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从应急调水实践论东平湖向小清河长期调水补源可行性(王洪春,格立民)

发布时间:2022-02-23 16:57:44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对小清河污染情况和调水补源必要性进行了介绍,通过小清河和2009年9至11月东平湖向小清河应急调水补源实践的效果,再次验证了东平湖水资源在山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潜在的优势和在黄河下游水资源调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东平湖作为小清河长期补源水源地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结论。

关键词:小清河;补源;治污;东平湖

为改善小清河污染的水环境,迎接全运会在济南召开,2009年9至11月,山东省实施了小清河应急调水补源,改善了沿线城市生态水环境,实现了流域生态向良性转化,支持了全运会胜利召开,引起强烈的社会效应,验证了从东平湖向小清河长期调水补源的可行性。

一 小清河污染危害及治理现状

(一) 小清河污染概况

有近900年历史的小清河发源于济南市泉群之水,穿济南市自西向东流经淄博、滨州、东营、潍坊,于寿光市羊角沟入海,全长237公里,流域面积10336平方公里。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小清河成为沿岸城市的排污通道,水体沿途遭受严重污染,小清河变成了“小黑河”,大量污染物通过小清河进入莱州湾,河流水体及入海口海域的水环境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水产资源锐减,物种减少,严重污染河段水生物绝迹。

小清河曾有过长达800余年的通航历史,它于1137年正式通航,可从莱州湾直达济南,是山东省唯一河海通航、水陆联运的河道。由于水源不足,成为季节性河流,自1996年起断航。

据《2007年山东省环境状况公报》,小清河干流9个断面中,只有源头1个断面水质符合Ⅲ类标准,其它8个断面水质均劣于Ⅴ类标准;支流13个断面中,除一个断面水质符合Ⅰ类标准,其它12个断面水质均劣于Ⅴ类标准,属于重度污染。在污染、缺水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小清河的健康生命遭到严重威胁,居于频临死亡的边缘。

(二)小清河调水补源必要性

近年来,小清河的污染与治理引起山东省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2003年济南市专门编制并于2007年11月启动了小清河综合治理规划。根据该规划,小清河干流治理后可以完全达到汛期城市排洪与除涝的目标。但由于没有水源补给,治理后仍难以改变非汛期河道的水污染问题。解决小清河的补源问题,即从周边流域调水入小清河改善其水环境,成为实现小清河的综合治理目标,恢复其健康生命的的关键。

二东平湖应急调水实践

(一) 应急调水的组织实施

2009年9月4日,济南市政府向山东省政府呈送了《关于国庆节和全运会期间实施小清河应急调水补源措施的请示》,贾万志副省长批示后,省政府办公厅召集紧急会议专题协调,确定9月29日至11月18日按日放水5立方米每秒流量从东平湖向小清河调水补源,调水总量约2000万立方米。

9月29日10时,开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济平干渠东平湖渠首闸,东平湖水沿90公里长的济平干渠自流北上,在济南市西南部经睦里闸进入小清河,至11月18日16时关闸,历时51天,调水总量0.23亿立方米。

为确保调水任务的完成,东平湖管理局强化水量调度工作,在确保防洪安全前提下,适当抬高东平湖蓄水位,9月中旬控制在接近汛限水位42.00米运行,开闸调水时东平湖水位已升至42.16米,提前储备了充足的水量。东平湖管理局成立了专门调水组织,安排昼夜值班,对调水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定时测报过闸流量和调水总量,保证了按照计划水量调水。

山东省南水北调建设管理局加强了渠首闸和济平干渠沿线工程的巡查管理,确保了应急调水的畅通无阻。

(二)应急调水效果

应急调水为濒临死亡的小清河注入新鲜血液,河流生命得到健康延续。

1、河道水质明显改善

调水前,小清河流域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仅为9.1%,流域总体水质状况除源头外,其它监测断面均为劣Ⅴ类水质。

调水后,清澈透明的东平湖水进入小清河,将原来的污水水体冲向下游,流入大海,各种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河流水质达到了省控标准。污浊、黑臭、变色的水体变为清澈、透明、清新,水质从劣Ⅴ类转化为Ⅲ类,生物多样性功能得到恢复,入海口海域经济鱼类回游,河流健康生命得以延续。

2、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调水前,河道水体污染严重,水生物不能生存,城市排污形成的化学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等对周边污染影响严重,臭气熏天,人们避而远之。

调水后,小清河生物多样性功能得到恢复,重现了水流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群鸟飞翔的景色。前期已经完成综合治理的河段,两岸成为观光、垂钓的休闲场所,美丽、清洁,适宜旅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亲水平台,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3、实现了经济性、带动性的统一

小清河穿越济南市天桥区长达10.3公里。因污染影响,过去投资环境差,招商引资商家不愿来,住宅也不愿在河边建。如今由于环境生态正在恢复,投资商争相在小清河沿线投资。该区范围内北闸子片区已完成挂牌出让,几个国内知名大型土地开发商也签订了开发项目用地意向协议。小清河景观功能的实现,提升了周边土地的价值,两岸土地在2005~2006年拍卖价格每亩不足100万元,最近小清河两岸土地拍出了378万元一亩的价格,房价由每平方米不足3000元提升到每平方米5000元,仍有上涨空间。

通过调水,小清河济南段水深普遍达到2-3米,从10月1日起,游船开始在部分河段试航,随着小清河综合治理的实施,只要长期保持有充足水量,全程复航将成为现实,而水运运费只相当于铁路运费的35%。

4、引起强烈的社会效应

调水始于全运会开幕之前,国庆节前夕,清澈透明的东平湖水到达济南,此举受到了济南市和小清河沿岸市民的普遍关注和拥戴,得到了济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赞赏,并多次对参与调水的有关单位表示感谢。全运会的召开,更是通过各省代表队和广大游客,将调水带来的生态变化效应传播到了全国各地,中国环境报、大众日报、山东商报、济南时报、黄河网等多种报纸、网络媒体争相报道调水带来的环境变化和社会反响,引起了强烈的社会效应。

5、流域生态的良性转化,带动流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从源头到入海口,河流水质的改善带来流域生态的良性转化,地下水水质改善,两岸工农业用水恢复,减少了原污水对周边环境、农作物等造成的次生污染损害,河流的功能性得到恢复。过去被群众称为“酱油河”的地方,又见鸟飞鱼跃,变身旅游胜地。流域生态改善,带动了流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城市水环境改善,土地开发增值空间加大,河道恢复通航功能,入海口水质改善鱼类增多,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等,将为经济发展腾出更大环境容量,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带动流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应急调水实践的启示

这次调水实践,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东平湖水资源在山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潜在的优势和在黄河下游水资源调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一)东平湖具有潜在的可利用水资源优势

东平湖承纳大汶河全部来水,水量充沛。1959-2008年多年平均来水量10.02亿立方米,年均向黄河排水量8.50亿立方米,其中11月至次年6月非汛期年均向黄河排水量1.68亿立方米。2003年起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关于东平湖运用指标及管理调度权限等问题的批复》有关规定,加强了东平湖运用调度,抬高了非汛期控制水位,蓄水量大幅增加。2003-2008年在保持非汛期水位41.50~42.00米左右的情况下,东平湖年均向黄河排泄弃水仍多达2.3亿立方米东平湖每每在黄河下游抗旱调度中发挥关键作用。1997年11月在黄河下游持续断流,东营、滨洲、胜利油田等地出现严重水荒,就利用东平湖水给河口地区调去了0.27亿立方米的救命水。2009年2月,我国北方地区遭遇持续性干旱,山东黄河下游沿黄地区用水紧缺,黄河防总决定东平湖参与黄河下游水量应急联合调度,以2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补济黄河,5日放水933万立方米,弥补了上游来水不足,缓解了下游旱情。

(二)从东平湖向小清河调水条件得天独厚

本次调水前,东平湖已多次通过南水北调济平干渠实施向小清河输水。

2005年12月29日至2006年1月17日,济平干渠竣工后试通水运用,放水20d,放水总量约2000万立方米。

2006年11月13至15日,南水北调管理局为了济平干渠检查验收,要求从东平湖引水入渠,全线有水,共放水二天半,放水总量约200万立方米。

2007年4月9至11日,为解决济南市紧急抗旱用水和缓解生态用水危机,应济南市水利局要求,从东平湖应急调水入济平干渠至小清河,共放水3天,放水总量约250万立方米。

2007年8月18日至9月10日,为配合东平湖抗洪抢险,降低东平湖水位,省防指命令利用济平干渠紧急分水,以20立方米每秒流量共分水0.53亿立方米。

为对小清河实施调水补源,济南市委托山东大学进行水源地考察论证,对玉符河流域调水、黄河干流调水、东平湖调水三个方案从调水线路、水质、水价、水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证,提出了《小清河调水补源项目研究报告》,结论为利用东平湖向小清河补源方案最优:从东平湖通过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济平干渠调水,全线自流,无需配套工程,日可供水量最大、年可供水天数最长、年可调水量最多,调水保障率最高。该结论得到了山东省、济南市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认可。

本次调水补源实践,更是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从东平湖向小清河调水的可行性。首先,经过长达51天的调水,调出0.23亿立方米水量后,对东平湖水位基本没有影响,11月18日,东平湖水位仍在42.00米以上;其次,调水工程利用当前闲置的南水北调渠首闸及济平干渠,全线自流,不用新建工程,不但运行成本低,而且增加了闲置工程的社会效益;第三,从东平湖调出的水清澈透明,零含沙量,不会对调水工程和小清河河道造成淤积,减少了后期维护投资。

(三)通过强化水量调度,东平湖完全可以保证调水需求

小清河调水补源要求水源地必须保证有充沛的水源,据计算,满足小清河良好生态的年需调水量应不少于0.82~1.47亿立方米。

根据种植、养殖,渔业、农业、旅游、灌溉引水等兴利综合需要,当前非汛期东平湖水位保持在41.50-42.00米,月水位变幅不超过0.5米为宜。

根据2003-2008年来水情况,在满足防洪调度和兴利用水条件下,通过加强水量调度,东平湖完全可以满足向小清河调水补源的要求。在保持汛后至次年汛初42.0米左右水位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东平湖非汛期每年可有2.3亿立方米的水资源能够开发利用,按照二分之一的水量1.15亿立方米调往小清河计算,非汛期240天不间断供水,每天可供水量约为48万立方米,调水流量约为5.5立方米每秒;若后汛期加强调度措施,将汛末湖水位由42.00米提高到42.5米,能增加库容0.8亿立方米,到次年汛前水位降到不低于42.00米,东平湖可利用水量3.1亿立方米,在当前没有其它较大用户的情况下,增加的水量可全部增调小清河,使调往小清河的水量达到1.95亿,非汛期240天不间断供水,每天可供水量约为81万立方米,调水流量可达9.4立方米每秒;若将汛末控制水位提高到43.0米,到次年汛前水位降到不低于42.00米,东平湖可利用水量将达3.9亿立方米,调往小清河的水量可达到2.7亿,非汛期240天不间断供水,每天可供水量约为113万立方米,调水流量可达13立方米每秒。

四、结论

理论和实践证明,要长期解决小清河补源问题,无论是从水质、可供水量、工程效益、社会效益,还是运行成本诸方面考虑,只有东平湖作为水源地才能胜任,其他任何方案都是无法替代的。

作者简介:王洪春(1958—),男,山东梁山人,工程师,长期从事防洪治河、水资源调度与管理。

    

推荐访问:调水 实践论 可行性 应急 长期

本文标题:从应急调水实践论东平湖向小清河长期调水补源可行性(王洪春,格立民)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223/95141.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从应急调水实践论东平湖向小清河长期调水补源可行性(王洪春,格立民)》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