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中国环境报》:环境技术管理体系急需构建

发布时间:2022-02-26 15:10:27 | 来源:网友投稿
 

编者按: 国家环保总局新近成立环境技术指导处,推进环境技术管理工作。

环境技术管理是国家为保障环境保护目标,以指导社会生产采用先进技术,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引导环境技术发展为目的,配合环境管理而进行的技术监督与管理,是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记者就读者普遍关注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问题采访了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有关负责人。

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尚未形成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当前我国在环境技术管理方面相对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近10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入不断增加,但是,大量的投资并未达到相应的环境效益,污染治理设施建了不少,能稳定达标运行的却不多,治污企业找不到有效的最佳环保技术,各级环保部门在环境管理和环保设施建设的决策和监督执法中缺乏技术依据,难以实现科学管理。环境技术管理仍处于分散、无序的状态,远远不能满足环境管理、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要求。

他认为,环境技术管理的结构性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的污染治理缺乏技术指导。环保部门长期以来重视法规、标准等规定性要求,却缺乏对所需技术途径的指导。污染治理技术及工艺的选择不同于一般技术,企业一般不会选“最好”,只选“够用”就行。如果政府缺乏对技术选择的指导和要求,建成的污染治理设施或者运转不起来或者达标困难。很多污染源污染控制效果不佳、不达标的原因就是技术路线选择错误引起的。

二是治理工程建设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目前,政府的环境管理还没有深入到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管理和工程设施建设、运营监管的层面,对企业的污染治理过程,环保部门“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督”,对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主要限于初期的环评和工程建成后的监测验收等有限措施,缺乏保障工程设施持续、稳定达标的技术支持和过程控制,缺乏相关的工程技术规范;环保产品的质量无人监管。

三是排放标准的制订工作缺乏前期对控制技术系统科学的评估,难以保证所编制的排放标准达到污染控制要求和技术可行的统一,影响了排放标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进而影响了对污染源控制的有效性。由于没有建立污染控制技术的常规评估机制,排放标准的制订进度缓慢,为实施达标排放的配套技术政策和管理标准、技术指南、规范不完善,造成环境管理目标难以实施。

四是非常规污染物治理缺乏技术储备。目前,我国对污染源的控制基本上还处在常规污染物控制阶段,对于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的有毒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等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还缺乏足够的技术产品储备。

环境技术的发展

需要干预和引导

他介绍说,在各种技术手段中,国家对污染控制技术引导和适当干预,是运用技术手段的主要方面。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不可能仅仅依靠市场等源动力,因为污染控制技术的自发应用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相反会增加成本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就是所谓的环境保护内部不经济性。因此,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动力必须来自政府的法规要求,但政府制订法规标准的依据是适当的污染控制技术。污染的治理、环保产业的发展也主要来自于政府的管理要求。这就需要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的环境保护形势和市场发展阶段规律的、比较有效的技术管理体系。

实施环境技术管理工程要以提高环境管理有效性为目标,解决环境管理技术支撑问题,建立以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最佳可行技术导则、技术评估和技术示范与推广为核心内容的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为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污染物总量削减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主要建设目标为:到2010年,制订与《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重点行业和重点工程配套的最佳可行技术导则、技术政策和工程技术规范等;加强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相关的基础研究,初步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境技术评估、示范和推广机制,使环境技术管理成为国家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最佳可行技术导则、技术评估和技术示范与推广为核心内容的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

构建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任务多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6个方面的建设:

一是构建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体系。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B A T 指南)是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污染防治BAT指南是依据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污染控制全过程应采用的清洁生产工艺、达标排放的污染控制技术路线等所作的技术规定。污染防治BAT指南的作用是对全社会污染控制给予技术指导,它是企业选择清洁生产工艺、污染物达标排放技术路线和工艺方法的主要依据,也是环保管理、技术部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环境监督执法的技术依据。“十一五”期间,为配合《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将优先制订火电、水泥、钢铁、造纸、城市污泥、医疗机构、农村生活、畜禽养殖等行业的污染防治BAT技术指南,以实现对高能耗物耗、污染严重行业污染的有效控制。

二是建立科学的环境技术评估系统。环境技术评估是实施环境技术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必须建立一整套系统的、规范的、客观公正的技术评估系统,提高技术评估的科学性和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十一五”期间,根据环境技术管理的需要,应重点建立最佳可行技术和新技术的评估方法和程序,为最佳可行技术指南、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修)订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还要建立以第三方评估为主,专家辅助决策为辅的新技术评估系统。通过对新技术、首次引进的技术进行评估,建立新技术示范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机制,推动环境技术的创新与高新技术的应用。

三是建立国家环境技术示范与推广体系。为促进技术进步与成果转化,考察技术成果的可靠性、经济性、实用性、推广性,必须建立技术示范与推广体系。要建立中央和地方环保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先进环境技术示范的机制。主要针对两类技术进行示范:第一类是先进成熟技术应用示范,包括对现有技术先进、运行可靠,已在小规模工程、或某一特定工程领域应用成功,且具有广泛市场前景,能够通过示范解决一类重点污染问题的技术和为解决重大环境问题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新技术进行集成性、成套性、高效性和实用性示范。第二类是新技术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的示范。针对长期制约我国环境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在技术评估基础上,组织已完成中试、扩大试验或生产性试验,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创新技术进行工程化示范,实现产业化;对我国尚无能力工程化开发的引进技术,进行国产化应用示范。“十一五”期间,从中央环保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1.5亿元,用于先进成熟技术、创新技术和引进消化技术的示范。在技术评估、技术示范的基础上,制订发布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技术和产品目录,建立环境技术信息平台。

四是完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体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是根据一定阶段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目标,针对污染严重行业提出的全过程控制污染的技术原则和技术路线。“十一五”期间,在现有基础上完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体系,根据环境管理的需求,适时修订已有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制订新的技术政策,完成32项重点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制(修)订。

五是制订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包括污染治理工艺技术规范、重点污染源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污染治理设施验收、运行规范等。通过对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全过程的技术规定,指导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工艺设计、环境工程设计,为环保部门进行“三同时”验收及验收后的污染物排放管理提供技术依据,规范环境工程建设市场,保证环境工程质量,为达标排放提供重要保障。

六是编制发布环境技术发展报告书。引导我国环境技术的科技创新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指导国家环境科技研究投入重点领域、国家产业化支持方向、外资及企业环保产业投资方向。

这位负责人表示,为完成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应建立环境技术管理资金渠道,保障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所需的经费。地方环保部门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支持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的建设,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环保专项资金配套支持本辖区先进污染治理技术的示范推广。

    

推荐访问:环境 中国 急需 构建 管理体系

本文标题:《中国环境报》:环境技术管理体系急需构建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226/96442.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中国环境报》:环境技术管理体系急需构建》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