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内电解提高印染废水生物处理的研究(马红芳)

发布时间:2022-02-22 15:18:11 | 来源:网友投稿
 

近年来,纺织产品的日益丰富,印染废水中难生化降解的物质日益增多,导致单纯的生化工艺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越来越差[1]。SBR工艺能灵活方便地实现缺氧、厌氧、好氧条件的组合,使得SBR在难降解有机物处理中得以广泛应用,但单靠SBR生化工艺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印染废水还不能达标排放。本研究以SBR法为主体处理方法分别对SBR法、内电解-SBR法处理印染废水的降解效果、两种生化进水的可生化性、反应器内活性污泥的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1 实验方法

 

1.1 废水水质

 

试验废水采用人工配制,包括活性染料(X-3B)红,X-GN橙)、直接染料 (枣红GB、耐晒B2-RL)还原染料(RSN兰、FFB绿)以及多种附料、助剂和表面活性剂等,废水的可生化性不高,水质见表1。

1.2 实验装置与方法

 

试验装置采用SBR反应装置,有效容积24L,反应器底部设置微孔曝气器,用空压机供气,上部设置多个排水口,可根据需要排出不同量的经处理并澄清后的上清液,下部设置排泥口。进水、曝气、沉淀、排水、闲置等运行程序为自动控制。内电解装置为一塑料容器,内装一定比例的铁屑和焦炭,充填率为30%。通过试验确定,SBR反应器操作程序为进水0.5h,曝气5h,沉淀l h,排水0.5h,闲置l h,8h一个周期,曝气采用限制曝气方式,污泥负荷为05kg[COD]/(kg[MLSS]·d)左右。   废水进入生化反应器时滴加稀盐酸调整pH值为7左右。内电解反应参数为铁炭质量比4:6,pH值为4,反应时间30min,预处理出水在进入生化反应器时,通过加药装置调pH为7左右,其它反应条件与SBR工艺相同。

 

1.3 试验分析方法

 

①可生化性m(CODB)/m(COD)代替m(BOD5)/m(COD)[2]。本试验采用在500mL三角瓶中注入一定比例的废水和活性污泥约200mL,废水与活性污泥的体积比为3:2.5,曝气充氧24h后,将混合液过滤,测定滤液的COD值,计算COD的去除量△COD即为CODB;

 

②总铁含量:EDTA滴定数法;

 

③色度:稀释倍数法。

 

2 试验结果

 

分别采用SBR法和内电解-SBR法对试验废水进行处理,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内电解-S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在COD和色度去除率上都明显高于SBR法。COD总去除率在85%左右,色度去除率接近90%。为了明确了解铁炭内电解对SBR生化工艺的强化影响,试验中进行了两种工艺情况下SBR进水的可生化性试验和SBR反应器内污泥的性能研究。

 

3 内电解对生化工艺的强化作用

 

3.1 对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为了正确反映废水在内电解前后可生化的变化,本试验采用单位污泥的COD等负荷条件下的m(CODB)/m(COD)比值作指标。按照前述的CODB测定方法,分别测得几组反应前后m(CODB)/m(COD)值。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试验表明,废水经过内电解反应后,可生化性由原来的0.45~0.50提高到0.70~0.75。这是因为印染废水中的染料、大分子等物质经过内电解处理后,由于新生态物质Fe2+,H的氧化还原作用,一些不饱和键打开使发色基团破坏,硝基物转化成胺基物,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的中间体[3],在发挥脱色作用的同时,使CODB值往往高于原水,改变了废水的可生化程度,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3.2 对污泥性能的影响

 

3.2.1 污泥浓度与污泥负荷的比较

 

SBR工艺和内电解-SBR组合工艺各自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在相同的进水条件,即相似的容积负荷下,每隔一定的时间测定它们的污泥浓度,并诗算相应的污泥负荷,结果见图1、图2。

由图1、图2可知,在相同的进水条件下,内电解-SBR工艺生化反应器内污泥浓度超过SBR法的两倍,它承受的污泥负荷低于SBR法的1/2。污泥浓度的提高来源于铁絮体的生成及由于污泥结构、压实性能的变化而引起的单位体积内微生物数量的增多。在内电解预处理反应中,铁不断腐蚀形成Fe3+,在生化反应器内由于pH值的升高和微生物的吸附作用,促进了Pe(OH)3絮体的形成,同时,微生物絮体和Fe(OH)3絮体协同吸附,形成了絮体粗大,结构紧密呈团粒状的生物铁污泥,镜检分析得出,生物铁富集了微生物及有机物,使较多的微生物与较多的有机物(由于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废水中的有机物更容易被微生物利用)得到充分的接触,具有较高的代谢活性,加速了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进而提高了处理效率。

 

3.2.2 污泥沉降性能比较

 

取等量的两种方法的污泥,装入1 000mL的量筒中,进行污泥沉淀试验。开始时轻轻地搅拌悬浮液,使混合均匀,然后开始静沉。在整个试验期间连续地观测固—液界面的位置,连续100min,试验结果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A点是曲线①即SBR工艺活性污泥沉降曲线的压实点,发生在开始沉降后第22min,B点是曲线②即内电解-SBR 艺活性污泥沉降曲线的压实点,发生在开始沉降后第17min,要比SBR工艺压实点提前5min,也就是说,相同量的活性污泥,内电解-SBR工艺要比SBR工艺沉降得快,这一点有利于提高对反应器的利用率。内电解-SBR法的沉降曲线始终在SBR法曲线的下方,又说明.了内电解-SBR法污泥的压实性能也优于SBR法,从而使SBR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大大提高。另外由30 min时的固—液面位置可分别求得两种工艺的污泥沉降比SV,SBR法的SV为28.5%,内电解-SBR法的SV为23%,明显低于SBR法,进一步说明了内电解-SBR工艺中活性污泥比重大,易于沉降,有利于在反应器内保持浓度较高和沉降性能较好的活性污泥,这对比重较小的印染废水污泥来说是很有利的。

 

3.2.3 对氧的利用率比较

 

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中,需要将污水中的一部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自身氧化一部分细胞物质,为其新细胞的合成以及维持其生命活动提供能源,这两部分氧化所需要的氧量一般用下列公式表示[4]:

 

O2=a’Q(La-Le)+b’VXv    (1)

 

式中:O2—曝气池混合液需氧量,mg[O2]/d;

a’—代谢每公斤COD所需氧量;

b’—污泥自身氧化需氧率,即每公斤污泥每天所需要的公斤数,d-1;

V—曝气池容积,m3;

XV—单位曝气池容积内的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量,kg/m3;

La—进水有机物浓度,mg/L;

Le—出水有机物浓度,mg/L。

 

公式可改写成:O2/[Q(La-Le)]=a’+b’XvV/[Q(La- Le)]=a’+b’/N’。

 

式中:O2/Q(La-Le)——去除每公斤COD所需氧量;

 

Ns’—污泥负荷率,kg[BOD5]/(kg[MLSS]·d)。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如果污泥对氧的摄取能力一定即a’、b’一定时,当污泥负荷率低时,去除每公斤COD的需氧量就多,这是由于合成后的污泥量自身氧化比较多,较多的污泥本身呼吸需要较多的氧量。为此,本试验进行了两种工艺的活性污泥对氧的利用率比较。以Qair/Q(La- Le)表示去除每毫克COD所供的空气量,式中Qair表示每批提供的空气量(L/批),Q表示每批处理的废水量(L/批),(La-Le)表示每升水中去除的COD量(mg/L),以去除每毫克COD所供的空气量为纵坐标,以SBR反应器内的溶解氧浓度为横坐标,绘出如图4所示的曲线。

 

由图4可见,SBR法相关直线的截距高于内电解-SBR法,这表明,当保持反应器内相同的溶解氧时,去除每毫克COD,组合工艺所需的供气量小于SBR法的供气量,也就是就,由于两种污泥的结构和性能不同,而导致a’,b’值不同,组合工艺中的生物铁污泥对氧的摄取能力或利用率要优于SBR法的污泥,尽管其中的污泥浓度是SBR的2倍多,COD去除率要比单独SBR法高出20%多,但对供氧的需求并不比单独SBR法多,这一点对好氧生物处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4 结论

 

①对比试验表明,内电解-S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效果优于单独的SBR法,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85%和90%左右,内电解明显强化了SBR生化工艺的效果。  

 

②废水经内电解处理后,提高了可生化性,而且内电解出水中的铁离子在生化反应池内,由于pH值的升高及曝气后生成的Fe(OH)3絮体与菌胶团有机结合后生成了比重较大、结构呈团粒状、沉降性能优良的生物铁絮体,使得反应器内能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由于生物铁污泥吸附能力强,它富集了较多的微生物及有机物,有利于各种难降解有机物的分解。  

 

③尽管组合工艺中的污泥浓度是SBR法的2倍,COD去除率比SBR法高出20%,但对氧气的需求并不比单独SBR法多,这证明组合工艺中强化的活性污泥对氧的利用率优于单独的SBR法。

 

参考文献:

[1]汪凯民,蕲志军.印染废水治理技术进展[J].环境科学,1994,12(4):62—62。

[2]刘永淞.BOD5的应用与污水可生化性的判别[J].化工环保,1994,14(6):372—375.   

[3]韩洪军,刘彦忠,杜冰.铁屑—炭粒法处理纺织印染废水 [J].工业水处理,1997,17(6):15—17.

[4]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排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马红芳(1969—),女,山西运城人,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推荐访问:废水 电解 印染 提高 生物

本文标题:内电解提高印染废水生物处理的研究(马红芳)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222/94514.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内电解提高印染废水生物处理的研究(马红芳)》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