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10年教科研工作要点
**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10年教科研工作要点
2010年,教科研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根据全市教育民生工程的要求,坚持质量核心观、改革发展观,以课堂效益和育人模式创新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一线,加强调研指导力度,大力抓好质量监测评估工作,强化对优秀特长学生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大高中课改学科教学研究和培训力度,开展好“9+3”教育教学专项研究,推广运用好优秀的教改研究成果,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本年度在开展好常规工作的同时,确立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一、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顺利实施
大力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相关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赴课改地区学习考察;加强对课改年级高考方案的研究;参与制定我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配套文件;借助多种渠道分层次培训学校管理人员和学科教师;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项课题立项研究工作;对课改起始年级教育教学情况专题进行调研,组织召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科教学现场观摩、研讨会。
二、围绕重难点问题抓实教育科研
以“9+3”教育教学问题、教法改革问题、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问题、学生管理模式问题、学科组建设与有效课堂问题等领域为重点,大力推进改革探索和科学研究工作,通过专项研究催生新的经验和改革成果。着力加强对“9+3”教育教学问题的立项研究,坚持并深入开展好学科教法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立项研究。精选成果突出的研究项目申报教育部立项课题。创新优秀教学成果推广方式,加大成果运用和研究的力度,组织区县和学校开展育人模式、有效课堂、教师专业发展、学科教法改革等几类优秀教学成果的运用和研究工作。
三、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强化质量监测
质量监测既要注重考试结果,又要注重教育教学过程。在坚持开展好对义务教育阶段等学校监测的同时,要着眼于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进程,确保学生学业水平和社会性的同步提升,确保大面积学生成才,确保部分学习潜能或特长突出的学生得到超常发展。
大力完善学科质量水平监测机制。加大对各年级特别是普通高中各年级教学质量的监测力度,将质量责任落实到学校、班级和个人。实施以提升质量的目标任务为导向的定期监测,依据学科质量水平评价方案对学校、班级和教师个人进行综合评价,为绩效考核提供客观依据。
创新教育教学视导机制。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着力加强课堂教与学的实效性,与学校一道建设高效课堂,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指导实施分层分类教学,满足全体学生和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
四、以普通高中为重点实施综合育人,因材育人,确保学生的优势智能得到充分发掘
着力实施“两个结合”改革:一是将高中生学业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相结合,推行学生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的自主管理育人模式,将教书、育人两手抓实;二是将学生群体发展与个体的超常或特长发展相结合,专题研究实施具备优势智能学生的超常培养,加强特优生、特长生培养工作,通过专题调研、建档追踪、市校合作、名师指导、同伴合作等方式,通过主题夏令营等渠道促成这部分学生的超常或特长发展。
五、强化教研队伍建设
建设学科精英教师团队。分科成立三年一届的学科中心指导组,每科遴选5名精英教师担任指导组成员,将成员的工作与学科质量水平挂钩,实施滚动管理。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强对精英教师的提高培训;通过学科视导、教学研讨、考试命题、发布诊断和改进意见等途径强化精英教师专业引领的作用;通过参与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开展校内学科团队建设等途径强化精英教师对校内外学科成员的带动作用。
加强教研机构建设。坚持“专编专用”,逐步实现教研部门编制专门用于引进各学科、学段的精英教师,从高中开始,分步实现学科精英教师对基础教育各学段的有效覆盖。探索“一职多专”的学科教研团队发展模式,借助学科专职教研员和中心指导组的合力,加强学科教改研究,促进学科改革发展。
健全教研质量保障机制。督促学校落实教研制度,从人员、时间长度、内容有效度、组织管理程度、经费保障力度等方面加强对学科教研的保障。确保学科团队建设出实招,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见实效。
创新教研督查机制。普通高中教学教研督查重点落在教学和训练的有效性上,落在学科团队建设的效果上。大力开展“学案式教学集体备课”成果评比,根据评比结果,结合教学质量水平综合监测评估情况,评定一批学科建设示范基地,发挥学科示范基地在全市教改创新和引领辐射的作用。
2010年,教科研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根据全市教育民生工程的要求,坚持质量核心观、改革发展观,以课堂效益和育人模式创新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一线,加强调研指导力度,大力抓好质量监测评估工作,强化对优秀特长学生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大高中课改学科教学研究和培训力度,开展好“9+3”教育教学专项研究,推广运用好优秀的教改研究成果,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本年度在开展好常规工作的同时,确立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一、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顺利实施
大力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相关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赴课改地区学习考察;加强对课改年级高考方案的研究;参与制定我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配套文件;借助多种渠道分层次培训学校管理人员和学科教师;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项课题立项研究工作;对课改起始年级教育教学情况专题进行调研,组织召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科教学现场观摩、研讨会。
二、围绕重难点问题抓实教育科研
以“9+3”教育教学问题、教法改革问题、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问题、学生管理模式问题、学科组建设与有效课堂问题等领域为重点,大力推进改革探索和科学研究工作,通过专项研究催生新的经验和改革成果。着力加强对“9+3”教育教学问题的立项研究,坚持并深入开展好学科教法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立项研究。精选成果突出的研究项目申报教育部立项课题。创新优秀教学成果推广方式,加大成果运用和研究的力度,组织区县和学校开展育人模式、有效课堂、教师专业发展、学科教法改革等几类优秀教学成果的运用和研究工作。
三、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强化质量监测
质量监测既要注重考试结果,又要注重教育教学过程。在坚持开展好对义务教育阶段等学校监测的同时,要着眼于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进程,确保学生学业水平和社会性的同步提升,确保大面积学生成才,确保部分学习潜能或特长突出的学生得到超常发展。
大力完善学科质量水平监测机制。加大对各年级特别是普通高中各年级教学质量的监测力度,将质量责任落实到学校、班级和个人。实施以提升质量的目标任务为导向的定期监测,依据学科质量水平评价方案对学校、班级和教师个人进行综合评价,为绩效考核提供客观依据。
创新教育教学视导机制。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着力加强课堂教与学的实效性,与学校一道建设高效课堂,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指导实施分层分类教学,满足全体学生和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
四、以普通高中为重点实施综合育人,因材育人,确保学生的优势智能得到充分发掘
着力实施“两个结合”改革:一是将高中生学业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相结合,推行学生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的自主管理育人模式,将教书、育人两手抓实;二是将学生群体发展与个体的超常或特长发展相结合,专题研究实施具备优势智能学生的超常培养,加强特优生、特长生培养工作,通过专题调研、建档追踪、市校合作、名师指导、同伴合作等方式,通过主题夏令营等渠道促成这部分学生的超常或特长发展。
五、强化教研队伍建设
建设学科精英教师团队。分科成立三年一届的学科中心指导组,每科遴选5名精英教师担任指导组成员,将成员的工作与学科质量水平挂钩,实施滚动管理。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强对精英教师的提高培训;通过学科视导、教学研讨、考试命题、发布诊断和改进意见等途径强化精英教师专业引领的作用;通过参与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开展校内学科团队建设等途径强化精英教师对校内外学科成员的带动作用。
加强教研机构建设。坚持“专编专用”,逐步实现教研部门编制专门用于引进各学科、学段的精英教师,从高中开始,分步实现学科精英教师对基础教育各学段的有效覆盖。探索“一职多专”的学科教研团队发展模式,借助学科专职教研员和中心指导组的合力,加强学科教改研究,促进学科改革发展。
健全教研质量保障机制。督促学校落实教研制度,从人员、时间长度、内容有效度、组织管理程度、经费保障力度等方面加强对学科教研的保障。确保学科团队建设出实招,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见实效。
创新教研督查机制。普通高中教学教研督查重点落在教学和训练的有效性上,落在学科团队建设的效果上。大力开展“学案式教学集体备课”成果评比,根据评比结果,结合教学质量水平综合监测评估情况,评定一批学科建设示范基地,发挥学科示范基地在全市教改创新和引领辐射的作用。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10年教科研工作要点》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