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广东省四会江河流域水利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探讨(李景成)

发布时间:2022-02-19 15:18:14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四会市是历史上洪、涝、旱灾害频繁的地方,经过近几十年来的兴修水利,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完善的水利设施。现为充分发挥水利资源和水利工程效益,加强了管理,使水利资源实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资源利用 管理措施探讨

从当前和未来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看,水利事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会市大力兴修水利,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又比较完善的拦、蓄、引、提、排水利体系。全市现有堤围54条,其中万亩围10条,千亩围19条,堤线全长210.8km;中型水库2宗(市县管),小型水库48宗,其中小一型水库11宗(市管2宗),总库容1.19亿m3;引水工程294宗,引水流量13.8m3/s;电动排灌站107宗(市管10宗),总装机202台15790kW;小水电站23宗(市管5宗),总装机共37608kW,年发电量约1.5亿度,以及其他水利工程一大批。除市管的工程外,其余均为镇、村分级管理,按照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相线协调,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为保障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水利资源、水利工程的概况

但由于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先天不足”(如工程不配套、标准偏低等)和“后天欠补”(如工程老化、失修失管等),因而存在安全隐患。如四会市的小型水库,在“重建轻管”、“重大轻小”的思想影响下,效益下降,有的已成为病库、险库,有的小型水库由个人承包,以包代管,承包者只图眼前利益,危害水库安全;又如堤围的防御标准较低,堤身单薄,近年由于河床下切严重,部分挑水丁坝和砌石护岸出现崩塌或松脱,穿堤涵闸、水陂也因年久老化而出现破烂、漏水等现象,均急需进行除险加固;一些电力排灌站的机组和线路残旧,严重影响排涝抗旱的效益;部分小水电站的机组残旧,效率较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四会市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措施,江谷水库(中型、市管)经过安全鉴定、设计复查和初步设计,已进行安全达标施工。水迳水库(中型、市管)同时已进行安全鉴定。并对全市48宗小型水库进行安全大检查,将存有不同程度隐患的小型水库列入除险加固计划。至目前止,四会市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已竣工的有壮坑、大坑口、鸡啼岭、莲塘迳、乌石、黄泥塘、大南山、南田水库(均为小一型);会城防洪堤现正在按五十年一遇的防御标准进行改建施工,景丰联围四会段(丰乐围)已进行了安全达标设计复查,19条千亩堤围按肇庆市局的通知要求进行安全达标加固工程设计复查。经过连续10年实施省人大85号议案整治加固,达到二十年一遇标准的堤长10.44km(丰乐围),至今所有土堤已全部经过不同标准的培修加固,但还有大部分的填塘固基和护岸未有解决。龙江水库和铁岗水库(中型)正在进行安全鉴定工作;威整电站分别对两台旧发电机组进行了更换;大部分电排站的机组和线路进行了更新,通过这些措施,巩固和发挥了工程效益。

二、水利资源的利用

为改变水利严重滞后的状况,从一九九二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大力加强水利建设的决定》以来,四会市市水利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加快水利工程安全达标建设步伐,四会市市水利单位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工程为依托,以小水电为龙头,积极开展综合经营,发展水利经济,逐步走出一条“以水养水”、“以电养水”、“以商养水”的新路子。近几年,根据水利工程的水土资源和人才设备优势,做好以工程为依托的发展水利经济文章。主要是结合工程安全达标建设,利用工程用地发展房地产业,以商养水。同时除了利用众多的水库库面养鱼外,还利用小水电充裕的电能,引进企业,以增加电站的效益,将收益反哺水利,以电养水,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四会市市水利经济得到稳步发展。现拥有种养场、建筑安装公司、物资供销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经济实业公司、塑料厂、胶袋厂、水管厂、石材厂、无氧铜杆厂、水泥制品厂、水泥厂、酒楼、勘测设计院等经济实体25个。2005年实现水利经济总产值30778万元,创利税1568万元,为四会市市的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

为解决旱情,促进农业生产,建国以来四会市市修建了一大批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但由于近年发展经济,城市建设开发占地,调整作物布局,发展渔业等原因,四会市市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灌溉任务也随着减轻,同时由于河沙滥取,导致河床下切,气候反常,有的地方出现了水库无水可蓄,水陂无水可引,抽水站无水可提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为解决这些问题,四会市市的灌溉管理主要经验是:强加水库科学调度管理,在不影响渡汛安全的情况下多蓄水,以确保农田灌溉用水;同时要开源节流,把土砂质渠道改建为硬底化渠道,修建水利工程,尽量实现自灌自排。

四会市市防洪管理的主要有:

(1)实施议案,依法治堤。由于有了省人大85号民心议案,实行依法治堤治库,使堤围水库的抗洪能力显著加强,故能安全渡过94年特大洪水;

(2)因势利导,调动群众培堤积极性。94年的特大洪水,给四会市人民一个深刻教训,若不是实施江河整治,大部分堤围很可能会崩溃,故以此次特大洪水为教材,因势利导,调动培堤积极性,连续五年统筹加固堤围;

(3)成立防汛机构,落实防汛岗位责任制。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镇(区)三防指挥所组成防汛机构队伍,明确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污责任制。市人民政府与17个镇(区)签订了《四会市镇(区)“三防”责任人防汛岗位责任制》,市三防指挥部与各工程队和挂勾单位代表签订《四会市防洪工程防守责任人和挂勾单位责任人防汛岗位责任书》,职责分明,层层落实;

(4)防汛物资器材储备充足,储存较好,确保防洪所需。

治涝管理的主要有:

(1)高水高排,全市面上主要拦洪沟有22条,集雨面积198.8km2,总长86.55km,最大排洪总流量519m2/s,大大减轻了抽排的压力;

(2)保证电排站排渠畅通。四会市每年都发动群众集资筹劳进行一次渠道清淤,各镇(区)之间互相评比,互相促进;

(3)电排和自排相结合,先自排后电排,以减轻电排站的负担。电排站的机组和自流窦的窦门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会市水电建设始于1958年,发展到现在装机容量已达到37608kW,年发电量达1.5亿kW时。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了积极作用,解决了因大电网从电不足而引起的用电紧张的矛盾。四会市水电建设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经验有:

(1)加强领导,进一步转变观念。水电建设牵涉的问题多,范围广,单靠水电部门难于承担解决,需要政府牵头,各部门配合,通力合作。地方行政领导要亲自挂帅,协调各部门关系,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2)认真做好水电建设的前期工作。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对河流的梯级开发和单项重点工程深入细致地进行可行性研究,选择经济合理的最佳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降低工程造价。如白沙电站坝址及枢纽布置,早在七十年代,当时的县水电局就进行了有关的前期工作,为上级部门编制流域规划提供了原始资料,为白沙电站的立项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3)按照《电力法》的规定,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把水电建设推向市场,充分调动各方面办电的积极性,开辟筹资渠道。同时,领先科技进步,对现有电站进行技术改造,以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如四会市的威整电站,由于设备存在缺陷,机组故障多,严重影响效益,经过多方论证,相继对两台机组进行技改,同时与有关科研机构的专家合作,对水轮机的转轮重新设计,结果比原来增加出力12%,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4)加强合作,共求发展。对于大电网直供县,小水电企业只发不供,一点并网,接受大电网的统一调度,特别是径流电站,要减少弃水,应当与供电部门充分合作,服从调度,以维护调度部门的权威性。

多年来,四会市坚持以水养水的方针,坚决贯彻执行广东省和肇庆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四会市人民政府1995年颁发了《四会市水利工程水费、防护费计收和管理办法》,把收好水费作为水利工程的主要经济来源,作为水利职工脱贫的主要经济支柱来抓,实行按成本计收水费。其中,农业水费,按量计收的,则每供水1m3水,收稻0.016kg,按面积计收的,每年每亩收稻谷10kg;工业、生活用水费,每供水1m3收费0.12元,确保水费征收工作台的落实。在电费方面,发电站输送给供电部门的平均电价为0.352元/kW.h,各项经济指标基本达到上级规定的标准。

近几年,四会市加大力度抓水利工程环境建设工作。江谷水库作为肇庆市的样板库,实施“一库制”建设后,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的效果,成为环境优美之库。四会市以江谷水库为示范点,在全市水利工程中推行“一库制”和“一堤制”,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结合环境整治双管齐下,万亩的丰乐、大兴、隆伏围已通过肇庆市河道目标考评小组验收,达三级标准,其余的万亩堤围还在进行河道目标考评达标工作,计划在2007年前全部万亩堤围均达到省定二级标准。江谷、水迳两宗中型水为在水文监测方面设有水位、雨量、蒸发量、出库流量监测,在安全监测方面设有大坝的沉陷、位移、浸润线、坝脚渗漏观测,为水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数据,但管理监测手段仍相当落后,未使用先进的仪器及电脑系统,在工程安全达标的同时,工程管理也应达标,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中小型水库和电站均设有雨量和水位观测,江谷水库还专门设有水文观测站,白沙电站闸坝设有位移沉陷和渗漏观测。由于白沙电站的兴建,闸坝上游的石狗水文站(绥江控制站)的水文观测已无实际作用,故把水文站迁往下游四会独岗桥下(跟白沙电站闸坝5km ),继续对绥江进行水文监测。四会市每年都把观测成果整编成册,作为工程是否正常运用的依据,为水利科研调查服务。

江谷、水迳两宗中型水库都是以灌溉为主,发电为辅,汛期以安全渡汛为首要任务的水库,小型水库均以灌溉、防洪为主。各水库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防洪预案,严格执行控制运用调度计划,如白沙低水头电站,根据上游的雨情确定是否开匣和开闸的程度,经过几年的控制运用实践,摸索出一条既不影响安全渡汛,又能充分利用水力资源的调度运行经验,充分发挥了电站的效益。

四会市在每年的秋冬季节均进行培修堤围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下游五个镇(区)7条主要万亩堤围已经渡过了三十年免受崩基之灾,特别是94年特大洪水的威胁,在接近百年一遇的洪峰水位下亦安然渡过,政府和群众对堤围不懈加固,使工程的实际效益达到或超过了规划设计的各项指标。

三、水利资源的管理和措施

为了充分利用四会市的水力资源和发挥工程效益,加快水利工程的达标建设,四会市会城防洪工程、江谷水库、水迳水库(中型)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以及马房电站等重点工程进行规划建设。

会城防洪工程体系包括会城石堤、仓丰围、清莲围(均属万亩堤围)。工程按五十年一遇的防御标准进行规划建设,概算总投资2.5亿元,采用国家投资一点,当地政府投资一点,群众集资一点的办法筹资建设,首期2.1km集防洪、商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堤园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江谷水库安全达标加固工程已完成除险加固,同时设置渗漏监测设施,资金来源,也是采用“三个一点”的办法;马房电站是四会市境内在绥江开发的第二级低水头电站,也是绥江总体规划最后一级电站,属无调节引水径流电站,总装机20000kW,年利用小时为3890h,是一宗以发电为主,结合灌溉、航运、过鱼的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有拦河闸坝、船闸、引水渠、厂房、变电站、青岐涌陶冶口闸、鱼道、上游防护工程等,估算总工程费为3.975亿元。小型水库面广量多,存在的隐患较多,已成为四会市市水利工程的心腹之患,分别对乌石、荷包湾、南田、黄泥塘、滘水、王坑、大南山7宗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成效显著,大大地加快了四会市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步伐。

在加快水利硬件建设和巩固水利工程效益的同时,软件建设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四会市市地处绥江下游、属北江一级支流,相邻西江,防汛任务历来相当繁重。为了准确、及时地分析雨情,把四会市市纳入北江水情预报、预警系统,同时与西江防汛系统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防汛体系,确保防洪安全。

在水质监测方面,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做好水质监测和水资源管理。为防止水环境污染,四会市市成立了水政监察大队,以维护全市水秩序的正常进行,有效的遏制了违法水事案件的发生。

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提高水利职工的生活条件,四会市市的水利工程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开展多种经营。如陆村水库(小二)实行水中养鱼,水面养鸭,水边养猪,山上种果多元化发展,成为四会市市“三高”农业基地;江谷水库实施“一库制”后,库容库貌焕然一新,水库除设有网箱养鱼外,还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档渡假的好去处;南田水库经过去年除险加固后已成为四会市市新的旅游景点;水迳水库正在开发旅游资源;莲塘迳水库和白沙水电站毗邻著名的贞山旅游区,有较好的旅游发展潜力。通过发展多种经营,不仅增加了水利经济收入,还为四会市市的旅游城市建设添砖加瓦,使全市的水利工程实现良性循环。

作者简介

李景成,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武汉大学土木工程。

    

推荐访问:广东省 江河 流域 水利 探讨

本文标题:广东省四会江河流域水利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探讨(李景成)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219/93115.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广东省四会江河流域水利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探讨(李景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