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沿海地区水利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胡锦钦)
水利建设; 可持续发展战略; 北部湾沿海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 TV213 (2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408 (2007) 08-0034-05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沿海地区的钦州、北海、合浦、防城(原东兴) 、灵山、浦北、上思等7个市县(自治县) , 除上思县外, 原属广东省管辖,1965年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钦州地区, 从此广西拥有北部湾海域。1984年国务院将北海市(含防城港)列为全国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1994年又将防城县划归防城港市, 于是原钦州地区分为三个独立地级市, 即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从而北部湾经济开放开发步入三个市齐头并进、互相促进的新格局。为了协调三市的发展, 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的《广西南北钦防沿海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三市作为沿海经济区的发展定位: 即北海市为商贸旅游城市, 钦州市为临海工业园城市, 防城港市为港口城市。三个市总面积2.04万km2 , 人口552.31万人, 大陆岸线长1 595.3 km。
进入21世纪, 由于区位独特, 与东盟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经济互补, 北部湾经济开放开发已成为构建中国—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 成为中国南部经济发展新一级。为了适应新的形势, 2006年3月,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 将南宁市与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列入该经济区。
风生水起北部湾, 审时度势,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适时而出, 为水利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水利事业要把握时机,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统筹全局, 发挥水利优势, 全力支撑北部湾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 北部湾沿海地区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水利建设现况
建国以来, 北部湾地区水利建设蓬勃发展, 累计投入100 多亿元, 建成水库578 座(大型5 座、中型17座、小型556座) 、塘坝6 303座, 总库容36.12亿m3 , 有效库容19.17 亿m3 ; 引水工程4237座, 设计引水流量115.59 m3 / s; 机电泵提灌站3 135台, 装机总量4.08万kW; 有效灌溉面积18.32万hm2 , 其中旱涝保收面积13.54 万hm2 ,分别占耕地面积29.27万hm2的62.6%和46.3%;海河堤围511 个(总长89813 km, 其中海堤664.1km、河堤234.2 km) , 泄洪(潮)涵闸1 788座, 保护人口60多万人、耕地4.89万hm2。这些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在历年防洪(潮)抗旱减灾、农业灌溉、供水、发电、航运以及实现粮食稳产、解决山区人畜饮水、减少贫困、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 发挥了诸多效益, 是北部湾沿海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物质基础。
1.2 水利工程存在问题
1.2.1 工程老化失修, 效益衰减, 防灾抗灾能力低
北部湾沿海地区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历经40多年的运行, 由于重建轻管, 疏于管理, 不少工程老化失修, 渠道渗漏严重, 渠系利用系数低, 仅为0.44左右, 灌溉效益衰减。例如设计灌溉面积6.67万hm2、总库容12亿m3的合浦水库, 负担北海、合浦、浦北、博白4个县市大型灌区的灌溉任务, 由于渠系庞大、渠道渗漏严重, 灌溉效益由60年代建库初期8万hm2衰减至“三查三定”时5.33万hm2 , 而且衰减势头仍未得到控制。又如防城港市防城区长歧引水坝设计灌溉面积6 253 hm2 , 但长期以来由于灌区渠道迟迟未贯通, 成为“半拉子”待建续建工程。此外,由于北部湾沿海地处湿润地带, 适宜白蚁栖息繁衍, 蚁患严重。如钦州市钦北区吉隆水库、防城港市上思县 伦水库、北海市合浦县清水江水库、东兴市黄淡水库等等都被发现坝体和堤围有白蚁穴, 有的相当严重, 90年代曾对水库和重要堤围进行普查治理, 但不彻底, 存在隐患。同时约有1 /4的水利工程带病运行, 调蓄能力和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1.2.2 外界干扰水利工程正常运行
外界的干扰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经济快速发展, 城镇不断扩大, 非法侵占行洪区现象经常发生, 如修建南宁—北海铁路时, 铁路主干线正好通过钦州市那挖耳水库, 施工中大量土石方填塞排洪道, 严重影响排洪。
再是以房地产和经济开发区为主的大面积土地不合理开发, 破坏了城市防洪排涝系统, 城区内涝日趋严重。尽管江河水位不高, 但稍有短时大雨,全城街道就会变成泽国, 交通阻塞, 轻则出入困难, 重则造成半瘫痪局面。这种内涝几乎年年都有, 主要是城市规划不周(指没有考虑短历时和超短历时暴雨倾泻而下时的相应排水功能设施) , 只顾地面高楼大厦漂亮, 不管地下水流去向, 违背人水和谐相处。
三是水利设施被盗被破坏现象时有发生。机、电、泵站地处偏远, 管理不善, 三个市抽水设备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毁坏。例如1991年大旱, 钦州市浦北县泉水电灌站一夜之间被洗劫一空, 影响数万亩农田用水。另外, 在寸土必争的年代, 不少水库山权地界未落实, 库区电鱼炸鱼屡禁不止, 危害工程安全。
四是水作为商品观念淡薄, 尤其农村免征农业税后处境更加艰难。每亩8~10元的农业水费和每方8分钱的工业水费都难收齐, 厂矿、企业拖欠水费电费习以为常。例如广西最大的合浦水库负担北海、合浦、浦北、博白四个市县大型灌区的灌溉任务, 旱涝保收面积2.74万hm2 , 按每亩10元征收水费应收400 万元以上, 2005 年实际仅收水费3万元; 防城港市2002年应征水费242.58万元(其中农业水费146.19万元, 工业水费7.49万元, 生活水费70.55万元, 其他水费18.35万元) , 但实际仅收到90.39 万元, 占应收水费37.3%; 钦州市青年水闸设计灌溉面积0.63万hm2 , 应收水费100万元以上, 但农业水费收不上来, 而且近年来厂矿、自来水公司等单位已累计拖欠水费和电费150多万元。由于水费电费征收不畅, 水利管理单位入不敷出, 直接影响广大水利职工基本生活, 难以为继, 值得深思。
五是水质污染。随着北部湾地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沿海三市主要江河和海域都面临水体污染。
2 北部湾沿海地区水资源特点
北部湾沿海地区依山傍海,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水系发育, 境内有125条中小河流, 集雨面积16 655 km2。其中集雨面积100 km2以上的河流有45条, 主要河流有钦江、大风江、茅岭江、防城河、南流江、马江、北仑河等。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为231.22亿m3 , 人均拥有量4 186m3 , 虽高于全国人均拥有量, 但不到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 /2, 而且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存在着季节性、水源性和工程性缺水, 可持续发展面临水资源短缺困境。
2.1 降雨时间分布不均
沿海地区降雨主要来自台风和热带低压影响,5~9月雨水特丰, 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8% , 因此,汛期经常发生洪涝(潮)灾害。而10~次年4月干旱少雨, 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22% , 常出现秋旱和春旱。
2.2 降雨地域分配不均
受海洋气候和地形影响, 降雨沿海多、内陆少、东南迎风坡多、西北背风坡少。据统计, 多年平均降雨量, 沿海为2 057.8 mm, 内陆为1 649.2mm; 十万大山东南迎风坡的防城河流域马儿峡顶高达3 448.8 mm, 而西北背风坡的钦州市新棠镇仅为1 451.3 mm。
2.3 河川径流年际变化大
降雨丰枯相差悬殊决定了河川径流年际变化大。如钦州市钦江青年水闸1971年6月初受6号强台风的影响, 发生50年一遇洪水, 实测最大洪峰流量1 770 m3 / s, 而1991年6月7日实测最枯流量1.76 m3 / s, 两者相差千倍; 1967年8月上旬遭受台风暴雨袭击, 合浦县境内南流江常乐水文站和防城区防城河长歧水文站相继发生洪水, 洪峰流量分别为4 860 m3 / s和5 450 m3 / s, 而1991年大旱最枯流量都不足10 m3 / s, 足见河川径流年际变化大。
2.4 地下径流欠丰
据有关部门测算, 沿海三市地下水蕴藏量为69.42亿m3 , 但可开发利用量仅有20.69 亿m3 ,而且沿海河流出口与大海相连, 常受海潮影响, 水质有咸苦味, 不宜饮用和灌溉。
2.5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沿海诸河流集雨面积相对较小, 坡降大, 集流快, 流程短, 洪水暴涨暴落, 大部分径流废泄入海。如钦江青年水闸, 校核过闸流量2 120 m3 / s,每年汛期约有10亿~15亿m3径流量废泄入海, 十分可惜。
据《广西水资源综合规划第一阶段成果》统计:2000年沿海三市地表径流总量为154.54亿m3 , 但利用量仅为31.36亿m3 , 利用率20.3%。
3 水利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 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因此, 当前和今后北部湾沿海地区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应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重点抓好节约利用水资源,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具体应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3.1 科技兴水, 实现农业灌溉高效用水
农业是耗水大户, 群众习惯于大水串灌漫灌,浪费大量的灌溉用水, 如钦州市钦江灌区过去年灌溉用量高达3万多m3 /hm2 , 为灌溉定额的2.5倍多, 因此, 节水灌溉势在必行。
3.1.1 开展水稻“薄、浅、湿、晒”科学灌溉
以钦州市为例, “八五”期间在自治区水利厅具体指导下, 全市在42个灌区开展水稻“薄、浅、湿、晒”科学灌溉, 每年推广面积4.80 万~5.36万hm2 , 平均节水1 676.25 m3 /hm2、增产1 226.26kg/hm2 , 既节水又增产, 效益可观。
3.1.2 搞好渠道防渗, 提高水的利用率
八九十年代, 北部湾沿海地区大中型灌区都在开展渠道防渗观测试验, 试验工作开展较正常的有钦州市青年水闸、灵山县灵东水库和合浦县石康水库等灌区。防渗形式有三合土、现浇混凝土和浆砌石抹平缝等, 效益显著, 渠系利用系数可提高0.05~0.1, 而且渠道防渗节水成本只是新建水库生产成本的50%。“十一五”期间应将合浦水库(有效灌溉面积4.38万hm2 ) 、洪潮江水库(有效灌溉面积1.07万hm2 )和钦—灵灌区(有效灌溉面积2万hm2 )等大型灌区首先列入渠道节水改造项目,坚持数年, 节水效益一定很显著。
3.1.3 实行“三先三后”灌溉方式, 充分利用回归水
农业灌溉季节性很强, 放水灌溉应实行“三先三后”的原则, 即“先上游后下游”、“先用自然水和结瓜工程水后用主库水”、“先灌成片田后灌零星分散田”, 充分利用回归水, 这样才能发挥水的最大功效, 尤其对干旱年份更为重要。如1991年钦州市大旱, 钦江上游以灵东水库为主体水利设施年放水1.5亿~2.0亿m3灌溉, 中下游重复利用回归水3 000万~5 000万m3 , 既补充了中下游农业灌溉用水, 又缓解了下游钦州城区15万多人的生活用水困境。
3.2 加快海河堤围建设, 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生命的消亡是无法挽回的, 因此保障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北部湾沿海地区洪涝(潮)灾害相当频繁, 历史上家破人亡的灾害触目惊心。如1986年7月8609号强台风恰遇天文大潮, 钦州、合浦、防城、北海等市县遭受严重损失, 80%堤围被摧毁, 毁坏房屋4.68万间, 淹没农作物面积4.19万hm2 , 死亡38人, 受伤159人, 受灾人口54.2万人, 沿海城镇长时间、大范围停水停电, 同时邮电、交通、水产、农业、林业等都遭受重创, 直接经济损失11.2亿元, 其中海河堤围损失3亿多元, 灾情惊动了水利部和国家防总, 于是中央在“八五”期间每年增拨修复整治广西海河堤围专款500万元。但由于北部湾沿海堤围多、堤线长, 目前未达到设计标准( 50年一遇)的堤围有500多km、涵闸650多座, 堤围加固任务相当繁重, 资金缺口很大, 因此应贯彻民办公助的原则, 多渠道集资, 如群众集资投劳、向堤围内保护区的企事业单位征收护堤费和防洪费、争取开发商投资堤防建设等, 齐心协力, 加快整治步伐, 确保防洪(潮)和供水安全。
堤围整治除采取工程措施外, 还要与生物措施结合起来, 如, 营造沿海防护林带可以起到防风、固沙和护堤作用; 营造海上红树林可以有效地保护堤围迎风坡的强风暴潮冲刷。合浦山口、防城港江山半岛、钦州市康熙岭和犀牛脚等沿海已有的红树林都经受过历年强风暴雨的考验, 凡是迎风坡有红树林的堤围, 都没有被狂风巨浪冲毁, 完整无损。因此, 要依靠和发动当地群众长期坚持造林护林。
3.3 切实做好港口供水
沿海三市港口是连接中国—东盟的通道, 切实做好港口供水很重要。北部湾三市建港历史相对较短,尤其钦州港起步更晚, 所以供水基础设施薄弱。
钦州港目前供水能力仅有5 万m3 /d, 近期(2010年)港口用水规模为55 万m3 /d, 解决途径是建设大风江调水工程与加高扩容后的金窝水库组成供水系统供水, 此方案正在实施并即将完成。远期(2020年)规划供水能力120万m3 /d, 将从郁江调水, 设计引水流量20 m3 / s, 总投资2.49亿元,工程已于2006年6月开工建设。笔者认为除从郁江调水之外, 应着眼本地水源, 钦江青年水闸校核过闸流量2 120 m3 / s, 每年汛期大约有10亿~15亿m3径流量泄洪入海, 十分可惜。钦江流域骨干水库有灵东大型水库和5 座中型水库, 总库容2.58亿m3 , 建议对该6座水库结合除险加固进行加高扩容, 将总库容扩展到3.5亿~4.0亿m3 , 充分利用钦江丰水期(5~9月)径流量, 通过拦河坝提水送入扩建后的水库, 实行江河(闸)库联合调度, 做到少弃水, 多蓄水, 以丰补歉, 努力向多元调节方向过渡, 每年按2次调节计算就能少废泄入海径流量2亿~3亿m3 , 这对调节钦江枯水期港区供水是很有成效的。这比从外地调水更加合理实在。另外, 还可以从茅岭江调水。茅岭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9.18 亿m3 , 水源充裕, 水质良好, 是理想供水水源规划取水点。在离钦州市约15 km的黄屋屯镇的上游米隆建拦河闸坝, 并配以抽水站,规划提水流量8 m3 / s入扩建后大马鞍水库(钦江青年水闸结瓜工程) , 年可供水1.26亿m3 , 可以满足远期(2020年)港口用水要求。
北海市(含铁山港)拥有合浦水库(总库容12亿m3 )和洪潮江水库(总库容7.03 亿m3 )以及闸口、石康、清水江、牛尾岭等中型水库, 为北海市供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只要通过节水改造, 加强管理, 提高水的利用率, 完全可以满足近远期供水需求。
防城港市近期可以利用防城河流域内已建小峰水库、长歧引水坝、木头滩拦河坝等和其他中小型水库群进行水量调节; 远期需在防城河上游兴建白石牙水库、大垌水库和大录水库等补充水源; 经过对防城河流域水库群分析计算, 在97%保证率来水条件下, 最大供水能力约为101.7 万m3 /d, 基本满足远期需水量要求。
3.4 加强中越合作, 共同开发利用北仑河水资源
东兴市位于广西最南端的中越边界北仑河畔,与越南芒街市仅一桥之隔,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东兴市将成为联结中国—东盟的重要口岸城市。同时东兴市江平镇著名京族三岛金滩旅游度假村与越南隔海相望。
北仑河是东兴市和芒街市两个经济特区共有的唯一淡水资源, 其地位已由物资资源提升为战略资源。中越双方应尽早共同商讨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实现双赢, 同时探索一条适合中国—东盟水利水电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3.5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水资源良性循环
北部湾沿海尽管水资源丰沛, 但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加上管理粗放,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而且存在浪费和污染等, 水资源面临短缺, 恐难一朝一夕得到解决, 但可以努力做好以下各项工作,改善供需矛盾, 逐步实现水资源良性循环。
3.5.1 增加投入, 加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力度
修复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大计, 只有留住青山, 才能有清泉甘露, 才能有河流健康生命。林木的根系能盘固表土, 增强抗蚀能力。据有关资料, 茂密的林木能截留降雨10% ~23% , 使50% ~80%的雨水渗入土层中; 能起到调节蓄水量防洪保水作用, 有林区比无林区可多蓄水300 m3 /hm2。
3.5.2 因地制宜, 发展生态农业
自治区政府对发展生态农业非常重视, 而且取得了显著成效。至2006年全区修建沼气池293万座, 1 /3农户用上沼气, 森林覆盖率1990 年以前长期在25%徘徊, 到2005年攀升到52.71% , 15年间翻了一番。“十一五”期间, 全区每年将新增20万座沼气池, 到2010年沼气池总数达到373万座, 2015年达到468万座, 沼气入户率达到74%,将成为全国第一个基本普及沼气的省份。在自治区政府感召下, 沿海三市农村沼气建设也大步向前,从不落后, 例如钦州市钦江上游的灵山县, 仅2006年就投资350万元(其中国债户286户282万元) , 建成沼气池5 672座, 农村生态建设初见成效。“十一五”期间, 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生态建设当作实践“三个代表”民心工程来抓。
同时, 要加强对农药、化肥的管理和使用, 要多用土肥和农家肥, 逐步推广使用生态农药和化肥, 防止污染水源。
3.5.3 治理整顿排污企业
必须积极调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限制高耗水、高污染产业, 发展节水防污型工业, 对一些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又无力实施节水防污的行业, 要坚决予以停、关、并、转。通过治理整顿, 要从过去“水资源—产品—废污水排放”转向“水资源—产品—再生水资源利用”, 反复循环运转, 大力实施中水回用, 努力实现水资源良性循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钦江是钦州的母亲河, 沿江两岸有乡镇小型企业近千家, 其中有制糖、制革、造纸、水泥、化纤、化肥、印染、酒精、石膏等80多家排污大户,每年向钦江排放工业废水4 000多万t, 半数以上工业废水未经处理, 有的即使处理也未达标; 每年还有生活污水1 000多万t被排入钦江, 生活污水达标率和处理率为零, 形势严峻。2006 年4 月8日晚上, 钦江曾发生水污染事件, 造成钦州市20多万人用水受困, 市民纷纷抢购矿泉水、纯净水,社会秩序一度混乱。为了认真吸取教训, 防止水污染事件再次发生, 2007年以来先后关闭取缔了39家排污超标、无力实施节水工程的落后企业, 经过治理整顿, 水污染得到初步控制。同时加紧了防污排污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可日处理污水8万t的河西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试运行, 沿江两岸乡镇相继兴建了无害化垃圾综合处理厂(场) 20多个, 有效地维护了钦江健康生命。
北海市是北部湾沿海商贸旅游城市, 拥有天下第一滩———银滩, 近年来银滩旅游管理区对几十家旅游、餐饮、商贸等企业进行彻底整顿, 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污水排放、节水改造等指标进行全面规划论证, 不符合要求坚决取缔关闭, 使洁白的银滩恢复原来光泽而更迷人, 吸引了中外游客。
防城港市江山半岛白龙珍珠是稀贵珍品, 同样遭受了工业文明带来的污水侵害, 防城港市政府和环保、水产、海洋、水利等部门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总之, 沿海三市治污防污工作正在健康发展,但仍须作长期不懈努力。
3.6 加强乡镇基层水利管理队伍建设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要搞好水利光靠省(区) 、市、县三级管理人员管理远远不能适应形势, 必须要有一支庞大的基层管水队伍。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北部湾沿海三市水利部门花大力气狠抓乡镇水利站建设, 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建站, 认真挑选具有一定素质的管理人员。经过10多年的努力, 终于建成一批乡镇水利站(建站率95%以上) , 明确水利站由县水利局和当地乡镇政府双重领导。每个站配备3~5人, 负责小型水利的维修、设计、加固、养护和冬修水利设施以及防汛抗旱等日常工作, 灌区文明用水秩序逐渐形成, 水事纠纷明显减少。可是, 近年来将乡镇水利站划归当地政府, 有的乡镇甚至把水利站站房和设备变卖了, 造成乡镇基层水利无人管理。对此, 应引起高度关注, 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乡镇水利站人员应经过县水利局研究才能变动, 以稳定乡镇基层水利建设和管理。
作者简介: 胡锦钦(1933—) , 男, 浙江永康人, 高级工程师。
来源:《水利发展研究》2007·8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北部湾沿海地区水利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胡锦钦)》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