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如一日:树人,,兴业,,促发展
当了解到记者的来意后,刘耀军第一句话就是:“没有当年的青干班学习,就没有我的今天”。实际上,这句话适用于内蒙古烟草行业的许多人。人们日常交流时,总能听到有人问:“你是几期班的,现在干什么了?”我们采访时也常常听到一些领导干部和工作骨干自豪地说:“我是×期班的。”如果谁没参加培训班,就好像矮人三分似的——这堂课,是无论如何也要补上的。所以,在今天,总是有许多员工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内蒙古烟草行业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虽然参加这个班的学习不仅并不轻松,而且还甚是艰苦。
1998年,内蒙古区局举办了三次计算机应用培训。自此,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全面展开。1999年,举办了第一、二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一期培训班共有学员30名。到现在,30名学员全都是独挡一面的领导或业务骨干。其中的学员之一刘耀军,学习时还只是一个副科级干部,参加培训班后,理论结合实践,工作成绩突出,2002年就被提升为包头市烟草公司的副经理了。
1997年4月,新任内蒙古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的董晓民,首先抓的工作就是:系统开展员工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经过研究和筹备,内蒙古区局先后与内蒙古大学和内蒙古工业大学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现已培训九期,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举办MBA课程班两期、在职MBA学位班一期,与人民大学培训学院联合举办“管理创新与企业发展战略”研修班五期。第九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已于2007年7月毕业,第十期定于2007年9月招生。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90%的盟(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处级领导干部和旗(县)烟草专卖局负责人参加了区局(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有325名中青年干部脱产参加了学期半年多的工商企业管理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共投入资金近700万元,培训各类人员1045人,占全区烟草行业职工总数的20%左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并为创建学习型组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年对照:今非昔比
2006年末,内蒙古区局人事劳资处处长李志军,以及因在第三期青干班学习成绩优秀而被选留在区局(公司)具体负责教育工作的赵海,正忙着录取第九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每期录取的学员都要经过严格的选拔程序:区局(公司)下达招生计划名额,各单位按一倍比例推荐候选人,区局(公司)统一考试,合格者录取。从出题、试卷的选用,到监考、阅卷、划定录取分数线……严格的考试和录取程序几乎不亚于高考。这对于已经参加工作几年、十几年,甚至于几十年的学员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即便如此,近年每次新的培训班招生都有超过计划招生名额的数倍职工报名,这让李处长和赵海体会到成就和责任感。在第九期青干班,有两名学员是二级单位主要领导的孩子,他俩的考试分数在全班38名学员中居于中上游。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不但一般干部职工的子女注重学习。”李志军处长对记者说:“而且领导干部的子女同样注重学习。”由此记者想到,在内蒙古烟草行业,必须靠学习、靠真本领赢得工作和地位,已然形成了共识。
1999年第一期青干班计划招生40名,但结果只招上来30名。虽然区局(公司)发了文件、做了动员,要求各单位组织干部职工积极报名参加学习,但结果还是不甚理想。那时更多的人想的是:学习真的那么有用吗?
局长、总经理董晓民同志不仅认识到当时某些世俗思想的落后,同时认识到,要想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推动事业长足发展,就一定要有高素质的员工。“没有思想的变革和素质的提高,就没有事业的革新与进步;而思想的变革和素质的提高靠的是培训、靠的是学习和思考。”董晓民语调铿锵地强调。
对于区局(公司)的干部职工来说,一个感受颇深的变化是,10年前大家谈论的更多的是,谁家的孩子到哪个好单位好岗位工作了。经过10年的发展,大家的注意力发生了改变:谁家的孩子到哪学习去了。因为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知道:不学习、没有真本事,即便是在重要的岗位工作,也不一定能守住这份工作,很可能被一年一度的考核淘汰掉。
所以在10年后的今天,内蒙古烟草行业的干部职工,更多的是注重学习,注重提高自己。没有读过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干部职工,就积极要求读这个班。
“主要是读这个班太有用了!”赤峰烟草公司客服部主任、青干班学员海秀杰深有感触地说,“原来我是批发部的保管员,根本不懂管理、不会写作,偶尔当众讲一次话,也是磕磕绊绊、脸红脖子粗的。现在好了。”海秀杰口风一转,扬脸说道:“现在我直接管理着10多人,还指导、间接管理50余人,经常给营销员讲解营销知识、营销理念、营销技巧等,人心较齐,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总体感觉并不吃力——不过这一切,都是读了青干班后逐步转变的。我非常清楚:这个转变不仅影响到我的一生,而且还将影响到下一代。”海秀杰脸上洋溢出母亲的温情:“原来我根本不懂如何科学教育孩子,读了青干班后我就特别注意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特别注意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而有这种感触的,绝不止海秀杰一个人。
与海秀杰相类似,青干班学员朴永刚,读书时是个一般干部,由于一直从事财会专业,那时对企业管理只有肤浅的认识,而且朦朦胧胧、体会不深。青干班毕业后,尤其是任呼伦贝尔烟草公司财务科科长后,他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起草并通过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岗位职责、核算管理、会计机构管理、排序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20余项,使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抚今追昔,朴永刚甚是感慨:“没有青干班的学习,我怎么可能在几个月内就做好这些工作呢?”
朴永刚制定的《财务科工作考核及排序办法》科学、严谨。为加强考勤管理,要求所有人在早上到岗打扫完卫生后,打开计算机,启动内网QQ并登录,使用内网QQ其间不得隐身,未按要求登录的每次扣0,5分,等等。可谓具体、细致,极其便于操作。“这在参加青干班学习前是不可想象的——那时既觉得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想得这么周全。”刚刚33岁、已任5年科长的朴永刚向记者说道,眼镜片后闪烁着沉稳的目光。
十年打拼:注重内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内蒙古烟草,说其是“文化沙漠”也不过分。1987年8月,董晓民调任内蒙古区局人事劳资处处长时,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的呼和浩特烟草分公司,没有一名本科大学毕业生,其他盟市公司人员的知识结构就可想而知了。在工作中,董晓民越来越感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行业的快速发展,现有员工的知识和素质已不能满足企业日益发展的需要,员工只有学得更深、懂得更多,与时俱进,甚至超前一步,才能适应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
1997年,董晓民任内蒙古区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时,内蒙古烟草工业企业设备落后,产品竞争力不强,商业网建基础薄弱,各项工作与先进省份相比都相差很远。从哪里着手才能尽快改变企业的落后面貌?
“必须从人开始!也只有从人开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董晓民沉思而坚定地说,“如果没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企业即使有了优良的硬件条件,竞争力也很难增强。”董晓民进一步概括道。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干事创业、人才为本的观念已成为内蒙古区局(公司)党组的共识,他们把提升干部素质当作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开始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每年都有计划地、经过严格笔试和面试,面向社会公开引进高等院校的优秀毕业生,而不是看“关系”进人。现在,呼和浩特市公司聘用的客户经理全部是大专以上学历,这与以前许多是“关系户”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另一方面,对现有员工加强管理知识和实用技能培训,陆续开办了中青年干部培训班、MBA课程班、MBA学位班、研修班等,并在培训中增加了公文写作、公众讲话、讲演、企业竞争沙盘模拟等课程,以及若干以实用性内容为主的短期培训,从而逐步建立了一套系统化的教育培训机制。
“这其中的关键是;学习绝不能走过场、图表面,绝不能搞形式主义!”就是在今天,董晓民依然坚定地这样说道。
在内蒙古烟草,无论是参加过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还是其它班的学员,对培训的印象都非常深刻。
从2001年到2005年,一直主管教育培训工作的杜秀亭副处长说,培训对象的选送、培训内容的设计、培训老师的选择……培训的各个环节都建立了规范的制度,以制度和相关的政策促进教育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保证培训不流于形式。正是这些严格的措施,让学员们感到学习很“苦”。
青干班入学伊始,都要安排10天左右的军营军训,使学员迅速接受严格的纪律约束,做好艰苦学习的准备。10天,看似时间不长,但对于长期坐在办公室里工作的人们,无疑是一次艰苦的考验。有的学员已经40多岁了,有的还是处级干部,也要与年轻的学员们一道跑操、参加各种体能训练。有的腿都肿了,有的女学员累得直流泪;每天下来,几乎都是腰酸背痛……10天之后,学员们无论男女、无论职务高低,都明显消瘦了,脸上都是黑黝黝的,走路、做事都是有板有眼、中规中矩,一派军人作风。
整个培训从推荐报名、考试选拔到毕业设计答辩,将近8个月的时间。前三个月的脱产课程学习中,每周休息不超过1天,每天晚上有2小时的自习,从无例外,而且是全封闭的。就是每周日休息的那一天,学员们也要抓紧时间写作文或体会文章。在宿舍,深夜十二点多还在学习的学员不在少数。
在塞北寒冷的冬季,每天天还没亮,当时主管教育培训工作的杜秀亭副处长和赵海,就来到内蒙古烟草培训中心,和学员们一同晨跑。而这样的晨跑,在许多大学都很少见,但内蒙古烟草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一直坚持至今。课堂上不仅老师讲得精彩,还往往是互动的,有时辩论异常激烈,这让参加学习的员工感到庆幸、没参加学习的员工则心中向往。不仅在课堂,其他方面的学习气氛亦不亚于高校。正如赵海所讲:“我们的在职培训几乎像高校一样,一到开课,培训中心就是学校,来来往往都是拿着书本的人”。
许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内蒙古烟草培训中心,真是名副其实啊!
回忆起MBA硕士学位班的入学考试,李志军至今记忆犹新:“过去在学校学过的东西多年不用都忘得差不多了,现在再考高等数学等课程,就要重新拣起来,确实不亚于高考”。
在培训形式上,考虑到师资因素,内蒙古区局与高校紧密合作:一方面,这样可以保证学员接触到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思想,给学员提供系统化的培训;另一方面,培训结束后,合格的学员能获得学位证书和结业证书,对员工也是一个激励。此外,学习期间,常常以小组形式组织学员开展写作、演讲、辩论训练、讨论课等,使学员在互动中学到了技能,达到了提高思想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
青干班学员、《乌兰察布烟草》编辑部主任张照瑜稍一沉思后讲道:青干班注重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竞争意识,是典型的能力教育。当我滔滔不绝地在领导面前谈着自己对工作的认识和设想时,自己吃惊,领导也刮目相看。同事们对我的评价是“此次学习回来,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也许这就是青干班的魅力所在吧。
十年培训:硕果累累
从1997年的酝酿与筹划,到1998年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与推进,内蒙古区局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青干班学员张艳红,培训前是科尔沁区烟草公司业务股的副股长,现任通辽烟草公司配送部主任,她成功地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深受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比如她利用“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相结合的理论,一方面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做到依法管理、按章办事;另一方面,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具体处理。比如2006年下半年,单位分来一位新驾驶员,因其不爱劳动,几次组合大家都不愿与其同为一组,别人对他有意见,他对大家也有看法,对主任张艳红看法就更大,认为是张艳红与大家合起来整治他。一开始,张艳红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单独批评教育、面对大家批评教育,按规定扣奖金、罚款……几个月过去了,丝毫不见成效。张艳红想起了老师讲的“柔性管理”的内容,便把这位驾驶员叫到自己办公室,心平气和地说:“这样吧,从今天开始,我也不再罚你款了,你就每天跟着别的送货车上下班,也不用干啥,只是看着别的驾驶员怎么干就行。”几天下来,这位驾驶员主动找到张艳红,有些动情地说:“请让我继续开车送货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一直到今天,这位驾驶员都干得很好。
青干班学员、锡林郭勒盟烟草专卖局(公司)网建办副主任(主持工作)田建丰,培训前是盟专卖局专卖科科员,培训后曾任锡林郭勒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副局长、副经理。他说培训最明显的收获是,专卖检查时和零售户的冲突大幅度减少、几乎没有了——这与培训时所学的交流、演讲,以及管理学等密切相关。对此,田建丰快言快语:“培训使我们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比如原来我们根本看不懂现金流量表、资产损益表、利润表等,学了《公司理财》后,看懂这些表只是小菜一碟。”与田建丰同在一个单位的青干班学员范雪梅说:“培训安排的演讲、写作、辩论三项技能训练非常有用,尤其是写作,使我写的总结材料在单位荣获2006年全区烟草行业同级审计先进单位时,立了一功。”
青干班学员、通辽烟草公司客户服务部主任席那顺,培训前是奈曼旗烟草公司财务股记账员。他始终不忘将青干班所学的知识影响其他员工,以真正实现“培训转移”。他积极在营销团队中开展人际沟通、客户关系管理、当众讲话、市场营销、卷烟商品基础知识、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同时要求客户经理用真诚的爱心对零售客户实施亲情化服务,让零售客户感觉到公司的关怀和温暖。增设拜访前“开心一刻”和手语操“感恩的心”,使每个客户经理都以一种快乐的情绪、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目前席那顺已成为公司的兼职培训师,其个人素质与通辽烟草公司的团队整体素质也得到提升。
MBA课程班学员、呼伦贝尔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经理)王文忠认为:“我学到的是现代管理思想、改革与发展的作用和价值,学习的过程就是思想升华、水平提高的过程。”学习后,经过缜密思考和反复讨论,呼伦贝尔烟草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层干部每季度述职一次、对各科室进行排队考核,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强化企业战略管理、实施5年愿景规划;推进“54321”体制机制改革——即“营销、物流、专卖、财务、考核”五方面中心工作由五位领导班子成员专职管理、共同推进,“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网络技术平台上融会贯通,“营销、物流、专卖”三线垂直管理、齐头并进,分公司经营主体地位与旗县专卖执法主体相对错开、凸显两个主体的地位与作用,对全员整个工作过程进行考核;开展评星级单位、星级科室、星级员工等活动,公平考核、奖勤罚懒,采取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创造性……通过各项举措的落实,使“尽职诚信、和谐奋进、学习创新、激励竞争”的企业精神贯穿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融入每位员工的心田。
无数事例都生动地说明,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员回到原单位,经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后,绝大多数以出色的工作表现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被组织选调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使所在企业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得以明显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增长。
2006年,内蒙古区烟草行业系统外销售卷烟与上年同比增长8.35%,与1998年相比增长56%;商业企业实现税利与上年同比增长43.41%,与1998年相比增长557%;在国家局的检查考评中,被评为全国卷烟销售网络建设整体推进工作先进单位;卷烟市场进一步净化,客户满意度逐年提升。全区烟草行业经济运行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十年如一日:培养学风促作风
一个单位的作风与这个单位的企业文化密切相关,良好的企业文化决定良好的企业作风;而一个单位的企业文化与这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密切相关——或者说,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就直接引领着本单位的企业文化——这一点,在内蒙古烟草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每一期青干班开学和毕业典礼,董晓民局长(总经理)都挤出时间参加并发表热情洋溢的激励讲话。他曾在第一期班的开学典礼上,形象地称青干班为内蒙古烟草的“黄埔班”,从而激起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他还抽时间和青干班学员座谈,了解情况,改进办学。专程到军营看望学员,军训结束时检阅学员表演。2002年,内蒙古烟草和北京科技大学联合举办在职MBA硕士学位班,要求工作满五年的全日制大学本科生,经过全国统考后方可入学。局长、总经理董晓民和其他同志一样重新拣起了已搁置多年的大学课程。结果,已大学毕业20多年的董晓民和43名干部成为这个班的学员,他还当起了这个班的班长。每次集中学习他都是早早坐在第一排,从不缺课。这样一来,其他学员就不好找理由请假了。在完成硕士学位学习后,2006年下半年,董晓民同志又经考试被录取为北京科技大学的博士生,每周五下午下班后就匆匆坐上前往北京的火车,赶到学校上第二天的课;周日学习结束后,晚上再坐上火车回到呼和浩特,不影响周一上班。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董晓民推掉了应酬,平时挤时间学习,周末都往返于呼和浩特和北京之间,集中精力刻苦学习。对此,他不无深刻地说道:“越学就越感到自己知识不足,越感到需要学习。”而全区行业良好的学风和作风,就这样在领导的带动和影响下、在每天的不懈坚持中渐渐形成了。
谈到通过学习改变作风时,呼和浩特市局副局长梁磊说:“以前员工上班有空闲时就聊天、闲坐,或者看报喝茶,下班去喝酒,这样的现象很普遍。开展教育培训后,大家有时间就抓紧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该局局长郑子林则表示:“企业要持续发展,没有思路不行,没有培训也不行,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一个学习型的企业可以进入更高速的发展轨道。”
对于长期的集中学习会影响工作的质疑,参加过第一期MBA课程进修班的包头市局副局长金向东有自己的看法:“由于参加培训的员工都是工作骨干,又是集中培训,暂时对工作可能会产生影响,但通过培训,员工确实拓展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回来后工作效率提高了,企业的作风、形象也有所转变——这是一个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问题。”
在包头烟草,市局局长刘先勇深有体会地说,职工教育培训是一件事关长远的大事。培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非常实用,对干部职工无论是知识上、作风上,还是身体上都是一个锻炼。此外,通过培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进而提升了企业形象、改进了服务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职工的教育培训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形成长效机制。
据了解,内蒙古各盟市烟草公司除了积极参加区局(公司)举办的教育培训外,还从各自单位的实际出发,举办各类长、中、短期培训,内容涉及专卖、安全、营销、政工等各个方面。许多员工还利用业余时间报名参加电大、职大、网络教育等。不仅如此,有的中层干部在参加教育培训后,还在本部门内部开展培训,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带动大家一起学习、主动学习。
层次众多、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使内蒙古烟草干部职工尝到了甜头,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正所谓“学以致用,用有所成”。许多学员在毕业后反映,以前工作没有思路,不知道干什么,往往是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现在不一样了,不仅工作的主动性增强了,有时还能独辟蹊径、有所创新。有的学员说,以前对领导交办的文字材料总是犯难,参加学习后,不仅不为难了,还很乐于接受。许多领导明显感觉,经过培训后,职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交办的事落实更快更具体了,效果更好了。
如今,在内蒙古烟草行业无论是学风,还是作风,都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在区局(公司)机关,早晨7点不到就有员工坐在办公室里工作了;晚上22点钟办公室里的灯光还在闪烁——那是员工们为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快而挑灯夜战——虽然领导们并不提倡加班加点,但员工们心里想着工作和学习,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来到单位。周六、周日也总有员工与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里工作和学习。同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原来一周完成的工作,现在三四天就完成了,而且质量好于以往;应该是两三个人干的工作,一个人干得又好又快。在各盟市烟草公司,自觉加班加点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有的连续加班几个月也毫无怨言;工作效率也普遍提高了。学习的一小步带动了作风的一大步,这一过程中造就的一批综合素质高、能办事、打硬仗的干部职工队伍进而又促进了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的经济效益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记者感言: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学习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一瞬。但在过去的十年中,内蒙古烟草的科级以上干部90%得到了培训。培训面之广、力度之大、效果之明显,都是可圈可点的。从中不难看出内蒙古烟草党组对学风的重视、对人力资源的重视,也透视出他们干事创业的责任心。这也是优良作风的体现。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把“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作为加强领导干部八个方面作风的第一条,充分体现了加强学习在作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目前,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切实端正学习态度,把学习作为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素质的战略工程来抓,坚持以制度为本构建长效机制。要通过不断学习,汲取知识,增长才干,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一方面,内蒙古烟草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学无止境,不论是从个人的进步,还是从行业的发展考虑,加强和改进学习都是迫切的需要。在此,让我们大声呼吁:学习应持之以恒,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
1998年,内蒙古区局举办了三次计算机应用培训。自此,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全面展开。1999年,举办了第一、二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一期培训班共有学员30名。到现在,30名学员全都是独挡一面的领导或业务骨干。其中的学员之一刘耀军,学习时还只是一个副科级干部,参加培训班后,理论结合实践,工作成绩突出,2002年就被提升为包头市烟草公司的副经理了。
1997年4月,新任内蒙古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的董晓民,首先抓的工作就是:系统开展员工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经过研究和筹备,内蒙古区局先后与内蒙古大学和内蒙古工业大学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现已培训九期,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举办MBA课程班两期、在职MBA学位班一期,与人民大学培训学院联合举办“管理创新与企业发展战略”研修班五期。第九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已于2007年7月毕业,第十期定于2007年9月招生。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90%的盟(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处级领导干部和旗(县)烟草专卖局负责人参加了区局(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有325名中青年干部脱产参加了学期半年多的工商企业管理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共投入资金近700万元,培训各类人员1045人,占全区烟草行业职工总数的20%左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并为创建学习型组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年对照:今非昔比
2006年末,内蒙古区局人事劳资处处长李志军,以及因在第三期青干班学习成绩优秀而被选留在区局(公司)具体负责教育工作的赵海,正忙着录取第九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每期录取的学员都要经过严格的选拔程序:区局(公司)下达招生计划名额,各单位按一倍比例推荐候选人,区局(公司)统一考试,合格者录取。从出题、试卷的选用,到监考、阅卷、划定录取分数线……严格的考试和录取程序几乎不亚于高考。这对于已经参加工作几年、十几年,甚至于几十年的学员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即便如此,近年每次新的培训班招生都有超过计划招生名额的数倍职工报名,这让李处长和赵海体会到成就和责任感。在第九期青干班,有两名学员是二级单位主要领导的孩子,他俩的考试分数在全班38名学员中居于中上游。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不但一般干部职工的子女注重学习。”李志军处长对记者说:“而且领导干部的子女同样注重学习。”由此记者想到,在内蒙古烟草行业,必须靠学习、靠真本领赢得工作和地位,已然形成了共识。
1999年第一期青干班计划招生40名,但结果只招上来30名。虽然区局(公司)发了文件、做了动员,要求各单位组织干部职工积极报名参加学习,但结果还是不甚理想。那时更多的人想的是:学习真的那么有用吗?
局长、总经理董晓民同志不仅认识到当时某些世俗思想的落后,同时认识到,要想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推动事业长足发展,就一定要有高素质的员工。“没有思想的变革和素质的提高,就没有事业的革新与进步;而思想的变革和素质的提高靠的是培训、靠的是学习和思考。”董晓民语调铿锵地强调。
对于区局(公司)的干部职工来说,一个感受颇深的变化是,10年前大家谈论的更多的是,谁家的孩子到哪个好单位好岗位工作了。经过10年的发展,大家的注意力发生了改变:谁家的孩子到哪学习去了。因为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知道:不学习、没有真本事,即便是在重要的岗位工作,也不一定能守住这份工作,很可能被一年一度的考核淘汰掉。
所以在10年后的今天,内蒙古烟草行业的干部职工,更多的是注重学习,注重提高自己。没有读过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干部职工,就积极要求读这个班。
“主要是读这个班太有用了!”赤峰烟草公司客服部主任、青干班学员海秀杰深有感触地说,“原来我是批发部的保管员,根本不懂管理、不会写作,偶尔当众讲一次话,也是磕磕绊绊、脸红脖子粗的。现在好了。”海秀杰口风一转,扬脸说道:“现在我直接管理着10多人,还指导、间接管理50余人,经常给营销员讲解营销知识、营销理念、营销技巧等,人心较齐,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总体感觉并不吃力——不过这一切,都是读了青干班后逐步转变的。我非常清楚:这个转变不仅影响到我的一生,而且还将影响到下一代。”海秀杰脸上洋溢出母亲的温情:“原来我根本不懂如何科学教育孩子,读了青干班后我就特别注意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特别注意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而有这种感触的,绝不止海秀杰一个人。
与海秀杰相类似,青干班学员朴永刚,读书时是个一般干部,由于一直从事财会专业,那时对企业管理只有肤浅的认识,而且朦朦胧胧、体会不深。青干班毕业后,尤其是任呼伦贝尔烟草公司财务科科长后,他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起草并通过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岗位职责、核算管理、会计机构管理、排序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20余项,使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抚今追昔,朴永刚甚是感慨:“没有青干班的学习,我怎么可能在几个月内就做好这些工作呢?”
朴永刚制定的《财务科工作考核及排序办法》科学、严谨。为加强考勤管理,要求所有人在早上到岗打扫完卫生后,打开计算机,启动内网QQ并登录,使用内网QQ其间不得隐身,未按要求登录的每次扣0,5分,等等。可谓具体、细致,极其便于操作。“这在参加青干班学习前是不可想象的——那时既觉得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想得这么周全。”刚刚33岁、已任5年科长的朴永刚向记者说道,眼镜片后闪烁着沉稳的目光。
十年打拼:注重内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内蒙古烟草,说其是“文化沙漠”也不过分。1987年8月,董晓民调任内蒙古区局人事劳资处处长时,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的呼和浩特烟草分公司,没有一名本科大学毕业生,其他盟市公司人员的知识结构就可想而知了。在工作中,董晓民越来越感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行业的快速发展,现有员工的知识和素质已不能满足企业日益发展的需要,员工只有学得更深、懂得更多,与时俱进,甚至超前一步,才能适应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
1997年,董晓民任内蒙古区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时,内蒙古烟草工业企业设备落后,产品竞争力不强,商业网建基础薄弱,各项工作与先进省份相比都相差很远。从哪里着手才能尽快改变企业的落后面貌?
“必须从人开始!也只有从人开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董晓民沉思而坚定地说,“如果没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企业即使有了优良的硬件条件,竞争力也很难增强。”董晓民进一步概括道。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干事创业、人才为本的观念已成为内蒙古区局(公司)党组的共识,他们把提升干部素质当作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开始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每年都有计划地、经过严格笔试和面试,面向社会公开引进高等院校的优秀毕业生,而不是看“关系”进人。现在,呼和浩特市公司聘用的客户经理全部是大专以上学历,这与以前许多是“关系户”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另一方面,对现有员工加强管理知识和实用技能培训,陆续开办了中青年干部培训班、MBA课程班、MBA学位班、研修班等,并在培训中增加了公文写作、公众讲话、讲演、企业竞争沙盘模拟等课程,以及若干以实用性内容为主的短期培训,从而逐步建立了一套系统化的教育培训机制。
“这其中的关键是;学习绝不能走过场、图表面,绝不能搞形式主义!”就是在今天,董晓民依然坚定地这样说道。
在内蒙古烟草,无论是参加过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还是其它班的学员,对培训的印象都非常深刻。
从2001年到2005年,一直主管教育培训工作的杜秀亭副处长说,培训对象的选送、培训内容的设计、培训老师的选择……培训的各个环节都建立了规范的制度,以制度和相关的政策促进教育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保证培训不流于形式。正是这些严格的措施,让学员们感到学习很“苦”。
青干班入学伊始,都要安排10天左右的军营军训,使学员迅速接受严格的纪律约束,做好艰苦学习的准备。10天,看似时间不长,但对于长期坐在办公室里工作的人们,无疑是一次艰苦的考验。有的学员已经40多岁了,有的还是处级干部,也要与年轻的学员们一道跑操、参加各种体能训练。有的腿都肿了,有的女学员累得直流泪;每天下来,几乎都是腰酸背痛……10天之后,学员们无论男女、无论职务高低,都明显消瘦了,脸上都是黑黝黝的,走路、做事都是有板有眼、中规中矩,一派军人作风。
整个培训从推荐报名、考试选拔到毕业设计答辩,将近8个月的时间。前三个月的脱产课程学习中,每周休息不超过1天,每天晚上有2小时的自习,从无例外,而且是全封闭的。就是每周日休息的那一天,学员们也要抓紧时间写作文或体会文章。在宿舍,深夜十二点多还在学习的学员不在少数。
在塞北寒冷的冬季,每天天还没亮,当时主管教育培训工作的杜秀亭副处长和赵海,就来到内蒙古烟草培训中心,和学员们一同晨跑。而这样的晨跑,在许多大学都很少见,但内蒙古烟草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一直坚持至今。课堂上不仅老师讲得精彩,还往往是互动的,有时辩论异常激烈,这让参加学习的员工感到庆幸、没参加学习的员工则心中向往。不仅在课堂,其他方面的学习气氛亦不亚于高校。正如赵海所讲:“我们的在职培训几乎像高校一样,一到开课,培训中心就是学校,来来往往都是拿着书本的人”。
许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内蒙古烟草培训中心,真是名副其实啊!
回忆起MBA硕士学位班的入学考试,李志军至今记忆犹新:“过去在学校学过的东西多年不用都忘得差不多了,现在再考高等数学等课程,就要重新拣起来,确实不亚于高考”。
在培训形式上,考虑到师资因素,内蒙古区局与高校紧密合作:一方面,这样可以保证学员接触到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思想,给学员提供系统化的培训;另一方面,培训结束后,合格的学员能获得学位证书和结业证书,对员工也是一个激励。此外,学习期间,常常以小组形式组织学员开展写作、演讲、辩论训练、讨论课等,使学员在互动中学到了技能,达到了提高思想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
青干班学员、《乌兰察布烟草》编辑部主任张照瑜稍一沉思后讲道:青干班注重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竞争意识,是典型的能力教育。当我滔滔不绝地在领导面前谈着自己对工作的认识和设想时,自己吃惊,领导也刮目相看。同事们对我的评价是“此次学习回来,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也许这就是青干班的魅力所在吧。
十年培训:硕果累累
从1997年的酝酿与筹划,到1998年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与推进,内蒙古区局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青干班学员张艳红,培训前是科尔沁区烟草公司业务股的副股长,现任通辽烟草公司配送部主任,她成功地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深受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比如她利用“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相结合的理论,一方面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做到依法管理、按章办事;另一方面,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具体处理。比如2006年下半年,单位分来一位新驾驶员,因其不爱劳动,几次组合大家都不愿与其同为一组,别人对他有意见,他对大家也有看法,对主任张艳红看法就更大,认为是张艳红与大家合起来整治他。一开始,张艳红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单独批评教育、面对大家批评教育,按规定扣奖金、罚款……几个月过去了,丝毫不见成效。张艳红想起了老师讲的“柔性管理”的内容,便把这位驾驶员叫到自己办公室,心平气和地说:“这样吧,从今天开始,我也不再罚你款了,你就每天跟着别的送货车上下班,也不用干啥,只是看着别的驾驶员怎么干就行。”几天下来,这位驾驶员主动找到张艳红,有些动情地说:“请让我继续开车送货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一直到今天,这位驾驶员都干得很好。
青干班学员、锡林郭勒盟烟草专卖局(公司)网建办副主任(主持工作)田建丰,培训前是盟专卖局专卖科科员,培训后曾任锡林郭勒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副局长、副经理。他说培训最明显的收获是,专卖检查时和零售户的冲突大幅度减少、几乎没有了——这与培训时所学的交流、演讲,以及管理学等密切相关。对此,田建丰快言快语:“培训使我们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比如原来我们根本看不懂现金流量表、资产损益表、利润表等,学了《公司理财》后,看懂这些表只是小菜一碟。”与田建丰同在一个单位的青干班学员范雪梅说:“培训安排的演讲、写作、辩论三项技能训练非常有用,尤其是写作,使我写的总结材料在单位荣获2006年全区烟草行业同级审计先进单位时,立了一功。”
青干班学员、通辽烟草公司客户服务部主任席那顺,培训前是奈曼旗烟草公司财务股记账员。他始终不忘将青干班所学的知识影响其他员工,以真正实现“培训转移”。他积极在营销团队中开展人际沟通、客户关系管理、当众讲话、市场营销、卷烟商品基础知识、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同时要求客户经理用真诚的爱心对零售客户实施亲情化服务,让零售客户感觉到公司的关怀和温暖。增设拜访前“开心一刻”和手语操“感恩的心”,使每个客户经理都以一种快乐的情绪、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目前席那顺已成为公司的兼职培训师,其个人素质与通辽烟草公司的团队整体素质也得到提升。
MBA课程班学员、呼伦贝尔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经理)王文忠认为:“我学到的是现代管理思想、改革与发展的作用和价值,学习的过程就是思想升华、水平提高的过程。”学习后,经过缜密思考和反复讨论,呼伦贝尔烟草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层干部每季度述职一次、对各科室进行排队考核,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强化企业战略管理、实施5年愿景规划;推进“54321”体制机制改革——即“营销、物流、专卖、财务、考核”五方面中心工作由五位领导班子成员专职管理、共同推进,“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网络技术平台上融会贯通,“营销、物流、专卖”三线垂直管理、齐头并进,分公司经营主体地位与旗县专卖执法主体相对错开、凸显两个主体的地位与作用,对全员整个工作过程进行考核;开展评星级单位、星级科室、星级员工等活动,公平考核、奖勤罚懒,采取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创造性……通过各项举措的落实,使“尽职诚信、和谐奋进、学习创新、激励竞争”的企业精神贯穿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融入每位员工的心田。
无数事例都生动地说明,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员回到原单位,经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后,绝大多数以出色的工作表现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被组织选调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使所在企业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得以明显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增长。
2006年,内蒙古区烟草行业系统外销售卷烟与上年同比增长8.35%,与1998年相比增长56%;商业企业实现税利与上年同比增长43.41%,与1998年相比增长557%;在国家局的检查考评中,被评为全国卷烟销售网络建设整体推进工作先进单位;卷烟市场进一步净化,客户满意度逐年提升。全区烟草行业经济运行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十年如一日:培养学风促作风
一个单位的作风与这个单位的企业文化密切相关,良好的企业文化决定良好的企业作风;而一个单位的企业文化与这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密切相关——或者说,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就直接引领着本单位的企业文化——这一点,在内蒙古烟草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每一期青干班开学和毕业典礼,董晓民局长(总经理)都挤出时间参加并发表热情洋溢的激励讲话。他曾在第一期班的开学典礼上,形象地称青干班为内蒙古烟草的“黄埔班”,从而激起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他还抽时间和青干班学员座谈,了解情况,改进办学。专程到军营看望学员,军训结束时检阅学员表演。2002年,内蒙古烟草和北京科技大学联合举办在职MBA硕士学位班,要求工作满五年的全日制大学本科生,经过全国统考后方可入学。局长、总经理董晓民和其他同志一样重新拣起了已搁置多年的大学课程。结果,已大学毕业20多年的董晓民和43名干部成为这个班的学员,他还当起了这个班的班长。每次集中学习他都是早早坐在第一排,从不缺课。这样一来,其他学员就不好找理由请假了。在完成硕士学位学习后,2006年下半年,董晓民同志又经考试被录取为北京科技大学的博士生,每周五下午下班后就匆匆坐上前往北京的火车,赶到学校上第二天的课;周日学习结束后,晚上再坐上火车回到呼和浩特,不影响周一上班。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董晓民推掉了应酬,平时挤时间学习,周末都往返于呼和浩特和北京之间,集中精力刻苦学习。对此,他不无深刻地说道:“越学就越感到自己知识不足,越感到需要学习。”而全区行业良好的学风和作风,就这样在领导的带动和影响下、在每天的不懈坚持中渐渐形成了。
谈到通过学习改变作风时,呼和浩特市局副局长梁磊说:“以前员工上班有空闲时就聊天、闲坐,或者看报喝茶,下班去喝酒,这样的现象很普遍。开展教育培训后,大家有时间就抓紧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该局局长郑子林则表示:“企业要持续发展,没有思路不行,没有培训也不行,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一个学习型的企业可以进入更高速的发展轨道。”
对于长期的集中学习会影响工作的质疑,参加过第一期MBA课程进修班的包头市局副局长金向东有自己的看法:“由于参加培训的员工都是工作骨干,又是集中培训,暂时对工作可能会产生影响,但通过培训,员工确实拓展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回来后工作效率提高了,企业的作风、形象也有所转变——这是一个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问题。”
在包头烟草,市局局长刘先勇深有体会地说,职工教育培训是一件事关长远的大事。培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非常实用,对干部职工无论是知识上、作风上,还是身体上都是一个锻炼。此外,通过培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进而提升了企业形象、改进了服务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职工的教育培训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形成长效机制。
据了解,内蒙古各盟市烟草公司除了积极参加区局(公司)举办的教育培训外,还从各自单位的实际出发,举办各类长、中、短期培训,内容涉及专卖、安全、营销、政工等各个方面。许多员工还利用业余时间报名参加电大、职大、网络教育等。不仅如此,有的中层干部在参加教育培训后,还在本部门内部开展培训,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带动大家一起学习、主动学习。
层次众多、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使内蒙古烟草干部职工尝到了甜头,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正所谓“学以致用,用有所成”。许多学员在毕业后反映,以前工作没有思路,不知道干什么,往往是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现在不一样了,不仅工作的主动性增强了,有时还能独辟蹊径、有所创新。有的学员说,以前对领导交办的文字材料总是犯难,参加学习后,不仅不为难了,还很乐于接受。许多领导明显感觉,经过培训后,职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交办的事落实更快更具体了,效果更好了。
如今,在内蒙古烟草行业无论是学风,还是作风,都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在区局(公司)机关,早晨7点不到就有员工坐在办公室里工作了;晚上22点钟办公室里的灯光还在闪烁——那是员工们为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快而挑灯夜战——虽然领导们并不提倡加班加点,但员工们心里想着工作和学习,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来到单位。周六、周日也总有员工与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里工作和学习。同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原来一周完成的工作,现在三四天就完成了,而且质量好于以往;应该是两三个人干的工作,一个人干得又好又快。在各盟市烟草公司,自觉加班加点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有的连续加班几个月也毫无怨言;工作效率也普遍提高了。学习的一小步带动了作风的一大步,这一过程中造就的一批综合素质高、能办事、打硬仗的干部职工队伍进而又促进了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的经济效益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记者感言: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学习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一瞬。但在过去的十年中,内蒙古烟草的科级以上干部90%得到了培训。培训面之广、力度之大、效果之明显,都是可圈可点的。从中不难看出内蒙古烟草党组对学风的重视、对人力资源的重视,也透视出他们干事创业的责任心。这也是优良作风的体现。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把“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作为加强领导干部八个方面作风的第一条,充分体现了加强学习在作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目前,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切实端正学习态度,把学习作为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素质的战略工程来抓,坚持以制度为本构建长效机制。要通过不断学习,汲取知识,增长才干,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一方面,内蒙古烟草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学无止境,不论是从个人的进步,还是从行业的发展考虑,加强和改进学习都是迫切的需要。在此,让我们大声呼吁:学习应持之以恒,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十年如一日:树人,,兴业,,促发展》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