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试论水文化在治水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薛选世)

发布时间:2022-02-24 15:19:21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水文化是建设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及促进治水实践活动的灵魂和导航,是水利发展的软实力,是事关水利事业成败和兴衰的命脉,是实现水利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和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在治水实践中具有凝聚、感召、教化、引导、协调、规范、激励、支撑等重要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水兴则水文化兴,水文化兴则水利事业兴,水利事业兴则国兴、百业兴。

 

关键词:水文化 治水 地位 作用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水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它既是生命之源,又是文明之源、文化之源,也是可持续发展之源。

 

自古以来,人类傍水而居,依水而存,有水则兴,无水则亡。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命脉,治水历来是兴国安邦的大事,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水文化。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一部除水害、兴水利的治水史。中华水文化积千年之精华,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之中,反映了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和各个时期一定人群对自然生态水环境的认识程度,以及其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指导原则和行为方式等,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中华民族治水智慧和治水精神的结晶,是全人类文化的瑰宝。从传说中的女娲补天到现实中的大禹治水,从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到今天的三峡、小浪底水利枢纽,无不闪耀着水文化的光辉。中华水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绵延不绝,它既来源于人们的治水实践,又超前于人们的治水实践,在治水实践中不断演进和升华,并对促进治水实践具有强大的反哺作用,以其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渗透力,辐射力、导向力、冲击力、创造力,引领、推动水利事业不断发展,它是人类文明得以存续、传播和绵延的动力,是建设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及促进治水实践活动的灵魂和导航,也是事关水利事业成败和兴衰的命脉,水文化建设是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水文化产业是水利发展的支柱产业,水兴则水文化兴,水文化兴则水利事业兴,水利事业兴则国兴、百业兴。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水文化,发展繁荣现代水文化,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是社会经济和水利事业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大力增强水利行业文化软实力,加速实现水利现代化的需要;有利于转变治水观念,调整治水思路,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是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实现人水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水利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学治水,提高水利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的有力措施;是促进依法治水、依法管水、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是实现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障。在治水实践中具有凝聚、感召、教化、引导、协调、规范、激励、支撑等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对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水文化有利于转变治水观念,调整治水思路,创新发展模式

 

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水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人们对水事活动的理生思考,是反映水事活动的社会意识,它直接触及人们的灵魂,浸润着人们的心田,对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精神意志、智慧能力等诸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意识和价值观,产生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共同认知,并随之调整自己的行为,形成共同的行为规范。长期以来,人类在大规模征服自然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主宰的用水意识、用水习惯以及价值体系,片面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忽略或否定了水在自然界的主体地位,过分索取,粗放经营,竭水而用,超量排污,破坏环境,加剧了人与水、人与环境的矛盾,使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水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大力加强水文化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为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各种水文化教育活动,使水文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全社会更多地了解我国的治水历史、经验、教训和辉煌成就,认清目前水利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充分认识水利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熟悉掌握水利的法律法规,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水观和水利观,增强全社会的亲水、节水、爱水、保水意识和水危机意识、生态文明意识,树立正确的水文化思想,养成良好水文化行为,形成善待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营造人水和谐的社会环境,进一步转变用水、管水观念,调整治水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环境水利、生态水利、人文水利转变;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以农业抗旱为主向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全面主动抗旱转变;从末端治污为主转变为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治污战略;从重点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治理转变为在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注重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从无节制的开源趋利、以需定供转变为以供定需,以水定发展;从防止水对人类的侵害,转变为在防止水对人类侵害的同时,注意防止人类对水的侵害;从单纯的治水向治水与治人相结合转变;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从单纯追求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转变为引导社会对水资源的合理需求和控制社会对水资源的不合理需求;由以往的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保护相协调,统筹考虑各种利弊得失,在改造自然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兼顾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由“以人为中心”,人定胜天,人类向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转变为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彻底冲破原始水利、传统水利对人们头脑的禁锢,坚持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治水思路,冲破传统计划经济的思想束缚,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利市场的观念,冲破传统落后的治水模式,坚持人水和谐发展的治水新理念,正确处理水利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既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遵从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实行自律式发展,坚持保护优先,科学配置,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管理权,使人人了解水利、认识水利、关心水利、支持水利,统筹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饮水、防洪、抗旱、用水、生态等问题,使水利工作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基层,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水的安全保障程度,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使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沿着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不断前进。

 

2、水文化可促进制度建设,推动依法治水和水利管理

 

文化环境对防汛抗旱、水资源环境、水土保持、水利建设等各项管理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管理模式,水文化是促进人本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之魂,加强文化建设是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推进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保证和强大动力,只有把制度的“硬管理”和文化的“软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施有效的管理。文化乃制度之母,是整个水制度建设的基础土壤和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它是一种粘合剂和整合力,主要依靠自己的魅力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精神,继而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群体意识;而制度则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导向,具有一定的强制力。制度的形成与制定都会受文化的影响,制度要发挥作用,必须要符合文化或是文化的发展趋势,水法规、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如果与水文化不兼容,则很容易使实施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同时,制度也会推动文化的演进,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制性,会直接改变人们的行为和利益分配方式,也会间接地对人们的观念施加影响,人们通过遵循制度和程序来获得文化上的共识,如果没有制度作基础,无论在水文化建设方面还是其他方面,观念上的变革很难达成共识,制度形态的水文化可促进治水活动规范有序的进行。因此,制度和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水利管理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治水历史的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水制度文化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文明程度,治水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解决水问题以至水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在强化水制度变迁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和发展水文化,通过制度建设达到人水之间的博弈均衡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目前,我国存在的水多、水少、水浑和水脏四大水问题,尽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主要还是人的问题,管理的问题,也就是制度和观念的问题。现行的地区分割、部门分割、多龙治水、多龙管水的体制,不利于水资源环境的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统一治理和保护,难以实现水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水文化,大力发展现代的先进水文化,以水文化建设促进制度建设,深化水利改革,加强制度创新,坚持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以制度建设推动各项管理工作,建立与水利发展相适应的水利政策法规体系和良性的水利发展机制,尽快制定《江河流域管理法》、《节约用水条例》、《抗旱条例》等法规,进一步完善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洪水干旱管理制度、以水权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功能区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度、以预防监督为主的水土保持管理制度等,加快水行政管理体制、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工程建管体制和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水利投融资机制、水价形成机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水行政执法体制,完善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权威、高效、民主、协调的流域统一管理体制,全面实施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坚持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和节水型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与消费模式,全面推行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层层落实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目标,强化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制度,引导经济发展量水而行,建立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以排污权为基础的水环境保护机制,强化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管理,建立保护水资源、修复生态系统的经济补偿机制,实行谁污染水质谁补偿,谁破坏水生态环境谁补偿,统筹协调和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用现代的发展理念指导水利,用现代的科技成果装备水利,用现代的先进技术改造传统水利,用现代的经营理念和手段(包括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水利,大力提高水利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水资源,促进人水和谐发展。

 

3、水文化有利于提高水利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水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潜在作用就是以人为本,培育和塑造复合型、开拓型、创新型的优秀水利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水利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水利事业蓬勃发展。先进水文化不仅起着教育人、启迪人、感化人、引导人、规范人行为的作用,而且还能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观念,重新塑造人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别是理想、品德、动机、兴趣等人文素质,是构成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情趣的基本内涵,决定人的意识形态,这种观念性的人文素质对人的发展、乃至一个单位、一个民族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水利现代化,首先要实现水利人的现代化,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水利职工队伍,是促进水利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任务,我们要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育人,人才兴水,科技兴水,始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倡导和营造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关心人、激励人、培养人、发展人的良好文化氛围,重视开发人的精神素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大力弘扬水利精神,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事业心,转变传统落后的发展观和价值观,树立治水新理念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推动学习型和谐单位建设,引导职工紧跟时代潮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提升精神境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紧紧依靠职工,团结职工,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制定实施人才战略规划,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主线,改善用人环境,大力加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公开选拔、公平竞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选拔任用机制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有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激励机制,重视对职工进行教育、激励、培训、考核、任用、晋升和奖惩等,完善各类人才考评机制,改进考核方法,科学评价人才,为人才提供干事、创新、创业的舞台,使高、精、尖的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大力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年轻有为的高素质管理和经营人才群体,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才群体,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面向基层及生产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群体,加强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大力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4、水文化建设可推动科技创新,提高水利现代化水平

 

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是近代文明演进的主旋律。水文化是水利科技进步的母体,它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也从观念、制度、方法、习性、价值等多个层面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科学技术造成文化变迁,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水利科学技术是水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水利事业发展的关键措施。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科技文明成果,我们要在认真吸收借鉴传统优秀水文化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先进的水文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工作全局,紧紧把握科技发展的脉博,积极实施科技兴水战略,进一步转变水利发展观念,调整治水思路,创新水利发展模式,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把水利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积极推进水利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加速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大力弘扬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发扬拼搏奉献、开拓进取、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培育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情怀,着力营造相互尊重、团结合作、和谐宽松、公平公正的学术氛围和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爱护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环境,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抓紧制定水利科技发展规划和科学合理的水利科技人才培养计划,落实促进水利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从国家、流域、地方三个层面构建专业布局优化、学科结构合理、人员精干高效、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水利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逐步建立队伍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形式多样化、服务网络化的水利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以国家和各级政府投入为主,多元化、多渠道的水利科技投入体系,加强科技合作和交流,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高度重视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深入研究重大科技问题,开展重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认真研究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水问题应对方略和措施,重点开展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式理论、洪水风险管理理论、节水型社会建设理论、河流生态管理理论等基本理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机理、长江的江湖关系、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机理等内在机理研究,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的水资源演变及转化规律、黄河水沙规律与调控、流域区域需水规律与生态平衡等基本规律研究,新时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的防洪战略等宏观战略研究,不断探索和掌握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水利发展规律。并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和高新技术应用,在水文水资源领域,重点研究开发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优化配置技术,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在防洪抗旱与减灾领域,重点研究开发大范围水旱灾情预警预测预报技术,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对防洪的影响及其应对技术等;在水环境水生态领域,重点研究开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大范围的水资源保护和水域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等;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重点研究长江、黄河等重要江河的综合治理开发技术,南水北调等跨流域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关键技术等。同时,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材料、遥感、遥测、遥控等技术,重点研发自动化、高精度、全天候的水资源和水环境信息采集技术体系,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信息管理以及数据共享技术,通过信息共享、信息处理和信息服务功能,增强水资源预测、预报和水环境预警能力,提高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快提升水利行业整体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融与综合,突破制约水利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解决妨碍科技创新的薄弱环节,消除影响水利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不断进行观念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用现代治水理念、先进科学技术、完善的基础设施、科学的管理制度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不断提高水利科技管理效率和水平,建成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高效的水资源配置利用体系、优良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先进的水管理体系,为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推动水利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5、水文化可促进水利建设,提高水工程的文化品位,打造优美的水景观和水环境

 

文化塑造景观,景观反映文化,优美、壮丽、独特的水域景观是优秀水文化的源泉,以治水安邦、除害兴利为主的水工程,集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客观上表现了该工程文化内涵的深浅,也无不流露着工程策划者、设计者、建造者的审美观念、文化修养和实际水平,它是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改造和开发利用的成果,是劳动人民辛勤与智慧的结晶,是历史与现实、科学与进步的高度文化积累,是重要的景观资源和水文化的有效载体,诸如葛洲坝、长江三峡、小浪底等工程。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工程、水环境在满足除害兴利基本要求的同时,更加重视其文化功能,提高了亲水、爱水、戏水、休闲、娱乐的文化需要。因此,在水利建设中要全面引入水文化建设,增加文化含量,提升文化品位,体现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科学发展的治水新思路,打造优美的水景观和水环境。通过加强水文化建设,有效指导和促进水利建设,使水利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防止盲目建设、无序建设,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使工程技术人员更新规划设计和建设观念,坚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为核心,以人水和谐发展为宗旨,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配置放在突出位置,尽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注重水工程的文化内涵和人文色彩,把水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水文化景观建设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突出生态、绿色、环保、景观、人文等现代理念,充分发挥水、河流、水工程的除害兴利功能和文化功能,把水工程建成为具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优秀工艺品,建设清新、优美、舒适、人水和谐的水环境,使水文化景观成为展示现代文明的一颗颗璀璨明珠。如都江堰水利工程,它的哲学、美学、环境伦理学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是历史、文化和科学的最佳组合,是设计科学、布局合理,保存完好、历史悠久、举世无双的无坝水利生态工程,其灌区既有现代的坝、渠、闸、桥、水库、渡槽、涵洞等,也有传统的庙宇亭台、桥、碑刻等各种形式建筑,水利工程与自然及人文景观良性互补、融为优美的旅游胜地,已历经2261年,至今仍发挥着良好的作用,被联合国评为人类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它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不愧是水利文化的精品,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座丰碑,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葩!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水文化,对历史上形成的水工程和水文化产品,要加强文化保护,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使其重现生机和活力,为发展增辉添彩,惠及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在水景观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亲水、休闲、娱乐、旅游和求知需求,建设整体和谐的滨水公园、绿地、广场、亭台楼桥,并在水景观中融合地域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充分体现水文化,使人们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受到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对新建的水工程,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为目标,按照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人文水利的理念强化工程项目的生态规划与设计,整合注入绿色文化、生态文化、旅游文化、和谐文化等多种要素,使水工程达到科学化、人文化、艺术化,既体现自然景观特色,又要反映历史文化渊源,突出水与文化的完美结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保护好重要的水域自然景观,并与周边景观相协调,实现水工程亮化、绿化、美化,提高工程文化品位,全力打造每一处水文化景观,让水工程充分展示丰厚的水文化底蕴,展现独特的水环境风采,充分发挥传统文化遗产和现代水利工程的边际效应,使水工程建设与文化建设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为人们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不断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让人们更好地领略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水利工程在发挥防洪、供水等效益的同时,成为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良好场所,陶冶情操的高雅去处,为美化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优美的水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追求,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6、水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力弘扬水精神,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中华大地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治水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水为魂的水精神或水利精神,这种精神力量的传承、发扬、光大,不断演绎着水文化的人文之魂,它是水给人们的某种启示、感悟或体验,是人们给水赋予的意志、品行和情感,其实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优秀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也是人们在与水打交道的实践中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水精神。从共工“雍防百川”到大禹“开掘九川”;从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到刘彻指挥堵复瓠子决口;从潘季训治理黄、淮、运,到近代的李仪祉水利报国,他们都是体现水精神的代表人物,也是创造和传播中国水文化的代表人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创造能力和优秀品质,许多治水英雄被人们视若“水神”而顶礼膜拜。大禹治水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现象,更重要的是它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在治水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勤劳勇敢、无私奉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谦虚谨慎、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坚韧不拨、同心协力,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战胜困难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感召中国人民奋进的动力源泉。长期以来,亿万黄河儿女在治理开发和保护管理黄河的伟大实践中锻造培育了“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是黄河文化的灵魂和精髓。1998年我国人民在战胜长江特大洪水中表现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无不闪烁着水文化的灿烂光芒,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我国水利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培育形成的“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既具有水利特色,又带有时代特征,是水利行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思想精神旗帜,是中国水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将有力地推动各项水利工作的开展。因此,要充分发挥水文化的凝聚、激励、感召等作用,大力弘扬水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水利观,提高广大水利职工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促进人的精神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实现人的精神追求,激发和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水利事业蓬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7、水文化有利于规范和约束人类治水行为,促进人水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矛盾,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活动的共同价值选择和最终归宿。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人与水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各种关系中最密切的关系之一,人水观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在传统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对自然界充满敬畏,人类处于水支配人的阶段,形成了人顺应水的人水观;在工业社会,随着生产力发展,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的主体意识急剧膨胀,形成了人征服水的人水观;在现代社会,人们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形成了人水和谐相处的人水观。

 

水文化是人水关系的文化,人与水有了联系才有了水文化,水文化的实质是透过人与水的关系反映人与人关系的文化。人与水有相依、相亲的一面,又有危害和相争的一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人水关系中,人是主体,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而水是客体,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人水关系主要决定于人,但水也具有反作用,水文化具有引导、规范、教化、调节等作用,是处理人水关系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水文化可以促进人水关系的协调,落后的水文化将使人水关系紧张。只有人与自然相和谐,才能给人类带来福祉,否则,将会给人类带来祸害或灾难。历史上,人类活动一直在改变水文循环和重新塑造地球的面貌。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人们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入江河湖泊;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肆无忌惮地进行掠夺式开发利用,致使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严重超采,结果是越缺水越开发,越开发越缺水,形成了恶性循环,使水问题更为突出,这主要是人为因素所致,其实质是水文化发展滞后和缺失的产物,人类在经历对水的长期掠夺和占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人类自我为主宰的用水意识、用水习惯以及价值体系,这种水文化片面强调了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忽略或否定了水在自然界的主体地位,违背了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而深入人心地现代水文化是保护水资源环境、从源头解决人水关系的有效手段。因此,人类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水文化,建设先进的现代水文化,在治水中,既要治水又要自治、自律,以人水和谐的理念来统领整个水利工作,建立人与自然(水资源)之间相依相存,相亲相爱的伙伴关系,以人为本,以水为友,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严格遵守客观规律,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与循环机制,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按照不同区域、不同河流、不同河段的功能定位,严格规范经济社会行为和人类治水活动,合理有序的开发利用水资源,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仅能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还应兼顾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的需求,保证水土保持设施与水利水电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实行自律式发展。在水资源紧缺地区,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要与水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严格限制高耗水、高污染项目,采取有力措施,节约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力加强水污染防治,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能够保持水体基本功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状态。在洪水威胁严重的地区,城镇发展和产业布局必须符合防洪规划的要求,严禁盲目围垦、设障、侵占河滩及行洪通道,科学建设、合理运用分蓄洪区,还洪水以空间,给洪水以出路,建立完善流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规避洪水风险,严格实行洪水管理,实现洪水资源化。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行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方针,坚持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相结合,加强封育保护,认真搞好预防监督,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特别要防止人为的水土流失,维护良好的开发治理秩序。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和物质、精神、政治、生态文明的科学考核体系,按水资源环境状况确定国民经济发展布局和规划,构建水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国民经济体系,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8、水文化是维护河流健康的强大支撑和有力手段

 

河流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机系统,并具有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属性,河流健康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密切相关,是水资源安全、水生态环境安全以及与水相关的社会经济安全的有机统一。文化与河流健康休戚相关,河流的自然生命是其文化生命的本体基础,河流孕育了文化,是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河兴则文化兴。同时,河流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文化,文化是河流健康之魂,是维护河流健康的强大支撑和有力手段,文化可以促使人与河流的和谐发展,文化兴则河兴。所以,水文化与河流健康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河流作为运动于时空之中的客观实在,它也有其自身的运动发展规律和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目的性和内在价值,并以生态规律自发的作用进行适应性配合和调节,而且它对于人类及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力。长期以来,人类不仅傍河而居,而且通过利用和开发河流谋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人类与河流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河流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和必要的生态产品、生态服务。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支配河流的能力大大增强,对河流开发的力度越来越大,对河流资源的索取越来越多,对河流的负面影响和过度干扰增加,多数河段水质恶化,以河流水域、湿地为主体的河道生态系统退化,河流健康受到巨大伤害,并招致了河流对人类的报复与惩罚。河流生态危机的产生正是人类社会水文化发展滞后和缺失所酿成的苦果。河流是自然的产物,对自然的尊重是水文化的核心,水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人水相依相存,保护水资源环境就是保护河流,保护河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水文化的要素即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水的观念、保护水环境的习俗、制度、规范等,是从根本上解决水环境问题、维护河流健康的有效手段。加强治水过程中的水文化建设,实践人水和谐的治河理念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人类文明的呼唤。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文化建设为动力,以人水和谐为目标,彻底改变陈旧落后的治水观念,调整治水思路,转变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树立人与河流和谐发展的新理念,营造尊重河流、善待河流、保护河流的文化氛围,坚持以人为本,以河为友,严格规范人类行为,把遵循自然规律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使河流的合理利用、严格保护和有效治理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利用河流的价值,既尊重河流的生存权利,维护河流的完整性、多样性和清洁性,保持河流的自然功能和永续利用,又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遵循生态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国民经济各产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永葆河流生机和活力,促进人与河流和谐发展。

 

9、水文化可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当今社会已迈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地掌握主动权。文化以其无微不至的渗透力和雄强宏阔的整合力构成人类物质与精神创造的巨大张力,作为一种软实力的文化已滲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还是一个行业、一个单位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命脉,建设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迫切需要大力提高水利行业的科技文化水平,水文化在中华文化史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独特魅力,为水利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条件和宝贵的文化资源。水文化是促进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实现水利现代化的灵魂和强大动力,只有可持续的文化力量,即可持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才能维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治水活动中,人心的向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团结合作、科学文化素质、经营管理水平等,是创造、发展和繁荣水文化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水利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先进的水文化对水利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导向作用,这种引领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水的重要地位认识的新飞跃、新的治水思路的提出、发展水利事业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的出台、水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水权、水市场等新观念的提出和日益为人们所认同等。

 

当前,洪水灾害仍是我国的心腹之患,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水污染加剧,水生态环境恶化,水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水的问题已成为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这与水文化缺失和滞后有着直接的关系,要从根本上解决水问题,不仅需要采取行政、科技、工程等手段,更需要充分发挥水文化的魅力和威力。因此,要高度重视水文化建设,并把水文化建设列入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融入治水活动的全过程,大力实施“文化兴水”、“科技兴水”、“人才兴水”的战略,加强水文化研究,并把研究成果与水利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转变治水观念,调整治水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广泛进行水文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水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充分认识水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全社会亲水、爱水、节水的水文化意识和关心支持水利事业的参与意识,大力弘扬水精神,认识水贡献,探索水理论,发展水科学、树立水形象,增强水文化软实力,引导和培养广大水利职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社会责任使命、核心价值观、水利职业道德和水利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水利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水利行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调动广大水利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实行统一治水、依法治水、科学治水,正确对待和处理各方面的关系,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规范人类行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以供定需,量水而行,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建立与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和水量调配体系,建立环境友好的水电开发体系,不断完善水利规划体系,水法规保障体系、科技创新体系,防汛抗旱减灾救灾保障体系、水资源供给与高效利用体系,水生态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现代化的水利管理体系,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融资保障体系,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水利,用现代的先进的设备、材料装备水利,用现代的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水利,用现代科学管理办法管理水利,加速实现水利现代化,促进水利事业和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雷.加快水利科技创新步伐 为水利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水利部网, 2008-4-1

[2]李宗新等.《中华水文化概论》部分送审稿(连载三). 中国水文化,2006-3-28

[3]张俊凯. 温州水文化建设对策探讨. 温州水利网,2007-7-26

 

作者简介

薛选世,男,1960年8月1日出生,1981年7月陕西省水利学校农田水利专业中专毕业,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2007年5月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数学专业结业。现为黄河水利委员会陕西河务局防汛办副主任、工程师,主要从事防汛等工作

    

推荐访问:治水 水文 试论 地位 作用

本文标题:试论水文化在治水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薛选世)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224/95693.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试论水文化在治水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薛选世)》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