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全省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
黑生建办〔2009〕8号
关于做好“全省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
暨沙化防治现场会”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
各市(地)生态市(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暨沙化防治现场会”精神,把我省生态省、市、县建设工作引向深入,现就会议贯彻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市(地),参会县(市)要形成考察报告,提出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办法,并向当地政府做好汇报。
二、会议考察报告要充分体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在提出打造生态名县进程中,在牲畜粪便处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人工林建设、生态水源保护、草原生态保护、防风治沙、风力发电和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同时参照“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建设生态名县情况的调研报告”,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和打算,把本地生态市、县建设工作在会议精神指引下推向新阶段。
三、各市(地)要召开一次联络员会议,要求未参加杜蒙会议的县(市)参加,一并就会议精神做好传达贯彻。
四、各市(地)、县(市)关于此次会议精神的贯彻情况、考察报告和下一步打算一并以电子稿的形式于 8月30日前 报省生态办(shengtaiban@126.com )
联系人:马立新 (此处可能涉及隐私号码/数字) 13945672727
汪立志 (此处可能涉及隐私号码/数字) 13674613729
附件: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建设生态名县情况的调研报告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三日
主题词:生态省 草原生态 沙化防治 落实 通知
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8月13日 印发
附件: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建设生态名县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基本情况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我省西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是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该县辖4镇7乡、12个农林牧渔场、79个行政村,幅员面积6176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8.2%。境内有草原469万亩,占总面积的50%。嫩江流经该县 146.7公里 ,乌裕尔河、双阳河呈无尾状散流境内,形成大小湖泊201个、水面205万亩,其中可养鱼水面140万亩;有苇地87万亩,年产商品苇15万吨;盛产防风、龙胆草等129种中草药材,总储量达 1亿公斤 ,“水、草、苇、药”资源堪称全省“四个之最”。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砂矿、地热等资源,是大庆外围油田的主产区。
杜蒙县地处温带半干旱草原地带,是全国90个完整沙区县之一,也是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重点县。全县沙化土地总面积曾高达295.4万亩,平均每年因风沙危害面积达21万亩,风蚀沙害致使全县80%的耕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风蚀,草原出现沙化、退化现象,致使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粮豆薯平均单产最低年份只有 72.5公斤 ,甚至部分区域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受到了威胁,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杜蒙县委、县政府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科学谋划未来,按照全省生态省建设的总体部署,结合县域发展实际,提出了建设生态县,打造龙江“生态名县”的宏伟目标,自2003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该县就把生态名县纳入党政重要工作日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 生态名县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探索出一条县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 打造生态名县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创新实践,描绘蓝图,实施龙江西部“生态名县”发展战略。
科学定位“生态名县”建设发展思路。为确保生态名县的建设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在系统调研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编制了《生态名县可持续发展规划》,明确了“生态名县”的发展战略。即:用生态经济理念引领县域经济发展,通过实施“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模式,营造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发展道路。
认真谋划 “生态名县”建设目标与重点任务。推进造林绿化工作,构建起龙江西部的绿色屏障;加快草原建设,全力打造北方草原明珠;加强水资源治理和生态城镇建设,创建松嫩平原腹地的塞外水乡;坚持搞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培育全省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基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龙江新能源产业先进县。主要任务是搞好四个生态示范区建设:即在西部滨江约1500平方公里的区域大力推进绿色食品种植、多元牧业发展和渔业养殖综合生态经济发展;南部及中部约2000平方公里的区域以恢复自然景观、防风固沙、“三化”治理为重点;连环湖渔场、新店林场约700平方公里的区域以搞好林业生态建设、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中心任务;以泰康镇为中心的区域则以推进工业经济和多元经济并存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为重点,努力开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费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
努力营造“生态名县”建设法制环境。从生态优先的政策出发,先后修订完善并颁布实施了《乡村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镇建设管理条例》、《草原管理条例》等11个符合本地实际并操作性强的条例及办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使生态保护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推进,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创建了法律保障。还制定完善了生态建设考核监管机制,把草原禁牧工作、乡村环境整治等生态建设工作列为考核乡镇班子工作的重要依据,为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法律监管氛围。
(二)聚万民之力,保一方水土,构筑龙江西部绿色屏障。
调研中了解到,该县在建国前森林资源较少,全县森林覆盖率仅为0.36%。实施“生态名县”战略以来,把植树造林作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取得了显著成效。
大力推进堵 “西北风口”重点工程建设。该县针对境内的“西北风口”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人居的实际,将处于“西北风口”内的胡吉吐莫镇程地房子屯整体迁移,在此基础上规划启动了“西北风口”生态工程。先后组织开展了6次大规模治沙造林突击战役,推进实施了敖古拉荒坡、程地房子沙地、九河沙地造林绿化工程,期间共投入人力14万余人次,投入资金920多万元,造林3.5万亩,并创造了沙地造林的科学栽培模式,积累了沙地造林一系列成功经验。目前,该县堵“西北风口”的造林绿化任务已经提前完成,完成造林35.6万亩,防风治沙的效果已经日益显现。
积极拓宽造林绿化资金投入渠道。探索推进了林业产权改革,推行了股份合作制造林方式,采取了林场以土地、技术和基础设施入股,职工以资金和劳动力入股的办法,推进了“谁造林、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的营林机制改革,有效激发了社会各界投资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实现了林业建设资金由国家、集体投入为主向社会、个人投入为主转变,由“官造官营”为主变为“民造民营”为主,非公有制林业的比重明显加大,股份合作制造林得到省林业厅的认可,并作为全省平原地区国有林场造林的一种新型机制予以推广,几年来,通过各种方式吸纳造林资金累计就达到1100多万元,为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目前,该县非公有制营林比重达到93.2%,全面加快了造林绿化工程发展步伐。
提升造林绿化建设质量。把林木的抚育和管护工作放在重中之重,落实具体责任,强化管理,严把苗木的起苗关、假植关、运输关和栽植关,不断提高造林质量和标准,严厉打击对乱砍滥伐、牲畜毁树等行为进行,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草原资源。目前,全县造林面积已达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0.7%,成功实现了“百万亩沙地人工林”建设目标,对龙江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三)真抓实干,勇于实践,全力打造北方草原明珠。
加大依法保护草原的宣传力度。几年来,该县针对草原建设的“三化”现状,把加强草原生态建设的宣传教育作为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大力宣传国家有关草原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了广大农牧民爱护草原、管护草原的意识,提高了领导干部对草原管护的责任感。
全力推进草原禁牧工作。为加快“生态名县”建设,使草原得以修养生息,把草原建设作为改善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场革命来推进,通过推行草原承包、强化草原休禁牧管理责任、加大草原执法监察和考核等措施,在全省率先推行了草原休禁牧工作,开创了牧区草原建设的新思路。
加快草原改良进程。积极争取国家草原改良项目,通过人工种草、浅翻轻耙和围栏封育等措施,加快草原改良建设步伐,累计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新增草原改良面积60万亩。经过不懈努力,四年多来草原生态建设逐渐恢复,全县牧草高度平均达到了 50厘米 ,草原植被覆盖率提高了50%,2007年全县草原牧草产量每亩可达到100余公斤,全县草原可产干草42万吨,较2004年禁牧之前增产28万吨,可以基本保证全县畜牧业发展需求,草原改良和禁牧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亿余元。
(四)科学布局,统筹发展,创建松嫩平原塞外水乡。
该县境内有“一江两河”(嫩江、乌裕尔、双阳河)资源,地表水资源丰富,有大小泡泽205处,全县湿地总面积为251.6万亩,占总幅员面积的27.1%,是全省水面面积最大的县份。为有效遏制水资源萎缩,加快塞外水乡建设,该县采取了有效措施。
生态水源建设逐步完善。几年来,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该县开工建设了八支干和九支干引水干渠,市县两级先后筹集补水资金近300万元,对连环湖及周边湿地进行有偿补水。为实现水资源合理调配,真正满足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从2006年开始规划连环湖生态水库建设,生态水库规划建设已列入全市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依托水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该县依托丰富的生态水资源,积极推进了生态旅游业发展,针对境内有5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总面积达195万亩的实际,该县保护性开发旅游资源,重点发挥了当奈湿地、寿山旅游度假村、连环湖等景区的特色水乡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拓展生态旅游业发展空间。通过对旅游产业的科学规划、综合配套和规范管理,形成了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生态旅游资源的规模效应。几年来,通过推进以生态游为主的旅游业发展,以当奈湿地、寿山旅游度假村和连环湖为重点的旅游产业迅速崛起,全县生态旅游业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50多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年创产值 1.2亿元,拉动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达到1.2亿元。
全面加快生态城镇建设步伐。近年来,围绕打造黑龙江省西部塞外水乡,按照制定的《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投资14.6亿元,先后建设完成了达尔罕立交桥、草原广场等146项城镇公益基础设施。通过八支干引水建设了泰康镇天湖公园,投资5000多万元对县城生活污水管网进行改造,积极筹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加大了旧城区、棚户区改造力度,实施了县城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开展了临街业户门前四包,加大主要街路清扫保洁力度,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为整治农村环境,制定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乡村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开展了“改环境、塑形象、树新风”活动,重点区域治理效果显著,乡村卫生环境管理工作步入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全县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自来水入户率、道路铺装率分别达到55.8%、53%和71.3%,使农村脏、乱、差局面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五)整治环境,夯实基础,培育龙江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基地。
推进环保型牧业发展新模式。为保障畜牧业发展,大幅度调整种植业结构,并积极推广青贮、黄贮实用技术及精细饲料技术,使农村秸秆得到无害化处理,避免了农村环境污染,保证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该县建设了高标准的奶牛、肉牛、大鹅饲养示范小区和专业村屯,积极扶持养牛、养鹅大户发展。坚决摒弃传统的资源掠夺式发展观念,大力发展环保型畜牧业,围绕搞好“提质增效、抓大带小”,积极推进了以奶牛为主的多元牧业发展。合理调整畜禽生产格局,推进畜牧业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范化饲养、规模化发展、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之路。2007年,全县饲草饲料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全县奶牛存栏达到13.5万头,鲜奶产量达到 33万吨,大鹅、羊、狐(貉)饲养量分别达到 210 万只、22万只和80万只,实现畜牧业产值 14.51亿元,农村人均来自畜牧业收入2461元。
创建生态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围绕打造绿色农业品牌,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以绿兴农,以绿富民的发展战略,该县采用先进技术,实行水体立体开发,推行池边种草,池内养鱼,稻田养鱼、养蟹,林粮、林药、林草间作立体开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建设了10个绿色有机食品种植业基地,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400万亩,认证产品89个,推进了全县农产品的升级换代。
实施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003年,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改环境、塑形象、树新风”活动,对柴草出村、粪肥垃圾存放、偏街背巷整治、庭院美化净化等难点问题,逐一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并按照规划的目标组织实施并一以贯之的抓好推进落实, 2008年,清理垃圾19.2万余立方米,设立标准柴草堆放场30多处,取缔门前“三堆”1181处,完成了面积 50730平方米 的3处广场硬化工程,绿化村屯45个,栽植绿化树种13.6万株,绿化面积达1700亩,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观,经环境监测显示,该县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在300天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全部能够达到功能区标准,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打造龙江新能源产业先进县。
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该县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新能源产业建设力度。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围绕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积极发展新型生态工业,筹建了占地面积11.34平方公里的德力格尔工业园区,积极引进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能够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加工企业。现在已引进内蒙古伊利集团、台湾合隆羽绒集团、香港联塑集团在内的23个知名企业,园区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达14亿元,累计创造产值39.5亿元,上缴税金3.1亿元。现在园区内馋神食品有限公司、合隆羽绒有限公司、隆顺米业有限公司、隆顺养殖有限公司、伊利饲料有限公司已经初步形成屠宰加工废弃物用于饲料、饲料用于养殖、养殖用于屠宰的闭环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为保护环境,园区内涉水企业全部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并做到达标排放。
发展新型能源。为建设龙江新能源产业先进县,该县重点实施以下四大工程:首先是风力发电工程。依托该县风力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能源。引进黑龙江瑞好集团公司,投资51亿元,建设装机容量30.45万千瓦的风力发电项目,现在投资5.29亿元,装机容量4.95万千瓦的风力发电一期工程已经并网发电。其次是开发利用太阳能工程。现在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太阳能取暖设备制造、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等项目已经落户德力格尔工业园区,这些项目的达产达效将会进一步夯实该县新能源产业基础。再次是发展沼气工程。依托该县牧业强县牛粪多的实际,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工程,现在全县已建成沼气池465个,既节约了燃料、又避免了环境污染。为开展沼气示范工程,我们与省科学院合作,引进加拿大技术,利用牛粪产生沼气进行发电,现在该项目已经开工,明年8月就能竣工发电。第四是开发地热资源。现已开发出2眼地热井,利用地热资源建设温泉旅游项目,拉动生态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该县“生态名县”建设迅速发展,昔日“沙进人退”的杜尔伯特县,重现了“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生态景象,带动和加速了整个黑龙江西部地区生态屏障的建设,有效保障了我省农业主产区的生态安全。由于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该县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专家组的评审和黑龙江省环保厅省级生态示范区的验收,并先后获得了全国治沙先进县、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卫生先进县、全国生态环境湿地保护最佳范例奖等荣誉。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和带动了各产业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截止2008年10月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8.3亿元,同比增长18.7%,全口径财政收入、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实现46156万元、1767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8.4%和28.8%,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全县经济社会环境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三、 进一步加快“生态名县”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杜尔伯特县坚持科学发展,倾力打造生态名县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为我们探索出一条保护生态,实现县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值得全省学习和借鉴。为了进一步推动杜尔伯特生态名县建设,为全省生态县建设积累宝贵经验,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把杜尔伯特县“生态名县”建设纳入生态省建设重要工作内容之中,不断加大指导推进工作力度。
杜蒙县的生态名县建设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生态县建设的有效形式和典范。因此,把杜蒙县生态名县建设的经验推广到全省生态省建设之中,对生态县、生态省建设将起到积极推进作用。所以,应进一步加强对杜蒙县生态名县建设的指导和推进工作力度,及时总结生态名县建设经验,协调解决生态名县建设的难题,推动生态名县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在适当时机,组织召开“杜尔伯特生态名县建设现场会”,在全省总结推广生态名县建设的典型经验,引导带动全省生态县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建议有关部门加大生态名县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为实现生态名县建设目标,该县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生态名县建设规划》中规划了生态湿地保护、生态农牧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人居环境、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保障等七个重点领域的27个项目,总投资29.8亿元。这些项目对建设龙江西部的绿色屏障,保护和改善我省西部沙化地区生态环境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建议省发改委、国土资源、水利、畜牧等有关部门在这些项目的立项上给予重点支持,使这些项目尽快实施。
(三)进一步加大“西北风口”造林工程的资金投入
“西北风口”是黑龙江省中西部阻止风沙入侵的绿色屏障,实施“西北风口”造林工程,不仅有利于改善县域生态环境,也为全省粮食稳产增收提供有力的保证。堵“西北风口”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工作,该县每年造林面积均在5至8关于做好 全省 草原 生态保护 建设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关于做好“全省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