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3-09 15:11:26 | 来源:网友投稿

 

(南京林业大学 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37)
 

摘 要: 文章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25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6921(2009)19—0121—02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是高校图书馆迎接2l世纪网络时代的重要战略,关系着高校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自1997年“中国试验型数字图书馆项目”启动以来,我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仅促进了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且也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源泉和动力,对我国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许多高校图书馆已经投入到数字化建设的实践中。各图书馆通过购买网络学术数据库、图书全文数据库或是自主建设和开发数字化馆藏,加快自己的数字化进程,但与国外发达国家大规模地进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开发相比,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仍处于启动阶段,存在着很大的差距[1-2]。
 1 高等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基础建设滞后,重复建设严重[2-3] 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个庞大、系统、长期的工程,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的购置、网络布线工程、人员培训、数字化资源的更新、馆藏文献的数字化转换等等,都需要充足的经费以作后盾,但经费不足是困扰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老大难问题。重点大学及进入“211工程”的大学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开发有专项的拨款,而普通高校图书馆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学校拨款,而近年来图书、刊物价格大幅度暴涨,以至许多图书馆往往连纸质文献购置、业务培训、科研、奖励等各项基本经费都难以维持,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更是举步唯艰。一些图书馆由于人员的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有限,已有设备的利用也处于中低水平。

虽然许多高校图书馆纷纷投身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行列,但由于图书馆缺少长期的发展规划,各个图书馆之间也缺乏协调,因而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①数字图书馆标准不一,相关立法尚未制定和执行,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又难以取得彼此都认同的平衡点;②急功近利,忽视自身馆藏的特点和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片面地追求数字化资源的量。最后,不少高校在盲目地建设,设备不配套,各图书馆的用户检索界面、检索语言和管理系统等存在较大差异,不同馆的数据库不兼容,各系统之间难以相互联通与应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上。
 1.2 建设观念落后,资源建设迟缓[3-5] 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我国高校图书馆传统的管理,长期以来主要采用重物、重制度的管理方法,以文献为中心、以工作为中心,只是借还工作,对图书馆管理环境的变化反应迟缓,对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大多数图书馆虽然开始重视资源建设,但力度还是不够。有的图书馆强调硬件设备的添置,而忽视资源建设;有的虽注意到资源建设,但对资源共享考虑甚少;有的购买了各种数据库,但其中涉及到的学科、专业和专题的数据库甚少,重视外部数据资源的引进,而忽视了自身特色数据资源库的建设。目前我国普遍存在数据库内容单一、规模小、更新缓慢且标准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因此,需要不断更新图书馆建设理念、方式及手段,抓住发展机遇。
 1.3 管理体制不合理,高素质管理人才短缺[6]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而最大的挑战莫过于人才短缺。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员队伍整体的现状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普遍不能适应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自动化、数字化技术水平上。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兴起,现有馆员队伍中人才结构比例严重失调,复合型人才匮乏,全员整体素质偏低,知识结构不尽合理,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缺乏、造成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工作热情欠缺、年龄老化等现实问题显得更为尖锐。由于图书馆地位历来没受到足够重视,待遇不高,致使高校图书馆出现高素质人才难以引进,另一方面馆内人才又纷纷跳槽另谋高就的现象。对现有馆员队伍缺乏系统的、有计划的在职学习和培训,馆员的业务水平难以出现质的提高,知识结构和观念落后陈旧,无法适应提供数字化信息资源服务的要求,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

总之,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图书馆应该通过全面、深入的调研,结合本校教学和科研的需求、馆藏资源的特点、馆员队伍大小和素质、可投入经费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长期、中期、短期的目标,分阶段地逐步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提高信息服务的水平。
 2 高等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措施 

信息的获取和搜集是开展信息服务的物质基础,然而,信息不仅离散分布,而且呈指数增长和老化过快,使得记录和传递信息的载体种类较多、形式复杂、分布广泛,给信息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信息资源包括由传统介质(纸张、竹、帛等)和各种现代介质(如磁盘、光盘、缩微胶片等)记录和存贮的知识信息,如各种书籍、期刊、数据库、网站等等。高校图书馆需要利用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
 2.1 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建设[1-3] 

我国图书馆界分成公共、高校、科研、工会等几个系统,具有自己的特色,但数字化资源的匮乏影响信息服务的深度、广度和质量。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本馆的馆藏特色和资源优势,建立馆藏特色文献书目数据库、专业特色数据库、教学和科研成果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等,并选择最具特色的信息资源和用户最需要的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将馆藏的文献信息转换为数字化信息上网提供服务。

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建设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网络信息时代为图书馆的联合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馆际合作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合作的领域也更广泛,如文献的标引、编目、互借,系统应用程序的开发等。联合馆藏目录在各大图书馆间相继建立,用户可通过网络在任何地方对提供在线公共查询目录服务的文献信息机构的文献信息进行远程检索。馆际合作既能够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成本,又有助于发挥小型图书馆在网络时代的作用,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性建设。目前高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数量不多,而且数据库规模不大,有的只有目录而未建全文数据库,馆藏文献数字化资源更是寥寥可数[8-10]。
 2.2 资源的共享建设[7] 

信息资源是开展信息服务的物质基础,只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才能给信息服务提供资源保障。每个图书馆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馆际合作可以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共享。美国联机图书馆中心(OCLC)系统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自动化网络, 串联82个国家和地区的41 000个各类型图书馆,用370种文字通过因特网进行联合编目,年均产出数据2 000多万条。

网络环境下,为了确保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顺利实施,①需要建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法律保障体系,确保各方的利益不受侵害;②需要使用现代技术设备、引进人才,开发共享系统软件,加强工作人员高级技能的培训,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③需要加强网络建设,确保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顺利实施。这包括:①建立全国性功能齐全、运转迅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和资源布局保障系统,统一网络环境的软、硬件和技术支持。②建立规范化的电子交换书目数据库,图书馆可以此来查重、登录、催缺、加工预订目录和新书报道;③建立统一的馆际互借系统,处理馆际互借的相互联络、借出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在库情况、预约借阅等。
 2.3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2-3]

网络为图书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Internet 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以及中国信息网的开通与互联,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Internet 网成功采用了TCP/ IP(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互联协议),TCP/ IP 采用的是互交换技术,解决了不同硬件平台、不同网络产品和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任何计算机只要采用TCP/ IP 协议与因特网中的任何一台主机通信,都有可能成为因特网的一部分,进行大规模的网络互联,自由地选择利用各种网络服务,顺利地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由于图书馆普遍存在着经费短缺的问题,因特网上的免费资源正好补充了经费的不足。然而,网上信息包罗万象、错综复杂、动态性强,网络的信息资源很大程度上处于混乱的无政府状态,造成了网络信息资源分散、无序、良莠并存,缺少有效的组织管理,使网络信息的查询、检索十分困难,给读者对网络信息的利用带来了很多不便。而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需求,借助Yahoo、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寻找各种信息源,寻找与本校教学、科研相关的信息,按一定的主题分门别类地进行过滤综合归纳,最后形成读者需求的有效信息源,以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获取网上的信息资源。例如,通过加入公共查询系统,以集体契约方式购买全国联合编目中心的MARC 数据库和国外的文摘索引类书目信息数据库,建立全国的馆藏联合目录和公共查询系统等,可以获取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形成具有本馆特色的“ 虚拟馆藏”,弥补现实馆藏的不足[10]。
 3 结论 

总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和支持下,伴随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数字图书馆正逐步取代传统图书馆成为图书馆主流,并将承担起社会公共信息中心和枢纽的职能。这既是信息领域的一场变革,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图书馆需要不断更新图书馆建设理念、方式及手段,抓住发展机遇。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应根据本校的教学科研需求,构筑与之相匹配的数字化模式,加快图书馆数字化进程,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天珍.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6):55~57. 
[2]  刘素清, 李晓东.数字环境下文献资源建设的再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6):14~18. 
[3]  冉小波,向建均.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多元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4):13~15. 
[4]  高彩勤.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5):13~14. 
[5]  金以明.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6):93~97. 
[6]  杨倩,杨璐露.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新模式的探索[J].兰台世界,2009,(2):70~71. 
[7]  杨有瑞.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及对策[J].图书情报学,2005,(5):93~94. 
[8]  李洁红.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的构建[J].现代情报,2009,29(2):25~27. 
[9]  钱红.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8,52(12):103~106. 
[10]  习万球.网络环境下用户需求与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图书馆,2009,(1):78~81. 

推荐访问:数字化 图书馆 高校 建设 研究

本文标题: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309/102154.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