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问题及对策
竹溪县是湖北省最边远的山区县,是国家和湖北省扶贫开发重点县。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为8187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3322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4011万元,财政收入7006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244元,农业人均纯收入1667元,恩格尔系数为34%。要加快竹溪经济的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终取决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因此,造就一大批既有时间、效率、合作和竞争观念,又具备将现代意识付诸实践的能力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一项紧要任务。
一、现状
从竹溪县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现状来看,存在着人数少、总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和人员分布不合理等问题,与竹溪县经济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据2004腊月年竹溪县委组织部开展的“竹溪县人才资源状况调查”显示:至2004年底,竹溪县共有专业技术人才5972人,占全县36万人口的1.66%,而且在这些为数不多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又在学历、技术职称、知识结构、人员分布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1)学历总体水平较低,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在不同行业中所占的比例小,5792人中,研究生(函授)学历为10人,本科学历为587人,专科学历为1874人,中专学历为1874人,高中学历1122人,初中以下学历872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0.17%、9.83%、31.4%、25.2%、18.8%。(2)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具有高级职称的175人,中级职称的2335人,分别占有职称人员的2.8%、39.1%,而拥有初级职称的为3469人,占有职称人员的58.1%。(3)专业技术人员的分布不合理。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绝大多数集中在卫生、教育两个系统和县属局以上单位,其中,教育和卫生两个行业占全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的65.7%,分别达到3302人、799人,全县取得高级职称的人员175名,其中教育101人、卫生51人,占高级职称人数的90.5%;20名高级工和技术人员中,现有9人继续在原企业或事业单位从事对口的专业工作。而各乡镇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少。此外,竹溪县现有的乡镇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也低于湖北省的平均水平。
二、问题与对策
竹溪县人才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竹溪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竹溪县经济发展的速度已明显落后于本省“大武汉”地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才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人才缺乏,在人才竞争中没有优势。要加快经济的发展,确立竹溪作为“全国最大有机茶基地”、“中国魔芋之乡”、“水电大县”、“生态大县”的地位,就必须在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人才资源的同时,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使人才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形成良性互动,从而造就出一大批适合于竹溪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力量,推动竹溪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发展。
要解决竹溪县人才短缺的问题,加快人才培养。笔者认为,各级领导必须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充分认识到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改革,大力培养各类人才,加快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要转变五种观念:即由组织人事部门抓人才智力转变为各部门相互配合抓人才智力;由口头上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转变为各级领导和科技人才攀亲结友;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竹溪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事业中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 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除此之外,要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快人才基地建设,大力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一是整合全县高中(一中、二中)和中专(县委党校、县应用科技学校、县卫校、县技工学校等)的办学力量,重视人才的主阵地建设。要把人才培养的力足点放在城关地区的高中和中专学校,进一步扩大高中和中专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深化教学、科研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挖掘教学、科研的潜力,扩大招生容量和科研规模,把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走出一条具有竹溪特色的教学、科研、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的新路子,使城关地区的高中、中专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竹溪县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二是重视“继续教育工程”基地的建设。要在现有教育培训基地(县委党校、县职教中心、县人事局干部培训中心、县卫校等)的基础上建立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和充实,及时了解和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要造就一批能够进入科技前沿的学科和技术带头人,从而提高竹溪县的整体科技文化水平。全县全面推行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培训体系。重点抓好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示范乡、示范村的试点工作。三是积极发展“大教育”。根据竹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成人教育的现状和特点,确定以岗位培训为主、学历培训为辅的教育方针,协调发展各类成人教育。建立和完善岗位培训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成人中专教育和基础文化教育,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社会办学和民间办学相结合的教育新体制;优化办学结构,形成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长短并举、与职前教育相衔接的互为补充的成人教育格局。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人才素质。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开展全员知识更新活动,按国家有关部门要求,采取多种途径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加大对企业培训人才力度,建立企业人才培训开发试点,帮助国有、集体、民营、私营企业培养和引进大量所需人才。加强重点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共同组建10个以上企业科技人才培训基地,根据全县发展茶叶、魔芋、水电等几大支柱产业的需要,每年采取委培招生、学历教育等方式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和骨干后备人才。
第二,利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大力开拓人才智力资源。一是积极吸引和引进人才。要充分运用竹溪县是湖北面向渝、陕的“门户”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发展潜力方面的优势,按照竹溪经济发展的重点(实施“一主三化”战略)和产业政策,制定各项招贤纳士的政策,以“海纳百川”的气魄,敞开山门,让各类人才云集竹溪。通过招聘、调动、借调等方式,大量吸引和引进竹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特别是目前紧缺的农业产业化人才、水电产业人才、对外经贸、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同时要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建立若干全省乃至全国瞩目的文化、科研、技术开发中心,以此来吸引、凝聚一批高水平的人才。在引进人才的工作中,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放宽审批条件、实行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和优惠配套政策,对引进的人才和智力实行动态管理,努力建立有法有据的引人“绿色通道”。对引进的人才实行“身份自由、户口自由”;改革现行分配制度,进行人才报价制度和科技入股制度,落实奖励政策,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并优先提拔重用。对人才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津贴补助、评先表优、福利待遇等方面,及时到位,优先考虑。对其家属安排、子女入学诸方面特殊照顾。以保证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管得活。二是充分利用竹溪的乡土人才资源。抓好乡土人才资源开发,服务农业产业化。坚持实施“百千万乡土人才工程”,即培养百名科技致富带头人、千名农业产业化科技致富带头人、万民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重点抓好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示范乡(镇)、示范村的试点工作,在经济较为发达、有人才流动的中心集镇建立有偿服务的乡镇人才服务站,采取与党校、成校及农业站挂靠的方式,利用其培训设施和技术力量进行各类技术培训,为农业产业化基地、乡镇企业输送和储备人才。为了培养农村高层次人才,补充完善《竹溪县乡土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每年举行公开选拔推荐活动。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全面掌握乡土人才队伍状况,拓展乡土人才的开发服务领域。通过聘请顾问、技术指导、协作攻关、专项补贴等形式,运用他们的人才智力资源,为竹溪的经济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服务。
第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培育和完善人才市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变人才供求上的单一行政调配方法,进一步打破人才单位所有制、部门所有制的局限,建立和完善具有竹溪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才市场,用市场机制有效地调节和平衡人才的供求关系,解决人才分布不合理和使用不合理的问题。管理部门和用人单位应确立只要有利于改善人才的分布和结构调整,有利于人才作用的发挥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就是合理的人才流动的新观念。通过常设的人才市场和建立专业性人才交流机构,形成和完善人才公开招聘、平等竞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灵活开放、高效有序的人才机制。要充分发挥2000年6月由竹溪县人民政府主建,鄂、渝、陕二省一市四县协建的边界人才市场的作用,规范扩大人才引进和交流的渠道,使人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要充分利用该人才市场建立的“人才信息库”、“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等不同层次、不同门类的人才资源信息网络,为单位用人和择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保护用人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正确引导人才的合理流动,使人才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此外,建立一个县级人才研究机构,统筹、协调开展人才方面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把人才研究和人才预测及人才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竹溪县的人才培养、人才开发和人才规划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第四,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稳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是坚持和完善有关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和完善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重奖的制度,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同时,紧紧围绕竹溪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等需求,在全县重点抓好百名高级决策管理人才和百名高层次优秀拔尖科技人才的培养。通过设立“竹溪县百名优秀青年人才库”、县级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员专项研究经费和奖励基金,大力培养年轻的专业技术骨干,并为他们的尽快成长创造条件,提供舞台。二是坚持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加大重点人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开发。围绕湖北省“111人才工程”,认真做好各类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培养、选拔、推荐工作,每年组织专班,对各类专家、拔尖专业技术人才侯选人进行考核、调整,做好享受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的选拔推荐工作,以及开展享受县政府专项技术职称津贴人员的考核、调整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市的有关精神,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建立和健全评委会组织,加强专业和学科组的职能,保证评审质量,使竹溪县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合理公开。在评聘工作中,要注意破格推荐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要对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中有突出贡献的人才,优先办理录干手续,对科技成果明显的优先晋升专业技术职称,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在业务上奋发进取。三是制定和落实好改善专业技术人员政治、物质待遇的有关规定,这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时尚和社会主义“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的原则。积极鼓励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入党,提高他们的参政议政地位,大胆优先选拔他们到领导岗位。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的择业、工资、生活福利待遇、养老保险、住房、医疗等社会保障、保险制度,解除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同时,制定出有利于调动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政策,把科学技术进步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重要的分配依据,向专业技术人员倾斜。进一步稳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身到竹溪县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事业之中,为竹溪县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一、现状
从竹溪县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现状来看,存在着人数少、总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和人员分布不合理等问题,与竹溪县经济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据2004腊月年竹溪县委组织部开展的“竹溪县人才资源状况调查”显示:至2004年底,竹溪县共有专业技术人才5972人,占全县36万人口的1.66%,而且在这些为数不多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又在学历、技术职称、知识结构、人员分布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1)学历总体水平较低,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在不同行业中所占的比例小,5792人中,研究生(函授)学历为10人,本科学历为587人,专科学历为1874人,中专学历为1874人,高中学历1122人,初中以下学历872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0.17%、9.83%、31.4%、25.2%、18.8%。(2)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具有高级职称的175人,中级职称的2335人,分别占有职称人员的2.8%、39.1%,而拥有初级职称的为3469人,占有职称人员的58.1%。(3)专业技术人员的分布不合理。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绝大多数集中在卫生、教育两个系统和县属局以上单位,其中,教育和卫生两个行业占全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的65.7%,分别达到3302人、799人,全县取得高级职称的人员175名,其中教育101人、卫生51人,占高级职称人数的90.5%;20名高级工和技术人员中,现有9人继续在原企业或事业单位从事对口的专业工作。而各乡镇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少。此外,竹溪县现有的乡镇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也低于湖北省的平均水平。
二、问题与对策
竹溪县人才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竹溪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竹溪县经济发展的速度已明显落后于本省“大武汉”地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才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人才缺乏,在人才竞争中没有优势。要加快经济的发展,确立竹溪作为“全国最大有机茶基地”、“中国魔芋之乡”、“水电大县”、“生态大县”的地位,就必须在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人才资源的同时,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使人才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形成良性互动,从而造就出一大批适合于竹溪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力量,推动竹溪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发展。
要解决竹溪县人才短缺的问题,加快人才培养。笔者认为,各级领导必须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充分认识到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改革,大力培养各类人才,加快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要转变五种观念:即由组织人事部门抓人才智力转变为各部门相互配合抓人才智力;由口头上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转变为各级领导和科技人才攀亲结友;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竹溪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事业中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 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除此之外,要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快人才基地建设,大力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一是整合全县高中(一中、二中)和中专(县委党校、县应用科技学校、县卫校、县技工学校等)的办学力量,重视人才的主阵地建设。要把人才培养的力足点放在城关地区的高中和中专学校,进一步扩大高中和中专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深化教学、科研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挖掘教学、科研的潜力,扩大招生容量和科研规模,把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走出一条具有竹溪特色的教学、科研、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的新路子,使城关地区的高中、中专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竹溪县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二是重视“继续教育工程”基地的建设。要在现有教育培训基地(县委党校、县职教中心、县人事局干部培训中心、县卫校等)的基础上建立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和充实,及时了解和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要造就一批能够进入科技前沿的学科和技术带头人,从而提高竹溪县的整体科技文化水平。全县全面推行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培训体系。重点抓好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示范乡、示范村的试点工作。三是积极发展“大教育”。根据竹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成人教育的现状和特点,确定以岗位培训为主、学历培训为辅的教育方针,协调发展各类成人教育。建立和完善岗位培训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成人中专教育和基础文化教育,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社会办学和民间办学相结合的教育新体制;优化办学结构,形成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长短并举、与职前教育相衔接的互为补充的成人教育格局。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人才素质。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开展全员知识更新活动,按国家有关部门要求,采取多种途径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加大对企业培训人才力度,建立企业人才培训开发试点,帮助国有、集体、民营、私营企业培养和引进大量所需人才。加强重点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共同组建10个以上企业科技人才培训基地,根据全县发展茶叶、魔芋、水电等几大支柱产业的需要,每年采取委培招生、学历教育等方式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和骨干后备人才。
第二,利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大力开拓人才智力资源。一是积极吸引和引进人才。要充分运用竹溪县是湖北面向渝、陕的“门户”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发展潜力方面的优势,按照竹溪经济发展的重点(实施“一主三化”战略)和产业政策,制定各项招贤纳士的政策,以“海纳百川”的气魄,敞开山门,让各类人才云集竹溪。通过招聘、调动、借调等方式,大量吸引和引进竹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特别是目前紧缺的农业产业化人才、水电产业人才、对外经贸、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同时要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建立若干全省乃至全国瞩目的文化、科研、技术开发中心,以此来吸引、凝聚一批高水平的人才。在引进人才的工作中,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放宽审批条件、实行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和优惠配套政策,对引进的人才和智力实行动态管理,努力建立有法有据的引人“绿色通道”。对引进的人才实行“身份自由、户口自由”;改革现行分配制度,进行人才报价制度和科技入股制度,落实奖励政策,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并优先提拔重用。对人才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津贴补助、评先表优、福利待遇等方面,及时到位,优先考虑。对其家属安排、子女入学诸方面特殊照顾。以保证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管得活。二是充分利用竹溪的乡土人才资源。抓好乡土人才资源开发,服务农业产业化。坚持实施“百千万乡土人才工程”,即培养百名科技致富带头人、千名农业产业化科技致富带头人、万民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重点抓好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示范乡(镇)、示范村的试点工作,在经济较为发达、有人才流动的中心集镇建立有偿服务的乡镇人才服务站,采取与党校、成校及农业站挂靠的方式,利用其培训设施和技术力量进行各类技术培训,为农业产业化基地、乡镇企业输送和储备人才。为了培养农村高层次人才,补充完善《竹溪县乡土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每年举行公开选拔推荐活动。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全面掌握乡土人才队伍状况,拓展乡土人才的开发服务领域。通过聘请顾问、技术指导、协作攻关、专项补贴等形式,运用他们的人才智力资源,为竹溪的经济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服务。
第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培育和完善人才市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变人才供求上的单一行政调配方法,进一步打破人才单位所有制、部门所有制的局限,建立和完善具有竹溪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才市场,用市场机制有效地调节和平衡人才的供求关系,解决人才分布不合理和使用不合理的问题。管理部门和用人单位应确立只要有利于改善人才的分布和结构调整,有利于人才作用的发挥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就是合理的人才流动的新观念。通过常设的人才市场和建立专业性人才交流机构,形成和完善人才公开招聘、平等竞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灵活开放、高效有序的人才机制。要充分发挥2000年6月由竹溪县人民政府主建,鄂、渝、陕二省一市四县协建的边界人才市场的作用,规范扩大人才引进和交流的渠道,使人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要充分利用该人才市场建立的“人才信息库”、“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等不同层次、不同门类的人才资源信息网络,为单位用人和择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保护用人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正确引导人才的合理流动,使人才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此外,建立一个县级人才研究机构,统筹、协调开展人才方面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把人才研究和人才预测及人才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竹溪县的人才培养、人才开发和人才规划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第四,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稳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是坚持和完善有关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和完善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重奖的制度,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同时,紧紧围绕竹溪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等需求,在全县重点抓好百名高级决策管理人才和百名高层次优秀拔尖科技人才的培养。通过设立“竹溪县百名优秀青年人才库”、县级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员专项研究经费和奖励基金,大力培养年轻的专业技术骨干,并为他们的尽快成长创造条件,提供舞台。二是坚持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加大重点人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开发。围绕湖北省“111人才工程”,认真做好各类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培养、选拔、推荐工作,每年组织专班,对各类专家、拔尖专业技术人才侯选人进行考核、调整,做好享受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的选拔推荐工作,以及开展享受县政府专项技术职称津贴人员的考核、调整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市的有关精神,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建立和健全评委会组织,加强专业和学科组的职能,保证评审质量,使竹溪县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合理公开。在评聘工作中,要注意破格推荐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要对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中有突出贡献的人才,优先办理录干手续,对科技成果明显的优先晋升专业技术职称,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在业务上奋发进取。三是制定和落实好改善专业技术人员政治、物质待遇的有关规定,这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时尚和社会主义“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的原则。积极鼓励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入党,提高他们的参政议政地位,大胆优先选拔他们到领导岗位。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的择业、工资、生活福利待遇、养老保险、住房、医疗等社会保障、保险制度,解除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同时,制定出有利于调动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政策,把科学技术进步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重要的分配依据,向专业技术人员倾斜。进一步稳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身到竹溪县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事业之中,为竹溪县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竹溪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问题及对策》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