从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企业法人代表从个体老板向企业家转变。
五、关于工作方式方法问题
抓经济特别是抓工业经济,是一项十分具体、十分辛苦的工作,也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在具体工作实践过程中,要注重方式,讲究方法,努力把工作做好。
1、要遵照法律和政策。市场经济没有不变的,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市场法则。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的政府以及各个部门还有许多权力空间,我们要慎用手中的权力,遵纪守法,对组织负责,对自己负责,在抓具体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政策,这既是工作的要求,也是依法行政的需要。我们曾经有少数部门、少数同志在企业改制工作中,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置企业、职工利益于不顾,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造成社会不稳定。在这一点上,教训不可谓不惨痛。而相反,只要我们认真按法律、政策办事,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的事业,我们都能平稳顺利地进行。同时,也要教育企业法人遵纪守法,对民营经济的保护,只能用法律和政策,而不能用人情来保护。
2、要遵循客观规律。一要把握自然规律,人文、地理、气候、地域都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二要把握市场供求规律,这是抓工业经济的一个重要规律,需大于求,说明市场还有空间,供大于求,说明市场已经饱和,所以,要用市场平均利润率去激活市场,用价格杠杆调节市场。把握这几个规律的目的,就是要使大家明白,我们政府抓经济工作该抓什么、不该抓什么。我们应该在资源配置、政策条件、经济环境上予以宏观调控,对市场主体的具体经营活动我们不能干预,也干预不了。
3、要尊重人性。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种事会做出不同的判断,这都是客观存在的。马克思说:“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与经济利益有关”。所以抓经济工作必须从人性上去研究。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性。我们抓企业改制,就要从维护职工利益出发,把职工安置好了,改革也就成功了;我们抓招商引资,就要舍得让利于客商,能让客商安心赚钱,经济也就发展了。因此,只有从尊重人性的角度出发,制定各项符合人性的政策措施,我们的改革、发展大业才会取得成功。
4、要求真务实。经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忌心浮气躁,不能贪大求洋,要围绕具体工作,咬紧发展目标,一件一件抓落实。各部门也要着力解决人浮于事、敷衍塞责的疲沓作风,树立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的高效工作作风。对于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各级各部门都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一项一项落到实处。各企业也应该一步一步的把路子走稳,要有乌龟赛跑的精神,使我们的企业不求最大、但求最强。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对我县工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