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赤壁陆水湖水库水体污染的原因与对策研究(赵良,丁伟)

发布时间:2022-02-21 15:11:57 | 来源:网友投稿
  1 陆水湖水库水体污染的现状

陆水湖水库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的赤壁市区上游1km处,作为三峡大坝和葛洲坝水库的实验坝,曾以其上游青山碧水,秀美多姿的自然风光而遐迩闻名,深受水利工作者和各地游客的青睐。近年来,由于上游通城、崇阳两县的工业、生活、卫生垃圾的排入,导致湖水富营养化,水质日益恶化,严重的威胁着两岸农民的生命安全,情况十分严峻。2001年4月,省环境监测站和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监测分析结果显示,陆水湖已成富营养化,藻类细胞总数高达2.61×107个/L。2003年3月,赤壁市环保部门先后两次按每2km2设一个点,每次共采取94个水样送武汉检测。结果显示,陆水湖仅有4%的水域为Ⅱ类水质,达到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质要求,74%的水域为Ⅲ类水质,22%的水域为Ⅳ类水质,未达到饮用水质的最低要求。一次又一次的监测数据表明,陆水湖水质严重污染已是不争的事实。[1]

2 陆水湖水库水体污染的原因

2.1上游工业污染超标,生活卫生垃圾增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县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的前提下,大量引进外资,鼓励私人投资发展工业生产,以达到盘活地域经济的目的,随着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各种工业污染严重超标,加上生活和卫生垃圾不断增加,给陆水湖水库带来的压力十分大,造成陆水湖水体污染十分严重。

据赤壁市环保局动态监测结果显示,陆水湖上游每年有2000万t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医疗垃圾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湖中,占陆水湖污染物总量的78%。特别是纸厂、矾厂等大量未经任何处理的高浓度的工业废水和医院、卫生所的医疗污水及垃圾,有的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有的还带有病菌,每到雷雨季节,上游的洪水夹杂烂树根、动物尸体、一次性碗筷等白色垃圾顺流而下,林林总总,最后都流进了赤壁市民的“饮水缸”。[2]

2.2 库区两岸无序开发,自然环境遭受破坏

陆水湖又称“千岛湖”,随着《水浒传》中王英招亲的拍摄,其知名度与日俱增 ,一跃成为赤壁市旅游的一大支柱,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这是旅游景点在为赤壁地方经济做贡献的同时,也给陆水湖的自然环境带来了破坏,据赤壁市环保局检测,2008年旅游人数上升30%的同时,污染指数也上升了一个百分点。据统计,陆水湖沿湖两岸有景点8处,宾馆9家,餐馆24家,工业企业7家,游船69余艘,渔船300余只等。

陆水湖两岸居民都以开餐馆为生,菜肴主要原料就是湖里的鱼从而加剧了湖水的污染。

另外,库区网箱养鱼也是湖区水质的杀手。2003年,3家外地老板在陆水湖投资数百万元搞起了网箱投饵养殖,投饵养殖有多方面的弊病。一方面大量鱼类不再以藻类为食,另一方面鱼饵的沉淀使藻类疯长。此外,沿湖的村民使用“迷魂阵”、“炸鱼”等不法手段大批量地捕鱼,使以藻类为食的鱼类急剧减少。几项综合,使水生生态环境失衡,水体自净能力降低,2001年和2002年陆水湖连续发生两次大面积的水华。

水体的富营养导致了鱼类的减少。陆水湖现有渔船300余只,与上世纪80年代相当,但每条渔船的捕鱼量还不到当时的1/4,且鱼小、种类少。陆水湖的渔业陷入了自己制造的恶性循环。

2.3水库库区牵涉面广,管理体制条块不顺

陆水湖流域从上往下辖通城、崇阳、赤壁、嘉鱼等三县一市,受污染严重的赤壁市虽说采取了许多措施,因和上游的通城、崇阳两县平级,对上游的污染却无能为力,眼看着整个流域78%的污染物流进陆水湖。由于政治体制的不顺,造成上下游分开治理,下管上不管,下治上不治,下急上不急的被动局面。长期以来,陆水湖区域有陆水枢纽管理局、陆水水库管理局、陆水办事处4家行政机构,体制不顺,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现象严重,给违规违章排污的个人和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赤壁环保部门和陆水湖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提到陆水湖保护时无一例外的提到了“排到湖外”。在污水处理厂没有建成以前,大量的污水将排入陆水河流入下游。一方面是赤壁陆水湖为上游企业排污所苦,另一方面却是赤壁的企业向下游排污,这是一个奇怪的轮回。在不负责的排污面前,也许根本没有真正的上下游。上下游谁是污染的根源是相对的,全流域的污染也许才是绝对的后果。

3 陆水湖水库水体污染防治的对策

3.1 协调经济发展,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

坚持以生态为导向,选择性地发展经济。运用产业政策引导社会生产力要素向有利于陆水湖生态建设的方向流动。定期公布鼓励发展的生态产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优先项目目录,对优先发展项目在现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凡对生态环境有不良影响的建设项目和生产企业,做到“三个不上”(凡污染型项目坚决不上,凡资源浪费型项目坚决不上,凡落后淘汰工艺坚决不上)。对水资源的消费,要逐渐改变目前有些产业(如围网养殖)无偿使用的现状。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对主要自然资源征收资源开发补偿税费,完善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机制。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逐步实行按排污总量进行收费,并逐步向城镇居民收取排污费,将排污费调整到合理水平。新征收的资源和环境保护税费,实行集中管理,重点用于生态环境建设。

3.2规范库区开发,健全库区开发与环境保护措施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于广大农村的面源污染,调整农业生产产业结构,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动沼气工程,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创办环保型旅游业,推荐通过氧化塘——鱼塘技术控制村庄污水,通过潜流型人工湿地技术控制旅游业污水和农业化肥、农药污染;改善陆水湖养殖结构 ,实现立体科学养殖。根据陆水湖流域的实际,组织专家进行生态湿地保护规划,将围网养鱼的规模严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控制饵料投放总量不超过现有投放总量的12%左右,制定对大湖水生生物资源适度合理的开发政策;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社会监督网络。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设立投诉中心和举报电话,疏通投诉河道,鼓励广大群众检举揭发各种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报道和表彰陆水湖生态建设的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对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曝光,实行全社会监督。

3.3建立健全机构,实现流域全面综合的治理

3.3.1建立健全陆水流域管理规章,为综合整治提供法规保障。目前陆水流域的污染防治还没有较规范完整的地方规章,各项管理工作虽然可以依据国家法律和部门规章,但有些具体工作如生活污水治理、禁止白色污染、禁止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和禁渔等这些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却无法可依,执法无据,急需制定一部陆水流域或陆水湖保护的地方规章。

3.3.2 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综合治理机构,开展全流域综合治理。陆水是一条跨行政区域的河流,需要上、下游协调一致,齐心协力开展污染防治,仅靠地处下游的赤壁市进行综合治理,不可能达到改善陆水湖的环境的目的,因此,建议咸宁市成立陆水流域综合整治机构,统一组织、协调、督办通城、崇阳、赤壁三县市的综合整治工作。

3.3.3从健全激励机制入手,吸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到陆水湖工作。利用陆水湖优越的自然条件,积极与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在陆水湖设立生态环境研究工作站或博士后流动站。建立生态环境领域的专家库,组建生态陆水湖建设的专家咨询队伍。同时加强本地技术骨干队伍的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队伍。

生态陆水湖生态建设是一项跨市县、跨部门、跨行业的开拓性、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生态陆水湖生态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陆水湖生态建设的领导和协调工作,相关市县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陆水湖生态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并列入议事日程。生态示范县市政府及水利、环保、林业、旅游、建设、工业、农业、教育等有关部门,要依据陆水湖生态建设需要制定本县市和本部门的具体实施计划,各司其职、精心组织、精心安排、逐步实施。[3](指导老师:龙振华 唐小方)

参考文献

[1]崔逾瑜等,陆水湖:呼唤全流域综合治污,湖北日报 ,2004年9月22日

[2]颜超华,陆水湖:对污水浊浪喊停,人民长江日报,2004年11月13日

[3]龙振华,丁雨恒,洞庭湖存在的问题与修复方法研究,水利发展研究,2008年10月

作者简介

赵良,男,1989年7月~。湖北黄梅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0703班学生,主要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与相关问题的研究。

丁伟,男,1987年10月~ 。山东德州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0703班学生,主要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与相关问题的研究。

推荐访问:赤壁 水体 湖水 污染 原因

本文标题:赤壁陆水湖水库水体污染的原因与对策研究(赵良,丁伟)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221/93874.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赤壁陆水湖水库水体污染的原因与对策研究(赵良,丁伟)》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