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加强农村基层信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发布时间:2022-03-29 15:09:26 | 来源:网友投稿

加强农村信访工作是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的信访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做好农村信访稳定工作对于提升信访工作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定和谐的氛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目前农村信访工作实际,现将当前影响农村信访稳定的成因和对策分析如下:

一、成因分析

(一)影响农村信访稳定的主要因素

1、土地征用和流转问题。

在土地征用中,引发群众上访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补偿标准偏低,群众要求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二是征用土地的补偿费用应农民要求全额一次性支付;三是土地被征用后,生活失去来源,农民失地后的基本生活出路和社会保障成为矛盾焦点;四是少数地方没有将上级政策、文件执行到位,有拖欠、截留和挪用征地补偿费现象;五是征地政策和村民自治之间发生矛盾,比如婚嫁女户口田地仍在本地、外来户口无土地等情况的是否应给予补偿等问题矛盾引发了一系列信访问题。

在土地流转中,一是过去部分农民由于种田收入低而外出打工丢弃农田,现在因政策调整,取消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鼓励农民种粮,农民要求收回田地而引发矛盾纠纷;二是部分农民认为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政策过于死板,在农村出现了去世农民有地,新入嫁姑娘和新生儿童没有土地的不正常现象,以及确权纷争等引发信访问题。

2、财务管理和“一事一议”问题。主要反映一些基层组织村务不公开,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有乱滩派、乱收费现象或公布解释不满意,白条收支现象。据基层干部反映,目前农村准备修建水利、交通设施、以资代劳时,用“一事一议”的办法筹款非常困难,农民很难配合,又没有很好的筹款措施,在筹款当中容易引发一系列的信访问题。

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主要反映部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双带”能力差,少数基层干部存在不廉、不勤、不公、不诚现象,造成党群关系紧张,矛盾日益突出,从而导致越级访、重复访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4、基层干部待遇问题。主要反映目前在职基层村、组干部待遇偏低,养老、医疗保障较差,以及离任村干部的生活保障得不到解决,农村老党员的生活待遇等问题。有基层村组干部戏称,黑头发交给共产党,白头发交给儿子养。

5、矛盾纠纷问题。农村存在一些因田地、宅基地、林木界等邻里之间的相邻权属界定而引发的矛盾纠纷,这些矛盾发生后很难化解,易引发越级上访和暴力事件。

(二)导致农村信访不稳定的原因分析

针对以上5类不稳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导致以上矛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社会方面的因素,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因素,还有信访人自身的心理因素,究其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关系不顺,分配制度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现阶段基层产生的大量社会矛盾和信访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利益关系失衡造成的。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城乡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一些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维护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民内部矛盾增多,影响了社会稳定。以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常常表现为群众合理的诉求和行为方式的违法性交织、多数人的合理要求与少数人的无理取闹交织、现实问题与历史遗留问题交织,从而导致问题越来越复杂,处理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是部分信访群众存在不良心理。一为趋上心理。上访时执意要求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接待才能解决自己的“大问题”。二为趋利心理。有部分群众认为只要上访就能“加钱”,错误的把上访这个民主权利当作“获利法宝”。三为缠闹心理。在少数上访人中流传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说法,有一些群众对此信以为真,出现了上访时围堵行政机关、静坐、下跪、拦车等违规行为。四为择机心理。信访人选择特殊敏感时期上访主要是为了制造影响,给党委、政府施加压力。五是群体心理。一些信访群众的个体问题为了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造成“声势浩大”的效果,往往“小题大做”,组织群体访、集体访,给各级政府增加了处置难度。

    三是少数基层组织涣散,干部作风不实。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相对增多,加之对基层干部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尽完善,造成村级组织年龄结构老化,“双带”能力差,村级党组织建设相对薄弱,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干群关系比较淡漠。部分乡村干部由于事业心不强,对自身要求不够严格,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为政不廉、为政不公等现象,基层部分干部综合素质较低,在管理中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人为因素较大,导致村级组织村务公开不彻底、村级财务管理较为混乱,引发了一系列涉农信访问题。

 四是信访责任制落实不够,基层信访工作不到位。一些地区对信访稳定工作重视不够,信访稳定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信访干部理解政策不透彻,缺乏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处理群众信访问题时要么不当回事,草率处理;要么待事态扩大后,又放弃原则,乱开口子,造成更大的不稳定;要么优柔寡断,处理一半留一半,让上访群众看到有继续要价的可能;有的甚至方法简单粗暴,不能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处理,不能及时化解初信初访,以致干群关系紧张,引发了群众越级上访甚至集体上访。

二、主要对策

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基层、暴露在基层,维护信访稳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做好基层基础信访稳定工作,对于构建和谐农村乃至和谐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是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严把选任基层干部入口关。真正做到选好一个人,带好一班人,带动一层人,凝聚一群人。高度重视镇(街道)、村(社区)干部特别是村“两委”干部的选任工作,从源头上把好选拔任用关。要把素质好、懂经济、善管理、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度高的优秀干部和年青有为的党员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上,真正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提高基层干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和信访问题。同时,切实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群众观念、法纪条规、财经管理等方面的严格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权利观。镇(街道)、村(社区)干部职级虽小,但责任重大。基层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在基层一线直接面对广大基层群众,他们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基层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和凝聚力。

二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基层重大事项的决策,必须科学、民主,进一步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对村里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让村民或村民代表参加讨论,对群众反响较强烈的问题,要经村(社区)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策,并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村(社区)干部不得擅自决定。可采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凡是绝大多数群众不满意或不赞成的不能决策实施,凡属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都应向群众公开,确保他们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各级领导,特别是镇(街道)干部应深入了解村级领导班子工作运行情况,帮助村组加强党内的民主监督,纠正不良行为。对个别违法乱纪、引发民愤、群众反响大的基层干部,严格纪律,严肃查处,增强党纪国法的威慑力,进一步取信于民,凝聚人心。坚持“三务公开”的民主管理制度,阳光操作,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继续开展审计监督和执法检查,杜绝乱摊派、乱收费现象。

    四是加强信访责任制建设。按照《信访条例》规定,要把信访稳定工作的好坏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促使基层干部在处理信访问题时,不上交矛盾,不下推责任,把信访问题控制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因重视不够、措施不力造成群众越级上访,特别是酿成重大信访事件的,坚决从严追究主要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的责任,切实做到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

五是加强信访制度建设。坚持群众来访接待制度。镇(街道)、村(社区)应健全基层信访工作机制,每天应安排领导或专人接待群众来访,受理群众举报。对于能够解决的,要及时为群众解决,对本级难以或无力解决的,及时向上级党委和政府汇报,争取上级的支持,切实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把问题解决和控制在本地。对来信举报的应坚持有信必阅、有阅必处、有处必果。坚持定期排查梳理制度。基层信访机构应每月排查信访不稳定因素,排查问题要做到面面俱到,不留死角,不留盲点,排查工作应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延伸至每一个农户。梳理问题要做到准确恰当、掌握轻重、分清急缓、妥善处理。要定期召开信访情况汇报会,掌握问题,解决问题。坚持信息采集和报送制度。基层信访工作应加强对一些前瞻性、综合性、苗头性、倾向性信访信息的捕捉、梳理、分析、研究,提高对信息的分析和辨别能力。每村都应配备信访信息员,主要从事信访和不稳定因素的搜集上报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信息报送责任追究制,严肃工作纪律。

推荐访问:信访工作 农村基层 促进社会 和谐 稳定

本文标题:加强农村基层信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2/0329/114939.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加强农村基层信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