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学习时报》:在“绿色”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绿色”——陕西省汉中市实施“绿色战略”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02-20 15:08:43 | 来源:网友投稿
 

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到了发展的战略高度,要求到201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国家。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地区区情存在差异、发展存在不平衡,在追求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时,各地区必须立足地区特点,整合自身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实现地区个性化的发展。

 

在立足自身优势,寻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效结合的过程中,陕西省汉中市进行了一些可贵的探索。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美丽富饶的汉中盆地。由于长江水系最大支流——汉江绕城而过,汉中便成了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正因为这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历史渊源,每个汉中人都把“涵养水源、净化江河、清洁大气、保障供水”,看成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江清水送北京”,为了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和水源涵养,汉中人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汉中先后关闭大量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甚至对自己的支柱性产业“自行了断”。然而,汉中位于我国西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汉中百姓也有追求快速发展、实现美好生活的渴求。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实现生态与经济有效结合是汉中人民必须面对的使命。

 

多年来,为了践行这一使命,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汉中市委、市政府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发展优势,创新发展思路,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营造最佳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为根基,以发展国内外市场适销对路的绿色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导向,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科技力量发展高科技产业、创名牌为依托,以典型示范、全面推广和提高绿色产业覆盖面为手段,尽快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鲜明的城市形象和产业特色,强市富民,实现汉中率先突破发展。

观点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依据这一思路,汉中将发展战略定位为“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快建设绿色汉中”。通过打造绿色产业,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发展;通过发展绿色旅游,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品牌城市;通过建设绿色家园,发挥自身优势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绿色”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绿色”,实现了“绿色”和发展的有效结合。

 

打造绿色产业

发挥优势促发展

 

绿色产业通常指的是产品和服务用于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环境,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工农业。发展绿色工农业,主动保护生态环境,使环境免遭污染和破坏是当代世界的潮流。为抓住国内外大好机遇,汉中市多年来利用自身绿色资源丰富的特点,着力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以绿色农业为主、兼顾绿色工业的发展之路。

 

绿色农业,汉中富民强市的突破口。绿色农业是绿色汉中建设的重点,在汉中绿色产业中,主体是绿色农业。绿色农业不仅直接提供绿色消费品,还为绿色产品加工业提供优质、绿色、有机、高营养的农产业深加工原料,所有绿色产业都与绿色农业密不可分。

 

汉中选择绿色农业作为富民强市的突破口源于汉中的自然优势。汉中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这里有高等植物4000余种,药用动植物1600余种,农作物126余种,开发潜力很大;汉中有着丰富的水资源,这里有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系,年均经流量141亿立方米,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为绿色农业提供了优越的水利条件;汉中气候四季宜人,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是许多动植物最佳适生区和主产区;汉中有着良好的生态优势,这里森林覆盖率、空气、大气洁净度、河流水质等主要综合指标在整个西部地区及21个同纬度地区都是最优的,极为适合发展绿色食品;汉中有着较好的盆地优势,这里地处秦巴腹地,四周环山,形成自然屏障,外来生物不易入侵,病虫害不易传播,盆地粮田肥沃,是西北的鱼米之乡,构成发展彩色农业的极佳条件。

 

为实现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汉中市利用自然赋予的财富,提出“发展以绿色产业为主,绿色产业以绿色农业为主”的发展思路。一是实施“绿色农业工程”。着力将汉中建成生猪、中药材、茶叶、蔬菜、渔业等绿色种养业基地,天麻、杜仲、山茱萸、猪苓、黄姜、银杏等绿色中药材资源基地,形成了一批优质、安全、营养、高效的绿色农产品群。二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绿色农业发展。通过科技进步,推进绿色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增加绿色农业产品品牌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用高新技术改造和装备传统农业产业,实现绿色农业产业高新技术化,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引导乡镇企业围绕农产品发展精深加工业,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建立和规范物流配送中心,完善绿色食品供应链。大力发展物流配送中心,优化绿色食品供应链,完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健全新产品开发机制,保证产品供应接连不断。四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产销体系建设。以经营企业的思维谋划农业产业,走大企业带动、大基地拉动、大产业运作的产业化发展路子;整合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以及相关的教育、科研等环节,形成一个完善的无污染、无公害的安全、营养、优质的食品产销管理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当前,汉中绿色农业中,大米产量达61万吨,占全省70%以上;茶园55万亩,茶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54.3%,居全省第一,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汉中蔬菜有21科、63种,分别占全国77.8%和57.3%,具有接南济北的优势,且蔬菜、肉类以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而深受欢迎;花卉面积2.5万亩,成为西北地区花卉生产基地;汉中是“天然药库”,国家公布的365种中药材中,汉中产有280种,占77%,被列为国家和陕西省的药源基地和商品生产基地。

 

绿色工业,汉中富民强市的活力点。地区发展离不开工业,汉中在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工业的发展。但是汉中发展工业模式有着自身的特点,这就是注重发展绿色工业。为此,汉中的工业发展分两条腿走路:一是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着力于实现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二是走以绿色农业为依托,延伸农业产业链的路子,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

 

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即是在发展工业方面,汉中遵循以有效利用绿色资源优势为基点、以生态保护与工业发展为目的、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这一发展思路。

 

首先,高效利用资源,改造提升传统工业。通过制定税收、贴息、补贴等政策,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改造;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逐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工艺、技术和产品;通过引进和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进生产与经营管理模式。

 

其次,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整体水平。以市场为导向,以汉中高新技术园区和高效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以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和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支撑,围绕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电力电子、民用航空、化工、医药、现代化农业等方面,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再次,实施重点推进,加快建设汉江绿色工业产业群。以保护汉江为出发点,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大力推进企业、行业、产品、区域的绿色化,使食品加工、冶金建材、机械制造、医药化工、轻纺服装、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逐步形成沿汉江的绿色工业产业群。

 

走以绿色农业为依托,延伸农业产业链的路子,即是汉中遵循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这一发展思路。

 

一方面,汉中立足打造“汉”字品牌,加快汉中茶城建设。汉中茶叶以龙头企业、打造品牌为重点,扩大种植面积,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加工,提高茶叶质量和效益。在海拔800米西乡骆家坝乡的茶山上,陕南绿茶有限公司建成西北最大的茶叶基地,投巨资在全市率先安装使用配套喷灌设备,并成功研制出“陕南龙井茶、陕南乌龙茶”,改写了陕西无乌龙茶的历史,变过去单一的春季茶为三季产茶。今年10月,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汉中市参展的多个产品又一次在我国高水平的茶事活动中大展风采,令国内外茶学专家和客商啧啧称赞。其中五个品牌获得金奖,三个品牌获得银奖,多个品牌获得优质奖。

 

另一方面,汉中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以汉中市春雨农业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该公司充分发挥秦巴山区农产品资源优厚的自然条件,立足汉中这一国家级绿色产业基地,利用市委、市政府对绿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顺应了人们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需要,开发出21世纪纯天然绿色食品四大系列30多个品种,产品多次获得国家级金奖及发明专利,部分产品已取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和QS认证,所有产品获得“C”标认证。“老玉米营养粉”系列方便食品和“橡果系列产品”被省政府指定为陕西省名牌产品。同时,该企业也被政府认定为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并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发展绿色旅游

发挥优势造品牌

 

汉中市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誉,是世界上同纬度生态环境最佳区域。同时,汉中集国家级保护动物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于一地,森林覆盖率高达52%,又有“生物基因库”之称。这里四季有花、色彩灿烂,原生态自然之美俯拾即见,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

 

“十一五”以来,汉中抓住被国家确定为“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地区”和“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保护地”的机遇,重点发展旅游业,并确定为全市4个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提出“旅游活市”发展战略,举全市之力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2007年底一举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现已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保护区3个,省级森林公园和风景区14个,市级风景区10个,全市文物景点达138处。

 

实现绿色旅游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在如何发展绿色旅游方面,汉中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和生态优势,实施了适合自身特色的旅游发展新思路。一是着眼长远,科学合理规划。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大手笔,一步到位,“富规划、穷建设”,分步实施,突出以人为本,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努力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突出生态和人文资源特色,发挥各县区自身优势,每个景区都要有自己的主题,避免雷同现象。二是突出特色,发展特色旅游。发展以古汉台为中心的汉文化游,以武侯祠(墓)和定军山为中心的蜀汉三国游,以张良庙和紫柏山为中心的西汉历史文化与观光游,以汉江源头为重点的秦巴风情游、朱鹮自然保护区和佛坪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科学考察、野生动植物观赏游及长青、黎坪、天台山、午子山、五龙洞原始森林游,以南湖、红寺湖、南沙河、石门水库等自然山水风光为中心的休闲度假游和“一江两岸”现代都市与民俗风情游。 三是加强协作,共同构建川陕“金三角”环形旅游。汉中与四川巴中、广元三市的环境保护、环境建设、市场开发、旅游文化、经济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整合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携手打造旅游品牌,共同建设一个覆盖三市约900平方公里的“金三角”环形旅游线路,使川陕片区旅游在全国形成强大的整体优势。

 

同时,为全方位、多角度唱响汉中山水,“吆喝”汉中旅游,汉中市建立“政府搭台、各方联动、市场化运作”的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机制,相继参加了“2006年CCTV中国魅力城市”评选活动、川陕旅游协作年会暨假日旅游产品推介周,举办了陕南民歌节、汉中旅游风光摄影大赛、汉中牡丹节、城固张骞文化艺术节和“蜀道文化之旅”大型线路考察推介活动等各种旅游节庆活动,增强了汉中旅游的内涵和吸引力。2006年,汉中被评为“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2007年,汉中又被世界名牌协会、中美贸促会等机构评为“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促进了汉中旅游快速突破与提升。

 

保证绿色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为了保证绿色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汉中市突出“汉”、“绿”、“水”三大特色,实施“146”工程,重点围绕“一个中心,四条线路,六大旅游区”进行整体布局开发,使生态旅游业迅速成为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一个中心”即:以汉中城区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中心,设计推出市内一日或二日游线路。“四条线路”即:以汉台区为中心,向东、南、西、北辐射的四条旅游线路,并加快正在兴起的城固桔园、西乡樱桃沟、汉台区花卉园林等观光农业景点建设。“六大旅游区”即:以古汉台为中心的汉文化旅游区;以武侯祠(墓)、定军山为中心的“三国”文化旅游区;以南沙河、南湖为中心的休闲度假旅游区;以张良庙、紫柏山为中心的观光旅游区;以汉江源头为中心的秦巴风情旅游区;以佛坪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生态科学考察和野生动植物观赏旅游区。

 

与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相呼应,近两年该市社会各界投资开发旅游业的资金近10亿元,相继开发出黎坪国家森林公园、勉县温泉、云雾寺、留坝漂流、石门新栈道、宁强青木川古镇、陕南珍稀植物园等一批旅游项目投放市场。此外,还有26个重点旅游项目正在建设中。目前该市累计建成国家A级景区11家,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水利风景区、重点文保景区点和农业旅游示范点共21个(处)。如该市推出了以西汉高速公路为纽带,以探索自然奥秘、享受绿色休闲生活为主题,凸显秦岭朱鹮、熊猫、金丝猴、羚牛4条国家珍稀野生保护动物和汉中田园山水特色的生态旅游线路,以及以汉中市区为中心,以古栈道沿途景点为支撑,展现汉中独特厚重的“两汉三国文化”和美丽自然风光的“天下蜀道”等旅游线路。

 

如今,旅游业不仅是汉中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和增长点,而且正在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成为凝聚人气、激活商气、集聚财气、鼓舞士气的催化剂。2007年,汉中接待海外旅游者1.1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73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增长36.5%。在汉中市西乡县樱桃沟,仅2008年四月下旬,就接待游客41万人次。

 

建设绿色家园

发挥优势保和谐

 

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不同的发展轨迹,决定了城市建设的不同发展理念。

 

汉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重要水源地之一。这一历史使命决定了汉中的城市建设必须以汉江源头区水资源保护为切入点,全面防治环境污染,打造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同时,“汉、绿、水”是汉中城市的三大特色,这就决定了汉中的城市建设必须走绿色的发展道路,用绿色代表汉中,用绿色唱响汉中,用绿色扮靓汉中。

 

近些年来,汉中市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要求,投入大量的资金保护水土资源,同时以“一江两岸”开发为重点,提高绿化水平,建设清水、绿化、建筑物融为一体的生态景观,塑造汉中宜游、宜居、宜业的绿色家园新形象。

 

一方面,汉中市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了市政府工作部门和各县区年度综合考核。对发生重大生态破坏事件的地区实行“一票否决”。汉中市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选择项目,不上市场过剩、技术落后、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项目,从源头上把好预审关,有效地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汉中截至目前累计投入水土保持资金3.5亿元,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11.4亿元,退耕还林252万亩,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2.15亿元,城市垃圾处理场投资1.242亿元,还先后建成了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和危险废物处理中心。截至2007年底,汉中已经关停排污不达标企业65家,废水达标排放率由59%提高到87%,污水排放总量减少近35%。

 

另一方面,汉中市采取多项措施确保汉水水质优良。一是加强城市和重点区域环境污染整治,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努力实施“安静工程”和“洁净工程”,深入推进市中心城区和县城的烟尘、餐饮业油烟、各类噪声污染源的治理,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继续采取措施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确保市中心区域、机场、主要干线公路等重点区域环境良好;二是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和生态示范市创建工作力度,以控制不合理开发活动、人为加重自然生态破坏为重点,搞好矿产开采、旅游资源开发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等区域的生态保护;在开发中保护,通过保护促进资源开发利用;三是继续抓好工业污染源的防治和监管,确保汉江干流和居民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良好;四是努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提高全市污染治理能力。

 

打造绿色汉中,品牌建设与和谐发展并重。在加强汉江水质和两岸生态植被保护的同时,汉中市提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打造绿色城市名片”的战略目标,以城市品牌建设与和谐发展并重为发展思路,努力打造绿色汉中,建设绿色家园。

 

一是以“双创”为契机,精心打造城市品牌。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经营、高效能管理,以2007年实现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8年实现“省级园林城和卫生城”攻坚基本达标为契机,进一步把经营城市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首先,突出“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形象和“陕甘川毗邻地区物资集散地和旅游休闲中心城市”的功能,把汉文化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做好城市总规修编和控制性详规,以规划创名牌,靠规划树精品,把汉中城市商贸和旅游特色名片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其次,以项目为龙头,加快城市建设。坚持一手抓新区开发,一手抓旧城改造,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体制。大力加强城市交通主骨架及给排水、电力、通讯、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中心城市“一江两岸”开发、桥闸工程、滨江景观带、东关正街改造和体育运动中心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以兴元湖、莲花池为中心的城市园林休闲景观带。再次,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努力提高中心城市的吸引力、承载力、辐射力和竞争力。强力推进城市绿化、亮化、美化、硬化、净化工作,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卫生和市容管理,逐步构筑融清水、绿化、建筑物为一体的生态景观,把汉中建设为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条件优越、最宜居住创业的绿色园林城市和最佳生态地区。

 

二是以文明、生态、富裕为目标,以绿化、美化、净化为基本要求,进行新农村规划和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汉中市围绕治脏乱、清违章、美市容等工作,加快人行道改造、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城中村”改造的步伐。重新整修街心花园,加快中心广场改建工程建设,以公共绿地、绿化带建设为重点,改造了道路绿化带,栽植绿篱。同时,抓好县城和重点集镇建设,积极构筑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城镇群。经过了几年的努力,一批具有现代气息、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的文明村镇成为黄金旅游线上的新景观,绿色生态园林城市初具规模。近年省政府又批准汉中新建设观音山、龙池猕猴、摩天岭、桑园、宝峰山和马家山6个自然保护区。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21.2万公顷,占国土面积7.7%。

 

如今走在汉中的街道上,园林随处可见,以“一江两岸”为代表的城市景观也已初显。一江绿水六平方公里,两岸绿色文化走廊十公里,这一切都构显了汉中既有汉水环绕,又有绿色景观的园林城市特色。

 

后记: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浮在外面的是荣耀,但更多的是责任和使命。近些年来,汉中市为了“一江清水送北京”,始终坚持“涵养水源、净化江河、清洁大气、保障供水”的宗旨,把绿色生态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在“绿色”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绿色”。

 

同时,汉中市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探索实践也表明:绿色,不仅是大自然惠赐给汉中的本色,更是撬动汉中产业发展的支点,实现兴汉富民的抓手。汉中市正是以涌动在农业、工业、旅游业以及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的绿色生态建设热潮,克关夺隘,化生态资源为生态资本,化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很好的破解水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悖论,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地方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调研组 王山 袁赛男 吕红娟)

    

推荐访问:汉中市 陕西省 促发展 中求 时报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学习时报》:在“绿色”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绿色”——陕西省汉中市实施“绿色战略”的探索与实践》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