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基层人行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的障碍与建议

发布时间:2022-02-18 15:18:47 | 来源:网友投稿

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宏观调控方式逐步从以直接调控手段为主向以间接调控手段为主转变。货币政策“窗口指导”作为中央银行间接调控方式的主要工具之一,在引导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向,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然而,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银行职能的转换,货币政策在基层央行传导过程中由于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使窗口指导作用发挥的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在新形势下切实有效地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带着这一问题,结合辖区实际,笔者对基层行货币政策窗口指导工作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基层央行货币政策窗口指导工作的现状

(一)加强货币政策宣传力度,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央行作为货币政策窗口指导的操作部门,人行邓州市支行加大对货币政策的有效宣传,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一是采取多种途径和办法,及时传达货币政策,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状况,提出符合地方经济特色的货币信贷工作要求,宣传金融方针政策和新出台的有关货币信贷制度和办法。采用《情况反映》、《金融要参》、信息简报等形式,多渠道反映和宣传货币政策执行中的措施、问题和效果。二是将近年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分门别类编辑成册,及时向党政、有关部门及企业进行宣传,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努力构建新的银政、银企信息平台。三是坚持定期组织召开经济金融运行分析季度例会、金融工作座谈会、银企项目推介会等,加强对辖区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及时了解掌握货币政策贯彻执行的效果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分析辖区货币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效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动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认真执行各项货币政策。

邓州人行针对货币政策传导不畅、全辖信贷资金投入相对不足、贷款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以及适应中部崛起战略的需要,及时制定货币信贷工作的诸多指导意见和实施意见,引导商业银行正确处理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关系。组织推动中小企业担保贷款、消费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等,缓解辖内企业和农民贷款难、贫困学生上学难、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贷款难”和金融机构“难贷款”的问题。同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加强对水泥、房地产、电解铝等过热行业的专项调查,提出信贷限制建议,切实加强窗口指导。

(三)加强货币政策窗口指导,支持“三农”发展。

为了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辖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切实帮助农民增加收入,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向大中城市转移的实际,邓州人行把农村信用社作为扩大信贷投放,加强货币政策窗口指导的突破口。首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实际的货币信贷政策指导意见,积极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改变经营理念,转变服务观念,增加支农信贷投入,调整信贷结构和投向,切实支持、促进“三农”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结构性调整。其次,加强对贯彻执行农业和农村信贷政策、对支农信贷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确保金融支持农民增加收入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对资金紧缺的农村信用社适时、合理发放支农再贷款,增强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的实力,引导农村信用社切实发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

(四)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引导金融机构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1、建立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的信息交流平台。为适应央行职能调整后的新变化和新要求,邓州人行建立了银行、保险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银行、保险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就如何改善银企关系,优化信用环境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引导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全市金融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2、以打击逃废金融债务为突破口,提高社会信用观念。一是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完善适应中小企业信用等级的评估体系,切实防范信贷风险,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对诚实守信企业在信贷资金配置上予以倾斜,对逃废金融债务的典型企业在信贷、开户、结算等方面进行联合制裁。二是发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运用效率,加强对贷款企业信用状况和资金营运状况的监控,评选良好资信贷款企业,引导各金融机构提高服务质量,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政策、法律等各种手段打击逃废债行为,提高全社会的信用观念。

二、货币政策传导工作存在的障碍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成为基层央行的核心职能。但从实践效果来看,基层央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效果和政策预期之间普遍存在很大差距,如县域经济、“三农”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基层央行在履行货币政策职能上还存在很多障碍:

障碍一: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对基层央行履行货币政策构成传导障碍

一是软约束。首先,国有商业银行总行为了加强资金调度能力,对其分支机构上存资金给予较高的利率,部分抵销了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业务品种单一,缺少理想的承贷主体,资金上存既可获得较高利息收入,又减少了贷款损失的风险,自然成为基层商业银行决策的重点选项。其次,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对银行经营影响较大。目前各金融机构普遍实行了责任目标管理制度,对信贷管理岗位的考核力度普遍大于其他岗位,指标多、量化细、责任重,特别是对新增贷款几近苛刻地实行零风险考核,信贷风险全部要由信贷管理人员承担,企业还贷能力一旦弱化,相关责任人轻则罚款,重则撤职、专职清收甚至下岗。这种责任追究制度严重违背市场经济和现代银行业发展规律,在经营理念上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构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是硬制约。目前基层行的贷款审批权限普遍上收,贷款审批环节多,时间长,经营自主性减弱。信贷审批权限的过度上收使基层行功能萎缩,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通过商业银行向经济领域中的企业、居民等实体进行传导的过程中出现了阻滞和信息反馈失灵的现象。过度集中的信贷管理,还使货币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难以发挥。商业银行信贷收缩的区域与行业往往正是中央银行希望加大信贷支持的偏冷区域与行业,而商业银行所热衷贷、“垒”的所谓“大户”也许正是宏观调控的锋芒所指。同时,信贷资金的高度集中容易产生助热助涨效应,也不利于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

障碍二:经济实体自身的弊端对基层央行履行货币政策构成客体障碍

企业作为货币需求的主体,其经营存在体制性缺陷和制度性障碍。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产权不明晰,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也不完善,内部监督制约薄弱,对货币需求的约束软化。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缺乏自我积累机制,高度依赖银行信贷,导致其对利率、价格等经济参数反应不敏感。从居民方面看,当前受收入分配体制、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体制以及金融体制等改革的影响,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更多地面临着就业的压力,面临未来收入与支出的不确定性,导致居民的消费信心不足,储蓄倾向增加,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影响很大。

障碍三: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窗口指导工作存在一定的政策灵活性障碍。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有机组成与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相对独立性,但由于区域之间综合资源、经济结构等相关要素的不同,形成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性差异。这种差异使中央银行高度统一的货币政策意图与区域间经济增长实际效果呈现方向性偏离,致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促进宏观经济增长政策调节的实效性趋于弱化,导致中央银行信贷政策窗口指导难以发挥有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从现实情况来看,随着中央银行调控方式的转变,基层央行在发挥窗口指导的作用上,往往显得比较被动,还仅局限于“上传下达”,对是否适应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否符合辖区经济发展规划和特点,考虑甚少,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往往呈现刚性。目前基层央行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区域经济手段与过去既管规模又管资金相比,“弹性”不强。

障碍四:金融生态欠佳对基层央行履行货币政策构成环境障碍

信用环境欠佳使货币政策失去了顺利传导的微观基础。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和银行维权成本过高,增加了银行贷款损失的概率,挫伤了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也对货币政策的顺利传导产生了阻碍。货币政策的传导与实施表面上看是金融部门自身经营行为的体现,但是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又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与实施构成一定的制约。企业与个人的信用缺失势必造成信贷资产流失,严重违背货币政策实施的初衷,并进而形成金融风险。与过去相比,尽管企业、个人的失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遏制,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从总体看,当前的金融生态环境仍然不容乐观,社会征信体系尚未健全,基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相对滞后,不利于货币政策的顺利传导。

障碍五:调控手段有限对基层央行履行货币政策构成工具障碍

在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中,基层央行仅有名义上的再贷款、再贴现和窗口指导等调控手段,但是再贷款的调控作用仅限于支农再贷款、紧急性再贷款和经营性再贷款,而且都需要经过上级行的严格审批,再贴现指标被控制得较紧,也很难发挥作用。因此,窗口指导成为基层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主体。过多依靠窗口指导和道义劝说的办法,缺少其它必要的辅助手段加以保证,对商业银行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都不强,货币政策操作手段的匮乏客观上制约了基层央行货币政策职能的发挥。

三、建议

要消除基层央行履行货币政策的各种障碍,必须准确把握基层央行的职能定位,创新工作机制,深化银行和企业改革,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配套的政策环境:

1、准确定位,把握履行货币政策的着力点。基层人行要正确认识自身在金融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克服“无权作为”、“无所作为”的观念,充分发挥其在履行货币政策中的“神经未梢”作用,发挥好上传地方金融经济信息,下达总行货币政策意图的作用。积极做好对辖内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的监测分析,积极反馈货币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积极协调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为货币政策在地方上的贯彻执行找到相应的切入点,进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效力。

2、完善机制,增强履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是建立全面的监测机制。在现有金融统计监测数据基础上,探索建立包括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能为分析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信息支撑,实现宏观与区域信息相结合的经济金融运行监测体系,及时监测反馈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二是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基层人民银行要切实做好与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通过组织召开金融运行分析会、银企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构建地方政府与银行、企业全方位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多边交流和共同协商、相互沟通,疏导政、银、企三方联系渠道,提高履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基层人行要设定完备的指标体系,对各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与货币信贷政策导向吻合程度进行评价和考核,并将考核情况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上级部门反馈,以确保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

3、强化调研,提升履行货币政策的水平。一是拓宽区域经济金融分析视野。基层央行要以金融统计系统、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银行家问卷调查系统、企业景气调查系统等经济金融信息系统为依托,从宏观经济的广阔视野和高度去深入分析区域经济金融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二是建立完善区域经济金融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基层央行要建立包含对信贷、现金、房地产、投资、消费以及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在内的经济金融分析体系,提高对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反馈的灵敏度。三是改进分析方法和流程。在分析方法上要由事后统计分析向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经济金融指标进行预测性分析转变,由偏重存量分析向存量与流量并重转变,由孤立分析向纵向、横向综合对比分析转变;在分析工作流程上,要对内部人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问题是阻碍货币政策有效贯彻的重要因素。要加强人才工程建设,加大对研究型、专家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4、统筹兼顾,提高履行货币政策的针对性。一是构筑区域性货币政策操作平台,适当增加分支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权限。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性明显的特点,建议总行采取“统”与“活”相结合的调控政策,给予基层央行一定的调控权限,如扩大基层央行再贷款、再贴现的规模和管理权限,拓宽再贷款使用范围,允许再贴现跨区域调剂等。二是加强货币信贷政策与地方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要协调运用再贴现、再贷款、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贴息、担保、税收减免等财政政策工具,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助学、增加就业等方面的贷款支持,促进区域经济经构的调整。

5、改善环境,疏通履行货币政策的渠道。一是深化银行体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信贷管理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延长货币政策的传导链条。二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要加快企业征信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和担保体系。要发挥金融系统联合制裁的作用,建立严格执法的法制环境,促进社会信用秩序的根本好转。三是发展地方金融体系。在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撤并基层分支机构的情况下,仅靠农村信用社难以承担起为县域经济服务的功能。基层人行应通过窗口指导、联合地方政府进行项目推介、加大对农信社的支持力度和组建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等形式,建立起为县域经济服务的金融体系。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针对我国社会日趋老龄化的特征,选择适宜的保障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保障水平,扩大覆盖面,稳定居民预期,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财富效应,促进生产与消费的有效衔接,维护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邓州市支行 

 

 

推荐访问:传导 货币政策 人行 基层 障碍

本文标题:基层人行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的障碍与建议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218/92695.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基层人行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的障碍与建议》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