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探索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利用率的对策

发布时间:2022-03-08 15:13:26 | 来源:网友投稿

                            (江西农业大学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45)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文献利用率低的原因,并从加强采购、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宣传、利用现代技术、做好导读、资源共享等诸方面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高等院校;图书馆;文献利用率;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7)06—0110—02
      在各高校图书馆经费从十几万、几十万元增加到今天的动辄上百万、数百万元的情况下,如果还把读者满意度低的原因仅归结到经费不足上,而不从提高文献利用率上下工夫,读者的需求不但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和服务水平也不能得到提高。所以,在经费不可能无限增长的情况下,努力提高文献利用率才是满足读者需求的根本出路。
1 文献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1.1 读者方面的原因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利用率低,不仅仅是书刊少了,更重要的是读者需求与藏书之间的矛盾问题。①由于大学生读者对文献需求有较强的专业性,这就造成了不同学科文献利用的不平衡。②当前大学生们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更倾向于某些社会科学和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如经济、法律、外语、计算机科学等;而大多数图书馆的藏书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阅读倾向的需求,因而造成拒借率上升,借阅率下降。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有些大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用来从事各种临时工作,学习时间的占有率不断下降,图书馆不再是学生茶余饭后的唯一活动场所,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正面临着现时的挑战。④随着商品经济的推行,一种新的人才观悄然兴起,学习成绩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他们开始对所学内容及研究对象有了新的认识,因而必须重视书本知识。
1.2 采访工作对文献利用率的影响
1.2.1 采访人员素质对馆藏质量的影响。当经费、采访政策、采访程序确定以后,图书馆采访工作的质量,较大程度上取决于采访人员素质的高低。面对高等院校所开设的几十个专业、数百门课程,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每年10万种以上图书的出版量等情况,要求采访人员在信息收集、理解、文献鉴赏等方面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工作能力。目前,高校图书馆的采访人员大多毕业于图书情报专业,他们对于文献采集的渠道、采集的原则、采集应遵从的规律等有着较深的认识,但在涉及专业文献时,存在着文献识别能力不足的问题。比如本校所设学科的覆盖面,有哪些分支,有哪些重要著者、其代表作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学派,各学科最基本的著作和工具书有哪些,凡此种种,都有可能成为采访人员的拦路虎。负责任的采访人员会采取向专家请教、查资料来解决;不负责任者则“概而论之”,只要所选图书属于收藏范围也就罢了。虽然有的高校实行了专家、读者选书制度,但毕竟不能代替采访人员,最终还需要采访人员根据经费等因素来综合平衡,决定取舍。在文献识别能力较差的情况下,这种取舍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只有尽快提高采访人员素质,完善采访人员的知识结构,才能保证馆藏质量,从而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
1.2.2 重采轻访、重量轻质的工作作风影响藏书质量。所谓采访,应该包括“采”与“访”两方面,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采”如果不是建立在“访”的基础上,其质量是无法保证的。高校图书馆在经历了多年的经费拮据的局面后,近几年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善,各高校图书馆购书经费大幅增长,采访人员的精力也几乎全部用在了购书上。图书馆对于采访工作的注意力,大都放在了年度经费的完成情况上,而对于藏书质量则很少问津。特别提到的是,近几年很多高校为应付各种评估、升级,进行突击采购,这对藏书质量的影响更大。2002年底,西安某学院为评估需要,投资100多万元突击采购图书,向某书店提出的要求竟然只是达到码洋数与册数,所购图书完全由受托书店代采。如此买书,已经到了根本不顾藏书质量的地步。
1.3 分编工作对文献利用率的影响
      图书分类编目的目的,是使文献有序化,并对文献的特点进行揭示。科学地对文献进行分类,并根据本馆特点使不同类别详简得当,是读者能够利用文献的前提与保证。分类工作不只是简单的“照章办事”,分类人员既要准确地对文献加以识别,又要根据本馆特点科学归类,方能使文献得到充分揭示。如果分类不准或详简不当,将会使许多文献因为未被发现而无法利用。笔者在查找本馆所藏的一种年鉴时,曾碰到这样的情况:既有把年代著在年鉴名前的,也有把年代著在年鉴名后的,而且不论前者还是后者又有年代后是否空格、年鉴名后是否空格等不同情况。这种不按规则著录的现象,在回溯建库时较为多见。
1.4 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影响文献的利用
      图书馆工作是一种奉献性的服务工作。往往不被人重视和理解,工作人员容易产生懈怠,这将影响到工作质量和服务效果。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很多是因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如编目人员在录入中打错书名、分类号、著者的情况等。又如开架借阅会唤醒许多“沉睡”文献,提高文献利用率,但开架带来的乱架现象。如果工作人员不能及时理架,必然会影响文献的利用。这些既非技术问题,也不是能力问题,显然是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问题。
2 提高文献利用率的对策
2.1 加强文献采购工作针对性和实用性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类型主要分教职工和学生两种。就其文化结构来看,是多层次的。教职工对图书的需求来源于教学、科研、自我发展以及业余爱好等四个方面;学生对图书的需求主要来源于课程设置、提升学历层次、就业技能、扩大知识面以及个人爱好等。采购工作应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因此,在图书采购过程中,应该做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①既要照顾到读者广泛关注的人文类图书,又要考虑到发行面相对较窄的各类技术图书和学术专著。②兼顾重点图书和一般图书。对读者需要的重点图书和市场上出现的各种畅销图书,要作为采购工作的重点,认真抓好。同时对发行量少的各种好书,也应注意采购好,两者兼顾,统筹安排。③采购文献时,一定要突出一个“新”字,选购那些能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的专著,购买最新出版的内容新、信息新,能够反映学科前沿知识和最新成果的文献,严禁购进那些观念落后、内容陈旧、信息过时的文献。
      文献采购要突出本馆的特色。由学校的办学性质、专业设置、历史沿革、学校重点科研课题的方向等因素来决定的。收藏工作的特色性,是图书馆馆藏工作的灵魂,它是图书馆几十年工作的沉积,是经过几代图书馆人的不懈努力的结晶,它体现着一个图书馆的文化底蕴、利用价值与研究价值。
2.2 切实提高全体馆员的素质
2.2.1 更新馆员的服务观念。信息资源利用率的高与低,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长期以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主要是面向馆藏资源的,其核心是馆藏资源的管理,而并非面向读者。在图书馆建设中常常是重藏轻用,只注重馆藏资源建设,不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只注重信息资源的管理,不太注重信息服务。特别是在中小馆的信息服务意识较薄弱。在新形势下,图书馆员要更新服务观念,实现从“书本位”到“人本位”的观念转变。图书馆不仅要搞好信息资源的建设,更重要的是搞好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以网络为基础,以读者为中心,为读者提供多层次的文献与信息服务,使馆藏资源得
到最充分地利用。
2.2.2 提高馆员的服务能力。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不但要搞好书刊管理,还应熟悉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熟悉数据库结构和检索语言,检索技巧,能够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检索策略;能为读者解决常见技术问题,为读者提供技术指导。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许多高校图书馆的一线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很好地宣传馆藏和提供深层次的服务。图书馆应定期对馆员进行培训,特别是对新增的数字资源,首先要让馆员了解并熟悉它,掌握各种数据库的特点及使用方法,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服务能力。
2.3 切实加强图书馆的宣传工作
      在现代化社会里,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重要储存地,所以能否自如地利用图书馆的丰富馆藏,是现代人所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知识。图书馆应根据实际需要,举办多层次的专题讲座,向读者普及检索知识。在每年新生入学后,组织他们参观图书馆,讲解如何利用图书馆,怎样检索图书资料,如何使用工具书,以及介绍本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开放时间等。通过这些感性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提高他们利用图书馆的兴趣。
2.4 优化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揭示馆藏文献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化技术的冲击下,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和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馆藏文献将由单一的印刷型向多种载体延伸,图书馆将成为信息载体的主体。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有效地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是我们面临的主要课题。我们可利用网络这个有利条件,建立图书馆主页,把馆藏信息传递出去。根据本馆的实际,有针对性地通过网络搜索,下载有关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文献信息的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的趋势发展越来越快,形成虚拟化的文献资源环境。在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的同时,还要开发虚拟馆藏资源。将最新的教学资料筛选、提炼为二次或三次文献,供师生参阅使用。
2.5 适应新时代,多样化地做好导读工作
      导读作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核心部分,是读者服务工作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富创造性的工作。近百年来,高校图书馆将推荐书目、举办剪报、书展、书评、讲座和报告会等,作为导读工作的主要内容,手段单一,工作的力度和深度不够,效果不甚想想。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观念及教育职能的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文献查询服务,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方面有了一些新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2.5.1 导读人员专业化。 导读是一项专门的技术工作,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在新时期,导读人员应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敏锐的信息和情报意识,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较深厚的文献检索技能等。
2.5.2 导读内容多样化。导读工作的内容很多,包括把握导读的基本原则,探讨与了解读者要求,分析掌握读者阅读规律、阅读类型、阅读能力,指导读者掌握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①帮助读者掌握各种文献检索方法,多形式多层次地为读者揭示馆藏。②帮助读者选择阅读范围和阅读对象,提高阅读技能。③做好新生读者教育工作,开展读书活动,举办报告会、专题讨论会、专题讲座,介绍专家、学者的书评目录。
2.5.3 导读手段的现代化。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利用现代化的导读手段开展导读工作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①可借助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开展网上信息导航。②利用多媒体音像技术,将馆藏布局、文献检索方法、书目报导等制成光盘进行播放。③图书馆将书目信息、电子出版物答依托校园网的图书馆主页开展镜像站服务,将搜索的信息保存并及时提供给读者,使读者能在任何一台计算机上均可快、精、准、全地检索到馆藏和网
络信息。
2.6 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文献资源共享
      我馆从1998年全馆业务工作实现自动化管理,建立了国际联网站和光盘检索站。开通了校园网和因特网后,网络环境确确实实为我校师生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利用本馆信息资源,他馆信息及国际信息的网络环境,使全校师生资源共享成为现实。目前,在购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根据我们学校学科特点,有重点、针对性地订购中外文图书,进一步拓宽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加强了网络和光盘联机检索。这样就能又快又准地找到读者所需要的文献资料,特别是能帮助读者找到非馆所藏文献信息,大大降低我馆对外文文献订购费用,而且提高了高校图书馆数据库的利用率,由原来传统型向现代化型转变。
      千方百计地搞好读者服务,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是高校图书馆的光荣传统。当今的图书馆正朝着文献载体多样化,服务手段自动化,服务方式网络化方向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图书馆的服务性质,准确界定图书馆的地位,扮好自己的角色。笔者认为,图书馆已经到了必须认真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了,其重要意义并不次于图书馆现代化、网络化的发展建设。读者踊跃利用图书馆之日,便是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之时。
[参考文献]
[1] 魏鲁霞.高校电子文献阅览室的利用现状调查分析[J].情报杂志,2004,(3):103~104.
[2] 章华云.谈高校馆藏外文电子资源的利用[J].现代情报, 2004,(5):137~138,140.
[3] 郭秦茂.影响高校图书馆文献利用率的诸因素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5):66~67.
[4] 马玉荣.关于数字图书馆评价体系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04,(2):37~39.
[5] 蒋洪峰.新时期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利用率的思考[J].前沿,2003,(7):113~114.
[6] 蒋鸿标.适用率——衡量藏书建设质量的标准[J].图书馆建设, 2004,(1):23~24.
[7] 刘美岩.对影响文献利用率问题的初步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1,(2):66~67.

推荐访问:利用率 对策 文献 探索 图书馆

本文标题:探索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利用率的对策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308/101604.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探索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利用率的对策》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