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

发布时间:2022-03-09 15:06:57 | 来源:网友投稿

(孝感学院 图书馆,湖北 孝感 432000)
摘 要:文章介绍了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特点及其流通 方式,提出了随书光盘在管理与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 问题;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24—0139—02

近年来,随着计 算机技术、现代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馆藏文献载体出现了纸质文献与声 像文献并存的情形,各类图书的随书光盘越来越多,这样不仅增加了图书的信息量,而且给 读者带来了很大方便。随书光盘最初以计算机科学类书为主,而后扩展到其他工业技术类, 进而发展到社会科学类图书,甚至外语及文学艺术类也时有附带光盘出现,涉及的门类之全 ,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使这些随书光盘的管理和利用进一步复杂化。如何规范而有效的管 理与利用这部分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文献价值,目前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应解决的问题。
1 随书光盘的特点 
1.1 随书光盘应与图书配合一起使用

大多数随书光盘附在图书的后边,它除了提供纯文本信息外,还能够提供声音、影像、动画 等多种丰富多彩的内容,及良好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因此,随书光盘与图书是一个整体,它 不能离开图书而单独存在,是图书的一部分,是对图书内容的延续和补充。随书光盘离开书 本就失去了价值,配合图书一起使用,才能达到光盘所拥有的作用。
1.2 随书光盘体积小容量大,感观性强但容易损坏

在外型上,随书光盘与传统出版物相比有很大差别,它体积小,信息容量大,密度大,检索 途径多,速度快,光盘的表面一旦被损,内在数据就会损失,影响其数据的正常读取。读者  在阅读图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光盘的使用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但是当发生光盘损 坏或丢失时,就无法做到书与光盘的配套,读者也就无法从光盘提供的可视性,直观性、实 践性来更好的获取知识,直接影响到读者对图书内容的正确理解甚至影响到读者的阅读效果 。2 目前各高校随书光盘的流通方式

2.1 直接将光盘与图书一并投入 流通

加工图书时,随书光盘不做加工,仅在书前盖上:“本书附有光盘”的标识印章,光 盘粘于书后,进人流通部门直接投入流通。对于复本数较多的光盘图书,电子阅览室在保留 1~2份样盘供馆内阅读外,其余盘片可随书外借。读者在借阅图书的同时,可同时借阅光盘 ,在图书归还时一并归还。

优点:这种管理方式简单易行,省时省力。读者既可阅读图书,又可借助计算机利用随书光 盘进行辅助阅读和实际操作,大大提高图书的利用效果,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缺点:随书光盘经过一段时间的流通就会出现光盘丢失和损坏现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图书 馆财产的损失以及管理上的混乱。学生读者由于没有固定的学习地点,往往将书和盘随身携 带,由于很多读者是在自己并不熟悉的计算机上阅读所借盘片,因此光盘往往染上了病毒自 己还不知道,所以光盘还回时要进行必要的检查,主要是对其内部数据的检查,检查盘中数 据是否被改写、重写或丢失,并做好数据维护和病毒清除工作,这样一来就对检查人员的计 算机专业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而且检查用时长、难度大,对读者利用和馆员的管理都不方便 。另外在读者不具备阅读条件的情况下,会降低盘片的利用率,即使读者具备了阅读条件,缺 乏统一管理和辅导,也容易造成盘片的损坏或丢失,不利于光盘的保管和再利用。
2.2 图书和光盘异处存放,分别管理

附带光盘的图书在加工时要统一编号,使其具有相同的索书号,图书进入相应的部 门流通,而光盘可放在电子阅览室或机房,供要借光盘图书的读者上机阅读时使用。

优点:符合资源存放规律,有利与防止光盘的丢失、损坏。可以提供阅读光盘的硬件环境, 满足没有计算机的读者的阅读要求。有利于延长光盘的使用寿命。

缺点:读者若要同时使用图书和附盘,须通过两次借阅手续,造成时间的浪费,加大工作人 员的工作量。书、盘分离,易造成读者有盘无书或有书无盘即书和盘无法同时借阅的状况, 且增加了编目及流通部门的压力,导致光盘使用不便,影响了读者借阅的积极性和阅读兴趣 ,结果降低了随书光盘的使用率。
2.3 把图书和所附的光盘一起放入多媒体阅览室

图书与光盘用相同的索书号,读者可以利用多媒体阅览室的阅览条件进行阅读。

优点:图书馆能够提供较好的保存和使用环境,有利于延长光盘的使用寿命还可为读者提供 光盘的复制、刻录等服务,另外专业图书馆员对光盘的内容特点和使用情况有详细了解,读 者可以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合理使用随书光盘,从而达到最佳阅读效果。

缺点:此法虽有利于光盘的保护,也节省了读者要同时获取书和附盘中内容的时间,但受地 点和按时收费的限制,因此读者到多媒体阅览室利用光盘的不多,使得光盘的利用价值大大 折扣。
2.4 将光盘内容全盘压缩拷贝到网络服务器上,实行光盘网络化管理读 者可以不受图书馆开放时间的限制,随时获取随书光盘的内容,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优点:读者进行光盘检索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同一种光盘资源可供众多读者同时使用, 光盘一次安装可多次重复使用,能减少对光盘的损害,最大限度地保护光盘。不管一种附盘 的书有多少复本,只需保留一张即可,其他的附盘可不从书中取出,随书投入流通,增加了 读者自主使用的主观能动性。缺点:图书馆技术部工作人员前期拷贝工作量大,花费时间 多,对于资金、技术、设备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不断完善硬件设施,注意硬件的配 置与维护,使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保障随书光盘的利用率。避免因硬件问题造成读者长 时间的等待,尤其是光盘无法阅读,因网络不通而无法访问等,这些都可能影响读者再次利 用光盘。
3 随书光盘在管理与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
3.1 加强随书光盘的宣传

有的图书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许多教师和学生不知道图书馆已拥有的一些数据库 ,使得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为使读者充分有效地利用附盘,除了做好书目宣 传工作,还应注意采取多途径的宣传措施,尤其要注重在图书馆主页上开发馆藏随书光盘的 搜索引擎,使读者直接从图书馆的网页上查询、阅览、下载随书光盘的内容。也可召开师生 代表座谈会、开展校园BBS、新生入馆教育等形式,对光盘的使用、检索条件、借阅等进行 说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应对光盘的收藏情况有明确了解,在读者需要时能提供帮助,让 读者从感性上知道附盘特点和作用,激发他们使用光盘的兴趣。只要有一个较好的宣传手段 ,随书光盘在读者中就能得到较好的利用。 
3.2 加强馆员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目前,图书馆工作人员大多只 会一般的操作,而这一现状,也成了制约高校图书馆开展现代技术服务的瓶颈,所以加强计 算机知识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随书光盘所包括的内容很多,涉及各个门类、专业,随着 硬件技术的更新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图书馆理论基础知识 ,还必须对计算机硬软件及网络知识有所了解,熟练掌握光盘操作技能,为读者提供服务。 工作人员在指导读者上机阅读时,要能够解答读者所提出的问题,指导读者使用光盘获取所 需信息。
3.3  要加强读者导读工作,不断提高读者的光盘利用能力

作为随书光盘的管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恪守“一切为读者”的职业道德 ,及时关注相关学科领域中新的理论动态,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将自己融合到为向读者提 供优质服务的行列中去,因光盘所包括的内容很多,涉及到各个门类和专业,读者在上机阅 读时将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工作人员给予指导和解答,所以图书馆工作者除了掌握图 书馆学知识,运用图书馆学专有的技术和方法对光盘进行加工和管理外,还要对读者在使用 光盘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辅导。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随书光盘的作用。 
3.4 保证馆藏文献信息的质量

各图书馆在购买时,尽量购买正版的电子出版物,不要把随书光盘作为增加馆藏文 献的手段,以保证馆藏质量、使用系统的安全

为了保证文献信息的完整性,在图书采购过程中,对配有软盘或光盘的各类图书, 应坚持配套采集的原则,以保证馆藏文献信息的质量,减少读者使用带有随书光盘图书的困 难,加深读者阅读带有随书光盘图书的理解。 
4 结束语

随书光盘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图书馆文献的载体和信息资源,其网络化管理和信息服务 具有明显的优势,图书馆在加强自身建设和进行科学管理的同时,要根据随书光盘的特点和 读者使用时出现的问题,根据自身的条件,从读者与工作人员方面综合考虑,对随书光盘采 用分散和网络相结合的模式,为读者提供随书光盘的外借、阅览、复制和网络等服务,最大 限度地发挥随书光盘资源的作用。 
[参考文献]
[1] 杜春光.随书光盘、磁带的有效管理及深层次开发[J]图书馆建设,2005 ,(1):98~99.
[2] 吴松华.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J]图书馆学刊, 2005,(2):69~70.
[3] 庄应骏.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 06,(2):34~36.

推荐访问:图书馆 光盘 利用 高校 管理

本文标题: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309/102078.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