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有效途径初探(高平华,蔡伟)

发布时间:2022-02-24 15:22: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渭河对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流域内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洪涝灾害频繁出现,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笔者从流域区生态环境现状出发,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全面分析,科学论证,按照实施综合治理、搞好配套措施、开发资源优势、加强建设管理的思路,对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治理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 有效途径 初探 渭河流域

 

一、概 述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自东沟峡进入陕西,至老潼关注入黄河,全长818km,陕西境内502km,沿岸有宝鸡、咸阳、西安、铜川、渭南等大中城市和杨凌示范区及一批小城镇。渭河流域总面积13.5万km2,陕西境内6.71万km2,集中了全省64%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和81%的生产总值,是陕西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对全省乃至西部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二、流域区生态环境现状

 

渭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4.8万km2,其中中度以上侵蚀强度面积达3.36万km2,多年平均输沙量4.58亿t,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据监测数据表明,1t渭河洪水的泥沙含量达到486kg。洪水挟带大量泥沙注入渭河,致使渭河入黄、支流入渭不畅,潼关高程不断抬高,黄河下游主槽严重淤积,洪涝灾害愈加突出。2003年8月,渭河干流发生了罕见的连续5次洪峰,给渭河流域尤其是下游两岸群众带来了重大灾难。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开矿、修路、基础设施建设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大大增加,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使流域内植被减少,土地退化、土壤沙化、生态恶化、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尽快对渭河流域实施科学的治理与开发,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减少入黄泥沙,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治理途径探讨

 

1.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是一项根本途径

 

渭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具体反映是严重的水土流失。由于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失调、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而且导致渭河下游严重淤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形成了集中大范围的贫困地区,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只有以小流域为治理基础,在千万条小流域范围内,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蓄水保土耕作措施紧密结合配套,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各种措施互相依存,互为补充,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综合防护体系,就地就近拦蓄降水,铲除洪水之源,从根本上遏制水土流失。流域内水文状况改善了,泥沙得到控制或最大限度减少了,河流生态系统与水文状况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好转,生态环境才能逐步得到改善。

 

2.人工培育与自然修复相结合

 

加大和恢复植被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实施的退耕还林、人工造林种草,对遏制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渭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大,范围广,完全依靠人工措施,很难做到短期内的有效遏制,更难以实现规模性治理。而实施生态修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大自然繁衍生息能力,加速林草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顺向演替进程,其单位治理费用低,劳力投入较少,而且生态效益十分可观。因此,在治理思路上要树立全面生态观念,一方面建立起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措施控制体系,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合理布局,综合应用,加快治理步伐和生态系统的改善。在治理过程中,要针对一个地区、一条流域水土资源实际,根据人们的需要,合理划分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将工作重点和资金的投入放到生产用地的改造和生产力的提高上;生态用地的治理应发挥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的双重作用,遵循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

 

3.工程措施相配套,建立科学完整的综合防护体系

 

林草措施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它与工程措施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林草措施为工程措施提供了良好的运行条件,同时工程措施也为林草措施的运行提供了保证。多年来的水保治理实践表明,离开工程搞林草措施,林草生长所需的水分得不到保证,不但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而且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样,离开林草搞工程,大量的泥沙淤积使工程寿命大大缩短,甚至还会存在因泥沙无限而工程容量有限,造成洪水摧毁水利工程的恶化现象。只有林草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从上游到下游、从坡面到沟道,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治理框架,各种措施互相依存,互为补充,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综合防御体系,才能大幅度减少入渭泥沙。在渭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中,则应根据不同地型地貌特征,以小流域为单位,按照梁峁坡、沟谷坡、沟道三个地貌单元,配置各自适宜的水保治理措施。梁峁坡多为坡耕地,除缓坡修筑梯田外,其余坡面可推行等高灌木带、林草间作及保土耕作措施等;沟谷坡侵蚀破碎,坡度在25°以上,实行退耕还林(草),发展以灌木为主的水土保持林;沟道以支毛沟为主,大力发展坝系工程建设,做到支毛沟小坝与骨干坝有机结合;另外,还应在渭河一、二级支流上部署小型水库、河道整治等工程,治标与治本同步进行,形成节节拦蓄降水,层层开发利用的良好布局,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综合防御体系。

 

4.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是要获得更大的生态效益,为西部发展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但是,生态环境要搞好,加大投入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要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在治理过程中,如若一味强调长远的生态效益,而忽视群众的近期利益,那么,群众和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治理成果也难以巩固。因此,在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中,客观生态效益必须与群众的微观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结合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实行综合开发利用。在注重生态效益的同时,要适当发展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以市场连接企业,以企业连接生产基地和农户,逐步形成规模化治理,区域化开发,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格局。通过综合治理开发,不断开拓自然资源的利用空间,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长远与近期、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

 

5.加大科技含量,积极推广水土保持科技成果

 

生态环境建设涉及农、林、水、牧各个方面,是一项科学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在治理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注重理论与实践、科技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先导作用,引进先进理念,学习先进经验,推广先进技术,转化科技成果,开展科普教育,不断提高治理水平。陕西是一个科技大省,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多年来,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地方水保科技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潜心研究,从中总结了一大批具有实际价值的科技成果。其中,许多科技成果先后在实践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和应用,已成为水保综合治理的动力和保障。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亦应跳出传统的治理模式,增加科技含量,将目前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理技术成果,如等高灌木带、柠条植苗造林、坡耕地治理技术及一些先进的施工经验、工程材料、测试方法和工程管理技术,逐步在治理中加以推广和应用,提高治理水平,走科技发展之路。

 

6.建管并重,确保治理成果长期发挥效益

 

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多年来,由于重建设轻管护,人为破坏严重,导致边治理边破坏,甚至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的现象普遍发生,大大抵消了治理效果。因此,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坚持建管结合、建管并重,把管护和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视自然资源和治理成果的管护。首先,抓好流域区内现有林草的保护,实施封山育林、封山绿化、封山育草,这是管护工作最重要的一项,也是水土流失区恢复植被的有效途径;其次,保护好现有梯田、淤地坝、治沟骨干工程、小型水库等工程设施。尤其对已成工程,应及时移交当地政府部门,制订规章制度,加强管理,确保各项工程正常运行;其次,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制止新的资源破坏。随着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一些基本建设单位乱垦乱伐、乱挖乱采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在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运用法律手段,坚决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的发生。同时,深入贯彻落实《水法》、《水保法》、《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督力度,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作者简介

高平华(1977—),女,汉族,陕西岐山人,工程师,从事水土保持治理工作

蔡伟(1976—),男,汉族,陕西岐山人,工程师,从事水土保持治理工作。

    

推荐访问:渭河 初探 流域 生态环境 有效途径

本文标题: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有效途径初探(高平华,蔡伟)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224/95778.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有效途径初探(高平华,蔡伟)》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