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环境社会管理是和谐社会的核心(洪尚群)
学习《决定》,深化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和环境保护规律的认识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打开了环境保护的历史视野,实践视野和未来视野、深化环境问题社会属性的认识,深化环境问题成因、机理的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规律的认识。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学习,发现环境问题应归结为环境保护的制衡机制、社会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不健全,企业不受约束和压力转嫁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一些违法企业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获取巨额经济利益,以极低的成本取得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守法成本高,在市场不公平竞争的压力下,守法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守法企业逐渐失去环境保护的意愿和动机,久而久之守法企业越来越少。我国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环境保护力网络不健全,社区环保尚未展开,“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和“相互连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监督链尚未建立,造成政府的环境保护信息成本、监督成本、协调成本高,也造成环境管理成本高。诸多社会因素“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更高”。同时,也由于缺乏社会环境自治、环保自愿服务活动、公众参与等,造成环境保护效率低下。
环境社会管理是环境保护的新思维,环境创新的新方向
站在社会的角度思考环境保护,在社会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在社会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在社会体制解决环境问题,将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新理念。开展环境社会工作,推动环境社会建设,改善环境保护的社会心态,消除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人文诱因和社会驱动力量,将成为环境保护的新思维。发展社区环保和环境文化,推动社区环保自治,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共建和谐美好家园,将成为我国环境保护新思路。通过社区环保,将环境保护触角伸入家庭和社区,营造有利于个人环保和家庭环保的气氛、情景、文化和机制,通过社区环保编织的环境保护网络,共建绿色社区将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通过社会调控的改善,来强化环境保护运行机制;通过社会协调的改善,来改善环境协调;通过社会治理结构的改善,建立强有力的环境保护的制衡机制和约束机制。运用各种社会手段,解决各种环境问题,提高环境保护的灵活性和效率,将成为环境保护的新策略。例如,环境保护部门运用各种社会手段和心理学手段,尤其是环境心理学手段、环境医学心理学手段和心理障碍矫治技术,化解不良情绪、心理疾患,矫正异常行为,预防冲突,化解冲突。通过社区力量、社会力量和环保组织的培育和扶持,来抑制生态破坏力量和环境污染力量。应用各种社会手段激励个人、社区同各种浪费资源行为作斗争,将成为我国环境创新的方向和调控手段及设计开发的方向和重点。
实施环境社会管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以社会机制创建为突破口,促使市场机制——政府调控——社会机制相互促进,促使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和政府力量形成强大的环境保护的合力。开展环境社会工作,实施环境社会管理,探索建立适应和谐社会的环境保护体制和机制。
加强高校环境社会学课程建设,大力普及环境社会学知识和环境社会学思维,培养环境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发展环境文化和生态伦理,推动和谐文化的建设,充实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环境文化对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调解和整合的功能。环境权利和环境契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一。大力发展环境文化,全面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增强环境保护的精神动力、伦理力量和文化力量。
以绿色社区创建和社区环境自治,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应加快绿色商场、绿色饭店、环保家庭、绿色社区等绿色系列创建和社区环境治理机制的建立,尽快建立“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区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网络。
赋予环境保护机构社会动员和社会调节的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在主管部门应设置社区处、NGO处、乡村处、文化处等社会动员机构,介入和引导社会过程与社会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工作,实施环境社会管理,增强“通过社会调控,防治环境问题”的能力。
建立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有机结合的环境保护运行机制,让全体人民共享环境保护成果,全民共建和谐社会。
应完善环境保护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建立良好的环境保护利益分配关系;通过利益机制的完善,推动环境保护动力机制(效率)、平衡机制(公平)的发展和有机融合,实现环境保护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通过利益机制的完善,推动环境保护责任机制的完善,努力实现环境权利与环境责任对称平衡。
加强环境权益实现,保障和救济的制度建设,以环境正义推动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增加和丰富环境权益的实现手段、保障手段、救济手段,加快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环境保险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污染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确保弱势群体的环境权益。
建立有效环境冲突的防范、疏导和协调机制,化解环境冲突,维护社会稳定。
针对环境维权难的问题,应增加环境维权途径、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挥社区环保组织(NGO)在环境问题识别、预防、预警、控制和治理上的作用,充分发挥环保NGO在环境冲突中的作用。
建立建设项目规划的社会影响评价制度,防止不良社会影响转化为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转化为社会矛盾。
社会影响评价应与环境影响评价结合,完善大中型项目影响评价与分析,切断社会矛盾、社会问题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减少环境冲突。
(作者单位:昆明市环保局)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中国环境报》:环境社会管理是和谐社会的核心(洪尚群)》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