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创新防洪,建立完善海河流域立体防洪体系(孙锋)

发布时间:2022-02-23 16:58:16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针对海河流域偏重平面防洪的体系,提出建立完善立体防洪体系,以达到为流域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支撑作用。

关键词:立体 防洪 体系

在新技术变革加速演进的今天,陆、水、空、天、电、网等诸领域以信息高科技支撑为重要时代特征勾勒出多维立体、纵横交错的新型防洪平台,同时它们与防洪信息化“保障链”相映生辉,全力驱动核心防洪能力产生着巨大的飞跃。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海河流域已经草创了防洪体系,如何进一步完善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是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1、概述

海河流域夏季暴雨的特点为降水历时较短、暴雨发生次数较少,暴雨发生时间相对集中、年际变化大,暴雨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暴雨与华北地形密切相关。流域暴雨多发生在太行山、燕山迎风坡,此区地形陡峻,土层覆盖薄,植被差,发源于此区的众多支流源短流急,汇流时间很短,洪水陡涨陡落,洪峰高、历时短,洪量非常集中。一旦发生洪水,由于洪水预警期短,极易对中下游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巨大损失。

1949年以来,海河流域制定了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防洪治理方针,先后修建了密云、官厅、岳城等一批大中型山前水库,在1963年8月海河南系大洪水后,又在中下游开挖了数条人工入海通道,使洪水分流下泄入海,草创了海河流域防洪体系。

2、立体防洪现状与存在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进步,海河流域防洪现代化手段与措施不断提高。通过太空的气象卫星,地面的测雨雷达,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无线通讯,互联网,移动通讯车,抢险队以及驻地解放军、武警部队,初步形成了一套立体防洪体系,并在96.8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当时由气象卫星提供的云图为洪水预报、洪灾评估提供了重要信息。而63.8大水时,时为水利部副部长的钱正英要乘空军飞机飞临洪水淹没区上空才能对洪灾有个大致了解和评价。

根据笔者收集的资料,海河流域第一例立体防洪抢险的成功案例发生在63.8大水。1963年8月上旬,河北、河南两省连降暴雨,发生历史上特大洪涝灾害,特别是河北省更为严重,有7个地区、105个县被洪水包围,空军邱发春机组在8月8日元氏县八一水库告急时,冒着山区低云复杂气象,以高超的技术和负责精神,低空盘旋搜索,连续空投一万多条麻袋,防止了水库决堤,保证了附近20多万人民群众的安全。为此,机组荣立集体二等功,并被上级党委授予“云海铁鹰”机组的荣誉称号。

由于缺乏立体防洪的理念,立体的防洪措施只是作为平面防洪措施的一个补充,防汛部门在防洪抢险更加注重平面防洪措施。海河流域96.8大水时,位于沙河上游的邢台市朱庄水库泄洪,邯郸电力部门一部大客车在未有防洪部门提醒的情况下,冒险涉水过河,在河中熄火遇险。由于预案不充分,无法紧急联系使用直升机、水陆两栖车进行救援,只能采取在岸边抛绳拴车救援的平面措施,在抛绳失败后,河中受困客车终被洪水冲走,造成客车上几十人遇难。

目前,在流域内各省市防汛预案中,并未将使用飞行器、水陆两栖车列为防洪抢险的重要措施,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不足。

3、完善流域立体防洪体系

3.1 立体防洪的理念

所谓立体防洪是指综合运用空中、地面、水上、太空力量和防洪救灾的各种抢险手段和方法,积极主动地在多维空间防御洪水,利用洪水,救灾减灾的防洪理论。

3.2 创新防洪 树立立体防洪的理念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唐家山堰塞湖除险可以说是我国立体防洪抢险的一个里程碑,虽然它采取的措施并未写入防洪预案,但临时采取的措施确非常得力,令人耳目一新。抢险人员和设备通过直升机快速投送令堰塞湖险情及时化解,这不是靠人海战术和不怕死的精神就能实现的。除险中,米-26重型直升机的起吊能力也令人叹为观止。

列宁说过,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当务之急是树立立体防洪理念,完善立体防洪措施,变平面防洪体系为立体防洪体系。

1998年长江大水,为堵塞九江决口,解放军、武警部队出动大量人力。为使决口处顺利合龙,解放军数百官兵以人民利益至上,不怕牺牲,在水中搭起人墙在决口处阻挡风浪。2005年8月30日,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南部,美国为应对“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的河道、海堤决口,主要使用直升机吊装水泥块等措施进行决口堵塞,用人少,危险小,效率高,科技含量非常高。同时在9月3~4日两天,美国空军即把7.5万灾民(包括8000名伤员)空运到全美各地,显示了强大的快速投送和机动转移能力。

3.3 完善预案 科学配置资源

在树立立体防洪理念后,要进一步修定完善防洪预案,科学配置陆、水、空、天、电、网资源即成当务之急。当前,在流域防洪措施中,对飞行器和两栖车的使用当属薄弱环节。96.8洪水时,曾发生石家庄通往岗南、黄壁庄水库道路因暴雨积水无法通过的事件,令主管防洪的河北副省长无法第一时间到水库进行抢险指挥,后绕路才到达水库。

飞行器应列为信息实时采集和抢险救生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加,将飞行器作为防洪救生和信息采集已不是难事。信息采集飞行器应以无人机为主,留空时间长,危险性小。抢险救生飞行器应以直升机为主,鉴于米-26在唐家山堰塞湖的表现,应考虑流域内配置重型直升机。由于飞行器专业度高,维护费用较大,预案中应与拥有直升机的军队、中海油落实抢险时的征集调用方案

水陆两栖车也是抢险逃生的重要装备。海河流域有十余个蓄滞洪区,目前预案中在撤退人员多安排车辆、小船和橡皮伐,未考虑水陆两栖车。台湾军方出动水陆两栖车在2009年抗击“莫拉克”台风中抢运民众发挥了运人多,抗风浪、复杂地形通过好的重要作用。解放军目前使用的ZBD2000型两栖步兵战车可以搭载10名士兵,两台喷水推进装置推动两栖战车可以以45公里/小时的速度在水中前行,上岸后,战车能够以65公里/小时的速度前行500公里。防洪部门可以建议国家安排生产该车的民用版列入防洪物资中以应对洪灾救生。

陆、天、电、网的其他装备国家地方一直重视,投入逐年加强,这里不再多说。

3.4 “资源联动” 实现高效能运转

流域防洪中的陆、水、空、天、电、网资源总是伴随着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等因素变化而变化,只有充分地把握各方面的内在联系,迅速达成相互间的联动,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变革需求。综观当今信息时代的防洪保障态势,在创新中不断呈现出“变革—反应—调整—变革”的高效能链式运动。洪水来临时,各资源平台之间不再是各个单元间的孤立部门,而是系统综合集成基础上的平台和平台的相互协同与联动,台台联动、链链高效运转,已成为我们提升核心防洪能力、夺取战胜复杂多样洪灾的重要形式。

4 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笔者认为建立完善的立体防洪体系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海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它的建立,必将为流域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作者简介:孙锋(1963-),男,高级工程师,从事水资源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任宪韶,户作亮,曹寅白.海河流域水利手册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推荐访问:防洪 海河 流域 完善 体系

本文标题:创新防洪,建立完善海河流域立体防洪体系(孙锋)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223/95154.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创新防洪,建立完善海河流域立体防洪体系(孙锋)》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