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中国环境报》:环境与经济高度融合的缩影(陈谦)

发布时间:2022-02-23 16:39:23 | 来源:网友投稿
  生态城市建设对一个城市而言,绝不仅仅意味着城市环境保护水平和环境质量的提高,更意味着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正是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有力佐证。

在日前于上海市举办的“可持续城市发展”论坛上,众多专家就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专题讨论,而讨论的焦点,正是集中在生态城市建设上。与会专家指出,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当务之急。中国需要建成绿色生态城市的样板,通过宣传推广的方式推进建设生态城市的进程。

由此可见,对于当今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思考的焦点集中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上。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水污染、空气污染及“热岛”效应等日益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所迫使,但更重要的是城市经济建设和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换言之,无论对于完善城市系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还是对于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来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已经成为一个必须突破的瓶颈。

要想让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健康而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有机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关键的着力点。

这一思路的聚焦,来自于对城市发展轨迹和趋势的认识与分析。而将生态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方向,正是环境与经济高度融合的现实反映与必然趋势。

对于生态城市建设,也许有不少人还仅仅停留在加强环境保护、美化城市环境的认识层次上。在强调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注意力集中在环境保护的工程和建设方面。

江苏省常州市不久前召开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就加强生态市建设进行了部署,重点集中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方面,提出要打胜太湖治水、市河清水、净化空气、城乡绿化和生态建设五大硬仗,建设生态城市。

全力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常州市的这一做法无疑值得赞赏。环境保护是生态城市的基础工作,如果没有青山绿水和洁净的空气,生态城市建设也就无从谈起。生态城市建设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这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保障。

但我们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要建设生态城市,仅仅着眼于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是不够的,不仅要将环境保护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基础工作,更要将环境保护融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设计城市布局、规划产业种类、控制工业和人口规模的系统性工程。要将环境保护的思想理念、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具体手段全面融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并使之真正产生影响和作用,作用于宏观的规划、决策各方面,生产、流通、消费和生活各环节,从而调整和规范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最终造就一个完善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机体。

生态城市是对传统城市发展道路的反思,是从注重城市形体到城市功能再到城市生态和人文的转变,是由一般城市物质要素研究向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等多元复合要素研究的深化,是粗放外延的城市增长观向集约内涵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

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要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更注重对于城市发展方式和内涵的渗透。专家指出,生态城市是一类社会、经济、信息、高效率利用且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它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的环境污染,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而水、废物、交通、能源的利用将是建立生态城市的重要主题

这就意味着,要真正建设好生态城市,必须在城市的生态系统方面,致力于营造优美的环境,保护和不断改善城市的生态体系,使城市的人工生态和自然生态有机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城市的发展模式方面,必须走适应资源环境禀赋特色和环境承载能力要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发展效益,提高发展质量和经济竞争力;在城市的社会形态方面,必须大力弘扬和建设生态文明,倡导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消费与生活方式,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与制度。对于生态城市建设而言,环境保护不仅意味着城市生态系统的完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更意味着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调控与优化,是环境与经济的水乳交融。

生态城市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森林城市、山水城市、健康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这些方面的内容,还要根据区域具体情况建立起能够将当地资源特色充分应用于实现良好人居环境目标的城市建设模式。这,才是生态城市的真正内涵,在经济危机下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尤需准确把握。

    

推荐访问:环境 缩影 中国 融合 高度

本文标题:《中国环境报》:环境与经济高度融合的缩影(陈谦)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223/95007.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中国环境报》:环境与经济高度融合的缩影(陈谦)》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